1

成功的代价:从进化法则看企业发展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dockone.io/article/243481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成功的代价:从进化法则看企业发展


生物进化自有一套理论体系,而其中最典型的表达,就是让生物在演进过程中获得愈发庞大的形体。

爱德华•德林克•柯普是19世纪的古生物学家。他在被后世称为柯普法则(因为普遍性不够,所以还够不上定律)的研究中追踪了数千个物种的系谱,并揭示出一个显著现象——动物会随时间推移而进化得越来越大。

最早的马只有小狗般大小,但如今却顶起了“人高马大”的光环;原始蛇类体长不足1英寸,如今却以“狂蟒”形象成为无数小朋友的童年阴影;名震一时的雷龙,最初不过是3英寸长的蜥蜴。我们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谁的体形更大、谁就更善于捕捉猎物,能够完成长途迁徙,负担起更大的脑容量。看来现代商业总结出的“规模经济”效应,完全是在拾数亿年来生物学的“牙慧”。

但新的疑问也随之产生:为什么还有很多物种并没有在进化当中变大、变强?

两位科学家,圣达菲研究所的亚伦·克罗斯和自然历史博物馆道格·欧文,在一篇论文中对此做出了详尽分析。总结来讲,他们的结论是“成就更大物种的进化趋势与消灭更大物种的灭绝趋势,相互实现了抵消平衡。”

在生物学上讲,体形就像投资中的杠杆:它能增加收益,但也会放大损失。硕大的体魄在常规状态下虽能运转良好、带来收益,而一旦环境变化、情势急转直下,又会产生惊人的反作用。

没错,大体形动物更脆弱、更易受到外界影响。一只蚂蚁从15,000倍于身高的位置跌落地面,可以毫发无损;一只老鼠从50倍于身高的位置跌下,往往要摔断骨头;而人只要从10倍于身高的位置跌下,大概率会生命垂危;而大象只需要从2倍于身高的位置跌下,身体就会像气球一样炸裂。

大型动物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也更广阔,所以一旦生存空间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开荒而受到挤压,危机将立即降临。大型动物每单位体重需要摄入的能量远高于小动物,所以饥荒能更轻松地干掉这帮大块头。另外,大型动物难以隐藏自身、行动缓慢、繁殖周期长。它们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似乎早就忘记了要如何适应环境;所以每当压力真正来临,它们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体形巨大的生物往往一时强横,但苟得住、活得久的永远是那些小个子生物。霸王龙熬不过蟑螂,蟑螂又熬不过细菌。

体形是规模的体现,而规模是大自然的杠杆。规模优势虽然让某些物种掌握着更多收益、保持不断进化,但物极必反的规律对于优势也同样适用。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企业和投资。

花旗集团(Citigroup)在2008年几乎破产,因为当时他们出售了一批流动性认沽期权产品。具体来讲,一旦花旗出售给其他投资者的这批债券出现流动性问题,这些投资者有权按面值将债券卖回给花旗。而债券市场的大寒冬不期而至,流动性危机让花旗在90天内损失了250亿美元——当时花旗集团的净资产还不到900亿美元。

最令人惊讶的是,从种种迹象来看,花旗集团的高级管理团队成员压根不清楚什么叫流动性认沽期权。

2008年,前财政部长、花旗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坦言,“在那个让花旗集团永远无法忘怀的夏天来临之前”,他从未听说过流动性认沽期权这个字眼。

这,就叫经验教训。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花旗集团2007年的员工数量超过了迈阿密的居民数量,其业务遍及160个国家(几乎覆盖全球每个国家),服务于2亿客户。

在如此体量的企业当中,随时都存在着一些不为高管人士所知的幕后行动。是的,私营企业一旦发展到这个规模,名目繁多的部门活动、流言蜚语、踢皮球式推卸责任都将是家常便饭,阻碍着一切本应被正常传递给上层指挥部的重要资讯。

