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苹果Vision Pro预售超过20万台:外设还是替代品?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3806650153728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苹果Vision Pro预售超过20万台:外设还是替代品?

司库商业·2024-02-07 07:31
Vision Pro定位为跨时代产品是否能颠覆行业?

日前,苹果发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产品Vision Pro,该产品是技术最先进的可穿戴设备,消费者可通过眼球注视选择APP,通过手势捏合拖动实现APP的打开和页面滑动。

对于Vision Pro,苹果给予了厚望,将其定位为跨时代的产品,库克表示:“正如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Vision Pro将会把我们带入空间计算时代。”但Vision Pro是否能像Mac、iPhone一样重新定义一个行业,司库财经认为,这不在于Vision Pro头显产品本身,而在于周边的环境支撑。

1 两大硬伤,苹果Vision Pro颠覆不了行业

在Vision Pro首发现场,库克将其定位为" 空间计算设备 ",并表示这是“明天的技术”,坚信这款产品能够掀起头显等智能穿戴设备的新变革。

在整个硬件配备上,Vision Pro配置豪华,搭载了桌面级的 Apple M2 芯片以及 R1 芯片,配备高通透 Micro-OLED 显示屏,画面像素为 2300 万,内置 1 个 LiDAR(激光雷达)、2 颗深度相机、2 组传感器,可追踪用户的眼球动作,可拍摄深度照片和 3D 视频,6 个麦克风,用户可以使用手势、眼睛或者语音操作控制。

interlace,1

(图源:互联网)

对于Vision Pro来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硬件的配置,而在于消费者对Vision Pro的定位:是手机、电脑、平板的外设产品,还是一种替代品。从目前网上流露出来的拆箱视频来看,在佩戴舒适度、应用场景支持这两方面限制Vision Pro在消费端的普及。

首先是佩戴舒适性,Vision Pro(含电池)重量为1003克,两斤的重量长期佩戴对颈部负担较大,有海外博主发布的佩戴视频显示,Vision Pro佩戴半个小时就会产生疲惫感,即便是采用双头带佩戴,仍然不能缓解佩戴所产生的不适感,这就导致Vision Pro不会像手机、电脑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刚需、高频的生活必需品。

其次缺少现象级应用,Vision Pro主要应用于消费层面,最大的场景是办公与娱乐,如下棋、打字等功能,数据显示:目前支持Vision Pro的应用主要是100多万个iOS/iPadOS的移植应用,但是这些应用没有一个杀手级应用能在C端形成爆款,从而推动消费者购买。

目前购买Vision Pro的消费者集中在数码极客和科技爱好者,不论是佩戴的舒适性还是整个生态应用的支持,Vision Pro更像是苹果对未来的探索,而不会像iPhone那样将整个社会拉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2 头显智能:一直梦想,一路坎坷

其实不论是2012年谷歌推出的谷歌眼镜,还是2016年的AR、VR元年,甚至是2021年的元宇宙概念,可穿戴智能设备,资本、互联网等巨头一次又一次试图将其推向C端消费,但一次又一次的无疾而终。其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公司、不在于产品,而是整个生态环境。

最早被大众消费者认知的头显产品是谷歌在2012年推出的Google Project Glass,Google Project Glass是“拓展现实”产品,具备同智能手机同样的功能,如拍照、通话、社交分享、听音乐等功能,其便捷性可炫酷兴吸引全球目光,被视为能够取代智能手机。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1500美元的单价和极度缺少应用开发程序的BUG,使得Google Project Glass更像是面对科技发烧友的产品,始终无法向消费层面普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interlace,1

(图源:互联网)

而在四年后的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科技的大爆发,芯片性能提高、4G/5G的普遍应用……互联网企业纷纷发布AR、VR等智能穿戴设备,国外有微软、索尼、HTC等,国内有暴风影音、抖音、中国移动等公司相继推出智能穿戴业务,推出相关产品。

但从整个使用场景来看,AR、VR等头显设备在消费端基本停留在打游戏、看电影这两个主流场景,并且会因网速传输滞后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眩晕感等使用问题,与最初“取代手机”、“成为日常高频产品”的初衷相差甚远

语音精准控制、眼球识别标注、屏幕信息显示……曾经每个人希望能够像托尼那样,一个头盔或是眼镜让我们变成钢铁侠,炫酷便捷,让电子设备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但如今不论是AR、VR这类智能穿戴设备,还是华为、小米发布的智能眼镜,因穿戴的舒适性、生态支撑系统等问题,只能成为游戏机、手机的外围配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司库财经”(ID:skcj88),作者:庆福,编辑:嘉嘉,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