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541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_行业动态_鸟哥笔记

首页 > 行业动态 >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2021-12-27


虽然定位理论已在中国火了10多年,并且在此期间,国内也诞生了很多从0到亿的互联网公司,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管是特劳特,里斯还是君智,它们的成果基本都集中于传统企业,而鲜有互联网方面的案例。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案例截图来自君智官网

另一方面,典型的互联网公司,不管是他们的推广手段,运营手段,还是高管的分享内容,我们也很难从中找到典型的定位理论的影子。

在互联网行业,定位理论的存在感很弱——虽然产品经理和营销经理也常说“定位”一词,但此“定位”明显非彼“定位”。

作为一个一直学习定位理论,同时又在互联网实践的营销人,其实我心里一直压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定位理论进不了互联网圈子?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定位是电视广告时代的产物,它的打法失灵了。”

但定位的本质从来就不在广告,它是强调竞争——根据竞争环境,确立有利位置。(PS,我认为这是一个不会出错的原则)

那按道理来说,互联网使得节奏加快,导致竞争加剧,不是更需要确立有利位置吗?为什么反而被弱化了?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一共有4点原因是能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定位咨询公司很难介入互联网业务?以及:为什么定位理论在互联网领域不被广泛认可?

1.关于试错成本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咨询公司很难介入互联网业务?

而要讨论这个问题,不妨先倒过来看看:为什么咨询公司在传统行业很受欢迎?它能提供哪些价值?

一般来说,定位咨询公司是为客户在一些重大决策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常见的有:品牌定位,定位配称,推广策略,广告内容,定价策略,产品策略和品牌视觉锤等等...

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般是能兼作广告语的品牌定位,比如郎酒的“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就是近年的经典案例。

这10个字,如果是按特劳特公司的咨询费来平摊,1个字就价值百万。

为什么这些传统行业这么大方?

主要就是因为:不管是产品、包装还是广告,一旦要改动,所牵扯的资金少则百万,多则数亿。因为大部分传统行业都是统一化的——全国统一的广告,统一的产品,统一的包装,统一的价格等等。

假如你要做个10亿级的决策,花1千万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就算成功率只能从40%提到50%,算算期望值就知道:这其实是超值的。

当然,还有一些企业高管聘请咨询团队,主要是为给自己的决策提供支持——拿咨询公司当枪使,克服企业内部阻力。

但这里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决策背后的成本——传统行业商业决策的试错成本太高了。

而在互联网行业,情况就大不一样。

就拿APP来说,即使已经日活千万,假设运营经理拍脑袋认为:在APP里加个社区模块可以提高用户黏性。

就算这个判断大错特错,企业也不会因此蒙受巨额损失——该经理只需调动两个工程师和一个UI设计师,在两周之内完成初版开发,然后只把该功能开放给5000名用户作为实验组,并观察几周的数据。

如果效果好,那就继续深化,扩大实验成果(如果能有持续好效果,这个社区可能会从一个功能模块升级为战略模块)。如果效果不好,关闭实验,写实验报告总结就行了。

互联网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降低试错成本。(大型互联网公司一个月可以做800多个大大小小的实验,来验证各种假设)

不仅是产品层面,广告更是这样。

多少传统企业支付上百万咨询费,其实主要就是想找一个靠谱的专家,给一句牛逼的广告语啊!

毕竟这句广告语,今后可能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包装、广告、门店和公关活动里,加起来轻而易举投入过千万...就算好广告和坏广告只有20%的差距,那支付200万咨询费也是划算的。(举例而已)

而在互联网领域,你不需要纠结哪个广告语是最好的。

即使你有4个拿捏不定的卖点,并延伸出40个广告语方案...没关系,你完全可以把每个方案做成独立的广告计划,然后每个计划花2000元去投放。

3天就能判断广告是否有吸引力,再来7天判断吸引来的用户质量和ROI,基本就能确定“最佳卖点”和“最佳广告语”。

为什么要打引号?

因为互联网广告其实没有“最佳”的说法。

一方面是广告平台有算法,它会根据广告内容、商品属性,用户属性和营销目标进行分发,实现千人千面,提高转化率

另一方面,广告内容一般也要根据时事热点和产品迭代进行更新,以保证更佳效果,很少有一条广告投放超过一年的情况。

所以没必要花重金请咨询机构,找那个“价值连城”的广告语。

(PS,这里说的是买量广告,而非品牌广告,互联网品牌广告下文再说)

总之,互联网行业极低的试错成本,直接让外部咨询的价值大幅缩水。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在利用互联网降低自己的试错成本。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奥利奥。

奥利奥近年在私域流量方面花了不少精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它为什么要做私域?难道是为了提高销量?线上线下的渠道还不够吗?

