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冒险小虎队和那张解密卡,这么多年都去哪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ystv.cn/p/846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冒险小虎队和那张解密卡,这么多年都去哪了?

文化 2021-10-26
文化 > 冒险小虎队和那张解密卡,这么多年都去哪了?

藏在解密卡下的美好回忆。

2002年,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齐纳的中文版新书如期发售了,一同发售的还有其他20多种语言的版本。

但当时没人能想到,这套名为《冒险小虎队》的书,会迅速击败《哈利·波特》创下销量奇迹,成为每家新华书店里最抢手的商品。并在许多年后,与那张总是找不到的解密卡一起,成为一代人念念不忘的共同回忆。

1

作为一切起点的初版《冒险小虎队》,能在中国受到空前欢迎,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意外,包括作者托马斯本人。

在此之前,托马斯虽然能跻身畅销作家行列,但所有作品加在一起也没有和《哈利·波特》掰掰手腕的资格。就算是其母语市场——德语儿童文学市场当中,也很难超越《Three Investigators》(三个小神探)和《The Famous Five》(世界第一少年侦探团)这两部当时更受欢迎的作品。

德语版的《Three Investigators》(左)和《The Famous Five》(右)

不过来到了中国,一切都不一样了。在2003年3月中国的少儿畅销书榜上,排在首位的是《冒险小虎队:神秘的吸血鬼》,它夺走了原本一直属于《哈利·波特》的冠军宝座。榜单第4、5、8、9位,也全都是小虎队系列,完全当得起“半壁江山”的称号。

《冒险小虎队》系列全球销量超4000万册,仅中国读者就贡献了超过9成。以至于后来在引进作者托马斯的其他系列时,出版方为了销量仍借用了“小虎队”的名号,才有了“女生冒险小虎队”和“惊恐小虎队”等连主角都不同的系列,但其实它们都是完全不相干的故事,小虎队的三位主角从未变过。

属于正统小虎队的系列中,也分为“神勇小虎队”、“超级版”、“超级成长版”、“挺进版”等多个版本

在当时,谁要是有一套《冒险小虎队》,那他一定是周围人眼中最靓的崽。朋友间口口相传,同学间争相传阅,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争抢着读书成了学校里罕见的盛况,因为谁都没见一本还“可以玩”的书。

解密卡应该是提到《冒险小虎队》,许多人脑中第一个想起的东西。在小虎队系列里,每一章结尾都会留下一个问题,答案就埋藏在这一章的文字和插图里。如果一时想不出来或者懒得动脑子,那就轮到随书附赠的解密卡登场了。

初版解密卡

印在问题下方的答案,但采用了摩尔纹原理的特殊工艺,需要靠解密卡才能看到解答。但这玩意儿偏偏又很容易弄丢,常常是书籍本身有借有还,但解密卡却不知道去了哪,让后来者的阅读体验大打折扣。

后来的版本里,解密卡升级获得了更多功能,随书附赠的小道具也更丰富

鉴于当时《冒险小虎队》的火爆,很多书店为此还特别想出对策。那就是把书里的解密卡都统一取出放到收银台,只在购书结账时才交给买家。一来防止了解密卡的丢失,二来也劝退了很多在书店里只看不买的幼年期“白嫖党”,成为了一个只属于这本书的独有趣闻。

当然,《冒险小虎队》留给我们的有趣回忆,还远远不止于一张解密卡。

2

作为很多人最早接触的侦探小说,小虎队中三个形象、个性完全不同的主角,就让很多人记到了现在。

“坚毅如虎”的碧吉、“精明如虎”的路克和“勇猛如虎”的帕特里克,三个各有特长的小冒险家,组成了一个互补的完美团队,带着我们跟着一段段探案冒险,去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互联网大门还没完全向我们敞开的那个年代,这套书就像一扇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窗户,闪着耀眼的白光,向我们展示着世界上多样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奇景。

特别是路克的百宝箱,一定被许多小读者眼馋过。这个颇具极客风范的小孩,就像个人型哆啦A梦一样,总能从口袋中掏出个什么宝贝,解决掉眼前的难题。

当时有不少小朋友,自己也在中二时期鼓捣过一个低配版百宝箱,只不过里面塞的不是侦探小道具或高科技新玩意,而是一堆看上去很厉害的破铜烂铁——但这依然不妨碍一支支自发成立的小虎队,带着它踏上各自的“冒险”之旅。

