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科学家研制脊髓肌肉电子刺激器,将能量收割效率增加500%,有望用于生物体长期植入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289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科学家研制脊髓肌肉电子刺激器,将能量收割效率增加500%,有望用于生物体长期植入

科学家研制脊髓肌肉电子刺激器,将能量收割效率增加500%,有望用于生物体长期植入
他和同事研发出一款功能性电子刺激器(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 FES),这是一种新一代无线完全植入式无电池,能够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远程无线的能量收割,针对中央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可以实现高度参数化的精准电子刺激和治疗。
280

和很多科研人员不同的是,来自山东济南的青年学者王众,其本科就读于国内一所体育名校——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时,他学习运动科学专业。后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读博,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是研究生物植入仪器的“重镇”。前不久,王众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发了一篇关于该类课题的论文。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ncNkaV

图 | 王众(来源:王众)

具体来说,他和同事研发出一款功能性电子刺激器(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 FES),这是一种新一代无线完全植入式无电池,能够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远程无线的能量收割,针对中央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可以实现高度参数化的精准电子刺激和治疗。

同时,课题组通过引入无源谐振器的设计,将能量收割效率增强 500%,克服了传统无线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技术获取能量时的局限性,因此本次仪器的最高可供能恒压达到 20V,最高功率达到 300mW。

它还能通过八个频道进行电子刺激,电流强度最小可以达到 40µA,最高可以达到 5mA,能用于刺激多种不同生物阻抗的神经组织。

微电流情况之下,它能用于刺激脊髓和神经干等高导神经组织;高电流情况之下,它能用于刺激肌肉或运动神经元等可兴奋性组织。

此外,这款仪器也可以进行调频刺激,频率范围为 4Hz 到 100Hz 之间,因此可以适用于单脉冲、半强直与全强直刺激等多种频率的刺激。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tjsy0r

图 | 无线完全植入式电子刺激器用于脊髓与肌肉电刺激(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电子刺激研究已成为热门领域

当前,使用电子刺激来治疗脊髓损伤,以及为瘫痪人群重建运动功能,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也让电子刺激治疗成为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调研此前的研究成果,王众和同事观察到对于那些损伤的生命体来说,在自然行为状态下,当对它们进行干预和诱导的时候,可以实现运动功能的自我修复和自我适应。

事实上包括人类在内,损伤之后的生物往往具有非常高的康复潜力。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利用这些与生俱来的生命潜力,来对脊髓损伤人群和脊髓瘫痪人群进行康复治疗。

但是,为了探索生物体自我康复的能力,还需要研发新型的治疗干预工具例如功能性电子刺激器,即采取完全植入的方式,避免生物体的排异反应,并让仪器和生物体实现长期的和谐共存。

尽管此前已经有许多开创性工作,但是打造能让无线无电池远程高效供能的电子刺激器,依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对于有线型功能性电子刺激器来说,它的优点主要在于:

其一,能够实现能量的有效供应,即要想实现电子刺激,必须将大量电流来注入组织。同时为了保证电子刺激的电流强度,还需要电压保持恒定;

其二,必须稳定地控制脉冲电流的各项参数,例如强度、周期性、脉冲宽度、频道等。

但是,有线连接的方式,会极大限制生物体的活动范围与行为方式。同时,由于仪器线路需要接触身体内腔的神经组织,故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有线仪器并不适用于长期性的植入,尤其是瘫痪人群等需要长期依赖电子刺激器的人群。

但是,此前在研发无线刺激器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佩戴型电池来供能,不仅存在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同时由于需要开放身体内腔,故会增加感染风险,同时电池体积也会增大植入体内仪器的体积。

对于传统无线植入仪器来说,尽管它具有无线获能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能量低的问题。

传统做法一般通过改变天线设计方案,即利用增加线圈数量的方式来增加能量获取。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会给相对集约的微型电路带来过高的电压。

新型脊髓肌肉电子刺激器面世

基于此,王众等人通过利用电磁感应来收集能量的方式,研发了这款新型脊髓肌肉电子刺激器。

研究中,他们采用共振三天线的系统,在无源共振器的帮助之下,弥补了传统双天线系统在设计上的不足。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增加能量转换效率,在动物体内 56×16cm 的空间之中,也能实现高能量的稳定供应。

