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基于社区“商品消费类”内容的商业化产品设计思考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pd/467070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基于社区“商品消费类”内容的商业化产品设计思考

2021-06-09
0 评论 1316 浏览 2 收藏 13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社区类平台在用户中比较受欢迎,互动性以及功能性较强,可以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小红书就是一个“种草”的社区类平台,平台内容非常丰富,用户也比较活跃,但在商业化这方面却遇到了难题;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社区“商品消费类”内容的商业化产品设计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vlzorhW4LdghSexrtig8.jpg

小红书,2013年,以海外美妆护肤类内容分享作为内容类平台的切入点,定位比较明确,聚拢了一批海外购物攻略查看需求的女性群体用户,由于“分享”的社区氛围比较浓厚,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UGC,一部分用户逐渐依靠较为优质的内容,发展成为KOL、KOC。

后来几年,特别是2016年~2019年,小红书结合自带热度与流量的明星场景式代言,以及受到众多年轻人关注的综艺节目宣传比如《创造101》《偶像练习生》,更是让小红书知名度更上一层楼,参与到小红书内容互动(生产、消费、评论等)的用户群体规模激增。

小红书的内容生产调性,很明显,已经不只是美妆护肤,例如小红书的官方介绍:“认识有趣的明星、创作者;在这里发现海量美妆穿搭教程、旅游攻略、美食健身日常,还有更多生活方式等你发现”;再者,通过现在小红书内容分类维度来看,如下图所示,内容覆盖的品类变的丰富,便于更多的用户可以精准查看到相关的内容。

QM3w5h5UTY2DJyeCktvp.jpg

综合来看,小红书对内容生产者而言,是一个社区内容分享平台,二对于内容消费者而言,已经发展成为了消费决策平台,并且,同一个用户,很大可能,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内容消费者。

笔者感觉,小红书重内容,轻商业。若仅作为社区内容平台而言,既拥有优质的内容,也拥有粘性很高的用户,已经很成功了,但是,总感觉小红书的商业化能力还是较弱,本文以个人使用场景的体验,提出结合内容,发展商业化的一点产品设计思路建议,加强小红书通过内容辅助消费决策的产品优势,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介绍产品设计的前因后果:

一、涉及场景介绍

上班的小李,在小红书浏览护肤类笔记,比如某某博主发的早C晚A的使用体验介绍,看下面评论,褒贬不一,由于不同肤质,评论区有的集美使用产品组合和博主的也不太一样。

但是,小李在评论区看到了符合自己肤质的评论内容,涵盖了使用产品的名称,有一股冲动消费的需求;但是无法通过笔记或评论,直观触达该产品,虽然小红书有电商,但是很多用户UGC笔记,和电商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普遍建立内容-商品之间的关系;于是小李打开了淘宝,搜索旗舰店,下单购买相应的产品。

从这个场景来看,主要核心环节如下:

  1. 用户通过浏览评论
  2. 产生消费需求

其中②和③在小红书的使用流程是断开的,因为用户从第二个环节以后,很有可能跳转到其他的电商平台。

针对以上2个场景,可以归结为,通过查看笔记或笔记下面的评论,有一些常见场景遇到的问题,可通过产品的商业化设计来实现,比如解决“商品多少钱”“东西怎么买”“介绍一下***可好?”等基于内容的衍生需求;让用户从内容消费——>消费决策——>购入相关产品,在小红书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体验,从而充分发挥每一条笔记、每一个评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让内容不只是内容。

本文主要从商品消费类着手,提出相关的商业化产品设计思路。

二、产品设计

1. 功能描述

针对商品消费类的笔记详情页,添加相关产品列表的介绍入口,主要实现集中查看笔记提到的产品、评论区提到的产品,同时提供搜索功能,便于用户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产品。

