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位效率工具玩家眼中的人脉管理与知识管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8193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本文精编自少数派播客节目《两位效率工具玩家眼中的人脉管理》,你可以原播客文章中收听完整的讨论。

本期播客嘉宾:

  • 小铭同学:中科大硕士,「科大软院学习空间」创立者
  • 瘦子徐泉: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瘦子模型屋」公众号创立者

借着与 WOLB 人脉管理团队的联系,我们与两位效率工具玩家深入聊了聊他们对工具、管理方法、工作与生活的理解,本文就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二次整编。

小铭同学的知识管理与人脉管理

小铭同学今年从中科大硕士毕业,目前就职于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在中科大软院就读期间,他创立了「科大软院学习空间」,将学习生活中可能需要的各种知识整合成一个知识库,提供给科软的学弟学妹参考。

知识管理的开始是学院知识库

我踏入知识管理这个圈子的契机在研一时,经人介绍成为了 wolai 的校园大使,了解了线上笔记与知识管理的理念,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从这个时候就踏上了探索知识管理的道路,做的各种开源资料也是作为我知识管理的一种输出。

之所以做这个学院知识库,是因为我们软件学院就只有一个专业,而且只有研究生,没有本科生,也没有导师制度。上完研一的课程之后,研二研三就放大家去外面实习了,就导致我们每一届都是断层的,看不到学长学姐,经验很难传承下来。每一年大家踩过的坑,后面来的每一届还要把这坑全部踩一遍。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能够把一些自己做的笔记、复习的资料、学习课程等心得,用知识库这个方式传承下去。

整个空间主要是我一个人在做,但我不可能学所有的课。为了完成课程仓库,我直接去搜特定课程的选课列表,看哪个同学我认识,找到他,让他给我写一份课程介绍,包括老师大概会怎么样布置作业、实验课的情况、怎么准备这门考试、复习范围如何等等,如果他有笔记最好。总共可能四五十节课,大家也非常乐意帮助,毕竟这个东西考完了就用不上了,分享一下无妨。

因为是从我这一届的上学期开始做,从我这一届的下学期,就有人开始陆陆续续地用到了,目前也有两届后辈开始用了,他们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就有很多人来给我提供课程资料。

这个过程还是蛮符合开源精神的。比如说助学贷款,我没有贷款过,就有申请过助学贷款的学弟写了一份很详细的助学贷款流程,后面我作为安全委员也参加了一些助学贷款相关培训,又添加了很多内容。

资料库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分享会,大部分是和校园或技术有关。比如这个技术路线的就业情况什么样子,是否符合预期,需要学习什么,职场发展如何等等。而且我作为主持人也能满足一些自己的表达欲,也能借这个分享会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如何有效吸收知识

首先要找到一个主题,确定要分享什么内容。

用我做开源资料举例子。首先定一下主题,其次我会把所有我能想到的相关素材全部放进去,再去组织架构,编排组织。后续研究时,我会觉得有些素材可能不太合适,或者是可以改进,就开始逐渐迭代。

这就类似于那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以终为始」的习惯。你要有一个目标,你要奔着这个目标去锻炼各种能力的,而不是锻炼能力、看了各种书各种课程,但是最后什么也没做。这实际上可能和没有看过课程和书没有任何区别。

1

「以终为始」这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很多社会人士希望通过学英语加薪或者学习其他技能,其实有很多人一开始的思维就错了。他们想的是怎么把英语从零开始学,先背单词、学语法,然后去一点点积累,最后把英语学好,这样就相当于你又回到了小初高的英语学习路径——既然那时候都没学好英语,为什么你觉得按照同样的方式,你到社会就能把英语给学好起来呢?

有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他说自己是做外贸的,如何学好英语?我就反过来问他,你希望用英语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他说我希望对客户交流,做到英语听说读写。那就只去学和工作相关的英语,因为这只有这部分才对你有用。

再比如说我想学知识管理。很多人想不清楚学知识管理是为了什么,好像就是为了「知识管理」,那就是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

我工作的时候,同事给了我一个比较好的建议,他说如果给你分配一个工作,你首先要回答 4 个问题:

  • 这个工作我能不能做?
  • 如果能做,我要花多少时间?
  • 我需要哪些人的帮助,要分配哪些同事给你提供支持?
  • 我需要用到什么资源?

