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葫芦兄弟》《小羊肖恩》这些耳熟能详的定格动画,你用手机也能拍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app/147771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3 年上映了一部电影《白日梦想家》,西恩潘在电影里饰演一名户外摄影师,他常常为了捕捉到野生动物展现原始一面的瞬间,抱着相机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几天,甚至几周。

这是算是纪录片摄影师的工作日常了,他们穷极一生,就为了定格这个世界的美。有另外一群人则在室内,用定格艺术,创造另一个美的世界。

DogIsland.gif

▲《犬之岛》幕后

有些人,每天都做着自己热爱的事

特拉维斯·奈特,32 岁那年创立了莱卡动画工作室,2018 年执导变形金刚外传《大黄蜂》。

他拥有许多种身份,如今已算功成名就,他之所以这么努力,大概是因为他有个家喻户晓的老爸: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而他一直希望摆脱父亲的光芒,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菲尔·奈特写过一本自传《鞋狗》,其中关于家庭的篇幅不多,但他提到小时候的特拉维斯,就不太喜欢运动,反倒是对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Laika.jpg!720

▲ 特拉维斯和人偶久保

早在七八十年代,他就在车库里倒腾起定格动画,想起这些往事,他开始羡慕起现在的年轻人:物资丰沛、设备功能齐全,他在上个世纪可不具备这种条件,从拍摄到布景都需要亲力亲为。

儿时兴趣、加上创作时攒下的经验,帮助了成年后的特拉维斯成功挤进动画产业,成为了一位制片助理,他在随后的打工生涯里,打怪升级,凭借创作天赋崭露头角,最终在 2005 年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动画工作室,莱卡 (LAIKA)。

时间在流动,精彩被定格

虽然都跟影像艺术相关,然而此莱卡非彼徕卡 (Leica),这名字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都比较陌生,但提到《僵尸新娘》《鬼妈妈》《魔弦传说》《通灵男孩诺曼》,大家应该就有了印象。

LaikaRole.jpeg!720

▲ 莱卡旗下角色大合集

以上这些影片均出自莱卡工作室之手,它们让莱卡工作室收获了不少奥斯卡动画奖项提名,接连几部动画都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也让工作室有了「莱卡出品,必属精品」的称号。

不少知名导演也找上门寻求跟莱卡合作,比如蒂姆波顿。特拉维斯作为工作室的创始人,也曾亲自导演《魔弦传说》,后者获得第 89 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我在荧幕上欣赏这类影片时,都会不由得赞叹制作团队的技术力。因为定格动画不同于其他电影,里面出现的场景、人物,都是「摆拍」的。

Kubo1.gif

▲ 动画师亲手让人物「活」过来

我们挑了最费劲的一种动画形式,因为它具有别的动画所没有的美感和温度。

这是特拉维斯回应为什么要花 5 年时间去创作《魔弦传说》时,所做出的解释。5 年时间,确实是一段不短的时光,但在定格动画这种形式面前,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5 年光阴,从零到一搭建 50 多个场景,总计 400 多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他们创造了一个魔幻且怪诞的世界,去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Kubo4.jpg!720

▲ 对人物细节进行调整

对于这部影片,特拉维斯有着自己的私心。小时候,他与父亲菲尔见少离多,与母亲关系更近,长大后体会到父亲的苦衷,与父亲达成和解。

电影里的主角久保,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形成了正向的人生观,一天厄运降临,他勇敢地踏上了惩恶扬善的道路,顺道寻回自己的父亲。

这剧情,略显「鸡汤」,但与特拉维斯的人生形成呼应,在精良的定格制作面前,这部电影的叙事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特拉维斯献给父母的礼物。

真是有钱任性。

看看《魔弦传说》的幕后花絮,每一帧画面背后,都藏着海量工作:前期打磨剧本和分镜图;中期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人物骨架、脸型甚至是场景道具;后期将拍摄得到的每一帧画面进行擦除支架、抠像等处理,最后合成视频加上特效。

