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家明星基金之死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31213-37875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一家明星基金之死

ESG凉了?

成立三年后,ESG明星基金Inclusive Capital(InCap)于近期宣布清盘,这家基金由华尔街知名投资人Jeff Ubben创立,旨在投资能够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一家典型的ESG基金。

两周前,Ubben给投资人的memo里写道,Inclusive Capital已经开始结算旗下基金,并把钱返还给投资者。他还表示,虽然Inclusive的任务是投资那些商业模式对社会、环境友好的企业,但很遗憾,他们的投资没能在公开市场上得到回报。

表面上看,此番Inclusive Capital清盘的直接导火索是Ubben在募资上的败北,原计划在管规模扩大到80亿美元,实际上今年Inclusive在管资金只有23亿美元,远低于预期。

但是进一步看,Inclusive募资不顺甚至到了清盘的地步,还是因为它在多个项目上投资失败,比如Inclusive曾持有价值2.2亿美元的Enviva股份,但Enviva被质疑环保问题后股价狂跌98%,Inclusive最近以1美元每股的价格出售了200多万股Enviva。

再深挖一步,看起来很ESG的Inclusive,并非只投那些ESG友好型企业,比如它就投了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巨头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这就让它的策略很模糊,既无法讨好重视ESG概念的LP,又对抱有财务目的的LP没有说服力。

因此,Inclusive作为ESG行业的明星基金,在2020年火热的ESG概念炒作下顺势而起,却在运营三年后,不仅回报不佳,并且也没有专心投资ESG项目,只能以清盘收场。

Ubben在给投资人的信中表示:“我们知道很多投资人已经对投资策略失去信心,并且怀疑我们能否成功贯彻这些策略。”

那么,Inclusive在三年运营中到底踩了什么坑,而这些坑是其他ESG基金能避免的吗?Inclusive的清盘是个体的失误,还是标志着ESG基金的溃败?

首先我们来看Inclusive Capital成立的背景和创始人Jeff Ubben的愿景。

Jeff Ubben是华尔街著名的对冲基金ValueAct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这家对冲基金在2000年于旧金山成立,管理规模一度达到160亿美元。

2017年,Jeff Ubben把ValueAct的投资项目转交给合伙人Mason Morfit管理,他自己则开始关注影响力投资,直到2020年成立Inclusive Capital,想要打造一支ESG对冲基金,复制ValueAct的干预策略,但投资标的换成了符合ESG标准的项目。

有意思的是,2017年Jeff Ubben“交棒”时,也干过将基金“清盘”的事儿,那时他给出的理由是“市场整体估值太高”,因此决定向投资者返还12.5亿美元。

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整个市场市盈率的中位数已经达到18倍了,只有周期性企业的利润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企业税率不断降低并且利率一直保持在低位,这样高的估值才合理,而我对这一切都保持怀疑。”

后面四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美股直到2021年初创了历史新高后,才在美联储加息后掉头向下,这期间大概四年多的红利,Jeff Ubben的投资者大概是没有吃到,尤其是疫情头一年疯狂放水,造就的美国一、二级市场大牛市,Jeff Ubben更是连边都没挨上。

简而言之,Jeff Ubben错判了这么重大的趋势,这对于一家对冲基金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因此2020年1月,Jeff Ubben辞去了ValueAct首席投资官的职位,保留CEO的职位,同时继续管理 ValueAct Spring 基金,该基金投资于旨在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公司,相当于ValueAct的ESG基金。

大约半年后,2020年6月,Jeff Ubben离开ValueAct,创立Inclusive Capital Partners,当时Jeff Ubben表示,“传统的投资机会正在枯竭”,而 ValueAct 的ESG投资和对冲策略让投资者感到困惑,“对ESG感兴趣的投资者会担心错失利润,而去投资普通基金的投资者又担心别人说他们‘不ESG’。”

不过,Jeff Ubben创立Inclusive Capital Partners三年来,并没有证明ESG是一项可以同时兼具影响力和回报的策略,更有熟悉这支基金运作的人认为,Jeff Ubben只是打着ESG旗号,实际上他的部分投资项目很难说是符合ESG概念的企业。