同时,这种设计方案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即仪器天线面向发射天线的时候,会由于角度倾斜而导致能量收割下降。

详细来说,由于动物的自由行为,对于植入体内的仪器来说,它的天线会随机倾斜于外界的发射天线,导致涌入仪器线圈之内的磁通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对于传统的双天线系统来说,上述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该团队的三天线系统设计方案中,共振器相当于一个可以聚光的放大镜,能把磁通量聚集在仪器的线圈之内,从而弥补仪器天线与发射天线因为耦合所导致的能量降低。

在三天线系统之中,当发射功率处于 5w 之时,即便倾斜角达到 60 度,仪器输出功率依然能达到 100mW 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高功率之下进行能量收割,三天线系统却并不会明显增加仪器散热,整个仪器的平均温度为 36.8 摄氏度,因此非常适合植入生物体内。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100PDIGL

图 | 无线系统构成和三天线系统(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对于无线系统来说,它必须要实现远程通讯和远程控制,这也是功能性电子刺激器的关键功能之一。也就是说只有凭借及时更新的系统状态、以及实时的远程控制,才能顺利地实施刺激治疗方案,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而本次仪器采用一种名为幅移键控(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的技术来调节无线电功率,因此可以通过红外线通讯,来实时地反馈系统的工作状态。

在远程状态之下,可以任意开关小鼠体内的电子刺激器,以及调整电刺激强度、脉冲宽度、周期、频道等参数。也能通过红外线通讯的反馈,获知仪器是否成功执行任务,以及所收获的能量的大小,从而对电刺激效果进行控制。

对于多数生物体来说,其生物体态和运动特征都存在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植入式仪器往往需要长期存在生物体内,并需要长期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对于植入式仪器的机械特性来说,往往需要高度的柔韧性和适应性。而该仪器采用双层高分子聚酰亚胺作为底物,以及使用金电极与铜线来连接电路和集成芯片,并使用聚对二甲苯来作为涂层,从而可以抵御生物体内的侵蚀。

另外,在该仪器的电路设计中,课题组通过添加一些高度牵拉性的蛇形连接元件,有效提高了仪器对于生物体高度机动的机械力容忍性。

也就是说,作为一款单片集成电路生物电子仪器,其具备较好的柔韧性、生物适应性、以及智能化控制能力。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s0YuBe

图 | 仪器组构与材料层分裂图(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四个“能否之问

但是,这毕竟是一款微型仪器,当把它植入动物体内之时,能否按照预定目标收割无线能量?能否拥有足够的电能来实现多种电刺激方式?能否在动物体内长期植入且不会引起排异反应?能否适用于脊髓损伤型临床动物模型?

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该团队开展了大量动物实验。他们先是针对仪器在小鼠体内的状态,进行了大量的放射学观察与成像。

据了解,在植入式电子刺激器中,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植入的生物体来说,仪器或电极在体内的移位,会导致无法准确地刺激目标位置的神经组织。

于是,他们把钨片标记植入电极,以便小鼠脊髓中追踪电极是否发生了移位,结果发现该仪器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植入小鼠一个月之后,距离偏移小于 1mm,角度偏移小于 1 度。

同时,基于柔韧电子的设计方案,让仪器在小鼠身体高度弯曲之下,依然可以正常运作。从外观来看,手术八周之后植入小鼠组和对照小鼠组,已经没有任何两样。

手术一周之后,小鼠的运动学行为特征已经完全恢复到术前状态,且在之后几周内仍能保持这一状态,说明至少小鼠对于这款植入仪器,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适应性。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rUMiO6

图 | 上图为仪器在小鼠体内的放射学成像,可以看出植入八周后的植入鼠,与对照鼠几无差别(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同时,实验结果显示这款仪器在体内的功能性上,也可以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在无需连接任何线缆的情况下,只需将通电线圈靠近小鼠植入仪器的接收天线位置,就可以激发仪器启动工作,从而对电子刺激器进行远程编程控制。

这时,由于成功激发了神经组织的电刺激能力,原本处于麻醉状态的小鼠开始进入运动状态。

而且,由于这种刺激型运动具备高度可调控的特点,因此由小鼠脊髓刺激所产生的运动幅度,能在 0.36mA 至 0.8mA 的电流范围内被随意调整。

也就是说,小鼠肌肉刺激运动的幅度,可被调控的幅度达到数个 mA 之多,不仅能让仪器建立广泛的运动幅度募集范围,也能实现精细的分辨率。

此外,通过调控频率的方式,针对多种动物运动进行人工控制也成为了可能。详细来说,在脊髓干上分布着不同的刺激点,当刺激不同频道的时候,就能引发不同方向的运动,例如屈曲或伸展。