更贴近现实的百宝箱,比次元口袋更能勾起小孩动手制作的欲望

所有那个年纪的孩子,一定也都幻想过自己也能拥有一个秘密基地,就和小虎队在中餐馆下的那个一样。当年国内编辑选中《冒险小虎队》出版,据说也是因为这个中国元素。

不过它让大家印象更深的,一定还是人人都爱吃的油炸春卷。味觉记忆往往能经住更多时间的冲刷,书中碧吉最爱吃的榛子巧克力,也馋哭过不少隔壁小孩。

作为标题中“鬼怪”含量不低的一部小说,《冒险小虎队》还理所当然地给很多人留下过童年阴影。封面里的骷髅头,插画里的斗篷鬼魂,还有文字里的灵异现象,都是多年后回忆起这本书时,许多人笑着谈起的丢人回忆。

虽然“死亡”、“幽灵”、“诅咒”等词常常出现在标题里,不过故事发展到最后,往往都是坏人在装神弄鬼,或者干脆是一个恶作剧、一个误会,总之一切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这也导致如今很多人回过头去批评这本书,将其打为虎头蛇尾的标题党作品。但这种剧情结构的安排在另一部分看来,也正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

开头噱头拉满、结尾转进科学道理的剧情结构,我们这群观众并不陌生,科教频道的人气节目《走近科学》就是这个套路,“开头悬疑片,中间恐怖片,结尾喜剧片”就是网友对这个套路的精准概括。

《冒险小虎队》的标题也起得很玄,《无面骑士》《死亡海岸》《恶魔号之谜》等等,但最后一定不会有真的灵异事件发生,经过小虎队的探秘和科普,背后都是某种自然现象或人为伪装。

但这并不妨碍许多故事成为我们的童年阴影

用成年人的眼光再去审视这些儿童读物,难免会觉得结局太弱没内容,撑不起悬疑感十足的开头。但其实对于知识储备并不完备的小孩来说,结尾道理、文化、科学知识的科普,也同样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尤其是当小读者自己一步步跟着主角们冒险走来,亲自揭开谜底时。

作者托马斯从木偶师到儿童节目主持人再到儿童文学作者,一直都在和青少年打交道。他表示自己为孩子写作的一个标准,就是“孩子爱看,家长也放心”的故事。所以如果你仔细回想,会发现书中不止没有超自然现象,连一起杀人事件都没有发生过。

虽然他的其他作品里,也有不少包含了惊恐和超自然要素,比如这套在国内借用了“惊恐小虎队”名号的《惊恐俱乐部》

在创作少儿读物时,他发现有人爱看长篇小说,但更多小孩没什么阅读习惯,所以他更爱写容易上手的短篇小说。甚至为了让孩子更有读书的成就感,会故意缩短章节长度,这样孩子就可以自豪地跟父母说今天看了3章小说,尽管其中内容并不多。

“我总是想象我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我认为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冒险小虎队》的易读性和参与感,也是它能成功的关键。以解密卡为代表的“破案小工具”,在当时完全惊艳了第一次见识互动图书的我们。

游戏与小说结合的形式,在书中强化了“读者就是第四个小虎队成员”这个设定,换来了无与伦比的代入感,也成了后来被国内少儿读物广泛借鉴的形式。

还让解密卡在少儿读物中活到了现在

除此之外,优秀的本地化工作也让许多人对《冒险小虎队》记忆犹新。比如小虎队中文社区时常讨论的那个“未解之谜”:《机器骑士》里“舅舅我”谐音“救救我”的谜题到底是怎么翻译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个故事的开头,一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博士给小虎队员们发来了一封邀请函,他自称是碧吉的舅舅,邀请他们去英国参观,信中用了多达10次“舅舅我”这种奇怪的语气,其实是谐音“救救我”的求救信。

