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ai/585177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2023-06-21
0 评论 727 浏览 0 收藏 14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AI换脸技术的造假成本相对较低,且难以辨别。然而,人工智能鉴伪技术的发展是否能成为应对之策?目前,AI鉴伪技术仍在发展中,但愿未来,这场“猫鼠游戏”会越来越公正。

aa711b94-da8d-11ed-9503-00163e0b5ff3.jpg

在这场造假与鉴伪的“猫鼠游戏”中,AI换脸这类造假技术的成本,相比AI鉴伪技术的研发成本要低得多。

最近,关于AI换脸诈骗的新闻火了。4月20日,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突然接到好友的微信视频,好友告诉郭先生,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

由于在视频中看到了好友的样貌,听到了声音,于是郭先生就放心地将钱转了过去。

可后来他却发现,自己竟然遇上了“高端”骗局,对方通过智能AI换脸技术,佯装成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这类消息,着实引起人们心中一阵恐慌。

因为身为凡胎肉体的你我,仅凭肉眼是很难看出这些伪造视频的破绽的。

那岂不是意味着,遇到这样的“AI骗术”,普通人受骗的几率近乎100%了?

且慢,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既然AI换脸都发展到这地步了,那与之针锋相对的“AI鉴伪”技术,又发展得怎样了?

一、造假VS鉴伪

谈到这个问题,身为“防守方”的AI鉴伪技术团队,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艰辛。因为在这场造假与鉴伪的“猫鼠游戏”中,AI换脸这类造假技术的成本,相比AI鉴伪技术的研发成本要低得多。

这就导致了许多研发AI鉴伪技术的企业、机构,从决定和造假者们死磕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打一场十分艰难的战争。

1. 换脸技术成本

就目前来看,AI换脸技术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成本

AI换脸技术需要大量的人脸图像或视频作为训练数据,但这些数据大部分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也可以通过付费购买或定制。

甚至有时候,定制一个AI换脸视频几乎是“九块九包邮”。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2)算法开发和优化的成本

AI换脸技术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算法,虽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并不是特别高。

  • 一方面,有很多开源平台,如Faceswap、DeepFaceLab等,本身就提供了现成的算法代码,用户只需要下载使用即可,无需自行开发或改进。
  • 另一方面,即使用户需要自行开发或改进算法,也可以借鉴已有的算法框架和思路,无需从零开始。

3)硬件设备和运行环境的成本

一般来说,一台配置稍好的个人电脑就可以满足需求,不需要特别昂贵的专业设备。

举例来说,一种比较流行的AI换脸软件DeepFaceLab,仅需要一张NVIDIA RTX系列或GTX系列的独立显卡,且显存为6GB就可运行。

这样的一台个人电脑,其成本大约在数千元左右。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与AI鉴伪技术所需的各种成本相比,这些伪造技术的成本简直低得如同儿戏。

2. AI鉴伪成本

具体来说,AI鉴伪的成本大致包括了以下部分:

1)数据标注和筛选的成本

AI鉴伪技术需要大量的图像或视频作为训练数据,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人工标注和筛选。

然而,这一过程的难度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举个例子,如果要对一小时的视频进行人脸识别的标注,需要先将视频分割成帧,然后对每一帧中的人脸进行定位、标识、分类等操作,还要考虑人脸的遮挡、模糊、光照等影响因素,以及人脸的姿态、表情、年龄等属性信息。

这样一来,一小时的视频可能需要几十个小时甚至几百个小时才能完成标注。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其次,数据标注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图像或视频打上标签,不同的任务和场景需要不同的标注规则和方法,标注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领域知识和技术能力,才能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

2)算法设计和测试的成本

AI鉴伪技术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算法,这些算法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和质量的伪造内容进行设计和测试,以提高检测的覆盖率和鲁棒性。

算法设计和测试是一个复杂且持续更新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资源。算法设计和测试的成本取决于算法的复杂度、性能、效率等因素,但一般来说,每个算法项目的研发成本至少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之间。

3)硬件设备和系统的成本

但凡了解过大模型训练成本的朋友,都知道这一过程对硬件的高昂要求。即使今天的机器视觉技术经过了层层优化,但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系统的价格至少在几万到十几万元之间,包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计算成本以及存储成本。

