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线上专访】在线教育能否替代课堂教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19813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线上专访】在线教育能否替代课堂教学

在线教育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上周我受《界面·好问》专栏的邀请回答了网友有关于在线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原文在下方

网友提问:这次疫情对在线教育行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胡天硕:在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有一些在线教育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活跃用户数据翻了好几倍,这类企业的特征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都是学校和老师统一安排让学生去学的。所以这并不是自然增长,当疫情结束,这些数据也自然会下来。也有一些企业把过去售价几十块钱原本就是用来招生引流的试听课在疫情期间“慷慨”给学生免费了,但到底这波试听的用户是否真的会留下来,还是只是借着疫情打一波廉价的广告呢?

在我看来,疫情是对全社会的挑战而不是给某些人发财的机遇,更多还是给行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带来冲击,在线教育行业不会因为一次疫情就迅速崛起,也不会因为疫情结束而迅速没落,教育是无法急功近利的,只有稳健发展才有基业长青。

网友提问:您认为网上课堂多大程度上能够代替线下课程?是否只能扮演授课而非管理的角色?

胡天硕:疫情期间的“网络课堂”(尤其特质学生跟着自己科任老师上视频直播课)其实只是百花齐放的在线教育的一小部分,而且几乎是一种极其接近“线下课堂”的形态出现。而实际上,在线教育其实最重要打破的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规划去自主学习。而过去,来看中国的学生有比较弱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中国从“Made in China"逐渐升级为"Designed in China" "Invented in China",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掌握书本知识”,“做一个听话的员工”,而要更多去看人的开拓能力,解决未知能力的本事。这就意味着以“跟着老师走的”不论是“网络课程”还是“线下课程”的占一个未来的中国学生学习比重会逐渐降低,而“我的学习我做主”,“终生学习”的比重会逐步提高,而后者是在线教育本身天然可以做到的。

如果我们放眼未来,如今的“课堂”,“老师”这些角色所扮演,有可能在将来会被解构成“提供学习氛围的社群”,“陪伴自己学习的同伴”,“比自己能力高一点,但依然在一起学习的学长”,“学习规划师”,“答疑辅导老师”,“陪练”等等等等。这会意味着教育行业发生了更为深刻的改造,行业分工更为细致,而优质的教育体验也可以更容易普及到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网友提问:哪些课程更适合线上,哪些更适合线下呢?像是四六级课程似乎就是线上课程居多?

胡天硕:线上学不好,你坚持不下来的课,就选择线下学。否则默认应该选择通过线上自学的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在网上检索资料”,“学会把知识转化为本领”,“学会自律管好自己上网都干啥”几乎是当代青年实现人生逆袭最重要的技能点了。

另外,四六级靠学课程备考*我个人持有强烈反对态度*,大学几乎是绝大多数人最后一个有大块时间补救自己外语的机会,拿这个时间去应试或者背单词就是浪费青春,浪费掉最后一个让英文达到母语流利的机会——我强烈建议把英语真正学到家,学以致用,达到脱离字幕(英文的也不行)看美剧这个水平,而这是任何人采取正确方法(可以去搜一下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后都可以较短时间内达到的——这时候你就会觉得46级,考研英语都非常简单的。

网友提问:网课想要专注、坚持去学真的太难了,请问在产品设计上,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用户改变这种学习现状?

胡天硕:看似问题问得好像跟教育行业的发展没什么太大关系,但实际上问得非常到点子上,谢谢你的问题! 我自己曾经在讲座中分享过:“在线教育的设想是美好的,全世界的知识都可以展现在你面前,但问题是知识从十万八千里来到你面前,却在屏幕与大脑之间的这短短30厘米过不去了。这种感觉就像去网上订购一个洗衣机,却不给送货上门,要你去最近的邮局去自取。”

而在线教育跨越这30厘米的巨大鸿沟,第一步就是让学习者进入到一个“学习的状态”里。在课堂中这个状态相对容易达到,基本上只要是合格的中小学老师都应该能够做到,但如果直接搬到线上,几乎都不管用了,因为场景不同了——过去是让学生适应课程,而线上则应该是想办法去让课程适应学生。

这方面其实教育行业是应该像游戏行业去学习的,在全国的顶级游戏团队(例如腾讯,网易,等等),会有专业的团队拿着专业的脑电检测等专业设备研究用户的上手体验,是否达到“心流”,什么时候会走神,会丧失兴趣。还有像抖音快手,也是每天用千亿级的数据来训练自己的推荐系统,来让用户愿意“多刷一条,多点一个赞”。 如果能够把这种钻研的精神用于“让学习上瘾”这件事情,或者哪怕是“降低学习的痛苦”,把学生没有学好“揽在自己身上”,把学生中途放弃了“怪自己产品做得不够好”,那么教育产品一定是会越做越好的。