2. 功能点说明

1)【介绍入库】

识别内容相关商品,并进行分类(笔记提到、评论提到)展示,用户点击【介绍入库】,则查看到“笔记提到的产品”、“评论区提到的产品”,如下图所示:

s9LJT6NDpwuJgSkHFJqh.png

视频内容的【介绍入口】如下图所示,后续设计则同上述原型设计呈现一致:

ayyjE7K3SVAenJpdWMsc.png

技术基础:源于小红书既然已经具备精准个性化推荐的能力,那么识别内容相关商品的技术能力应该不在话下。

2)【搜索】

源于用户需要对商品进一步了解,或者带着购买商品的冲动消费诉求,是带有目的性的进入相关商品的介绍页面,期考虑到笔记+评论可能涉及的商品过多;因此,用户可能需要检索,通过输入关键词,以快速查看到自己关注的商品;

3)【笔记提到了】

用户进入了笔记的详情页,首先对笔记应该是有一定兴趣的,外加详情浏览,一般会提升用户对笔记所提到的产品的好感,所以,【介绍页面】首先展示【笔记提到了】,进一步聚焦用户的注意力,即把对笔记内容的注意力,引导到商品上。

4)【数字化的信息提示】

数字化的信息提示,例如付款人数、笔记数量,促销标识、价格等,提升用户对所浏览商品的信赖程度,以刺激用户快速决策。

vVgvz1tVthooUEth4NHA.png

另外,通过点击【相关笔记】,平台则在当前用户所浏览的笔记信息流中做二次检索,提供商品相关度比较高的笔记,用户可对商品进行进一步深入了解,进一步验证自己对商品已有的认知;在小红书形成内容–商品—内容的浏览闭环体验,不管用户是否购买商品,均可以最大概率的挽留平台的用户。

如下图所示:

jqHXyeaJsi0CnloPPHZX.png

5)【种草】

基于内容的分析+第4项功能中数字化感官刺激,用户一般深信不疑,下定决心购买某个商品,因此,提供商品介绍的详情页的入口,从而在详情页进行下单购买。

6)【推荐】

在【笔记提到了】与【评论提到了】之前添加【推荐】,主要是因为不管用户是否关注评论提到的产品,只要浏览完笔记提到的产品,便可以直观的看到【推荐】内容。

【推荐】模块相对灵活,使用轮播类效果,具体功能适用场景如下:

  • 提供常规推荐,给用户推荐相关促销运营类的活动,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中,贯穿业务发展,为小红书其他模块业务提供流量支持;
  • 可以作为品牌类产品推荐的广告位,用来做品牌商业推广,达到品牌曝光的宣传效果;
  • 可以作为根据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相关商品,提升用户商品购买概率;

pQiYNREpx98NKpN2RtUO.png

7)【评论提到了】

一般来讲,优质内容,用过是点赞高的(点赞高的,笔者任务就是热度比较高),可以发现,不少评论下面,总会有浏览这对评论进行点赞,代表对评论内容的认可。

就拿笔者来讲,会关注评论是否被很多人点赞,若被很多人点赞,则心理上会更信赖一些,所以,【评论提到了】所展示商品或信息。

ThVzY7kZ3CVI5uQAsib1.png

该功能重点是商品的排序规则,先统计点赞高的评论,然后,在评论中提取相关品牌或产品出来,对应商品则优先展示,这样可以更大概率的击中用户想要看到的内容。

3. 使用流程

k141ddyOiS2b7P0qZ0uq.png

从流程设计来看,用户通过内容最终的节点,一是可以最大程度促成小红书上内部商品订单,二是通过内容找到其他内容。

总体是,通过内容促成订单生产,亦可继续浏览相关内容;流程中可结合推荐,做相应的商业推广等。

三、商业化效果

通过对笔记、评论内容涉及商品的精准识别,基于用户对内容的兴趣,将用户的注意力吸引到商品上,促进内容的商业化转化,同时让用户有一个良好的体验闭环。具体实现的商业效果包括:

  • 通过【介绍入口】,让用户浏览相关商品,为小红书电商业务引流;
  • 通过【推荐】模块,基于用户对内容的兴趣,浏览推荐,扩大小红书的运营活动的影响范围;
  • 通过闭环设计,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让用户消费决策以及消费行为均在小红书进行;

以上为笔者一点小小的思考,后续会提供类似的产品设计思路,例如关于小红书“旅游闭环流程场景”的商业化产品设计;若有更好的想法,欢迎评论交流~

本文由 @Tani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QIDIANVIP_USER_202001_20200116202045_3661.jp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