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心翼翼地随便说说 5G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5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小心翼翼地随便说说 5G

2019.06.08 | 随便扯扯 | 3578 浏览 | 54 赞 | 3 条评论


请注意,本文编写于 898 天前,最后修改于 697 天前,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也算是前两天看何同学的视频,有点想法,就查了查资料随便写了写。由于个人也并非专业相关,所以看待问题的视角可能蛮不专业。如有疏漏,欢迎有理有据地喷我。

说起 5G 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快,那么 5G 究竟带来了什么呢?由于不是专业相关,也不太敢瞎 bb,就直接借用了维基百科中对于相关技术的介绍。

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Alliance)定义了 5G 网络的以下要求:
(指很难让人读懂的要求)

  • 以 10Gbps(作者注:注意 Gbps 与 GBps 的不同) 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数万用户;
  • 以 1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提供给在同一楼办公的许多人员;
  • 支持数十万的并发连接以用于支持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部署;
  • 频谱效率应当相比 4G 被显著增强;
  • 覆盖率比 4G 有所提高;
  • 信令效率应得到加强;
  • 延迟应显著低于 LTE

总的来说:

  • 5G 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度:相信这个可以在何同学的视频中得到很直观的展现;
  • 网络延迟显著降低:这个在日常使用中感受并非那么大(也许打游戏的玩家会有一定感受),但网络延迟在一些产品(如一直期盼的自动驾驶)中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
  • 并发连接数大大提高:也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 “万物可联网” 别吵着闹着争 ipv4 了,求求 ipv6 早点普及吧...(小声 bb

所以,如此草率的介绍完 5G 之后,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这项新技术呢?

“被低估” 和 “被高估” 的 5G

对,指的尤其是某些为了博眼球而各种宣传的媒体。其实也许,5G 在我们现在普遍的认知之中,既被 “低估” 着,也被 “高估” 着。

说 5G 被低估了,所针对的是 “5G 泡沫论” 甚至 “5G 无用论”:5G 不过是可以让我们下视频,装应用快一点,让每月的流量费用高一点,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有没有生活都一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有了 5G 后,我们的生活确实是会 大不一样 的。

当我们回头看看 3G 与 4G 刚刚推出的时候,那是我们的想法(QAQ 好吧也许只是傻翠一个人的想法)也不过是 “不过是比 2G/3G 更快一点”,“可是能很快下载图片 / 很快下载视频又有什么用呢?我又不会用手机下图片 / 下视频”,“一天晚上没关流量,第二天醒来发现房子都是中国移动的了” 之类的调侃与段子。但几年后我们说的却是 “啊手机现在怎么只连 3G 网了,慢的一比,啊我死了”。呵,真香。

为什么会这样呢?想了想,似乎大抵是因为两个原因:

1. 我们错误地估计了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我们往往会站在既有的视角下去审视新技术,却忽视了新技术本身所带来的新模式与新玩法。

这让我想起一个经典的笑话:古代有两个老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膜吃到饱!” 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

举例来说:2G 变成了 3G,图片可以流畅地加载了,可是只是这样吗?除此之外,有了微信与手机 QQ,使得在手机上显示网页成为可能;3G 变成了 4G,视频的确可以流畅地加载了,可是其所带来的变革却远非如此:其直接催生了直播,在线视频播放行业的兴起,间接催生了在线手机游戏,在线导航等种种新场景新应用。

2. 我们会弱化新技术带来的规模效应与技术成熟所带来的成本下降。

记得几年前傻翠用家里的手机随便浏览浏览网页就被中国移动扣了百来块钱,每月 100M 流量的妥妥是土豪;可是今天每年迎新季某移动在学校推的新生套餐都是 20G 每月起步。新技术的推动固然加大了流量消耗,但成熟的技术也使得流量的费用大大降低。而今天各种不限流量的大王卡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所以因为被打脸打惯了,这一次,我不太敢轻视 5G 所带来的影响力。而新一波的应用,玩法与商业模式,也可能也正从这百倍的下载速度与不断扩张的 5G 网络中应运而生。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会说从某些角度讲,5G“被高估” 了呢?