你要能够迅速回答这几个问题。我认为这都是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出发,不然大家会变成囤资源的仓鼠,屯了一堆资源,但是你从来没用过。相当一部分人出了社会之后就完全不学习了,但是他们在现在的知识付费浪潮下,觉得可能学了某门课就能够掌握升职加薪的能力。这个在我看来,其实就是花钱找人往自己身上抽鞭子。

小铭同学的效率 app 分享

我们公司不怎么加班,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事情,我是把生活和公司是完全分开的。因为公司会发工作手机,我就把那个手机只用在工作上,从硬件层面直接分开。

个人生活里我的时间管理是使用 Todo 清单加上 Dislike 日历。最近我希望能对时间利用更有把控力,就在用「时间块」这个 app 来记录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

公司里我们用 Teams,所以我工作用的就是微软的产品,包括 Microsoft To Do 和 Outlook 日历。因为工作内容不能往线上笔记放,所以我用单机版的思源笔记来做工作相关的记录。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上下班分隔得那么分明,主要分开来记录会容易处理很多。我自己比较重视信息的展示效率。比如我在手机的首页就直接放了任务清单和日历的组件,一打开手机就知道有什么任务要做。生活和工作手机分开也是因此。

我之所以分开两套是根据实际的工作生活而调整的,

「日程」与「任务」

我认为「清单+日历」比一些清单把日历和任务放在一起更合理。对我而言,日历的日程是一个固定时间、比较重要的事情,它需要突出地显示出来,如果和任务一起存放,会变得特别混乱。

比如日程这种比较重要的事情,我通过日历的月视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安排。

但任务可能是散乱的,一天可能有 10 个左右,如果都放在日子的小格子里,我原来日程中需要突出的重要事情就被埋没了。

我会提前一天安排好第二天上班需要做什么,也了解一下第二天我有哪些行程安排,这样第二天到公司之后就不需要再花时间,可以立刻开始干活了。

以事件为线索的人脉管理方法

我一开始也是和很多人一样,用微信的「标签」管理。开始找一个更专门的人脉管理软件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真的很难记住朋友的生日和基本信息,比如之前我问了朋友 3 遍入职了什么公司。发生很多这种事情后,我就意识到自己需要找一个软件,把这些朋友的资料管理起来。

我最后找到了 WOLB 这个特别小众的软件,当时有种淘金的感觉。

它的设计理念是「事件+人脉管理」。如果你只是做一个人脉管理的记事本,比如填个生日、记个公司,手机里的「联系人」就能做到了。WOLB 做到的比较新颖的事,就是它可以用「事件」来管理人脉。因为人脉的维持是需要各种事件的,比如说今天我录制这场播客,后面可能我们吃个饭,我和你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这些「事件」来加深的,所以说只记录人脉的基本信息远远不够。

1

示意图

我的使用方法就是陆陆续续将自己比较重要的朋友记录上去,然后加上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生日、家庭、公司、学校、行业爱好这些东西,以后维护关系就可以有的放矢。

丘吉尔说,即使你不是个天才,做好准备工作也会让你看起来像个天才。

如果和朋友有相关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我就会将这个活动作为事件记录下来,以后查阅的时候,我就可以看到这个朋友和我有哪些交流和活动。

人脉管理我是看徐泉给我推荐的《别独自用餐:85% 的成功来自高效的社交能力》这本书开始有意识学习的。

1

以前我是希望「能够交到更多聊得来的朋友」来结识新朋友的,确实也认识了很多给我帮助的人。当然,虽然说现在看了一些书,了解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维持人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有多少技巧,都得去抱着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如果你用「利用」的方式去和人交往,慢慢地人家也察觉得到。

管理工具的话,我的理念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步更新迭代。比如知识管理,绝大部分人是用不上笔记软件的,对他们来说新建一个文件夹,使用 doc 或者 txt 就足够了。所以我认为,不要看到别人用了一个大而全的知识管理系统就直接搬过来自己用,你会发现可能根本不适合自己,而且用着费时费力。这样其实根本就没有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

想要提高效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痛点。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需求,就去寻找合适自己的软件。当用的软件多了之后,你会觉得非常混乱。所以才会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工作流,这都是有了目标才能改善的。

