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边停办更名,一边扩张新校,大湾区国际教育为何动作频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13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一边停办更名,一边扩张新校,大湾区国际教育为何动作频频?

作者:Zoey 发布时间: 2022-03-25 12:31

1635946734900139.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广州ULC剑桥国际高中宣布与英国九大公学之一的英国圣保罗女子公学展开战略级合作;另一所由英国公学修仕倍励参与的广州南沙修仕倍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落成,将于今年9月开学;同时港人子弟学校在大湾区四处开花。从2021年1月份以来,大湾区已宣布新建国际特色化民办学校20余所。但另一方面,已有超过65所各类民办学校宣布更名,也有部分学校停办。一边是停办更名,一边是新校落地,大湾区国际教育动作频频为哪般?

文 | Zoey,编 | 天悦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重磅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直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the Greater Bay Area)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并将对标后三者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大繁荣。《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打造教育人才高地。b45d60a6858106f395843aa41baa7c34.jpg

▲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制图:顶思

近两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发展都有哪些动态、布局和趋势?顶思进行了盘点和梳理。

布局:各类新建校,遍地开花

根据顶思研究统计,2020年大湾区共有203所国际化学校,自2021年以来,又有20余所学校宣布落地大湾区,其中珠海横琴哈罗礼德学校、深圳龙华信义学校、东莞曼彻斯通松山湖学校等12所学校已于去年9月开学。

预计今年9月开学的学校有7所,包括阿丁莱湾区双语学校、广州荔湾爱莎学校、枫叶教育深圳旗舰学校、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广州南沙港人子弟学校、广州南沙修士倍励学校和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95fa9229748266a5d0117b29965b2768.jpg

▲数据(不完全统计)来源、制图:顶思

从数量上看,民办双语学校仍占大头。包括德威、爱莎、贝赛思、哈罗、枫叶教育等老牌教育机构都瞄准了大湾区,一些英式品牌学校也在挺进该片区,比如英国国王学院学校深圳校区、博颂莱爵深圳,新增的4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同样都是英式品牌学校。广州老牌的国际课程高中ULC剑桥国际高中也在近日宣布将与“英国九大公学”之一的英国圣保罗女子公学开展战略级合作。有业内人士认为,两校强强联合,或将冲击深国交的“霸主”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大湾区开设的港人子弟学校或者课程项目明显增加。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是全国首所深港教育融合的示范性学校,去年9月首开,招收的1200名学生中有1000人为香港学生,对于解决深港两地学童跨境入学、港籍学生在深就学及考试问题具有重要利好。

接下来,大湾区还将新增两所港人子弟学校——广州南沙港人子弟学校和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开设香港学制DSE及国际课程,对于有来内地读大学需求的学生,学校还将另外提供解决方案,全面推进粤港澳国际教育间的交流。

从城市布局看,广州和深圳仍然是国际教育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尤其是深圳在近年来加速追赶“北上”,民办双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港澳子弟学校不同类型国际化学校遍地开花。相比于“广深”的强势领头,规划面积仅86平方公里的珠海横琴岛有望成为大湾区国际教育发展的下一个高地。该区域已有哈罗礼德学校、容闳公学落地,珠海德威国际高中也在去年10月宣布迁址横琴岛。

横琴岛是珠海146个岛屿中最大的一座岛屿,与澳门三岛仅一河之隔。考虑到横琴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其主要目标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其中一个战略定位是,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今年3月,有全国两会代表建议,允许港澳高校在横琴深度合作区独立办学;创新创新政、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通过横琴窗口加大中外人才“走出去”以及“引进来”的力度;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澳门高校“跨境授课”试点,构建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高等教育产业链、创新链。那么,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教育,横琴岛将发挥哪些优势和潜力?我们拭目以待。

e46576f6116364a2100b23cee2969204.jpg

▲横琴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动态:更名停办,规范管理

一边是新建校频频落地,一边是民办学校更名不断。据顶思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月起至今,粤港澳大湾区已有70余所各类民办学校发生校名及办学状态的变化。