其实不是。

奥利奥做私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低成本验证【新品】和【营销手段】的市场效果——比如它要推0糖奥利奥,假如这个新品在私域里都不受欢迎,奥利奥就可以避免在公域上浪费数亿的营销费用。

元気森林也是类似,而且它玩的更早,这跟创始团队天然的互联网基因不无关联。

2.关于数据分析

传统咨询公司很难介入互联网业务的另一个原因,是跟数据有关。

跟传统公司相比,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数据的重要性与丰富性——几乎所有东西都是数据,或者可以用数据进行表达。

这就要求业务人员(战略,产品,运营,市场)要有极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而营销咨询公司,以及很多传统业务人员,他们对数据的理解仍停留在“统计一下谁高谁低”的层面,或者还沉浸在“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之中。

看个实际的案例:

某刚上线不久的视频APP,在经历了一次界面风格调整之后,在无其他改动的情况下,发现登录用户的留存率和平均观影时长都变高了。

这看上去像一件好事——用户似乎更喜欢现在的界面风格,美术部可以出去喝庆功酒了。

但实际上却是因为:美术调整弱化了裂变口,导致新增用户量持续减少,而新用户的质量(留存率&观影时长)一般是低于老用户的。所以,是用户结构的变化引起数据的变化,并且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相反,美术部今晚还要留下来加班,把裂变口重新强化一下!

这种普通运营人员需要日常分析的数据现象,扔给传统从业者,可能脑子要转好几次弯才想的明白。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当然,传统行业肯定也有很多数据大牛,但另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是:互联网运营层面的数据很多都属于机密——对内都会保密,更不会轻易交给第三方。

这就进一步削弱了传统咨询公司对互联网企业的价值。

另外,虽然很多咨询师对一些无法量化的数据(消极数据)拥有极佳洞察力,但互联网人基本只信可以量化的数据(积极数据),这是它刻在骨子里的数据偏见,且心智难以改变...

3.品类边界弱化

现在我们聊“互联网与定位理论”。

在定位理论中,“品类”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概念,甚至已经发展出“品类战略”。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而典型的定位派,谈及任何一个产品,也都会较真“它是什么品类”,包括互联网产品:

抖音——短视频平台;

拼多多——社交电商平台;

美团——生活服务平台;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

猿辅导——在线教育平台;

这样说当然没错,毕竟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都有一个归类的过程——无法归类的,就无法理解,更无法解释。

“品类概念”对于【用户需求和行为都很单一】的产品来说,确实很重要——能在第一时间说清自己是什么,甚至说清自己的特点,以此减少营销成本。

什么叫需求和行为都很单一?

比如卖饮料的,就是企业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卖给消费者,就是单纯的买水;比如卖二手车的,用户到这就是单纯来买卖二手车的;比如在线教育,学生来上特定的课,老师来讲特定的课,也很单纯。

但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尤其是用户与用户之间能产生【多元互动】的产品,品类的边界是随时可能被突破的。(品类特性就更不在话下了)

比如抖音,最开始确实是单纯的短视频平台,但现在又加了直播,电商,甚至外卖;比如QQ,最开始就是单纯的即时通讯,后来又加了QQ游戏,QQ宠物,QQ空间等等;再比如B站,最开始是聚焦于二次元,现在反而成了很多人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对于这类产品,再以上帝视角去概述“它是什么品类”已经没多大意义了,因为用户对该产品的使用情况,传播场景和记忆内容已经高度分散。

那么,为什么品类边界和特性边界会被突破?

在以上的例子中,就是因为多元的【互动场景】激发了多元的【用户需求】。

比如:二次元爱好者小明,某天在B站上闲着无聊上传了《5分钟学会视频剪辑》,结果被小胡和小李点赞、评论、催更,甚至私信请教更多问题。这一下就刺激小明发布更多专业教程,并收获大批粉丝。之后,一些学会视频剪辑的学员就想:如果我也分享我的专业内容,会不会像小明那样火?于是旧事重演,在B站上分享专业知识就悄然成风。

而面对这种现象,B站的运营团队是不是也会有相应的动作?比如成立知识区,摸索知识付费,邀请更多知识博主等等——这就是典型的【用户导向】的运营逻辑,而非定位所倡导的品牌/竞争导向。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理论上,软件商只需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动力和空间,用户自己就能开始演变,非软件商能完全预测和控制——1999年的OICQ能预测出QQ游戏吗?5年前的抖音能判断现在哪类视频最火吗...