颇为讽刺的是,花旗集团其实是把业务扩张当成一项明确而理性的发展战略。巨大的体量当然让花旗尽享规模经济优势: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多产品交叉销售机会、左右政府监管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承担得起数额更恐怖的资产负债表。花旗集团管理的资产总额在六年内就从8000亿美元增长至2.2万亿美元。在2005年的财报中,花旗开篇就强调其优势在于掌握着“傲视全球一切金融服务公司的最强分销能力。”

隐藏的杠杆由此体现:进化确实给了花旗集团信心,也几乎将它一棒打死。

Facebook也有着类似的困境。网络企业只有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保持正常运转,而且规模越大、运营收益越好。但物极必反,在遭到全球民众乃至内部员工的集体声讨之前,我打赌Facebook的不少高管压根没听说过那家“剑桥分析公司”、更没听说过他们正在通过Facebook收集性格测试数据。当然,没听说过也很正常,毕竟光是在Facebook上做广告的企业客户就有500万家,谁能分得那么清楚?

同样的状况在投资行业也始终存在。

大型投资基金的收益更高,所以能砸下大本钱招揽优秀员工。另外,大型基金的声威极响,所以在收购活动中往往占据优势。但这就像恒星一般,虽然引力巨大、熠熠生辉,但却难以刹车转向。软银掌握的1000亿美元愿景基金牢牢抓住全世界的目光,但其投资思路的转变难度要比10亿美元级基金高出十倍有余。所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10年收购伯林顿北方公司时,巴菲特就提到这笔业务确实不错,但“绝对质量还是比不上我们之前做的那些小笔交易。”

而且古语有云“枪打出头鸟”,谁表现得太过抢眼,谁就容易被一枪击毙。

我上大学时曾在一家酒店当泊车员。我们这些雇员们每个月要帮顾客停上万辆车,所以每个月至少会有一次小剐蹭,而且几率相当稳定。酒店管理层觉得这事简直离谱,所以每隔几周就会把搞出剐蹭的员工拎出来训斥一番。但问题是,一万次泊车只出一次小事故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毕竟如果大家每天开两段路,那停一万次车要用掉14年。如果消费者每隔14年才剐蹭一次挡泥瓦或者保险杠,那保险公司的下巴都要笑掉了。我们出错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们泊车的次数太多了。所以我们的压力来自规模,只要我们用不着急着停那么多车,剐蹭就根本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那些大型企业。Chipotle每年售出5亿份墨西哥卷饼,如果我们每天在家做一份,这个数字够我们连着做上5亿天。在这样的规模下,问题早晚都要发生——于是乎,五年前的一起卫生事故彻底毁掉了这个品牌。

我想说的是,这些企业选择扩大规模并不是出于贪婪或者自负,他们的扩张单纯是为了利用规模经济提升自身效率。经济发展会自然而然地把企业推向这个方向,也就是柯普法则告诉我们的道理。但同样的力量也在把企业推向自我毁灭的边缘,包括瞬间摧毁之前一切积累与成果,甚至直接引发破产。这听起来疯狂,但同样的故事已经在自然界中重复了数亿年,所以我觉得2022年的加州硅谷山景城还会上演类似的悲剧。

这里我得出了两个结论,而且先澄清一点,我并不反对“做大做强”。

首先,一切事物都在循环往复。我们不该单纯强调增长带来的好处,因为增长背后也伴随着负面影响。盘算好的扩大收益,可能突然间变成了扩大灾难。投资增长带来的估值上升就是个典型案例,员工数量、媒体关注度、资产管理规模(AUM)以及影响力水平等指标绝对不是越高越好。高到一定程度,大厦真的可能突然崩塌。要记住,商业与投资领域一直是把异常增长视为一种负面波动因素,并在决策时认真加以考量。

其次是,规模带来成功、成功带来自负、自负带来失败。长久存续的生物并不一定站在食物链顶端,但它们特别擅长躲避、伪装和防护。换言之,它们就是苟得住。说到这里,我回想起查理•罗斯在采访中向迈克尔•莫里茨询问红杉资本三十年长盛不衰的秘诀,莫里茨回答“因为我们一直感觉自己快破产了。”在成功面前保持忧患意识,正是人人熟知、但却只有杰出企业能够真正把握的强大武器。

原文链接:Casualties of Your Own Success(翻译:伊海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