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2,钉钉的进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602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今天(3月22日)上午,钉钉召开科技向实·万物生长2022钉钉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我特别关注。

因为钉钉不仅发布了一些新功能,这更是钉钉创立七年多以来,首次对边界问题、和生态的关系作出回应。叶军,也做了演讲。

叶军,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钉钉总裁。我和叶军认识。在平时的一些交流,以及他的这次演讲上,我能感受到钉钉的进步,以及钉钉要做开放生态的决心。

听完他的演讲,我有不少启发。也想和你分享分享。

还是先从一个故事讲起吧。

1

钉钉只做什么?不做什么?

差不多十几二十年前,当时我还在微软工作,去参加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一个中年男人站起来,问微软的全球副总裁:

我有一个女儿,我非常爱她。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让她过上最好的生活。

可是,我创业做了这个,微软也做这个,我死了。我又去做了那个,微软也做那个,我又死了。

我现在就想问问,微软到底不做什么?您告诉我,微软不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件事,也给了微软极大的震动。

微软,从此重视和合作伙伴的开放共生关系。

今天,当我看见钉钉决定开放生态,我还是非常感慨。这说明钉钉变得更温和,也知道成长需要依靠更多的合作伙伴。

这种姿态,这种决心,很不容易。

而且,叶军和我说,其实这个时候,也是开放生态的好时机。

主要有两个原因:钉钉的规模,有了做生态的基础。行业的复杂度,需要和更多伙伴合作。

国内权威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21年钉钉日均活跃用户数(DAU)峰值约1亿。

这些用户,来自互联网、政务、教育、医疗、制造业……千行百业。

钉钉帮助他们改变办公和协作方式,也帮助他们实现组织和业务上的数字化。

7年时间里,积累下来的大量用户,是做生态的基础。

而规模,会带来行业的复杂度。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需求,非常复杂。

有多复杂?我说个数字,你就知道了。

要知道,在App Store上,才500多万个应用,但是截止2021年12月底,钉钉上的低代码应用数超过了240万。而且,钉钉上这些应用还都是to B的。

叶军说,很多事情我做不了。越进入行业,越要敬畏。

钉钉要在生态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为合作伙伴提供便利的创建条件。

如果说钉钉过去帮助用户实现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是一种进步,那么现在为了能做得更好,选择开放,选择克制,也是一种进步。

在叶军的演讲上,我也听到了明确的表态和信号。

钉钉,只做什么?不做什么?

钉钉,只做一件事:PaaS化。

什么是PaaS化?

就是钉钉只做基础能力平台,和像音视频、会议、文档、项目等这样的基础产品,并把这些能力和产品开放,其他的都交给生态做。

也就是说,像行业应用,像人财物产供销研等专业应用,像硬件,都会全面生态化。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钉钉的进步,也是钉钉的决心。

2

钉钉的生态,如何开放?

只有决心,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

PaaS化,要怎么做?

在发布会上,钉钉发布了“酷应用”,让PaaS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之前,钉钉是通过低代码,实现了PaaS化的第一步。

什么是“低代码”?

简单来说,就是把业界主流的几家厂商聚合起来,把他们开发的很多本地化、行业化的应用模板放在钉钉的平台上。

像进销存、采购管理、业绩上报等等,都有低代码模板。

然后,各个公司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在这些低代码应用模板上,简单操作,就能搭建自己需要的专属应用。

过去一年,大量个性化的业务应用在钉钉上开发出来。

像刚刚提到的,截止2021年12月底,钉钉上的低代码应用数超过了240万。而钉应用数增长了5.56倍,钉钉上所有开发者数量也超过190万。

但是,低代码作为工具,解决的只是应用大量创建的问题,没有解决应用高频使用和应用之间连接的问题。

这其实也是中国软件业面临的问题:没有流量。客户使用活跃度很低。

叶军说,过去7年,钉钉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供了IM(即时通讯)这个高频的场景,用高频的互联网产品带动低频的软件产品,算是趟出了一条新路。钉钉作为to B的产品,也拥有了to C的规模。

那么未来呢?

能不能继续用高频带低频?钉钉做好水平创新,提供基础能力,其他软件做垂直创新。水平和垂直会有交点,但不和垂直软件竞争。

所以,低代码,是APaaS。今年,要更进一步,通过酷应用,做BPaaS。

什么是“酷应用”?

酷应用,就是让业务流程,能够以卡片的形式在群聊、文档、会议中完成和被转发。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招聘。你想想,平常招聘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是不是先在招聘网站下载简历,然后上传招聘系统,再转发给用人经理,大家一起沟通评估,然后更新简历,在招聘系统安排面试,再然后更新简历的招聘状态……

这个过程,非常繁琐。而且还要在群聊、系统、应用之间跳转来跳转去。太麻烦了。

怎么办?有没有办法提高效率,在一个信息流里面,完成业务流程呢?