综上所述,由于AI造假技术天然所具备的成本优势,使得目前这场造假VS鉴伪的战争,呈现出了一种“正规军围剿游击队”的态势。

在这样的较量中,受害最多的“灾区”,往往是高成本AI鉴伪技术难以覆盖的地方。

二、鉴伪技术的软肋

回顾这些年见诸于各大媒体的AI诈骗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类事件中最常见的受害者,往往是作为个体的普通民众,而非企业、政府或金融机构。

例如,5月22日,安徽安庆的何先生接到熟人视频电话,让他帮忙转一笔账。“因为打了视频电话,又是熟人,我就没多想,就转账了”。事发时,何先生放松了警惕,向对方转了245万元。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同样地,2023年3月,陕西的一名女子被骗子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其女儿,通过视频通话诈骗了不少钱。骗子先是通过微信添加了女子为好友,并自称是其女儿的同学。

之后,骗子再通过AI换脸技术,将自己的面部替换成女子女儿的面部,并以女儿出车祸为由,又骗走了一笔钱。

其实,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由于目前AI鉴伪技术的研发成本较为高昂,因此大部分拥有此类技术的公司,都只将这些技术向企业、政府或金融类客户开放,而无法覆盖到普通个人用户。

以百度为例,虽然其在自身的AI开放平台上,推出了人脸深度鉴伪接口,用于准确鉴别Al换脸技术生成的人脸图像,但是这一接口却存在着一定的使用门槛。

使用者需要在百度AI开放平台注册账号,并申请使用该接口。其次,该接口是收费的,根据调用次数和服务质量的不同,有不同的收费标准。

AI换脸诈骗,戳中了人脸识别企业的哪些软肋?

而同样地,百度旗下的产品度小满,虽然也推出了自身的防深伪技术,但这一技术主要覆盖的群体,是金融领域的客户,其涉及的场景主要是借贷、投资、理财等业务。

虽然各大企业,基于微表情分析、图卷积(GCN)技术以及基于重建的自监督预训练方法,对目前的AI鉴伪技术进行了大幅升级。但在大模型愈发普及的当下,AI诈骗的技术,也开始呈现出一种更加低廉化、普遍化的趋势。

除非这些严密而高效的鉴伪技术,能够普及到每个个人用户的微信上,并且调用起来跟小程序一样毫无门槛和难度。否则,那类通过“微信好友”的方式进行诈骗的AI技术,就永远有机可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AI技术与伦理、法律之间的纠葛,似乎到了某个比较关键的转折点。

倘若这些低成本,针对个人的AI诈骗事件屡禁不止,甚至借着这波大模型的“东风”,进一步席卷全国。那么就会有更多不法分子肆无忌惮,如法炮制,进而引起民众的进一步恐慌。

而在AI鉴伪技术得不到下沉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为了防范此类事件的频发,只能进一步收紧对AI技术使用的审核机制,而严格的审核机制,则会间接降低AI生态的活跃度和市场的繁荣度。

很多原本能制造奇迹的创意或项目,也许还没开始,就被卡死在了繁杂的审核阶段。

但除了这类悲观的前景外,现实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更多企业和机构,在这类AI诈骗的压力下,开始寻求突破和创新,形成一种创新驱动的机制。

三、魔高一丈,道高一尺

尽管AI鉴伪技术,面临着成本高企,难以下沉的局面,但破局之道其实并非不存在。因为一种技术的升级,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不是垂直和单一的,而往往有可能是多维和广阔的。

例如:AI鉴伪所涉及的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底层技术,就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智能驾驶方面,目前的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技术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驾驶,还需要结合其他传感器、雷达、地图等信息,提高感知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同时还需要解决道路复杂多变的情况,提高决策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在智慧农业领域,通过提高图像识别的覆盖率和及时性,可以实现对农作物、土壤、病虫害等的更全面和更实时的监测和诊断,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类似受益的领域,还有交通、医疗、文娱等等。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下沉过程造成的技术外溢,将会使得更多的经济主体能够获取和使用先进技术,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多元化和活跃化。

同时,技术门槛的降低,也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使得企业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了经济增长。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的AI诈骗事件,只是大模型在走向下沉过程中,所必然要遭受的一种劫难或磨砺。唯有经过了这样的考验,AI所带来的各种技术,才能真正地在法律、伦理上,被社会大众广泛地接纳。

作者:举大名耳

来源公众号:AI新智能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AI新智能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