而这里背后更大的问题是,在行业中,有许多精力被花在“如何低廉的成本获得新客户”,“如何给客户发点小恩小惠,让他们朋友圈给自己宣传一下”,“如何去雇佣水军在网上夸自己好”这种营销策略,而非改进自己产品的方式。

别的人怎么做,我无权去职责,只是觉得惋惜,我只知道,去做“令人欲罢不能”,“让人在学习中不断尝到甜头,获得成就感”的学习体验是我自己当下正在,也是我毕生努力的方向。

网友提问:英语在线教育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如何解决线上教育无法坚持的问题?

胡天硕:且不说在线教育,当下国内的语言教育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与学数学,艺术不同,学习外语几乎是一个任何智商正常,在高频的语言环境和足够的积累后,可以达到非常高水平的一个科目。大脑学习语言的速度是极快的,尤其是养过孩子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达到一定年龄后,语言能力会实现暴增,而有出国经历的孩子(比如我自身在内)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达到远超过国内学12年外语的水平。

换句话说,假如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里有一个学习语言类比战斗机可以超音速,而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下,就等于这个战斗机拖着一个降落伞以接近不行的速度在前进。我们学习中文的时候用的是第一套系统,成为我们的母语,可以不假思索地流利表达,而多数人学外文时在学校里却用着完全违反人脑适合学习语言的方法去学。 比如有很多人认为,英文不好是因为单词不认识,所以通过背单词的方法把词汇量搞上去,就迎刃而解了。却不知道,正是背单词的方法会毁掉达到高水平而出的能力,看到英文文章首先就想着翻译成中文,想跟外国人交流,就得找办法把自己头脑中想到的中文句子一个个单词翻译成英文。类比成健身的话,没有入门的人想着是“减重”而入门的人明白应该“减脂增肌”,毕竟一斤肌肉和一斤肥肉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环顾中国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英文一个个都学成了“虚胖”的胖子,体重(词汇量指标)看起来不错,但是一旦面临实***就露馅了。最简单的克服方法就是扔到国外去实操一段时间,逼着自己不能说中文,让大脑在语境中学语言,而非刻意死记硬背。 这里也有一些机构会给家长说,我每周给你上一两节外教课,你不用出国,也可以在语境中学,殊不知学好外语是不仅仅满足“在语境中学”和“每天有足够多时间浸泡在语言环境中,一周两次根本近似于“狗熊掰棒子”,一周学的内容全都还给老师了。

我自己中文和英文都达到母语水平,而我也发现了,在国内真正能够达到接近母语的英语水平的同学,每一个都是采取了与“背单词,记语法,刷题”截然相反的路径——这种路径更接近他们自己学中文的方式去学英文。 我个人认为,真正能够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的,还是通过互联网手段,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线上母语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互动分为,把语言学习回归到“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考试”的本质。这个方向也正是我和我的创业搭档在不断探索的。

网友提问:今年对在线教育来说是风口吗?

胡天硕:雷军好像之前提过的风口定义是“风来了,猪都能飞”,但我可以几乎肯定地告诉你,教育行业是一个水非常非常深的领域,不断有信心满满的连续创业者在这里摔跟头,我自己从2011年正式进入这个行业,吃过的教训,摔过的跤更是不计其数。很多聪明人进来都一上来玩不转,何谈“人傻钱多速来的风口”呢? 在线教育不仅仅不满足风口的定义,而且多数人所关心的语言培训,中小学教育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竞争程度,top公司在顶峰时期每天砸的广告费都上亿,许多一年1-2万的网络课程,有一半的钱都是获客成本。现在卖个试听课,不送点成本+运费和几十块钱试听价格差不多的学习大礼包,外加5-10次试听,你都不好意思跟家长打招呼。而语言培训之前靠微信裂变红利跑出的几家,现在微信对朋友圈打卡和裂变卡得非常严格,像一只大手掐住了用户增长的咽喉。

所以,到底应该不应该做在线教育呢?如果目的是来赚快钱,建议远离这个领域,也顺带少祸害些孩子和家长,如果目的真的是做一个能够小小地改变上亿中国人未来的人生走向,捎带手能够赚点小钱,在线教育随时都欢迎你的到来。

网友提问:疫情之后,如何留住用户?

