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央一号文件再提生猪产业稳产保供!专家:供给稳定,非洲猪瘟防控还是重点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216-11a4d8c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中央一号文件再提生猪产业稳产保供!专家:供给稳定,非洲猪瘟防控还是重点

• 2023-02-16 19:30:35  来源:时代周报 E872G0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杜苏敏 来源|时代周报(ID:timeweekly)

作为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猪肉与民生息息相关,生猪产业也因此被视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自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关于生猪产业的内容再度被提及。

该文件强调,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

如何理解2023中央一号文件对生猪产业的要求?尤其是猪价持续走低,过去一年上市猪企业绩分化甚至个别“爆雷”,未来猪肉价格能稳住吗?

2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发挥了显著保供稳价的作用,能繁母猪产能2022年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了“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的目标,为稳定国民经济、保障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供给已经处于稳定的阶段,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仍然是重中之重。”朱增勇表示,疫病是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供给稳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我国养殖户众多,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养殖主体防控力差异较大,文件强调“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也是保障生猪产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号文件再提“省负总责”

“省负总责,即各个省负责自己的生猪考核。这次再度强调‘省负总责’,实际上也是在强调每个省份在生猪稳产保供问题上,更加重视落实自己的KPI,养多少、缺多少、外调多少、调出多少全由自己决定。每个省份保证自己的生猪供应量充足,进而保证全国不缺猪,避免猪肉价格出现大幅增长。”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省负总责”的要求最早出自201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下称《意见》),该《意见》强调,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同年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将全国各个省份分成四类,每个省份划分了对应的生猪生产恢复任务目标。具体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安徽、河南、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被划分为生猪及产品调出区,要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贡献,实现稳产增产;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为主销区,自给率要达到并保持在70%左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通过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保证掌控猪源达到消费需求的70%;内蒙古、山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为产销平衡区,要确保做到基本自给。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省负总责”的要求纳入,称要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也是这一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列项要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强调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在一年的努力之下,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出栏降幅明显收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52704万头,比上年减少1715万头,下降3.2%;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比上年末增加9610万头,同比增长31.0%,恢复到2017年末的92.1%,即接近非瘟前的水平。

此后三年,中央一号文件不再强调“恢复生猪生产”,而是追求稳定生猪生产。

“2021年二季度生猪产能恢复常态,猪肉供给量和猪肉价格已经恢复常态,稳定供给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主要是如何稳定生猪生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所以不再强调‘恢复’。”朱增勇表示。

猪肉价格调控措施不断前置

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是猪肉价格的先行指标。2019年10月,猪价涨至当轮猪周期的最高点41.96元/公斤,较周期起点最大涨幅达287.44%,面对高企的猪价,生猪养殖企业纷纷扩产,补栏能繁母猪,此后生猪存栏量和供应量大幅增长,到2021年1月,猪价开始下行,最低跌至10元/公斤。

“生猪供应的核心就在于能繁母猪的存栏,‘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体现的是在调控猪肉价格方面,中央开始向源头进行调控。”冯永辉介绍,2009年发布的是《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2012年升级为《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再到2021年的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最后到现在的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从价格到产能,从产能到母猪,我们的调控措施在不断前置。”他表示。

对于之所以能对生猪产能做到源头管理,冯永辉进一步解释称,背后离不开我们的数据监测能力提升,随着科技手段的日趋丰富,相关部门在监测生猪产能变化上越来越精确。

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认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此后疫情快速由北及南扩散,但在当年尚未对生猪产能造成明显影响。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非洲猪瘟”,要求加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力度,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确保产业安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2685万头,同比下降31.56%。

在此后四年的时间里,有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疫病防控内容中特别点出了“非洲猪瘟”。

对此,冯永辉解释称,过去几年,虽然养殖户和养猪企业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有了丰富的经验,但非洲猪瘟病毒的变异能力十分强,且无孔不入。防控好非洲猪瘟也是为了从源头上保证生猪产能的供应,其对能繁母猪的生产以及生猪总体产能的威胁是巨大的,像蓝耳病、猪瘟、流感、腹泻等动物疫病的破坏力都远不及非洲猪瘟。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90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7%,处于黄色区域,属于近九年能繁母猪存栏最高的年份。“以官方数据来看,能繁母猪4100万头左右为均衡量,高于这一数值便是过剩,自2021年上半年开始至今始终都未跌破4100万头,以此数据判断,2023年底前猪价都很难摆脱亏损。但消费需求将较过去三年明显回升,2023年的生猪市场并不会很悲观”冯永辉称。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

1月30日,朱增勇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总体来看,猪价已经处于较低位置,后期继续大幅下跌空间不大。但当前消费进入淡季,猪价仍可能低位震荡一段时间,反弹时间还要看供需形势变化,预计二季度将会止跌企稳猪价回升。”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杜苏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