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硅谷之谜》: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为何如此不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reezedeus.github.io/2016/01/29/breezedeus-silicon-valley-secret.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吴军老师的书我都看过,他的书一贯的特点是逻辑严谨、风格易懂、思考角度独特,同时做到这三点真的很不容易。《硅谷之谜》1继续着这三个特点。光是本书的最后两章内容,这本书就绝对值得买。下面我主要对本书的最后两章做个简单的摘要。

牛顿和工业时代的机械思维

牛顿最重要的贡献不是提出了物理世界的三大定律,发明了微积分等,而是他让所有人认识到世界运行是遵循着一些特定规律的,以及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实验,证伪)寻找到这些特定规律。牛顿科学方法可以概况成这几个关键词:确定性,可重复,可分解。

把牛顿的科学方法应用到工业时代,就产生了泰勒的管理学理论。其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 效率优先。泰勒认为优化流程和标准化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这方面最出名的企业家当然是亨利福特。
  2. 同构的树状组织架构。机械思维认为一个大的项目可分解成多个小项目,只要逐个解决各个小项目,大项目最终也就解决了。比如一个完整的产品,可以按照模块进行分解,然后不同的模块由不同部门负责开发,类似下图。这就自然地产生了树状的公司组织结构。

    工业时代组织架构

  3. 可预测性。在发现普遍规律后,只要将其应用到具体场景就能获得预知结果。同样的输入,会产生同样的输出。比如一辆车一升汽油能跑多少公里,基本就是个定数。

工业时代对企业比较重要的几个因素:资本、生产资料、分配制度、专利制度。其中生产资料直接决定了企业利润,员工的作用对利润的增长影响不是很大。所以总利润就是在公司和员工之间进行划分而已,类似零和游戏。整体利润好时当然没问题,但是一旦利润不增长时,公司和员工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

专利真正保护的是一个过程(包括一种实现方法)和一个结果。比如牛顿三定律不能申请专利,但是利用这些原理,发明了某一种工作方式下的蒸汽机就可以申请专利。所以想法不能申请专利,但是实现想法的方法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工业时代,任何想法要变成可盈利的产品,必须通过某种特定的机械方法,保护好这个过程就保护好了发明。但是到了信息时代,实现一个想法的方法太多,几乎不可能把这些方法都全部申请专利。现在很多公司申请专利主要是防御性的,也就是避免别人拿专利告自己。自己有了专利,官司打到最后通常就是两个公司达成专利共享的协议。所以信息时代专利的作用已经没有工业时代那么大了。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时代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都是交叉学科。它们不仅被用于解决自身学科内的各种问题,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机械思维建立在确定性的基础上,它希望对未来做尽可能确定详细的预测。而控制论则是根据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现在的风险投资其实就是在用控制论。他们不再预测初创公司到底哪个能成,而是初期广撒网,然后根据每个公司的发展情况再考虑是否继续加大或停止投资。他们已经变预测为反应

与机械的确定性思维不同,信息论是建立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香农引入了这个概念来描述不确定性。在一个系统中,不确定性越大熵就越大,而想要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就要引入负熵,也就是信息

香农提出了信息与通信中的两个基本定律。第一个定律被称为香农信源编码定律——编码的长度一定大于该信源的信息熵,而且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式,使得编码的平均长度无限接近于它的信息熵霍夫曼编码就是这个定律的一个实现方式。

在硅谷大家做事有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采用便宜的资源,尽可能节省贵的资源。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这个原则和霍夫曼编码的逻辑相似。显然,便宜的资源是机器,而贵的资源是人。

香农第二定律是说信息的传播速率不可能超过信道容量。所以为了提高速率,就要提高信道容量,比如网速受限于网络带宽。所谓做生意靠人脉,这个人脉其实就是人与人交往的带宽。

工业时代,把一个产品的每个部分都做到最优,那整个产品也会是最优。但信息时代就不是这样了,一个产品要做到最优,需要做整体优化,而不是只做到每个局部最优就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iPhone。相对于android阵营的机器,iPhone在硬件方面一直就不是最优的,但作为整体它却一直是最优的。这让我想起了deep learning模型的训练方法——先逐层进行优化,最后作为整体再做精调(fine tuning)。不知道Hinton老爷子当年是不是受到了系统论的启发:)。

硅谷的特点

硅谷借助三论的观念走进信息时代,它成就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以下罗列几个重要的特点说明下。

叛逆让公司走出局部最优点,奔向更高的目标

叛逆的力量会强行把公司从局部最优点向下推,推到谷底才能让公司有机会走向一个更高的目标,示例图如下。

局部最大值

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封闭的系统永远朝着熵增加(无序)的方向发展,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而一个开放的系统则会引入负熵,才有可能让系统通过与外界的交换变得更加有序,发展得更好。

对失败的宽容

机械时代,一切都该是向着预定设想的方向发展,相同的输入会带来相同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创业失败,大家会认为这个人再创业还是会失败,所以对失败过的人并不宽容。

硅谷首先在宏观上认可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会把失败计入成本预算中,成功是以大量失败为条件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是依靠反应而不是预测去做事。既然认可成功和失败有着很大的偶然因素,不全是能力问题,那么硅谷对失败者的宽容就比较自然了。据不完全统计,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是第三次创业的人,他们有足够的随机应变经验,同时还没有染上习惯性失败的毛病。

工程师文化

工程师通常是公司内部地位最高的工种。第一个原因是信息时代资本和生产资料变得不像原来那么重要,所以人的创造力成为了商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拥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本身被动作了基层管理者,他们需要进行自我管理。

对于工程师的管理,不能用规定时间、规定具体工作的微观管理方法,而要用任务导向,即把细节的决定权交给每一位工程师,只要他们按期交付任务就行。

扁平式管理

扁平式管理的特色让硅谷的公司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特征一:减少层级

减少层级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反应速度。工业时代与后信息时代下,公司内部沟通渠道之间的差异,类似于20世纪长途电话网络和今天的互联网之间的差别。长途电话需要经过很多次的转接才能最终接通电话,而互联网基本是点对点沟通(虽然经过路由器,但是速度快到用户感知不到延迟)。

特征二:分权

分权就是让较底层的员工也能自己做出对一些事的最终决策。

特征三:只有人事否决权而无决定权

扁平式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限制上级对下级的人事权。上级可以否决提升那些他认为表现不好的员工,但无法提拔那些只是他个人喜欢的员工。这样员工才不会沦为上级的财产,而是公司的财产。

扁平式管理的本质:契约精神

公司与员工不再是原来的雇佣和隶属关系,而是新型的契约合作关系,类似于婚姻。不论公司内员工职级的高低,他们地位都是平等的。

员工要履行他们对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公司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空间,并且根据员工的表现,从公司的收益中获取自己的那一份利润。

总之,扁平化管理拓展了公司内部的带宽,使得公司内部的合作更顺畅,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工业时代效率来自于事先的规划和不断重复的操作;而在信息时代效率来自于沟通的带宽,以及共同遵守的协议。

未来二十年,我们将从摩尔时代转变到大数据时代,谁拥有了数据,谁就是王者。这也是为什么马云这两年老说阿里本质是家扩大数据价值的公司,阿里要迈进DT(Data Technology)时代。给大家看一张罗辑思维关于阿里系的分析2,触目惊心,一切收购皆为了数据啊。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数据时代的开幕式。

罗辑思维之阿里数据王国

References

  1. 吴军,《硅谷之谜》,2016. 

  2.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2015跨年演讲(下),2015.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