胡天硕:如果这些用户仅仅是因为疫情不得已来你这里“避难”,那么疫情结束后,他们一定会义无反顾,头也不回地离开。

网友提问:中小学网课是否只能作为实体课程的补充?网课能否替代实体课程?

胡天硕:在国家倡导减负的大环境下,公立学校的课程较大概率会越来越偏向“释放孩子的天性"而不是“提高军备竞赛强度”。然而升学的压力在近5-10年并不会减轻,这时候,其实学生应该做到有余力的情况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独到的特长。而既然国家把基础的部分做到了,剩下的要不要补充,通过线上还是线下补充,那自然是学生和家庭自己要考虑的问题了。

话又说回来,我可以几乎百分比明确一件事情,不用说将来,就说现在,一个不会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人生会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网友提问:目前在线教育行业的营收是否一直都不理想?在发展主要有什么难点?

胡天硕:首先,很多年来,在线教育以服务业(培训,直播)和制造业(工具,录播课)这两种产品形态呈现给学习者。前者体验较好,收费高昂但规模化时会出现成本激增的问题,后者扩张的边际成本低,但在留存,续课上往往表现很不理想。如果采取这一种产品形态,都会导致营收不太健康。好消息是出现一系列新的产品形态,将服务与内容混合在一起,比如现在以双师课堂,带社群的训练营,进驻线下机构为机构赋能等多种形态的新型混合式学习产品,则结合两种业态的优点又规避了其中的问题,已经有若干企业证明可以达到稳健的营收,但对于团队综合能力的考验非常大。

其次另外一个问题是,在计算营收时,有部分企业在扩大规模时出现了类似共享单车那种“挪用押金”的问题。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收上学生的钱,在学生未完成“消课”之前,这个钱并不是公司的资产。这种违规行为,在经济形势稳健时,不容易暴露出来,但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有百万级用户的机构都有倒闭,跑路的情况,而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投诉无门。

网友提问:在线教育行业是否大部分都在亏损?原因是什么?

胡天硕:是的。简而言之,在线教育存在赢者通吃,比传统线下教育的马太效应更加激烈。你看看电商,游戏,是不是也是亏损>盈利呢?

网友提问:目前的在线教育行业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胡天硕:最大的两个板块(刚需,高频,大市场) 语言培训,竞争白热化,但包括顶部企业在内几乎入不敷出。草根创业者就不要进来了 K12,竞争白热化,其实就是英语,数学,和全科,这几种情况。混合式学习已经基本上被证明是可以打平甚至小赚了。草根创业者就不要进来了 兴趣教育和素质教育,有上升趋势,但以少儿编程为首的STEAM教育代表已经开始出现领头羊和洗牌了 知识付费,还依然有潜力,而且这几乎是普通人在不组建庞大的团队唯一一个轻易达到年收入百万道千万的领域,我个人会看好短视频版的知识付费。 幼儿教育,依然有不错的潜质,尤其跟语言培训的交集是可以看到小赚的地方(也是因为这是家长一般第一次被割韭菜的时候)。 高等教育,是一个最没用被挖掘但其实很有潜质的领域,据说有巨头蠢蠢欲动四处购买实体学校,然后准备通过混合式学习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教育信息化/SaaS,分为2school和2社会两种,在过去几十年前者很多人都在靠关系躺赚,但未来只会越来越难,毕竟能够忽悠的学校只会越来越少,总不能一直玩概念玩下去吧。而后者其实很难说赚到大钱,维持生成倒还可以。

2020的今天,值得关注的教育企业,传统培训巨头里好未来要比新东方转型更好,高思靠爱学习也发展不错,互联网巨头里,BAT三家基本上只能靠投资而不是自己做产品,网易有道的k12做得后劲十足,字节跳动在内部孵化很多教育项目但还么有见到大的成绩。教育占讯飞市值很大的比例,但一直缺乏明星教育产品。创业企业的大型玩家里,目前猿辅导系列是在营收,数据和产品上都跑得很靠前的。

