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每年一次的机会!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749868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每年一次的机会!

每到大型传统节假日之前,影视板块的关注人数都会多起来。

这两年因为疫情,电影行业还看不到全面复苏的迹象,大众对于影视股的反转预期也越来越低。

但如果只看票房数据,今年电影业的韧性会超过很多人的认知。

先是春节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港股的猫眼娱乐、阿里影业出现大涨。

五一档票房超过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十一档票房与19年持平,还出现了影史新的票房冠军《长津湖》。

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公司股价也都分别在节日档期前出现过向上趋势,比如中影在十一前有一波25%以上的涨幅。

每年一到12月进入电影贺岁档,对于有大片上映影视公司,股价会提前反应市场对票房的预期。

根据艺恩的数据,2017-2020年四年贺岁档票房分别占全年总票房的9.1%、7.2%、6.4%和18.6%。

2020年上半年处于疫情时期,票房在下半年集中释放,因此贺岁档票房占比较高。

到目前今年的总票房为400亿出头,按以往贺岁档票房的平均占比预计,今年大概是30多亿,跟前两年持平。

v2-b762ccd02dded2c5e3a27a86e525cae7_720w.jpg

2018~2020年贺岁档票房统计

受疫情延续影响,今年只有36部贺岁片上线,大大低于前几年70、80部的水平,内卷程度明显下降。

其中涉及上市公司且热度较高的包括中国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猫眼娱乐—《平原上的火焰》、万达电影—《误杀2》、光线传媒—《以年为单位的恋爱》

在传统价投思路中,电影是不值得长期投资的板块。

一方面因为现金流很差,电影创作之前制片方要么自己垫资,要么找资方,直到影片公映后才能回笼资金,多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资金问题。

二是项目失败风险高,上亿的制作经费花出去,最后拍成烂片,成本收不回来的情况很多。

一部影片如果制片方的投入是4亿,票房大概要到12亿以上才能不亏本,投入越多,对票房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影视股的投资通常以事件驱动,如果出现超预期的爆款作品,对于股价和业绩的推动也会很大。

这就导致有资金在影片没上映时就预判业绩,提前介入,然后又有人去预判别人的预判,这么相互预判就导致了影视股的提前反应。

但A股里各家影视公司质地差别很大,有中影、万达这种全产业覆盖的,也有华谊、光线这种偏上游,需要区别看待。

产业链玩家

电影这条产业链,从上到下主要是制片、发行、放映三大环节,另外还包括器材设备、拍摄基地、艺人服务等细分领域。

国内电影产业链

01

制片

作品创作是电影开始的起点,也是整部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

创作电影的一般流程是:编剧完成剧本创作;演员进行表演并由导演完成分镜头剧本拍摄;导演和摄制组共同完成后期制作。

而好片的上限和烂片的下限,基本从剧本写完就定了。

目前的影视创作可以分成两个流派,IP流和名导流。

IP流的思路是内容制作为主,会非常注重作品定位和IP积累,将电影的内容制作工业化。

IP流的典型代表是光线传媒,有《哪吒》《姜子牙》《大鱼海棠》多个爆款内容,而且都自主可控。

其他还有万达电影的《唐探》《熊出没》系列等。

IP流的特点是获取成本高,自主IP通常需要前期大量的创作投入和宣传,小说、游戏、动漫这种衍生IP需要给很高的版权费。

不过一旦IP有了影响力,就能明显降低市场风险,后续产品的收益会更加稳定,宣传成本贬低,还能卖衍生品和周边。

比如《唐探3》,作为一部较公认的烂片,最后票房超过了45亿,要是战狼、哪吒也出后续作品,票房肯定也不会太差。

名导流注重专业人才优势,电影创作以优秀导演和其他影视经营管理人才为核心。

这方面的代表是华谊兄弟,把人才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冯小刚、张国立、管虎、程耳、田羽生等的一批知名的创作团队。

这种依赖知名导演的方式,核心也是为了降低电影项目的市场风险。

名导都有不少成功影视作品和丰富的指导经验,拍出好片的概率大于烂片,这是国内影视业的传统思路。

但是再牛逼的导演也会翻车,冯小刚能拍出《甲方乙方》《天下无贼》《集结号》这种叫好又叫座的贺岁档冠军,也会拍出《只有芸知道》《北辙南辕》这种口碑票房双扑街的“烂片”。

所以IP流和名导流算是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出现的必然分化,前者注重电影的工业属性,降低对导演、演员的倚重。

后者注重电影的艺术属性,侧重于资源、人脉、经验加持下诞生出好作品。

像光线传媒对特定导演和明星的依赖程度就比较低,几部成功的电影像《泰囧》《致青春》《哪吒》《火锅英雄》《大鱼海棠》,导演和主创团队基本都不重复。

而华谊兄弟正好相反,早两年在范冰冰事件上损失惨重,很难想象如果没了冯小刚会成啥样。

大量资本涌入,使得电影商品性超过艺术性,如何通过电影稳定地赚取大量票房,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事情,所以电影产业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目标就是达到好莱坞那一套生产高效、内容稳定的制片体系。

最典型的像漫威、DC这种知名漫改IP,每年持续有产出,不依赖导演,演员演几部也能换,还有一大波粉丝基本盘来保证票房。

国内光线传媒的动漫作品更容易实现影视工业化,所以相对受市场青睐。

02

发行

电影制作完成后,发行方会从制片方处获取影片发行权,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与营销。