Kubo2.gif

▲ 众多人偶脸部模型,对应不同表情和场景进行更换

定格动画制作难度之大,要求导演及团队进行漫长的构思,客观上拉长了制作周期,时间/金钱成本也水涨船高,劝退了大厂,反而成了独立制片发挥创意的沃土。

这也是为什么定格动画评价普遍较高的原因:慢工出细活。

在英国,也有一家热爱定格动画的公司:阿德曼工作室。《小羊肖恩》《无敌掌门狗》《小鸡快跑》,均出自这家公司,他们的作品,陪伴了许多人的童年。

Shaun.gif

我们国内也不乏优秀的定格动画,譬如《阿凡提的故事》《葫芦兄弟》,相比前文提到的外国作品,国产动画结合了木偶、剪纸等传统艺术,对国人而言更亲切,剧情也更本土化,塑造了一代人的童年经典。

hulu.jpeg!720

说到底,定格动画只是形式,借助这种形式创作出有着另类概念或动人的内容,才是那些创作出优秀定格动画的人所思考的。

换句话说,勇于挑战定格动画的创作者,都有一颗想要讲好故事的心。

门槛高,所以普通人玩不来?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当下技术发展如此迅猛,创作工具类型多种多样,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理论上,把手机架上三脚架,也能作为我们创作定格动画的生产力工具。

软件也是创作工具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选择「高大上」的 PhotoshopAfter Effect,也能用「剪映」、FlipaClip 等小而美的软件,丰俭由人。因此而省下的精力,就放在打磨剧本、道具和场景这些方面吧。

流媒体的兴起,我们不仅能在网络上看到各色作品,还有无数教程,只要有兴趣肯琢磨,成为下个 B 站大神绝非白日做梦。

Double-Dragon.gif

▲ 影视飓风制作的《双龙》

下面我就以 iOS 上的 Stop Motion Studio app 为例,做一段极其简陋的定格动画。

为了拍一段定格动画,我首先得写一段剧本:

两个宇航员在 XX 星球上执行完探索任务后,在返回飞船的途中,其中一个宇航员被一只大手抓走。

我从身边找来一副耳机,耳机本体充当宇航员,充电盒作为飞船,再「借来」同事的右手,马上开拍。

Stop Motion Studio 的交互和操作逻辑都很简单,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台自带剪辑功能的相机,而他的作用就是把所有拍下的照片,然后直接拼接在一起。

SMS1.gif

我设置了两组分镜,第一组采用俯拍视角,记录两位宇航员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其中一位先行返回飞船的过程;另一组远景,展现「怪兽之手」将飞船抓走的过程。这两组场景都非常简单,通过想象就能完成构思。

接下来就是用 Stop Motion Studio 拍下每一帧的画面,两组场景总计 39 张照片,每次拍完一张图,取景器中就会生成上一张图的图层,我们可以设置其透明度,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这一帧画面,物品摆放的位置,方便后续调整。

IMG_6502.png!720

后期可以调整每秒帧数,一秒包含越多帧数,看起来就会越流畅,但工作量也会指数级增长。

IMG_6503.png!720

成片就是这样,用时不过数分钟。

SMS2.gif

当你脑补一番,将两只耳机换成乐高小人,把充电盒换成蝙蝠战车,再把背景换成绿幕,用 Stop Motion Studio 自带的背景更换和配音功能,在家也能复刻一部《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短片。

Lego-Batman.jpeg!720

如果你是一名视频博主,不妨试试用这种形式,给自己包装一条定格动画片头,加入到每期内容当中,趣味骤增。

同类软件还有 AnyMotion、Animation Desk 动画桌,后续进阶可以用相机拍照,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更细致专业的后期处理,譬如在 Photoshop 中用仿制图章把固定人物的铁丝、蓝丁胶、鱼线等道具擦除。

显然,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幸运的,我们的创作是如此地自由,那为什么不将自己的想象,通过双手变成现实呢?

有了这些创作工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白日梦想家》里的沃特 (Walter) 那样,把白日梦照进现实,不过我们可以用更浪漫的方式,用一帧帧动画,定格脑海迸发出的灵感。

1111-7-1024x132-1.jpeg!72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