当年炒作的概念里哪些是最终work的: 【拍照搜题】已经成为大家习惯的工具,但本身赚钱一般,靠这个卖培训也效率一般 【AI教育】在摸索中前进,相关企业鱼目混珠,智能阅卷/改作业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入口,所以很多大佬在研究 【一对一】获客成本的巨增让相关企业在试图找新的出路 【O2O】当年被证明是炒作的概念,实际上线上线下融合其实正在逐渐的发生 【翻转课堂】有效果,但由于对课堂行为改变过大,最终水土不服 【双师课堂】有效果,且已经被证明市场接受度,盈利情况不错 【小班课】偏向小而美,毕竟规模化难度较大。但容易获得高口碑 【STEAM】还依然在很初级的阶段,优秀师资严重匮乏 【知识付费】更多还是成为粉丝经济的一种变现形式,但稳健营收是相对容易的 【短视频教育】随着抖音和快手的爆火,而逐渐兴起,需要过5年再看实际如何 【教育平台】BAT三家已经跟放弃差不多了,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网友提问:疫情会对大班课和1对1课程分别有什么影响吗?

胡天硕:不管发生没有发生疫情,传统大班课(特指没有双师和强学习交互的)和1对1都是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彻底消失)的学习形态,取而代之的一定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和可规模化,产品细节体验更加完善,教研更加科学合理的新型产品。

网友提问:怎么看待现在的长视频课程和短视频课程?短视频课程会是大方向吗?

胡天硕:先说结论,我个人认为短视频教育会在近3-5年迎来大爆发(如今是2020年初),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会得到大幅提升。表面上来看,好像不过是把媒介从“长的”变成“短的”是产品上做了减法。但如果同样去看微博之于过去的博客,就可以看到,释放出“创造潜能”才是短视频这个媒介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2015年左右,“微课”这个概念刚流行,就有人声称,人的注意力只有18分钟,再长就会丢失。如今也有人声称,00后的注意力只有18秒钟,再长就会丢失。我怀疑说这些话的人,根本就没进过电影院,优秀的电影3个小时情节跌宕起伏,肯定是能够吸引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然而倒过来,如果真的枯燥,别说18秒钟,一秒钟都是煎熬。 问题的关键在于,最终呈现给学习者,这一秒钟,到底背后花了多大精力?如果是录一个45分钟的课,没有老师会去写逐字稿最多写一个大纲,一个8分钟的微课,可能对着提词器,加点ppt动画,但不好意思,一个30秒的视频,那可能是花了5个小时以上的功夫反复打磨,剪辑,加特效。你说这个短视频体验好,不是因为他短,而是本身心血就摆在那里。 短视频的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是,知识的碎片化,过去一个学生如果学二元一次函数,别说整节课了,几乎整个学期的课只能是一个老师去讲。从优胜劣汰的角度来看,精品化简直太难了。而如果是极细的知识切片,则意味着一个学生完全可以在学习一个大的章节的过程中,看了几十个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举例,习题去阐释同一个知识点。这时候整个内容的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而教育的生态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最后,短视频,不过是一个媒介或者说载体,真正的完整课程体系,可能是把习题,直播,短视频,答疑,游戏化,社交里的pk和协作等各种各样的玩法最终拼接成一个最适合这个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正是因为学习的切片做得粒度更细致,也会有更多机会让原本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录一个完整课程的人有机会把自己的知识传达给更多人。

网友提问:在线教育的平台技术和使用方法都不一样,如何能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整合资源,更便捷地学习呢

胡天硕:应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一个什么都尝试解决的工具(比如瑞士军刀),往往什么都解决不好。一个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会在同一个app里开车导航,剪辑短视频,订外卖和聊工作内容。就算是微信这种巨无霸的app,也是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来实现不同的用户体验。如果连这点东西都学不好,未来走向社会,要使用可能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工具,那如何适应那时候的社会呢?

网友提问:在线学习效率是个问题,估计知识吸收率相比课堂是要差一些,有好的技术改变这一点么?

胡天硕:在线课堂如果知识吸收不如线下课堂是一定的,线上的优势,是你的内容/老师比你线下的好很多很多很多(因为线下老师只教几十人,而线上可以面对成百上千人)。换算后,线上课程总体应该比线下的“非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最优秀老师”的课程。

网友提问:感觉教师的质量下降明显,有些企业就是广撒网,找很多大学生让他们一对一对学生辅导,也不太培训和考核,和中介没啥区别

胡天硕:区分一家教育企业是教育还是中介的最大特点就是,最终的学习体验中有多少是由这个企业本身来决定的。而在教育这个行业中,中介生意已经被无数先烈验证过几乎是必死无疑的(以学大一对一最为出名),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其实是有跟好老师学习的需求,而好的老师一般都是不缺生源的,如果一个中介只是做了简单的对接,而不能为学习体验赋能,老师出走几乎是必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