当我们在讨论新技术的落地场景时,总会过于乐观的估计其 “车到山前必有路”:等到这项技术的时机成熟,总能找到一个应用方向,即便我现在并不能预见这个方向是什么 —— 对,数字货币,说的就是你。

我们会迷信一项新技术 “一定会带来新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 在此刻其依然没有找到落地场景 的事实,从而过分地夸大了新技术的影响力。从我目之所及的数字货币热始于的 2017 年年末到如今,数字货币仍然没有找到其 “光明正大” 的应用场景(某些交易不算),区块链也仅仅正在艰难地进行各行各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我们再次回头看看,可以看到这次向 5G 的迈进与之前的情况有一些不同,那就是还没有已经成熟的落地场景。2G 变为 3G 时,我们虽然看不到其对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但至少我们可以明白,之前所加载不出来的图片,现在可以加载出来了;3G 变为 4G 时,我们可以明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较为流畅地观看视频了。可是这一次呢?在我们心目中最耗费流量与带宽的图片与视频两巨头,在 4G 的场景下,“又不是不能用”,5G 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更耗费流量更要求带宽的应用场景呢?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至少从一名并不是十分了解的局外人视角来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5G 所带来的变革

所以 5G 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革呢?为什么 在我们看来,5G 的应用场景并没有那么多呢?

首先,相较于 4G 所带来的更多的软件上的迭代与更新,5G 将可能更多的聚焦于硬件上的进一步创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可以看到,3G 与 4G 两拨升级,其实都是在 “走电脑的老路” ,在这两次升级中,无线传输的速度都是远远低于有线传输的速度的 —— 这意味着,那些消耗更多带宽与网络流量的玩法 —— 图片和视频,已经在电脑上被探索过了,我们在当时已经可以使用电脑去看视频,看图片了,所以只需要将当时电脑的玩法 “移植” 到手机上,并根据手机的自身屏幕特点做一些整合,就可以创造新的玩法。即便硬件也在升级,手机也在更新换代,但更多其对生活的改变都是建立在软件的更新迭代基础上的。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对于 1G/bps 的速率,电脑说,我也没这种体验啊。于是我们发现似乎在 “屏幕” 这种介质中,我们找不到新的应用场景了 —— 因为没有电脑端为我们铺路了,我们也不知道 5G 到底能做些什么 —— 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 “屏幕” 所能为 5G 新场景所带来的启发与引导效应,已经不如之前两次变革那么多了,更多的创新将发生在对硬件层面的直接颠覆,对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屏幕的直接颠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机构所提到的 5G 新应用:什么 VR/AR,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家居,本质都是 硬件 层面的迭代更新,是从硬件层面的新应用 —— 因为软件层面,并没有一个老大哥告诉我们,有哪些新玩法了。

第二个我想提到的就是,5G 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的传输速率意味着其吞吐量已经相当于一些存储设备如 SD 卡的吞吐速度。这又意味着什么?这里我想提到现代计算设备的存储层次:

为了在成本与存储空间间做出平衡,现代的计算设备包括电脑,手机等的存储被划为了不同层次,每一层于下一层相比都拥有较高的速度和较低延迟性,以及较小的容量。

而现在更快的传输速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可以将相对底层的存储设备 架设在任意位置,无论是家庭的 “数据中心” 还是某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云存储,无论是采用边缘计算还是采用集中式计算,我都可以获得与之前相一致的体验。

我播放视频,不需要在意这个视频存储在本地还是云上;我打游戏,不需要将整个游戏都下载到主机中即可开始游戏 —— 这会使得之前很 “重量” 的任务轻量化,在任何屏幕,任何配置上都可以获得相一致的体验。

甚至我畅想过将来所出现的通用类屏幕设备:就是一块屏幕,放在哪里都可以,做成什么尺寸都可以自定义:放在客厅,它就是电视,放在卧室,它就是电脑,放在厨房,它就是智能面板... 慢慢的 “计算力” 将不再成为设备上所需要着重强调的标配 —— 计算可以在任何位置进行,在家里,在云上:只要传输速度够快。