瘦子徐泉的产品思维与规划方法

徐泉老师的身份很有意思。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他,先在索尼写代码三年,又转型到互联网做产品经理,7 年间做过各种的 ToB 的互联网产品,也涉及过 AI、医疗、软硬件等方面。目前创业,开了一家有关于医疗的公司,同时也是一个家族办公式的理财顾问。除了这些工作以外,还有一个运营七八年的公众号,叫「瘦子模型屋」。

产品经理与理财顾问的联系

我对人生有一个比较控制论的逻辑,会去进行 5 年、10 年的长期规划。所以到 30 岁之前,我的人生是我自己规划好的。在我的规划中我一定会去创业的,虽然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但在 30 岁之前我也做到了。

我当初就想在最开始选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先去探探路,去一个超大型的公司,这样我的一个视野会站在比较高的一个层次上。三年之后我就在想,从技术人员到创业人员,我中间应该怎么去过渡、怎么去准备。那个时候找了很多身边的朋友同学去聊,发现在互联网行业里有一个岗位叫做产品经理,既横跨技术,又能向外谈客户的需求,做一些项目管理、技术整合,变成方案。

所以那个时候我把产品经理作为一个转折点。从技术人员转向产品经理,我走向了客户和用户的视角。当我真正走向创业的状态的时候,我会发现认知又不一样,尤其是金钱认知,我会发现在职场里金钱认知非常有限。当我作为老板,我对如何去赚钱、以及如何守住财富这件事情,其实完全是另一个视角。

我认为创业更多是在财富管理中创富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所谓的守护财富和传富的这种认知和能力,其实我不会认为这是创业——可能除了经验以外,你得到的财富会很快就出去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自己是创业者的同时,也去做独立理财顾问,就是因为我会完整地跑通这个框架。

产品经理和理财顾问其实底层是很像的,因为我理解的顾问其实就解决 3 件事情:第一个就是理清现状,第二个就是规划要达到的目标,第三个就是落地重点的一个路径。其实顾问本质上就是帮助很多人来清晰规划、看清未来,以及决定当下第一步、第二步怎么走。

把自己当作产品

接个人咨询时,有很多人是从职场出来,想要去跨界去做副业,或者说做个人品牌。其实就相当于自己创业。本质上也是一家公司。我就会用商业化的模式,或者说以公司化的模式帮他去探出下一步。

因为我一开始为了自己完成创业的转变,我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公司、一个产品,所以我相当于在做产品经理,包括我面试时候的简历、怎么去跟人面谈,我都做过产品规划。

比方说,面试基本上有 3-4 轮,简历的用户对象可能就是 HR 或者部门主管,所以我的简历基本上会有很多量化的数据结果,然后有一些大白话的东西——大白话更多是照顾 HR 的理解度,在结果上量化是照顾部门经理。然后在面试的时候,第二轮可能是一些直属领导,第三轮可能是 CEO 或者高管,他们可能会跟你讨论一些方向战略上的问题。那可能我在面试的时候会专门针对需求,会考虑怎么去谈商业模式、战略方向、怎么落地。

写作与知识管理的输出

我会把写作放入知识管理流程中的一环。单就思考的过程来看,写作出的成果甚至是一个副产品。

在输出的过程中,为了给你讲明白,我会举很多例子,这个过程其实就在帮我思考。人类的思考是一种网状结构,但写作会逼迫你把三维或者更高维的思考,转换成一种线性的输出。所以其实写作其实能帮你更加结构化地表达出想表达的观点。

对我来说,写作的价值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刚才提到帮助我自己思考。第二是帮助我建立人脉。我从 16 年就开始写了,也收到了很多反馈。因为我写的东西会有比较强烈的个人特色,信息浓度会比较高,所以我会收获到一群跟我比较同频,聊得比较来的人,甚至有一些商业机会,也是因为我写了一些文章,对方公司负责人看到,会觉得能感受到我的思考逻辑和我呈现的东西的价值。

第三个点就是帮助我提升效率。比如说我转型做到理财顾问,我会发现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反复跟人交流的,我会把很多的东西写下来,结构化。如果聊完以后发现他有深入兴趣,我直接丢一篇文章过去,很多东西我就不用反复去讲。从商业角度讲,我就在「批发」我的时间。而且,还是要给对方文字,才能进入一个深入思考的状态。