如果小虎队是现在的网上冲浪好手,没准会认为博士的“舅舅我啊”是在玩梗

在德语原文中,Onkel(叔叔或舅舅)这个词仅出现了一次,使用的谜题也并不是谐音,而是利用了书写习惯的藏字谜题。德语书写中,句首字母和名词首字母都必须采用大写,否则可能会影响语义表达。但在这封信里,有五个词的大小写出现了错误,连起来就是“HILFE(救命)”。

寻找这个答案的过程格外戏剧化,两次即将触及谜底的时候断了线索,即将放弃的时候却又迎刃而解——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故事中绑匪是英国人,所以对德语的书写习惯或中文的谐音并不敏感,才让求救信发到了小虎队手中。而译者在处理这段文字时,不仅要准确地翻译文字,还要重新构思一个适合情景的谜题,真是难为他们如此费心,才为我们带来了念念不忘的好作品。

但没有哪份成功,可以永远保持新鲜。靠着全面铺开改编作品,《冒险小虎队》曾经的手下败将《哈利·波特》,已成长为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品。而《冒险小虎队》反而是在没激起半点涟漪的几部游戏、广播剧和电影后,再没了大动静。

仿佛无声无息地,它就这样突然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4

《冒险小虎队》的作者托马斯和中国读者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最近甚至还开通了微博、B站、贴吧等多个国内平台的帐号。当年他为了回馈中国小读者,专门写过一本小虎队在中国的冒险故事。

只不过在版本繁多的中文小虎队系列中,却恰好少了这本《千龙山之谜》(Der Berg der 1000 Drachen)。2010年,这本书的内容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冒险小虎队:龙山之旅》,基本还原了原作情节,但同样没能引进,连听过它名字的人都很少。

究其原因,是托马斯为了让这个故事更有地方特色,没能“免俗”地用了大量刻板印象元素,比如贫穷落后的“中国特点”、猎奇的食物或者清式辫子发型。而在千龙山里,一伙为了不死药的恶徒,还明目张胆地进行军火交易,甚至还拥有私人武装组织。

因此在那批引进的小虎队系列里,唯独少了这本为中国读者创作的《千龙山》。

这也让本书的原版成为了国内小虎队二手交易市场的抢手货

除了电影,《冒险小虎队》还推出过广播剧和游戏。广播剧改编自初版的20本小说,质量很高但只有德语版。因为取消了提问环节等部分,受形式所限并没能收获太好的反响,也就没了下文。

《冒险小虎队》的游戏,是一系列延续了小说插画风格的点击解谜游戏。除了《银豹宫殿》改编自小说,其他三部都是重新编写的新故事。

游戏中简单的谜题延续了小说里解密卡的风格,也加入了不少过程更复杂的操作,但以一个电子游戏的标准来看,实在过于乏善可陈,自然没掀起多少水花。

尽管《冒险小虎队》尝试踏上过多栖发展的快车道,但仅仅就此止于了本土市场的第一步,并没能让最肥沃的中国市场看到它这些不同的身影。在2012年大部分系列翻译引进完成后,曾经恐怖的销量增长就此渐渐陷入沉寂。

直到2015年,小虎队系列又带着新书回到大众视野中,但因为涉及“小虎队”这个中文名在内的复杂版权问题改名为《小虎神探队》。

只是这时候,它和曾经对它敞开怀抱的中国市场,已成了陌路人。

首发再版的《小虎神探队》选择了与肯德基儿童餐合作,托马斯也再次来到中国签售,但没能重现彼时盛况;2018年,国内宣布将于2020年推出动画版《冒险小虎队》,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新消息;而翻开新版书籍的老读者,不管从标题、插图还是解密卡上,也都再难找回当年的熟悉。改变不一定坏事,但过去的模样总是令人怀念。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小虎队”系列并没有真正从国内消失过,只是不再像以前那么火了,只是我们这些小读者都长大了。

当我们与这位儿时伙伴擦肩而过时,总觉得有一丝熟悉,却再难回忆起它的脸、想起它的名字;又或者想起了名字上前寒暄,却怎么也找不到曾经无话无谈的感觉,疏于联系,最后同样渐行渐远。

就像那张永远不知道去了哪的解密卡,即使我们再从尘堆里找到它,终于看到从前未解开的答案后,也再难找回那份惊喜。它和曾经那张找不到的卡片一起,被永远遗失在了过去的角落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