比如说,有个识才招聘的应用。

通过浏览器插件,就能将网站下载的简历,自动同步到招聘系统,并且以消息卡片的形式,推送到安装酷应用的群。

然后,HR可以直接进行简历的筛选,安排面试。

面试官,就会收到日程通知。简历卡片,也会自动更新信息。

2022,钉钉的进步

那面试之后呢?

面试官也可以在简历卡片上直接操作,完成评价。而这个评价,HR也会马上收到。

2022,钉钉的进步

在群里面,还会有一个吊顶卡片,展示招聘情况。

所有的信息,都会自动汇总,大家只要看一眼,就能心中有数。

2022,钉钉的进步

这,就是酷应用。

发现了吗?不管是HR,还是面试官,几乎所有动作,都是在群这个高频场景里面,通过卡片完成的。不用来回切换和跳转。

也就是说,信息流,变成了业务流。

在事前,通过吊顶卡片,就能知道事情的目标和关键进展。

在事中,这些应用功能,都被嵌入到像群、搜索、文档、日程等等各种高频的钉钉协同场景里,然后通过卡片,完成协作。

在事后,大家也能通过报表卡片,看见各个环节中的人和事,复盘迭代。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酷应用了。

叶军说,之前提出的“低代码”,是对to B应用开发方式的一次进步。而“酷应用”,是对to B应用使用方式的一次进步。

以前是企业拼命开发软件,找人来用。现在,是钉钉提供一个高频入口,让人根据业务需要去找这些应用。

这些应用,能被更多看见和使用,组织的开发创作者可能会更有成就感,用户的体验也会更好。

3

钉钉的基础产品,要如何做?

钉钉只做PaaS化,做基础能力平台,和基础产品。

前面说的,是基础能力平台,那基础产品呢?

发布会上,钉钉还发布了一个功能,钉闪会2.0。

钉钉在这个时候,发布了一个会议功能,其实还挺及时的。疫情反复,让不少公司重新居家办公。能更好地开会,确实可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个功能,也能看得出来,钉钉对开会这个场景,有不少自己的思考。

有三个方面,值得讲讲。

第一,吸取了亚马逊、华为、阿里巴巴,以及制造、零售等各行业的优秀开会方法论,沉淀为模板。

开会,对组织来说太重要了。开会的投入,是大家的时间成本。开会的产出,是大家的共识和结论。

开会,本质上就是用时间换结论的商业模式。

但是,为什么大家开不好一个会?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怎么开。东讲讲,西聊聊,没有结构。

那怎么办?

钉钉,就把一些优秀的开会方法论,通过文档的标准化界面,沉淀为模板,让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

比如说,亚马逊的“6页纸”开会方法。

2022,钉钉的进步

会议背景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做?如何验证?怎么进一步讨论和分析?最后的总结是什么样?

有方法论,也有工具支撑方法论。

而且会开完了,会议纪要、待办事项也就顺便都写完了,这样开会的效率就会更高。

第二,在会议界面进一步整合语音聊天室、群聊等功能,会议讨论都在一个界面完成。

是的。也就是说,开会的时候,就专注开会。不用再跳出去,单独打开一个个视频会议、群聊、文档窗口。这样,效率更高。

那开完会之后呢?怎么保存?

钉闪会也打通了知识库、OA(办公系统)、项目等信息沉淀功能。一键就能沉淀到知识库变成知识,或者归档到OA变成文件留存,再或者将待办放在一个项目中,能继续跟进会议的结论。

第三,还发布了硬件产品,钉钉F2视频会议一体机。

你可能问,为什么发布了功能,还要再发布硬件产品?

一方面,是还会有大量的人坐在会议室里,和外界开会沟通。拾音有问题,画面不清晰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效率和体验。这就需要会议室级别的硬件。

像10米清晰拾音,4K高清画质、智能导播等突破,都能为线上线下混合工作的开会,提供更清晰、更有参与感的体验。

而另一方面,还是开放。

F2通过音频模组、视频模组等等合作方式,向硬件厂商开放了钉钉的产品、技术、算法。

这款硬件,大家一起来合作。

而在未来,硬件更是会全面生态化。

钉钉要做的,就是开放。

最后的话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感受到的是,钉钉的进步。

生态开放,是姿态,是能力,也是一种决心。

最后,我也想和你分享一组数据:

钉钉每收入1块钱,就给生态合作伙伴带去9块钱。

目前,钉钉开放平台上架应用数量超过1100个。最近一年多以来,钉钉上营收过千万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生态伙伴数量新增6家。钉钉上近一半上架了应用的ISV公司融到资,纯SaaS过去一年获得的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

这就是生态开放的价值。让大家都能获益。

而且我们也相信,这能帮助到更多企业,实现组织的数字化,业务的数字化。

钉钉的进步,选择了拥抱整个生态,和大家一起实现企业的数字化效率提升。

我想,这是中国软件产业的进步,也是中国互联网的进步。

祝福钉钉。也祝福所有的中国企业。

本文系作者: 刘润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