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在权益投资市场中犯过的几个错误

 6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einverne.github.io/post/2024/02/a-few-mistakes-i-made-in-the-equity-market.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在权益投资市场中犯过的几个错误

Posted on 02/20/2024 , Last modified on 08/29/2023 by Ein Verne | View revision history

一直以来就有一个「话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面,那就是总结回顾一下我过去不长的了解,观察,试水权益市场(证券,期权,基金等)的经历已经在这个市场中犯过的几个致命的错误。

我的投资经历时间不是很长,至今可能也只有 5 年多一点,但是这五年里面,

过去的 5 年时间里面我很少去谈论股票投资,虽然也单独地开了EV 投资笔记 的博客,但是其实真正去了解一个公司,并下重注的场景并不是很多,我把我自己当作一个初学者,门外汉,毕竟我并不是金融,经济专业,大部分的知识,也都是我从这从那,从朋友的聊天,从书里面,一点点学习的。曾经有一年,我以证券,期权为关键字,几乎看了当时还在的 Kindle 市场里面所有相关的电子书,我花去了半年的时间学习理论, 之后才真正地去市场上买卖期权,当然那个时间点上虽然是疫情,但美股却上涨得异常凶猛,所以也让我曾经一度误以为将期权的知识比较牢靠的掌握了,毕竟最初购买的两笔 Call 就让我翻了 4 倍和 3 倍,并且也让我的证券账户两年的时间从 3000 美元变成了最高 15000 美元,但正向波动率大,反向的波动也大,当美股中的中概股被重新估值,我也见证了我的账户高达 90% 的亏损,虽然中间我有好几次机会可以使用 [[Buy Put]] 来锁定下行,但是我却做了 [[Sell Covered Call]] 的操作,虽然赚取了一点蝇头小利,但也让正股的亏损不断扩大。所以也正好借此机会来回顾我过去犯过的错误,也写一些总结留给我自己做教训。

不要再重仓一两只波动性非常高的股票

无下限的波动,让我注意到了「分散」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为什么巴菲特推荐一般人就直接买大盘指数 ETF,把所有的资金只投入一两只波动非常高的股票时,虽然可能会获得「高收益」,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高风险」也需要能够承受。中概股在过去 2 年的时间内的跌幅大家也能看到,忽视市场对资产的定价是我犯过的另外一个错误,但如何「估值」「定价」本来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思考路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进行分散投资,比如去购买中概股整体的 ETF,配合 S&P 500(标普 500),QQQ(纳斯达克 100 指数),那么也不可能发生跌幅打到 90% 的情况。更甚至如果搭配一些其他国家的 ETF,比如日经 225 等等,可能收益率会更加好看一些。说到这个地方,我也才意识到,为什么在日本售卖最多的 NISA 产品就是全世界以及 S&P500 等产品,直接购买大盘指数风险以及波动性会被平均很多,当然与此同时也收益率也会被平均。当去购买大盘指数的时候也只有发生系统性的市场奔溃也才会出现 90% 的亏损情况吧,但想要能够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那么显然还需要通过一些搭配组合。

价值投资和投机

当我现在来回忆我过去购买个股的经历,就又让我想起了那本著名的 [[随机漫步的傻瓜]],我所有的操作都想是在这个市场中随机漫步,踩中了,有非常好的收益,再走着走着就掉到了坑里面。

那很多人说的价值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到底在于什么地方,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当我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更随着自己的意识购买的时候就和投机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价值投资则是去判断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而对于我来说去判断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的时候就又遇到了难题。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就去看我在使用什么,我周围的朋友在使用什么公司的产品,然后我用最普通的估值手段,就是对比估值,找一家相近的公司,去看他们的市值差别,然后去买那个便宜的公司。虽然我借着这个最简单的模型,让我压中了索尼(SNE),Cloudflare(NET),但也正是因为不太能坚守自己的判断,没有获得那个最大的收益,而早早地就卖掉了。

于是之后我就一再的问自己,如果要去买一家公司,我愿意拿住 10 年不卖吗?前两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一个日本网友分享自己从十年前自己了解机器学习开始就关注 Nvidia 的股票,并且深刻地认识到了 Nvidia 在 AI 领域的无限潜力,于是从二〇一几年开始就开始买入 Nvidia,直到最近 Nvidia 市值超过 Amazon 的时候,已经拥有了超过 80 倍的收益,150 万日元的收益,变成了 1 亿多资产。可是我问自己,我很早就能看到 Nvidia,但那个时候只是把他作为一个游戏显卡公司(以我的认知),而在 2019 年,2020 年我有多个机会想要了解一下 Nvidia 这家公司,但依然还是没有坚定的信念,于是日子就一天天过去了。

我时长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感慨,错过了 2023 年的日经指数,虽然我已经准备好了证券户口,也入金了,但却没有购买,看着任天堂从 6900 涨到了 8200 JPY,我也错过了 BTC 从 20000 USD 涨到 50000 USD,更甚至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我也告诫我自己,不去后悔追悔已经发生的事实,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这句老话又在我的脑海里响起。

在刚刚进入证券市场的时候,我常常会问金融行业的朋友,最近买些什么,在最初的时候,也常常会跟着别人(这种途径)去跟投,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我就发现,虽然朋友会有一些推荐是不错的,比如上面也提到过的 Nvidia,也有在 18,19 年就说过的 BTC,但是也有推荐过腾讯音乐一类跌得非常多的标的。

所以当我意识到我不应该根据别人的选择或者情绪来寻找自己的标的之后,我就再不会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来买卖,反而是我也会一起讨论,然后从中发现新的机会,当然这都是建立在自己分析,研究之后的。

过去 5 年,我可以告诉我自己,如果全亏完了,那也就当是一笔学费了,但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断断的五年间我所经历的,美股疫情间的大牛市,以及之后的百年一遇的连续三次熔断,很多人说只有经历过一轮牛熊之后才能成长,对于我来说可能也是这样的,我认识到我自己的不足,也认识到了波动可能带来的不安。所以当下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的累积本金,尽量地通过学习知识来补足自己不明确的地方。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在内心也计算过,如果要达到一个高收益,那么有一个很简单的计算公式,那就是本金乘以波动率。市场和标的选择会影响波动率,但是对结果影响更大的是其实是本金。

有些时候想想还挺「不公平」的,就像德州扑克一样,在场上拥有筹码多的人更有话语权,在证券市场上其实也是一样的,我在操作期权买卖的事后,尤其是在 Sell Covered Call 的时候常常再想,如果我拥有更多的正股,那么其实操作的空间更大。更不用说在虚拟货币的世界里面,可以通过质押,等等方式让钱通过抵押的方式产生钱。而一个巨大的本金本身就是一个能下金蛋的鹅。

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

真正的 [[长期主义]] 是到底是什么,就如我的经验,虽然我可以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每年的年化收益率达到 100%,但是时间拉长,收益率反而是负数的。那么长期主义就是将目光放远,用上面我得出的所有经验,制定长期的投资策略。避免短期的情绪影响;将目光放到 10 年以后;不再频繁交易;选择「好公司」,长期持有。

而当前的目标自己,我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下记录。国内市场,虽然现在不稳定的因素还挺多,但是还是坚持定投中证红利,以及沪深 300;港股里面还有一些钱,做一些科技股的定投吧;而日经 10 年期的目标就是将 NISA 额度充分利用,每年 120 万日元,买点日经 225,再买点 SP 500;美股则是一个重点关注的目标,虽然现在指数个人感觉也已经很高了,但还是希望能用一些手段进行对冲,做好风险管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