徐泉的知识管理工具推荐

我本身比较喜欢做知识管理这件事情。我很喜欢把知识管理比作一个从菜市场买菜开始,到最后把菜做出来的环节。

像去菜市场挑菜,挑知识的时候,我自己会比较喜欢线上的,比如微信读书和得到。第二个工具就是相当于把菜切成半成品,搞成系统里的组块,我会用 flomo,因为得到和 flomo 的 API 可以同步的。我觉得这是最让我省心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会把一些阅读的东西放在得到里,然后直接同步到 flomo,方便后续加工。

知识变成组块以后,我要去一个相当于配菜的事,我会用概念地图类的工具,我用的是一个中文的工具,叫 Lynkage。我会用这个来处理 flomo 条目的框架,更多地是要把这些关联出新的点,把这些概念串列成一个知识体系。

然后我会把它们装进一个冰箱,我是用 wolai,有些人会用 Notion。我之前是用 OneNote,但是后来我发现 wolai 或者 Notion 里的双向链接功能会让创造力有很大提升。因为 OneNote 就是硬关联,可能链接评论得乱七八糟;用了双链以后,我会发现知识很快就会连接起来,就变成一个网状的东西。

最后是输出,就相当于我要做菜,再有个盘子端出去。以前我是用简书,现在我会用公众号。因为公众号从个人品牌的角度来说会比较好。

AI 工具的应用

我在知识管理时会用到一些 AI 工具。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加工的时候,因为我要把条目放进概念地图里,因为涉及很多新概念,一个领域可能有二三十个,我不懂的时候就用 ChatGPT,直接就让它给我解释概念,可以帮我很快地消化。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去请所谓的专业培训名师,就是因为他能讲清人话。ChatGPT 就可以很高效地从不同的逻辑出发讲出人话,比如我经常让他举各种做菜的例子,就帮我搞明白了很多晦涩的概念。

除了 ChatGPT,我现在还喜欢用文心一言,因为这个在国内做得还可以。还有会自动生成 PPT 的 MindShow,我会把直接用 ChatGPT 生成的 Markdown 格式文档丢进去,它就能一键生成 PPT 了。

因为工作会需要处理一些数据,我会用一个叫 Datahunter 的一个数据看板工具,把数据变成各种可视化图表的关联,甚至把不同的图表变成一个大的演示图来做汇报。

海报设计的话我会用稿定设计,它出了一个搞定 AI,基本上 20 分钟就可以搞定嘉宾海报

最后我想安利一下双屏手机。比如微信读书和 flomo 没打通 API,我就用双屏手机来嫁接两者,因为它同时可以用两个独立的应用,相当于模拟出来直接同步到 flomo 这件事情。

人脉管理与个人品牌价值

我自己的职场阶段,一半就是专注做事,另一半就是和人打交道。当时小铭同学给我推荐的时候,我自己其实一直就在线下做人脉管理这件事。毕竟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不用工具来去批量化去处理事情,就会觉得自己效率很低。发现 WOLB 我还是很惊喜的,只是我一直想吐槽它没有中文名字这件事。

我把工具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就是本身就是工具,就是提高你效率的东西。第二个就是因为 ChatGPT 出来之后,我会觉得工具它可以是你身边的伙伴或者秘书,扮演一个人的角色。第三层可能是 ChatGPT 独有的,就是一种心智的延伸,无论是第二大脑、一个意识、一个思考的形态也好。其实我们人最不擅长的就是记忆,但是你会发现身边我们每天都跟人不同人打交道,如果不去刻意地去记录,你会觉得很多时候维护人脉、共同相处的东西很浅,但其实差的是一个用来记忆的工具。

如果把自己看成一个产品,其实我无非就是「资源」,你对别人首先要有价值。别人首先要看到你价值,并且相信你,最后才能跟你达成一些合作、兑现你的价值。

我是一个比较强调数据分析的人,如果要深度经营一件事情,无论是商业经营还是人脉经营,前提都是要有丰富的数据,那 WOLB 就能去帮忙积累这个数据。我们在分析用户需求,或者说以他已知的需求出发,跟他打交道的过程中,它也能帮我们做出分析。

效率工具的底层其实是一种杠杆思维。现在很多人越来越觉得打工可能没什么希望,都是老板给你付点钱,然后你要去帮他实现一些事情。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能从一个点撬动更多的价值来,无论是用工具也好人脉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做更多的事情。有这个杠杆思维,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相通的,财富管理无非就是要用钱去生钱,也是一种撬杠杆。我觉得能有这个意识,再结合工具的辅助,那从结果或者效率上看就更有价值。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