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专访鲁南制药×有氧:聊聊《最后一位顾客》背后的大众流量密码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01506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专访鲁南制药×有氧:聊聊《最后一位顾客》背后的大众流量密码

700x700的副本.jpg

采访:Chaney、FANG
撰文:FANG

随着电影情节展开,一阵啜泣声出现在众人身后。

声音虽轻轻柔柔,却一直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息......

这是1月17日举行的鲁南制药品牌微电影首映会中的一幕。正在我们身后坐着的,是全由癌症康复患者组成的深圳希望之光艺术团的合唱者们,啜泣声也正出于此。

合唱者们当时正在观看有氧YOYA鲁南制药打造的品牌微电影《最后一位顾客》

这支片子,拍的就是他们曾经的故事。

微电影《最后一位顾客》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微电影一经上线,就迅速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全网曝光量超1亿+;
#假发是癌症患者最后的体面#话题登顶微博实时上升热点榜;
连续两周蝉联新片场热度榜前三名

loadimg.gif

而这支暖心微电影,也是鲁南制药在开年之际的一次品牌发声。它与一场动人心弦的首映会、一次润物无声的公益活动这几个部分的核心动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极具行业参考价值的整合营销范例。

不同于常规行业的品牌,药企在品牌营销上本身就受到一些行业的、法规的限制,

对于此次品牌发声,让人好奇的地方有很多: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支片子?
医药企业如何做品牌?
一次次引发大众共鸣的营销背后,有氧有着怎样的方法论?

带着这些好奇,数英团队奔赴温暖的深圳,开启了一场与鲁南制药和有氧YOYA的深度对话。

期间,我们与鲁南制药集团品牌总监 郁杰有氧YOYA 创始人兼首席策略官 范磊明、有氧YOYA创意合伙人 芭蕉、导演 陈伟浩,一起聊了聊此次项目的台前与幕后。

“品牌的增量,藏在社会关系的变量里”

在数字营销时代,每个品牌都有着或大或小的流量焦虑。

对于追逐爆款、疯狂刷屏,鲁南制药显得非常冷静和克制。

在鲁南制药对品牌传播策略的思考里:

知名度就像金字塔的底座,但不需要无限地拉宽

而是在一定知名度的基础上向上生长,做内容的填充、做好品牌美誉度

——郁杰

在这一点上,有氧与鲁南制药不谋而合。 

带美誉度的流量才是有效的流量,两者不应该被切割,

大众情绪共鸣的突破口,同样也是大众流量的入口。

——范磊明

如何引发大众共鸣?

有氧的方法论,是找到社会关系的变量。

当社会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低增长时代,曾经“追求成功”的主流叙事也因为失去了正反馈,开始土崩瓦解,一场漫长的社会关系重构也随之而来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生存与梦想的关系;
承压之下的家庭关系;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

每一次社会关系的改变,都伴随着强烈的阵痛与期待,

也藏着一个个等待开启的大众流量入口。

社会关系的变量,就是品牌营销的隐藏增量

——范磊明

“建立品牌愿景与大众心愿的关系”

锁定了值得探讨的社会关系,还要建立品牌愿景与大众心愿的关系。

只有在大众具体的渴求里,找到品牌愿景的位置,才能有效建立品牌心智。

鲁南制药的愿景是什么?

鲁南制药成立超过55年,致力于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世界”愿景,品牌在健康教育中注入“防未病”“治未病”理念。

大众有着怎样的健康渴求?

对于“健康世界”背后所指代的目标客户,郁杰向我们分享了两种人群:

一,是通俗理解中的病人
二,是“治未病”理念指向的没生病的人

在此次品牌沟通中,有氧寻找到两种人群之间的“健康”共性:

而在生理健康之外,无论是病患还是普通人,他们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

不堪负重的家庭压力,内卷、躺平、逃离……在低气压的社会情绪里,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治愈。

有氧与鲁南制药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用爱与希望,治愈时代的焦虑与疲惫,重新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很多癌症病人因为化疗和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会失去头发
因而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有氧,鲁南制药

“在人性最柔软的位置,突破受众的心理防线”

在内容的具体落地与表达的层面,我们想知道:

有氧是怎样频频打造出让人“破防”的内容?