更重要的是,实验显示这些功能至少可以维持到仪器植入六周之后,从而为这款仪器可被用于生物体长期植入提供了初步证据。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ptQSV8

图 | 仪器的无线供能与控制,能使小鼠产生精细可调控的运动(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不过,上述小鼠实验都是在麻醉静息状态下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功率与电极-组织接触面都比较稳定。

那么,当小鼠处于自然行为状态之时,给予小鼠一定的生存空间且不妨碍其本能行为的时候,并处于相距距离较远的状态之下,仪器的无线供能效率与控制能否依然保持稳定?

为此,该团队又展开了一系列动物实验。他们先测试了仪器在脊髓截瘫小鼠模型中的应用性,又测试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潜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脊髓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与调控性来说,脊髓损伤会导致这些性能出现紊乱。因此,长期的脊髓电子刺激,是该疾病的重要治疗途径。

为此,他们先对小鼠进行损伤手术,等到术后两周小鼠情况稳定之时,让损伤小鼠处于清醒状态之下,然后对其进行测试。

通过此他们观察到在这些脊髓损伤的小鼠中,植入仪器所产生的电刺激可以招募广泛的运动范围,也能基于不同的频道刺激小鼠产生推进运动或收缩运动。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pnxtF6

图 | 在仪器刺激下,脊髓损伤小鼠所产生不同运动范围与不同运动范式(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一定生存空间之下,如何控制远程治疗?

由于本次仪器的研发目标之一在于:探索损伤动物体在自然生存状态之下的自我修复适应能力。因此,要在提供一定生存空间的前提下,对体内植入仪器的治疗进行远程控制。

为此,他们让小鼠分别处于不同体积的生存环境之中,并分别测试这款仪器的供能能力与控制能力。

在生存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标准鼠笼实验组的效果优于跑台鼠笼实验组,跑台鼠笼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小型鼠笼实验组。即仪器的收割能量和收割功率,和鼠笼体积成反比。

例如,在小型鼠笼之中,小鼠的行动轨迹可以覆盖整个范围。收割电能热图显示,尽管在不同区域的获能不同,但是大多数区域都能达到 13-14V 以上。

而在跑台鼠笼之中,尽管电压稍低一些,但依然保持在 12-13V 以上。大多数情况之下,哪怕小鼠在笼中四处移动,恒流电压也维持在 10V 以上。

这意味着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该仪器具备较好的生物阻抗能力,也意味着采取现有的天线设计方案,能够让仪器产生足够的电能,而这足以供应中低强度的电刺激。

同时,由于这种无线供能具备无间断持久的特点。因此在小鼠术后 25 天到 28 天之间,当在 6 小时之内不间断地使用最低强度刺激的时候,仪器始终能够平稳地维持 15V 左右的恒流电压。

通过此,课题组证明这款仪器可以在不直接干预动物体的情况下,即在无线缆连接、无电池、无微型体积仪器植入的情况下,以及保证一定自由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只需在小鼠笼外设置简单的通电线圈,即可实现针对小鼠运动的多功能控制,同时也意味着本次仪器在临床应用上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

最终,相关论文以《完全植入的、用于慢性脊柱和肌肉功能性电刺激的无电池高功率平台》(Fully implanted battery-free high power platform for chronic spinal and muscular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为题发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1]。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亚历克斯·伯顿(Alex Burton)和王众是第一作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马修·C·特雷施(Matthew C. Tresch)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菲利普·古特鲁夫(Philipp Gutruf)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px4DyG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迭代仪器功能,包括替换现有的红外线通通讯机制,以及融入脑机交互技术,对仪器进行闭环控制等,相信未来这款仪器将拥有更多的新功能。

image.php?url=YD_cnt_111_01UB0tppBqEi

参考资料:

1.Burton, A., Wang, Z., Song, D.et al. Fully implanted battery-free high power platform for chronic spinal and muscular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at Commun 14, 7887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669-2

排版:罗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