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于是,他终于摘下了耳机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57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于是,他终于摘下了耳机

2019.06.29 | 个人总结 | 4482 浏览 | 10 赞 | 6 条评论


请注意,本文编写于 877 天前,最后修改于 561 天前,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啊这是一篇注定触达不到目标读者的文章,我也不希望触达到。

如果你点开了,恐怕说明你不是目标读者,关了吧 2333

说句实话吧,这大概是我这么多天一直在尝试思考的东西。其实理应是一篇对之前不幸枯萎了的感情的总结文。但是就在这篇碎碎念马上就要写成了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依恋型人格这种理论,于是又推翻了之前写的稿子,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有的时候你得承认还是科学牛逼。一些你所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可能早就被很多年前的科学家所思考过了;一些你所经历的痛苦,可能已经被一些理论所总结,所概括甚至所预测了。看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真是越来越信科学这门巫术了 2333

行吧,既然你都看到这里了,那就和你分享一下我所经历的,我所看到的和我所体悟到的吧。也不试图能给你什么参考,就是在随便说说我自己。

如果用所说的比较科学的理论去总结这样的一段关系,大概就是一个焦虑型依恋人格和一个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相爱相杀。

这么想想有点可悲。你以为你们之间的故事是很独一无二的,刻骨铭心的,但在理论的面前也许只是一场 “注定的” 以及 “可检验与复现” 的这世界中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在这样说,这样想的时候,多少是有些不甘的。

那么我们进入正题吧,先介绍几个基础概念好了。先是所看到此的依恋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1969 年,著名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有怎样的不同。他让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实验室,孩子在地板上和实验者玩耍,这个时候父母走出实验室,过一会儿父母再回来。所有的受试婴儿表现出 3 种不同的反应模式,即为我们所说的三种依恋关系。

安全型(securely attached) :父母的离开,婴儿会感觉到焦虑,对父母有不舍,但是依然能够很好地和实验者继续玩耍,待父母回来之后,会特别强烈地要和父母拥抱和接近,约 62%(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回避型(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 :父母的离开,婴儿似乎都没有察觉到,对父母缺少依恋的感觉,父母回来之后,婴儿依然没有很强烈地要靠近父母,约 23% (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焦虑 / 矛盾型 (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 :父母的离开,婴儿表现出极度的不舍,感觉十分焦虑和痛苦,而待父母回来之后,一方面婴儿非常想要和父母靠近,另一方面似乎对父母有些 “生气” 而不愿意靠近,约 15% (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当然因为人是复杂的,所以也自然有第四种:混合型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相对而言也最为复杂。

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反映着婴儿与父母的情感联结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今后整个人生。所以鲍尔比说:“人类的依恋行为伴随着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而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依附理论则认为,儿童在成长时所经历的依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长大后的恋爱态度,因为他们在恋爱时会采取同一方式来对待他们的伴侣。因此在恋爱过程中也会同样存在这三种依附性格。

焦虑型:他们常常沉迷于亲密关系不可自拔,常常怀疑自己的伴侣是否能回馈与自己同样的爱。

回避型:他们将亲密等同于失去独立性,因此常常试着削弱亲密感。

安全型:他们喜欢亲密,往往温暖而有爱。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简直就是天生相爱相杀的一对了。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爱的有多深,也就有多痛。

这样的恋爱关系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推拉游戏。焦虑型一方通常或多或少地抱怨对方太冷淡,指责对方在感情和身体上都太冷淡,而回避型保持相对的安静,但在他们感到厌烦的时刻,则会抱怨说焦虑型的要求太高,甚至疯狂。一个人似乎想要的太多,而另一个人则太少,于是不幸就这样展开了:

一开始,焦虑型强烈喜欢着回避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挫折感也越来越大,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直到终于有一天厌倦了如此明显的拒绝并下定决心离开;而与此同时回避型最恐惧被爱所吞没,随着焦虑型的不满与离开,相处的距离对回避型来说却舒服起来,可以更自由地表达爱,双方的距离会开始拉远。

但随着这样的关系趋于稳定,新一轮的推拉游戏就又重新开始。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开始要选择去爱呢?”