发行相当于电影的销售,要完成拷贝、申请密钥、排档期、做宣传、购买广告等工作,对资源、渠道、流量的要求很高。-

因此相比于制片,发行市场的集中度很高,CR10超过60%,基本都是巨头在做。

近年来,行业内部分化为传统发行商和互联网发行商两个阵营。

传统发行商包括有影视内容资源的光线传媒、博纳影业,有院线影院渠道的万达电影,还有垄断进口影片发行权的中国电影、华夏电影

这些大的发行公司对下游院线有很大的话语权,在同档期竞争中,能获得更多的排片量,直接影响票房成绩。

互联网发行商有做票务起家的猫眼电影,以及在线娱乐平台阿里影业、爱奇艺影业等

互联网公司有极高的流量,可以利用旗下APP入口做前期宣传,像猫眼占据了在线票务6成以上的份额,就有非常明显的宣发优势。

为了赚取更多的票房分账,发行方会不遗余力的去做工作,拥有院线渠道和流量资源能保证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入。

03

放映

电影的放映工作由院线和影院来承担,院线是个管理公司,旗下有直营或加盟制影院,全国总共1万多家影院,但院线只有50多家。

院线接收到发行方提供的影片,然后对旗下的影院进行统一经营、统一排片。

有的影院由院线直接控股,比如万达院线下面的万达影院,中国电影下面的中影星美影院。

其他大部分影院以加盟制为主,院线不拥有影院物业,也不拥有实际经营权,所以会收一小部分票房分账,相当于管理费。

院线和影院是整个电影市场的终端,也是消费者观影入口,控制排片相当于控制了电影生死,所以发行放映一体的公司也更加吃香,像万达、中影这种。

影院可以直接收到售票收入,不用向制片、发行一样先行垫资,所以现金流最稳定,业绩波动不大。

疫情之前,纯院线业务的横店影视,业绩相比光线、华谊这种上游就更加稳定。

但另一方面,影院也会面临低上座率、租金、经营成本的压力,淡旺季过于明显,而影厅、场次、座位这些都是有限资源,利润空间有限制。

所以总体上,放映是个稳定但不怎么赚钱的行当。

怎么分钱

整条电影产业链上的玩家,主要收入都是来源于票房分账,大家的基本思路都是把总票房这个蛋糕做大。

所有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影片,不论国产片还是引进片,票房收入统计都会通过电影专资办指定的“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

全国的所有电影院都会安装此系统,每一部影片的实时票房数据都会即时上传到系统上。

系统上的数据就是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影院等各方分账的唯一依据。

总票房出来后,先向“专资办”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国内电影发展,由各地电影院每月直接支付。

然后是税,之前每部电影票房需要支付营业税,营改增之后,影院按3%的简易计税方式统一缴增值税,再加上0.3%的附加税,合计税费3.3%

还有一个是之前没有,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费用,叫票房服务费,属于我们给购票平台猫眼、淘票票的费用,但是为了数据好看也算到总票房里面了,但对分账没影响,所以一般进行排除。

以上是不可分账票房,占比大概在15%左右,剩余的可分帐票房也叫做净票房。

国内电影票房分账大致比例

剩余的部分,由制片方和发行方、院线影院进行约定,维持一定的分账比例。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5~15个百分点,作为其发行代理费用。

影院和院线合计分账大概占净票房的57%,院线一般是7%,影院大概是45%~50%这个区间。

另外,中国电影下属的中影数字还会收一笔特别的代理费,叫做“中影代理费”,比例在1~3%。

中影能收这笔钱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早期国内大部分影院没钱买数字放映机,中影数字就出钱完成了设备升级,目前全国很多影院用的还是中影的放映机。

另一原因是国内一半以上数字电影的发行方是中影数字,其负责制作DCP、秘钥和复制数字拷贝。

所以“中影代理费”是中国电影集团的一项垄断性收费,相当于一条护城河。

上面这些分完,剩下30%左右的票房回归属于制片方,但很多情况下,制片方是拿不到这么多的。

有时为了增加排片,制片、发行方会承诺给院线3~5%的返点。

制片方如果要求发行方预支宣发费,发行方可能会把原先15%的分账比例提高到20%。

少数情况下,制片方还可能把版权出售给发行方或流媒体平台,为了回笼资金,把影片后续收益直接让渡。

比如徐峥为了规避疫情风险,把《囧妈》以6.3亿元卖给了字节跳动,但也让前期已经投入宣传的发行方、院线受到损失,遭到联名抵制。

长津湖票房(截止12.8)

电影票房的大体分账规则不算复杂,以目前票房超过57亿的《长津湖》做估计,去除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3.3%的税金和大约8%的服务费,剩余48亿元为可分账票房。

其中发行方的发行代理费为7亿左右,院线和影院分别拿3亿和22亿,中影代理费1亿,最后剩下给制片方的预计15亿左右。

长津湖上下两部的制作成本是13亿,平均划分后上部的收益可能在8、9亿元。

到这里钱还没分完,最后的盈利里制片方和投资方还要再分。

很多电影的投资很大,制片方一家缺乏实力,通常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各投资方一般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长津湖》就涉及十多家出品公司,但核心制片方还是博纳。

长津湖出品方

不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在中国电影票房分账中占大头的永远是放映环节的院线和影院,分账比例超过一半。

制片方总体上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业绩很不稳定。

博纳、光线的总裁一直在呼吁提高片方分账比例,但并不能影响行业格局。

所以强势的公司如中影、万达,会大力拓展自己的院线和影院,往纵向一体化发展,而传统、小型的电影制片厂也在逐渐消失。

买预期,卖现实

电影同时具备商品属性和艺术属性,在国内电影实现工业化之前,投资风险和波动是始终无法规避的现实。

制片公司明显受事件驱动,在特定影片上映和节假日前会产生预期,吸引部分资金介入,而一旦预期落地,资金也会迅速出逃。

因此中短线思路应该是“买预期,卖现实”。

从价投角度看,中影、万达这种全产业链公司相当于绑定了国内电影市场,会受益于行业的回暖和发展,值得用更长远的眼光去观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