从招商银行的《番茄炒蛋》,到香港置地的《翻山》,再到鲁南制药的《最后一位顾客》,有氧频频扮演着“心房刺客”的角色,让大众感动破防,背后有着怎样的心得?

广告最难的部分,其实是让消费者卸下防备。

我们喜欢找到人性最柔软的位置,去突破受众的心理防线。

——芭蕉

/ 立足现实:每个人身边“向死而生”的故事

真实的生活里,往往藏着最动人的人性光辉,这也是有氧一直以来创作的出发点。

据芭蕉透露,主创团队检索了全网媒体报道、搜集整理身边亲朋好友的真实故事,发现癌症群体够大,当聊到癌症患者和病痛,几乎每个人都有感而发。也深入了解了失业与闭店潮之下,一个个家庭具体的压力与冲突。

相关数据表示,中国癌症的总发病率在340人中或许就有一个人之前或正在经历癌症的折磨。

因此,才有了这个向死而生的故事:一群向死而生的病人,和一家向死而生的小店。

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

/ 深入内心:一场初心和现实的拉锯战

微电影的命名,直接抛给大家一个问题:

谁是最后一位顾客?

最后一位顾客,有氧,鲁南制药

但有氧主创团队的意图似乎并不在于观众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希望大众细细感受每位顾客到来对女主角凌燕心理上的转变。

从最开始盛气凌人,到最后面对第三位顾客说出“下次带你妈妈来”,女主在接触三位顾客的过程中,渐渐改变了心态,选择了坚守心底的爱意,向顾客传递温暖与希望。

微电影中出现的三位顾客

最后一位顾客,有氧,鲁南制药
鲁南制药,有氧
鲁南制药,有氧

而题目问题里的答案也显而易见,用芭蕉的话来说就是:

每个人都是最后一名顾客,像一场初心和现实的拉锯战。

对于凌燕和老秦假发店来说,是初心最后战胜了现实。

借着普罗大众在困境之下的爱意坚守和守望相助,有氧将鲁南制药的人文关怀和健康心智送到了观众面前。

/ 一支唱进病人心里的歌

有氧为微电影打造了一首原创片尾曲《爱愈人间》,片尾曲的歌词由主创团队谱写而成。

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花哨的写作技巧,越是简单的话术,越能传递出真诚和力量。

《爱愈人间》歌词

1705914346676916.jpg

在首映会上,深圳希望之光艺术团合唱团进行了生动地演绎。

这首向死而生的歌,台上的每个人都亲历癌症的生死一线,但唱出来的每一句歌词和音调都是关于爱和希望。

《爱愈人间》MV

 

1705914510912517.jpg

芭蕉分享,在找合唱团之前,其实有氧找过专业的歌唱老师。如果把两首歌一起听,可能会觉得这是截然不同的两首歌。

但作为现场听众,我们反而更被合唱团的歌声打动,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所在、这份自我情感的流露,才更让人感动。

/ 一个长线运作的“焕发计划”

在杭州肿瘤医院旁的一家假发店内,有一些特别的礼物等待癌症病人领取:

“焕发计划”公益行动
舒适的定制睡帽;象征爱与美好的种植套装;暖心留言墙;高品质的免费假发...

假发店

有氧将鲁南制药的品牌善意落地,用实实在在的温暖,送出品牌的“大爱”、治愈人心。

焕发计划”公益行动将作为鲁南制药长线运作的公益IP,对癌症病人投入长久的关怀和温暖,在品牌端谱写浓厚的人文底色。

拍一支“反主流”的片子

比起现在主流的“短平快”“3秒定律”,这部片子显然是“反潮流的”。

片子本身不是那种大开大合、酣畅淋漓的表现形式,其中蕴藏了许多内心向的东西,需要观众细细感受和琢磨。

——范磊明

像是影片中出现的留白和空镜等形式在广告片中相对少见,但这样的风格和节奏也正是主创团队有意为之。

导演陈伟浩跟我们聊起:

就品牌的角度,浮夸与快节奏确实能给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这种冲击的影响是好是坏?并不好评估。
现在有机会去做一个稍微慢下来一点的东西,让大家去有思考的空间,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尝试。