——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是,这一次的技术变革并非如之前的 2B (软件开发者)2C(消费者) 一般的相对简单的路径传导,而需要 2B(硬件开发商)2B(软件开发者)2C(消费者)这样更长链条的一环接一环的创新。

而这一点,在 5G 时代的亲历者华为在 2017 年发布的 5G 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中也得到了印证:其所列举的应用场景之中,半数以上的场景是需要与其他企业共同作用才能合力达成的成果。

而当我们将视角切换到另一个方面 ——2B 级的应用时,我们才会发现,和 2B 端一比,2C 端的数据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 产生更多数据的,是工业界。

这是德勤的一份关于 5G 在商业中应用的报告,其中简单提到了工业界所产生的令人恐怖的信息量。但毕竟行业和行业之间相差太远,具体的情况,咱也不知道,咱也没法问。

也许 5G 的到来并没有撬动那个可以处理工业级数据的关键点,就像 4G 出现的时候也曾有人预言一些工业所发生的改变,最后发现原来这样庞大的量是 4G 也处理不了的一样。也许 5G 也同样处理不了。但成倍数增加的网络传输速率与大幅减少的网络时延,一定是我们向工业界革命的一大步。说不定我们预言着预言着,这事就成了。

B 端的变革也许来的会迟一点,但一旦出现,便是暴风骤雨。

在最后,我想借用一下 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 Gartner 所提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该模型认为,一门技术的发展要经历五个阶段。

(1)启动期(Innovation Trigger) 该技术刚刚诞生,还只是一个概念,不具有可用性,无法评估商业潜力。媒体有所报道,引起了外界的兴趣。 (2)泡沫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该技术逐步成型,出现了个别成功的案例,一些激进的公司开始跟进。媒体开始大肆报导,伴有各种非理性的渲染,产品的知名度达到高峰。 (3)低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该技术的局限和缺点逐步暴露,对它的兴趣开始减弱。基于它的产品,大部分被市场淘汰或者失败,只有那些找到早期用户的公司艰难地活了下来。媒体对它的报道逐步冷却,前景不明。 (4)爬升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 该技术的优缺点越来越明显,细节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它。基于它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出现,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可复制的成功使用模式出现。媒体重新认识它,业界这一次给予了高度的理性的关注。 (5)高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 经过不断发展,该技术慢慢成为了主流。技术标准得到了清晰定义,使用起来越发方便好用,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进入稳定应用阶段。配合它的工具和最佳实践,经过数代的演进,也变得非常成熟了。业界对它有了公认的一致的评价。

在 2018 年年中该公司所调研得出的曲线如图:

注意 5G 的位置,该公司在 2018 年中预测 5G 仍处在上升期,但较其他技术 不同 的是其在 2-5 年内即会进入高原期,较同属于该阶段的其他新科技均迅猛。

这说明了什么?其实我看到的是:天下苦无 5G 久矣。作为一个几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却被预测在 2-5 年内就会进入到成熟期,这只能说明这件事情是被很多人所一直期盼着去实现的,是相较于同阶段其他科技而言所需要优先实现的,也是同阶段科技中所最不可或缺和最不能被替代的。

也许最初使用的 1-3 年内我们可能只会觉得网速快到不可思议,但是没有然后了,似乎 5G 这个词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但直到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周遭的世界被整个深深的改变了。就像有老哥现在看到过时的内容时会嘲讽一句 “天翼 3G 太快了!” 一样,那时我们也许会说:

噗 5G?你怕不是还活在 2020 年?

【何同学】有多快?5G 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
华为:5G 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德勤:5G 重塑行业应用
阮一峰:为什么寄存器比内存快?
Wikipedia:技术成熟度曲线
阮一峰:技术的热门度曲线
Gartner: 5 Trends Emerge in the Gartner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8 Trends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