—— 但是很遗憾,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格,就是愿意相互吸引。

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在应对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两者会体现出的固有反馈模式,这种反馈模式和第一次情感伤害有关。在应对第一次伤害时,两者采取的反应机制是不同的。反应机制的影响因素有两点:情绪和理智。情绪就是开自我视角、理智就是开第三者视角。

在面对最初的情感伤害时候,焦虑型依恋会先在理智上加一个情绪的锁。在出现第一反应时候,先表现出来的情绪的本能反应,而理智暂时被屏蔽。可是,后期理智会反扑。于是,再次受伤,对亲密关系的判断会出现怀疑。于是,理智会通过不断地自我测试,测试的手段是情绪化的互动。

而回避型依恋的反应恰恰相反:在最初收到外部伤害时候,回避型依恋者会选择特别理智的反应,即无反馈。此刻,情绪会被加上一把理智锁,这个状态下,情绪是毫无反应的。可是,情绪仍然会反扑。于是,在后期收到的伤害时候,情绪锁会加在理智线上。外化的表现就是,用情绪化选择,替代理智分析对的过程。

而两者吸引的原理:用一句话来说,当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相遇时候,彼此就是遇到镜面中的自己。粗浅地用理智和情绪,来归纳两者的外表和内心。回避型依恋者,外表给人看起来是理智型的,因为他从不给人亲近,从不敞开心扉。可是,真实内心,确是非常情绪化的。焦虑型依恋者,外表给人感是很情绪化,比如热情和冷酷,爱憎分明。可是,内心深处的判断标准,却是理智主导的。二者相遇时候,分明对方就是自己的镜像。如此看来,即便彼此无任何交流,也是正负极般的吸引,连双方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原因。

但其实也并非没有调和和解决的方法 —— 知道有这回事,总会比不知道要更安心一些。

而且其实这样的性格也绝非是所说的不能改变的,关键是要看自己能不能走出来,看当时的环境,以及遇到的人。所谓的口是心非和真香的例子我们简直见的不能再多,所以我也固执地相信,我们都可以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

于是现在的我,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彼此调节,相互信赖,互相改变的过程,才会知道能坚持下来是一件多么艰辛与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会用自己最本真的善意虔诚祈求着每一对自己所知的人能够幸福,也会用自己最大的同情与关怀试图抚慰那些,和曾经的我们一样没能成功抵达终点的人们。


随便开点脑洞,有的时候想想,把爱上谁这种事情交给算法,让国家来分配另一半(不是),虽然听上去冷酷了一些,但其实也不是个什么坏选择。

毕竟从平常的彼此熟识程度来看,我们都很难摸清一个人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态度究竟是怎样的。爱情这东西其实有点像开盲盒。如果有一个所谓的算法上帝在,会不会让整个模式变得效率很多,让人和人都过得幸福许多呢?

但是就算让我重新来过,让我能够去选择算法推荐还是选择她,我还是想选择她。

毕竟就算再怎么概括总结,这段时光也是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独一无二的喜怒哀乐。她所带给我的快乐与悲伤,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她所带给我的兴趣点和带我开拓的世界,都是我之前所不曾发觉,但之后却会继续影响着我一生的。

少了这些未知,调和,甚至哪怕是痛苦,生活该多没意思啊。

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回答:

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另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到你。


最后介绍了这么多,回到我们之前这段不幸枯萎了的感情。

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对回避型人格的很恶毒的话。

记得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所有不爱你的另一半,看着都特别像回避型依恋人格” 2333

但其实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

说实话作为一个这个过程的亲历者,可以目睹到她的内心的很多挣扎,犹豫,彷徨,胆怯与自我否定。可以看到两个人为了彼此的爱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妥协。我们都意识到了我们彼此对爱的感知与期望不同。

于是,我们从最初的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对方爱”,到 “尝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给予对方爱”,再到 “尝试用对方的方式理解对方所给予的爱”,可以说,作为之前几乎没有情感经历的两个人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讲,我觉得我们都已经很努力了。当回首这样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也不会有什么样的遗憾。

让我所惊讶的从来不是我们分开,而是我们的爱能支撑着我们如此互相照顾,彼此改变,并能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期许的话,大概是期望我们都能找到让自己相处舒服的人,相处舒服的模式。

毕竟我们都值得被爱。

于是从分手之后的苦痛,挣扎,彷徨,怀疑走到现在,

于是,他终于摘下了耳机。

十年后你我是否会懂得

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人呢

还是会依旧任性说着

自己一个人也会活得快乐

十年后你我是否值得

今天的我们赞叹喝彩呢

在那无法确定的未来

只愿真心如现在一般清澈

本文链接: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573/

本作品由 idealclover 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 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文章 , 链接 , 耳机 , 实验 , 算法 , 人类 , 对方 , 依恋 , 回避 , 焦虑 , 理智 , 父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