观影的人是游离在主角之外的旁观者,在有限的片长,主创团队需要对人物的灵魂进行一些血与肉的填充。

芭蕉和陈导从故事出发,为人物设计一些真实的细节,尽量地去挖掘人物身上更多这种细小的闪光点,让人物更经得住看、让一些微小的情感转变值得反复推敲和揣摩。

两次发圈特写镜头,代表着女主心理状态改变

1706854914788456.jpg

在产品植入上,有氧更多采用轻巧地植入,将品牌和产品融进生活场景中。

挂历上的鲁南制药产品-启达力荆防颗粒

鲁南制药

藏在众多行李中间的鲁南制药纸袋

 

有氧,鲁南制药

/ 真实布景:魔改城中村小假发店

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场地,主创团队和导演走遍了广州、佛山等城市几乎所有的假发店。

终于在广州城中村里找到了一家符合需求的,是在高楼之下、夹缝中的一家小店,团队随之对小店进行了一轮魔改。

改造前的假发店

鲁南制药,有氧

魔改之后的假发店

有氧,假发店

“这次我们只有一个几平米的地方,所以在拍摄的角度和取景上,我们用了一个特别巧妙的东西——镜子。”

通过镜子的视角转换,观众能够通过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

从镜中看到人物动作及表情

鲁南制药,最后一位顾客,有氧
最后一位顾客,鲁南制药,有氧

鲁南制药,有氧,最后一位顾客

/ 随机掉落一些彩蛋

好的微电影总有丰富的含义,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

主创团队在情节上构思了一波撒糖时刻:

属于男女主的“小鹿乱撞”

最后一位顾客,有氧,鲁南制药

让主创团队意料之外的一幕:

女主轻轻擦拭女孩额头上的一滴水,好像在擦拭一滴泪

最后一位顾客,鲁南制药,有氧

值得一提的是,凌燕的扮演者是去年FIRST电影节的最佳剧情片《但愿人长久》的主演徐海鹏老师。

在人物表演上,徐海鹏老师带来了极具张力的表演,值得细细品味。

数英:在演员共创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意外惊喜?

陈导:

这次我们与演员的沟通主要是从创作层面交流的:单独去聊每一场戏、聊我们对人物理解的差异性。演员也会间接影响到我们的镜头语言和片子的节奏,而徐海鹏老师是能支撑你“慢”下来的演员。

数英:拍这部《最后一位顾客》,你们有没有特别的感触?

陈导:

从创作者的角度,希望未来这种模式或者说品牌会更多,对我们来说有一个相对更宽裕一点的表达空间,对于品牌来说,也有一个可能收获一些相对多元、更有创造力的内容。

芭蕉:

其实广告片跟正经的艺术创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虽然是广告片、是更加商业化的创作者,但商业项目里,巧思的“存活率”是很低的,客户一般更倾向直白的表达。

我们确实希望能客户能给到更多创作空间。比如这部作品中的一些留白镜头,虽然没什么信息量,却是让情绪沉淀和发酵的空间。

鲁南制药能够欣赏到或者理解我们一些创作的用心,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鼓励跟嘉奖。

数英:有氧拍微电影其实蛮多的,如何形容有氧的这种能力?有没有什么创作上的建议?

芭蕉:

有氧的方法论,往大了讲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情绪的洞察,往小了讲就是四个字——“真情实感”。

创作上没什么特别的建议,就是认真生活,保持对人类的好奇心

《最后一位顾客》拍摄现场

最后一位顾客,有氧

妆造进行时

最后一位顾客,有氧,鲁南制药

第二排捧花人自左到右分别为:
有氧创意合伙人 芭蕉、女主凌燕扮演者 徐海鹏、男主老秦扮演者 谢兵 、导演 陈伟浩

 

最后一位顾客

看完整个项目,我们想起了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一句话:

“愿世界变好, 不是因为救世主, 而是因为追光者”。

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寒冬”这个词去形容过去的一年,这样的营销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鲁南制药回归对人性的洞察,花大力气做一次治愈力满满的、品牌向的沟通,一件与创造销量、达成经济利益没那么直关联系的事情,显然需要更为长远的格局和勇气。

有氧,鲁南制药,最后一位顾客

在迷雾重重的大环境下,品牌营销需要更多人文关怀的土壤,因为对大众真实的悲悯本身,就是最好的传播力。

“良药有万千,唯爱愈人间”。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