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什么我们期待“打狗棒法” - idealclover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13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什么我们期待 “打狗棒法”

2017.05.24 | 随便扯扯 | 2068 浏览 | 2 赞 | 0 条评论


请注意,本文编写于 1644 天前,最后修改于 1352 天前,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 文末有总结

柯洁也输了。

某翠他虽然不懂棋,但看了不少消息,多少也有点自己的判断。我倾向于相信的是,AlphaGo 还是有着超过柯洁段位的水平,只是在最后官子的时候由于自己的设计,会采取更稳妥的方式取得胜利。

不过也能看到,柯洁毕竟是柯洁,而且他也尽力了。我也相信他曾经所言,去年的 AlphaGo 不是他的对手。但是毕竟一年了,什么都变了。“当我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

所以,也许再赢一局的希望真的很渺茫了。

可是真的没有吗?也不见得。围棋的复杂变化是不可能被枚举的,所以无论是人还是机器,最后所依靠的都是概率。有概率便有黑天鹅,但只是这种偶然性会无限趋近于零。

可是反过来说,我们为什么要期待所谓的 “打狗棒法”?或者说,为什么在这场,或者这些场比赛中,一直期待着人类的胜利?

人其实真的很弱的。我们跑得没有汽车快,挖土没有挖掘机快,游泳没有开船好,现在的我们并没有如何惊讶异或自卑再或是期待自己能够超越这些机器,但为什么到了下围棋,我们开始惊讶,自卑与恐惧了?

因为我们所默认的是,人之为人,所能立于今日,所能成就今天的根基,就是我们超脱与百兽万物之上的,智慧。而当今天 AlphaGo 出现,当象征着人类智慧的围棋运动被机器所接管,我们的内心也难免生出所谓惊讶与恐惧。当智慧都不再为自己所独有,我们还剩下什么?

确实,当智慧也交给了机器,我们还剩下什么?、

纵观人类的工具史,就是我们在不断放权的过程。我们发明各种工具,提高了自己的生产率;我们放权给机器,解放了自己的体力劳动;甚至我们放权给计算器,让自己从数字计算中脱身;我们放权给网络,让自己能随时随地纵观天下......

这本应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正如今天,我们将智慧的思考放权给机器,让自己不再需要费心费力于围棋。可问题是,当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甚至思考与智慧,我们本身还能干什么,或者我们自身还需要做些什么?甚至套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机器可以做做所有事情的时候,我们的自我实现,又在哪里?

但也不尽然。昔日深蓝打败象棋冠军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的人们也在恐慌,也在害怕,可是什么真的发生了吗?甚至再往前推,当机器化浪潮出现,当电气化浪潮出现的时候,又何尝未曾有过这种担忧?事实是之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AlphaGo 也是一样。

工具是在革新的,同样革新的,还有我们对 “人” 的定义。

这才是我真正想说的,在这革新之中,我们作为人的主体,一次次重新明白,到底人与这世界的不同在于何处,到底人的 “核心竞争力” 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区别了人与物质世界。机器,终究让人更加接近而不是远离 “人”。

也许我们真的低估了现在世界的智能化程度。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极其弱智的 siri,相对黑科技一点的小娜和小冰,我们所看不到的是当我们搜索时搜索结果润物细无声的优化 (百度除外),看不到的是其实很多东西都已经比曾经更加智能了。

但另一方面,许多我们曾经以为达不到的黑科技,最终竟然都以现在感觉很蠢的方式被解决了。随机,快慢结合,很多原理我们甚至感觉这不应该是自己期待的智能的样子,但它确实 work。

话说回来,我们自己又复杂到哪去呢?也许我们本身也没那么复杂。

可是你总说,技术在发展,AI 还是那么蠢。确实呢,可是,技术在指数增长,问题的困难程度同样。曾经拿着 128MB 软盘的我们如果想象内存 2G 的时代,怕是感觉幸福死,可今天 2G 的内存?技术确实在穷追不舍,只是问题越跑越远罢了。

不过还是要相信人类的,不是吗?

而且话说回来,最终如果有什么取代并 “奴役” 人,一定是以 “智能” 的方式吗?也不一定吧。

人所胜于动物,便在于于主要技能点在体力的动物之中,人不小心点开了 “智力” 的技能点,另辟蹊径才有了今天人和动物不平等的地位。

人工智能确实可能在智能上打败人类,可真正要 “奴役” 人类的东西,是不是还会有其他的技能点?

所以,当我们把智能也放给机器,我们还要做些什么?

这让我想起 Tim Leberecht 的 TED 演讲,他提到了四个关键词:

  • to do the unnecessary
  • to create initmace
  • to be ugly
  • to remain incomplete

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机器让一切变得更有效率的时候,我们所做的,更是创造美。用不必要的,用人与人的,用不完整的甚至不美的方法,去创造不属于机器的,真正的美。这,才是人。

我们从不惧怕智能,我们就是以智力发家的。

话匣子一打开就难收了,以各部分为单位总结下:

  • 虽然渺茫但不是不能再赢
  • 我们的暗含假设是,定义 “人” 的就是智能
  • 当交出智能,我们是什么,又该如何自我实现
  • 技术的革新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究竟什么是 “人”
  • 也许我们本身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 技术在发展,问题亦然
  • 将来打败人的,也许并非智能
  • 除了智能,我们还能创造美

本文链接: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137/

本作品由 idealclover 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 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non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