只能说:用户可能想在软件上做什么,我们就可以尝试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虽然做不到领域第一,但只要能为已有的用户创造价值(或者说流量变现),也是值得的——比如:抖音的电商虽然比不过淘宝,但它能用娱乐化推送的形式,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因此,定位的竞争论(根据竞争环境 ,确立有利位置)虽然在原理上没错,但直接的指导意义较弱、较绕,没有“增长方法”来得直接。

另外,跟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产品突破品类边界的成本往往极低...只要最后北极星指标是增长的就行。

总而言之:定位之于互联网,弱就弱在“定”字,互联网崇尚的是“流”。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当然,不管最后这个APP涵盖多少功能,定位派还是能找到一个词去描述“品类”,但这没多大意义——能解释现象不代表能解决问题,当定位派还在纠结用什么词去概述如今这个APP时,互联网团队已经开始进行关于明年业务形态的N项实验了。

4.占领心智不够直接

运用定位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占领用户心智。

比如:一说到剃须刀就想到吉列;一说到无人机就想到大疆;一说到汽车的安全就想到沃尔沃等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心智其实就是条件反射式的“记忆”。

为什么要强调占领心智?

因为传统行业中,宣传和售卖基本是出现在不同的时空——你可能前天在电梯里看到了饮料的广告,但今天才在饭馆里购买——这种情况就特别强调“记忆”——记住: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而互联网行业,不管是宣传、购买(下载)还是使用,更多都直接出现在手机屏幕——点一下按钮就直接跳过去了——所以在线上宣传,更需要强调的不是“记忆”,而是“当场行动”——快点击按钮下载吧!

比如B站在QQ上投放的广告,随便选3个: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它没用典型的定位打法去强调特性或领导地位之类的,而是利用分发机制,向不同的用户展示各自更感兴趣的内容,直接促使下载/打开APP。

知乎和拼多多也是类似: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品牌广告,而是拉新/促活广告。

互联网当然也投品牌广告,很多还在线下,但玩法多种多样——不管是抖音的“过年分20亿”,还是知乎的“提问体”,或者是网易云音乐的扎心文案。

这些线上爆红的线下广告,无论是广告内容,投放时长,还是背后的整合营销手段,都很少看出定位的打法。即使它们都能被定位理论在战略层面进行评判和解释...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另外,对标传统行业中那句“价值连城”的广告语,互联网确实也都有自己的品牌SLOGAN,比如: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快手:拥抱每一种生活

知乎: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微博: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淘宝:太好逛了吧

京东:不负每一份热爱

拼多多:拼着买,才便宜

爱奇艺:悦享品质

优酷:这世界很酷

腾讯视频:不负好时光

今日头条:看见更大的世界

哔哩哔哩: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网易云音乐:音乐的力量

但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是:这句话在互联网领域的存在感很弱——除了打开APP的前几秒,你几乎不会在其他地方看到,更不会像郎酒那样,把这几个字直接放大在广告上。

虽然它确实能(且应该)反映出品牌定位,但重要级已经不像传统行业那么高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互联网品牌就不需要占领用户心智,谁不想在第一时间就被想起呢?

不过互联网品牌要占领心智,更多是靠APP内部的功能、活动、内容和算法等,去提升用户的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和使用深度(而不是靠外部的广告)——但这明显不是定位理论擅长的。

若用定位理论来评价定位理论,那就是:定位理论还没有占领顾客心智中关于“打造产品”的认知。

5.可取之处

定位之于互联网,肯定也不是毫无借鉴意义。而它最可取的地方,就在于对“差异化”的强调。

上文说了:互联网具有突破品类边界的特征。

而这种特征带来的群体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会拥有越来越多相似的属性,也就是同质化。

目前已经显现出来的,最明显的就是爱优腾3大视频平台——在应用商店的产品介绍里,它们已经写不出自己的特点了,只能写当前有哪些独家的热剧资源,内卷到不行...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而就在3、4年前,它们还分别擅长于:电影&综艺丨动画&经典剧丨热播剧。

同质化是没多大未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虽然数据都不比B站低,但市值要加起来才能跟B站比。

【深度】互联网不信定位理论

那么,天生就更具野心的互联网企业,如何才能在扩张的过程中持续拥有差异化呢?

一个不会出错的回答是:要始终围绕&强化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腾讯要围绕社交,阿里要围绕电商,头条要围绕内容算法...

但真正的答案,还是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切换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拿社交来说,传统观念都认为这是腾讯的天下——所有社交工具,用户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你的微信是多少?

不过,随着抖音不断降低制作有趣视频的门槛,丰富互动形式,很难说它会不会从趣味性方面成功切入社交——变成一个更好玩的熟人社交工具。(门槛一定要低——录语音就能生成有趣视频。之前头条做的多闪,就死在做好内容的门槛太高,无法成为所谓的“好友短视频社交APP”)

就像当年的微信,用红包切入支付,并与当了10年老大的支付宝平分秋色。

-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