其中广州首先迎来“更名潮”,有48所民办学校和8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更名。

1f7e306d986288350ff757e7bf18e7f2.jpg

▲数据来源:各市教育局网站/制图:顶思

48所民办学校中,几乎都是“公参民”学校。我们从原校名中可以看到“广附系”“华附系”“广雅系”“二中系”等学校的身影。这些学校的更名无疑是受到了去年民办教育系列法律法规的影响。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或转为公办,或转为纯民办,或终止办学,而转为民办的学校不得继续使用公办学校校名或校名简称。在早前的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民办学校的名称使用规范问题做了明确要求: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未经授权,不得包含其他学校名称或简称;不得使用可能对公众造成误解、引发歧义的内容和文字;不得利用公办学校品牌开展商业活动等。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政策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就是要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彻底划分开,杜绝此前民办学校“蹭”公办学校热度,特别是一些楼盘打着公办学校牌子营销的现象。

广州教育局闻声而动,在当月发布公告称,要求各区清理规范学校名称,对不符合规范的学校,如包含公办学校或其他学校名称的民校,都需要进行改名。换句话说,全市凡是涉及到类似命名方式的民校都面临改名。

深圳、佛山、东莞等地也有不少学校相继变更校名。其中,位于深圳市的北大附中南山分校可以说是本次更名风波中的典型代表,它是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是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国有民办学校,是北京为明教育集团开办的第一所学校。该校曾被网友戏称为“最像公办学校的私立学校”。去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信息公开显示,北大附中南山分校正式更名为“深圳市为明学校”。5cbd4a097b3306fbbaad2bc32d63b5e0.jpg

再来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从更名名单中可以看到,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变更格式一致,统一将“XX国际学校”更名为“XX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明确了学校属性。

《意见》对于国际学校的名称使用也有规定:不得冠以“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不得含有外国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有名称命名。

《意见》要求各地要按照审批管理权限,逐校核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对不符合命名规范的学校,要依照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变更名称。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所学校涉及“国际”“世界”“外国名称”相关的国际化民办学校已经进行了更名。比如:3月22日,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宣布更名为“上海赫贤学校”,原因是“赫德”与外国名称相关,不符合民办学校名称使用规范。

大湾区的国际学校也难逃“更名”。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学校虽然还未改名,但已经在着手准备中。无论是民办双语学校还是纯外籍学校,名称使用上将更加规范,不易给公众带来误导,在招生上也会越来越规范。

相比学校更名,停办引起的风波更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

去年12月,筹备已久的深圳哈罗礼德学校突然宣布暂停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计划,引发业界关注。学校原本计划2022年9月开学,但直到学校宣布停办时,仍未拿到一至九年级阶段办学许可证。

无独有偶。深圳南山中英文学校太子湾实验部同样在去年12月宣布停办。该校原是南山中英文学校的分校,办学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内部信函称,学校停办的主要原因是,受新民促法实施条例的影响,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学校,现有的民办学校也不允许开设分校。因此,太子湾实验部未能取得办学许可证。现行的运营模式将于2022年7月结束,此后将成为深圳蛇口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分部。并且,后者的小学部将于2022年暑期迁址到现太子湾实验部的校园。

06f2dce81b8e1f0d8416a0f33a8d07e7.jpg

不难看出,去年落槌的民办教育法规已经在大湾区陆续推行。其中,调减省内民办义务教育占比,控制民办初中、小学在小校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比例5%以下,成为是否审批新校的关键指标。

而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已经来到了“深水区”,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系数明显上升。

趋势:动态调整,有危有机

未来,大湾区的国际教育发展到底呈现哪些新趋势?顶思研究分析:

公平始终是主基调。

去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开展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全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结合“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生总数比例控制在5%以内”的政策,“公平”是民办教育者始终要扣紧的一根弦。

粤港澳融合、对外开放是重点。

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广东提出支持粤港澳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2021年已新增98对,共同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学生体育节、音乐节、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支持深圳先行示范教育高地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服务业合作区建设。今后还将全面落实在粤港澳籍儿童入学。支持按需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港澳子弟学校,加强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去年1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到,到2025年,共培育、创建不少于5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基本建立起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平台。广州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人表示,窗口学校既是广州的中小学生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和广州教育故事的重要窗口,也是在穗外籍人员子女及其家长了解中国、了解广州、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港澳子弟学校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不同城市各司其职。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区域在资源配置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就对各区域在教育发展上有不同的定位,比如:

针对广州未来发展,提出“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针对深圳前海,提出“引进境内外高端教育、医疗资源,提供国际化高品质社会服务”;

针对珠海、澳门,提出“支持珠海和澳门在横琴合作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研究在横琴设立澳门子弟学校”;

针对广东江门,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这对于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落地各区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顶思”(ID:idingsi),作者Zoey。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顶思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顶思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5726 9867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