除了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这种传统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企业以外,Inclusive还投了德国的拜耳集团(Bayer),而拜耳正深陷除草剂成分对人体有害的诉讼中。显然,这些公司都不符合对环境有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对此,Jeff Ubben有一套自己的说辞。他今年在播客上提出了ESG 2.0概念,意思是ESG 1.0时代,大家只投资ESG友好型企业的这套模式会逐渐消失。在募资压力下,像他们Inclusive这种不止投ESG企业的ESG基金将会存活下来,比如他们投了Exxon,虽然它不是ESG企业,但它会让基金回报看起来不错。

因此未来的ESG 2.0模式是基金应该组合投资,并不用拘泥于只投ESG项目,他们应该致力于让非ESG企业减少对环境、社会的危害,这也可以称作是ESG投资。

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让业内满意,一位商学院的教授就对《金融时报》表示“对Inclusive Capital的 ESG 投资策略感到困惑,连汽水、甜甜圈或者薯片公司对他们来说都是ESG了。”

并且尽管Inclusive Capital是一家ESG基金,Jeff Ubben还是宣称他的基金对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美德活动”,我的理解是,Jeff Ubben似乎把他的基金当成了“ESG公共税”,投资者只要投了就相当于交了ESG的“税”,于是可以在年终报告上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自己也ESG了”。

结果,还没等活下来,先行清算的是Inclusive自己。

就好像轮回一般,他曾表示ValueAct的ESG基金对投资者来说是“鸡肋”,而在Inclusive,Jeff Ubben对于ESG如此模棱两可的态度,也许他想吸引各路LP,但结果依然是两边都不讨好。

“有些需要投资ESG项目的LP可能会因Inclusive无法贯彻策略而撤资,另一些只在乎对冲基金回报的LP又根本无需投资确定性不强的ESG基金。”

除了在ESG概念上模糊不清,就如同文首所述,Inclusive确实在很多项目上亏了钱,这也是它募集不到新钱,无法给LP交代的原因,除了Enviva外,Inclusive还投资过硅谷著名的“诈骗项目”——新能源智能卡车Nikola。

当时Inclusive拥有Nikola 4.8%的股份,巅峰时期价值约为5亿美元,在Nikola发生欺诈丑闻后,Jeff Ubben还曾经帮助其辩护“正在努力实现电动半挂卡车的目标”,而现在Nikola股价跌到了只有0.71美元/股,相比巅峰时期的缩水了99%以上。

其他诸如Inclusive投资的AppHarvest,这是一家以温室为中心的农场系统,今年7月23日在德克萨斯南区申请破产重组了;另外,Inclusive还持有全球纺织解决方案提供商Unifi 10.68%的股份,是其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该公司目前市值仅为1.1亿美元,相比2021年初市值也缩水超过80%。

所以回到前面的问题,Inclusive清盘到底是例外,还是ESG作为投资策略本身就是无效的呢?

我认为,ESG作为理念是一码事,作为概念是另一码事。

作为理念,要审视ESG的问题是能否逻辑自洽,即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三个维度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逻辑是否是通顺的?从长远来看,这个逻辑并没有明显漏洞,做好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无疑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而“可持续”这个字面背后隐藏的意思,就是把价值兑现向后摊,延迟满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讲价值投资的人乐于接受ESG,ESG这个理念,是践行价值投资的一条路径。

路径是什么?路径是工具,所以ESG在进入市场之后,就承载了理念之外的另一重属性:概念工具。一个理念,能成为在一二级资本市场被接受的概念,必须实现两个前提:一个是前面说的“逻辑正确”,即理念成立;此外,另一个或许更重要的前提,叫“共识”,即理念成为概念,需要为相当一部分人所接受,接受之后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共识塑造出概念,比如“新消费”、“fintech”、“AIGC”、“大模型”。

当然不同的人对一个概念会有不同的理解,但起码能在同一个叙事逻辑下谈问题,这才有交易的可能性,而只有实现大规模的交易,理念才能在市场上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概念。

ESG当下的问题,就是作为概念被祛魅了。换句话说,不是ESG行不通,也不是ESG突然变得不科学、被证伪了,而是交易者的情绪已经不再接受ESG了,它无法再串联起LP、GP、基金、企业之间的共识了,这种概念上的祛魅过往发生过无数次,最近的可能是web3/元宇宙,无可否认它们后续会继续在小范围内继续运行下去,但想要重新成为共识,可能最需要的是,全球再回到头几年那种史无前例的“乐观”。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