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漫谈2B SaaS – 产品团队用6个模型,做出好产品

 6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pd/60057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漫谈2B SaaS – 产品团队用6个模型,做出好产品

2024-03-07
0 评论 1163 浏览 6 收藏 8 分钟

在2B领域做产品工作,需要用到一些模型,能够指导我们工作。本文分享了产品团队可以用的6个模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deaa0eb0-d9df-11ed-8fc2-00163e0b5ff3.jpg

俞军说产品经理要有2个模型,即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这的确是产品灵魂的一部分,因此“不可不察”。

但是,在2B领域做产品工作,因为业务的复杂性、用户群体比较强的角色性、系统对业务覆盖度不同、系统的理解和学习周期长等原因,一个好的产品就需要以更多的角度来研究和建构业务、用户、产品的内在架构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不同环节通过清晰有效的设计决策,来解决以上各问题或挑战。

我在2B SaaS产品工作中,通过6个模型,建构产品灵魂,管理产品的核心资产,指导产品设计、开发的工作。

cb1a04dc-db9f-11ee-aa25-00163e0b5ff3.png
  • 业务模型:这个好理解,是对问题域的业务问题及解决方案建模,等同于俞总的“交易模型”。是产品的商业层面和角色层面的互动逻辑。这是2B SaaS产品首先要建立的模型。
  • 用户模型:基本等同于俞总的“用户模型”。但在2B领域,更强调用户的角色属性、工作环境和流程上下文里用户的思考方式、行为和习惯。产品建构业务模型后,就要通过用户研究,建立用户模型。 产品团队需要基于业务模型和用户模型,设计产品。
  • 产品业务逻辑模型:业务模型是场景的全部逻辑,而产品业务逻辑模型,是产品选择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什么样的产品逻辑来支撑产品锚定的场景和价值。
  • 呈现模型:用户看到的是什么,或者产品设计出来希望用户看到和理解的产品。
  • 用户心智概念模型:代入用户视角,感觉到系统是什么样的。这个也是张小龙说“乔布斯最厉害的地方是1秒钟就能变成傻瓜,而马化腾大概需要5秒钟,而我差不多需要10秒钟。” 这个傻瓜,就是新用户,变成傻瓜,就是在头脑里快速切换角色,迅速以用户心智理解系统,建立概念模型的过程。
  • 实现模型:产品开发团队所设计的产品技术架构。这是唯一由开发团队做Owner的模型,其他模型,都应该由产品设计团队做Owner。

这里要澄清几个区别:

业务模型≠ 产品业务逻辑模型:业务模型是业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全量模型,产品可能实现全部,但更多可能是只实现其中一部分或一个层,用来提供业务中的一部分支撑工具。另外的部分需要靠其他工具或软性但流程、制度等完成。另外的产品业务逻辑模型还包含产品本身附加的概念及其关系,比如用户、权限、配置、虚拟概念等。因此产品设计者要锚定产品价值定位,决策业务是

ff2cd6a0-db9f-11ee-aa25-00163e0b5ff3.png

产品内业务逻辑模型 ≠ 呈现模型:简单来说,就是里子和面子的区别,就是我们虽然清楚地知道地球表面的山川河流、化学元素,但并不知道地球内部是不是真的有个铁核,或者说内部究竟如何构建起来的。前者设计目标是以产品内最佳设计来实现需要的业务,后者设计目标是方便用户理解和掌握产品里的业务能力。

很多时候,产品里的逻辑不一定原封不动的展现给用户。呈现是产品通过设计表达出来的模型,即希望用户如何理解和使用产品。

fe9fe574-db9f-11ee-aa25-00163e0b5ff3.png

呈现模型 ≠ 用户心智概念模型:呈现模型是产品设计者的设计目标和呈现结果, 用户心智概念模型则不是客观的、甚至不是有形的,主要靠产品设计者在代入用户身份后感知到的产品状态。 我们在各块业务上,通过代入用户,成为“傻瓜”,建立目标概念模型,在反过来校正呈现模型,使得呈现模型与用户心智概念模型尽量一致。

fe3655f0-db9f-11ee-aa25-00163e0b5ff3.png

可以通过与已知设计工具的比较对应,来帮助理解各个模型的定位和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真正完全一样,而是拿来做个理解模型的“方便法门”。

  • 结合信息体验要素的5层架构来理解,用户模型和业务模型可以对应战略层和范围层、结构层对应产品业务逻辑模型、框架层表现层对应呈现模型。
  • 结合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地图来理解。用户心智概念模型对应用户情绪体验、行为、疑问、感受、想法这一层;呈现模型对应系统在行为、触点中提供的概念和页面呈现;产品业务逻辑模型类似服务蓝图的line of interaction以下部分。

有些产品因为业务模型的取舍做的不好,导致功能冗杂难用、大量具体客户的适配开发;有些产品将内在逻辑直接呈现在客户,导致用户感知繁琐、甚或无法理解,最后评价功能都有但不好用; 有些产品以产品设计者视角设计了完美的呈现方式,但从用户视角感知却繁琐、不好理解、不方便等。

通过这个6模型的框架,产品设计团队可以明显区分理解业务、理解用户、产品的业务逻辑设计、产品体验设计、代入用户评价和改进产品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输出,并在逐层推进中,决策信息的增减取舍、显藏映射等,最终完成一个好的2B产品。

本文由 @养条虎头金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