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屌丝到社畜到打工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eiwuhui.com/834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屌丝到社畜到打工人 – 扯氮集

​小米一位看上去等级并不低的员工因为一句“得屌丝者得天下”被diss了。

事情的结果是:小米道歉,该人请辞。

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至少在2014年,也就是六年前,我就在网上见到了。

小米官方以及雷军本人有没有过这方面的表达,我暂时没有搜到。但关于当年小米崛起,相当多的第三方评论者用这句话去形容小米,应该没有见过小米的驳斥:你这是污蔑,我们要起诉你。

这句话甚至还形容过相当多的互联网公司,成为快速崛起的秘诀。但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由此而大发雷霆。

我一向看不惯这类话。

倒不是言语用词本身的粗俗问题,而是相当多的所谓“屌丝”,其实压根不是屌丝。

我在课堂上都发表过类似“你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培养成一个大学生,已经跨入至少是准精英群体,称屌丝让你父母情何以堪?”的言论。

要知道,中国大学生不超过10%。

要知道,中国六亿人月入在千元以下。

小米这位王姓员工,不是普通员工,当然也不能算什么高管。她的头衔是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清河大学,是小米的内部培训机构。

这位内训机构的管理者发表的高论——假定媒体没有刻意的重大的断章取义的话——是非常让我厌恶的:

据财经网,2020(第13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会——中国领先企业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当日王嵋在会上表示,年轻人是核心的消费实力,小米会为这些年轻做符合他们的消费主张的产品。

她认为,90后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代际,和80、70差异非常大,80、70受传统的价值观、责任感还有传统的我要努力奋斗,改变生活的这种导向所激励,或者所影响,但是90后完全不一样。尤其95后,他们的工作是追求主观的幸福,他们对工资激励不是那么重要了。

王嵋表示,“如果说这个工作不是能够成就我个性的平台,或者我在工作中找不到意义感,你给我多少钱是留不住的,对90后的激励又面临很多挑战。甚至有的专家研究00后,00后的工作就是吃饱了消消食,他们的工作完全摆脱了物质的诉求。”

我倒不是厌恶这句很有些粗俗的话,因为自己也从来不怎么自命高雅之士。我厌恶的是她相当粗暴的代际划分,以及毫无逻辑。

00后的工作就是吃饱了消消食?这显然和我看到的00后不一致,也完全无法解释为什么今天那么多的年轻人热衷于使用“内卷”一词。他们的工作完全摆脱了物质的诉求?共产主义已经实现了?

王嵋甚至把“传统的价值观、责任感、我要努力奋斗、改变生活”和“意义感”对立起来。似乎80、70后工作中追求的这类东西,不是意义感。抱歉,这话真是冒犯我这个70后中老年男人了。

至于95后,什么给多少钱都留不住,那是完全睁着眼睛说瞎话。95年今年25岁,我有理由相信,外卖骑手应该有这个年纪的吧?

%E6%88%AA%E5%B1%8F2020-11-26-%E4%B8%8B%E5%8D%883.57.01-1024x602.png

(其实13%看着比例不大,但考虑到骑手的总量,绝对数量并不少。更何况这只是一个行当罢了)

完全忘记了那篇文章么?

但舆情似乎更在意“米粉=屌丝”。抗议声也主要针对这个。

一种解释是,我自嘲可以,你黑我就不行。

这算是一种解释,但如果对五六年前的互联网有些记忆的话,就会发现,这种解释是不够的。毕竟当年,得屌丝者得天下,可以算上一句“金句”,言者得意于发现了一种互联网思维,听者也不觉得有啥特别被冒犯。

如果对这两年简体中文网有些观感的话,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年轻人的渴望被尊重。

大到国家民族需要被尊重,

小到个体族群需要被尊重。

而这种心态,怕正是多年来鼓吹“年轻即正义”式的言论给培养起来的。

即便是自嘲,依然用词有了一些变化。

从屌丝到社畜到打工人。

我并不想展开讨论屌丝这两字的粗俗之处,有点汉字常识的人,应该一望即知。

社畜这个词,应该流行于屌丝之后。一个畜字,看上去有那么点“牲口”的贬低,但细究起来,还是卖苦力意味居多。

但打工人就完全不同了。你看,畜已经进化到人了。

打工人流行于2020年,说实在话,我一直不大懂为啥如此平凡的三个字,会成为网络流行用语。但进化成“人”总还是看得懂的。

打工人总让我觉得是和“资本的力量”分立的,这里有着我个人以为的更深的内涵。但本篇并不想展开讨论,也许永远不会在简体中文网上展开讨论。

打工人有没有自嘲意味?有的。有没有自我贬低意味?怕是没有。

的确是打工的,的确是个人。

当你在说张三是个打工人的时候,丝毫找不出任何侮辱的味道。

我在一部豆瓣分高达8.1的职场PUA电影|网络热词批判系列一文中,提到了职场PUA的滥用。

职场PUA的被滥用,与渴望被尊重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换而言之,是的,我的确是在假设,从屌丝到社畜到打工人,和职场PUA被滥用,一脉相承。

另外我还想举出一个流行词来作证我的观点。

爹味十足。

但凡你要摆出点年长的架势,做一番教导时,就叫“爹味十足”——这是一个相当不屑的敌意用词。

我实在难以想象,当年所谓大学生导师李开复先生,如果现在还成天摆着这个身段活在互联网上,会是什么下场。

小米这位员工,不了解年轻一代渴望被尊重的心态,依然在那里用多年前的老梗,结果被掀了桌子,可见还是需要学习。

然而,一众互联网大佬不妨仔细想想:

今天之果,何尝不是诸位历年鼓吹年轻即正义所生?

—— 首发 扯氮集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