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餐饮老板的2023,拼命奔跑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3367538892825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餐饮老板的2023,拼命奔跑

真故研究室·2024-02-04 04:03
很苦的餐饮业,需要一点信心。

“整体复活,有起有落。”有餐饮人这样形容过去的2023年。

实际上,不论放在哪个年份,餐饮行业的潮汐总在更迭,有的品牌倒下,有的品牌长起。

对中国人来说,食物早已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人间烟火的象征,也是时代冷暖的切片。因此跟吃相关的生意,永远吸引着一代代的餐饮人进场。相比折戟沉沙的品牌,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还在坚持运营的老玩家,以及入局不久的新生力量。

过去的2023年,就有这样一批餐饮人逆势生长。有人从体制内裸辞,在稻田上开了一间咖啡馆,日销200杯;有人零基础跨行加盟外卖店,边开边学,三个月成功收回成本;有人一家淄博烧烤店开7年,客人从初一吃到大一,同行关店他还在坚持。

经济观察报曾在新年献词里写到:中国经济最大的韧性,来自亿万普通人。而餐饮人,就是这些普通人中的一员。

他们在困境中坚守根基,在热潮到来时用心服务,在黑夜里探索新的生机。过去几年的经验,让餐饮人们逐渐趋于理性、专业、谨慎,学会用堂食和外卖两条腿走路。站在2024年新的起跑点上,他们还有新的课题要解,但已经无惧在路上。

厚积薄发的连锁餐饮:越热闹的时候,越要细心服务

2024年刚开局,哈尔滨赢麻了,曲佳明的东北菜馆也赢麻了。

“大东北小份菜”是哈尔滨当地一个家族小型连锁餐饮品牌,目前共有8家门店,曲佳明在哥哥的介绍下,从二手车商转型,在2022年底开了其中一家“道里店”,靠近哈尔滨主要旅游景点中央大街。

冬季本就是哈尔滨的旅游旺季,但所有哈尔滨餐饮人在过去十年里都没有见到过今年这么高的流量。曲佳明也见证了店里单量的飞速增长——11月月销2000多,12月超过5000单,1月超6000单。“最忙的一天店里光饿了么就接了200多单,根本接不过来。”

和热搜上的哈尔滨一样,曲佳明也在想尽办法“宠客人”。只要是备注“南方小土豆”的,厨师都会少油少盐、送饮料;虽然店名叫小份菜,店里的爆款锅包肉却在近期加大了单份的份量。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月初,一位顾客备注“小土豆们在哈尔滨的最后一餐,这里很好,明年我们还来”,接着顾客打了一个电话称自己着急赶飞机,曲佳明自己开车送了这一单。

interlace,1

图|“南方小土豆”的外卖备注

生意越好的时候,服务越不敢耽误,最近三个月,为了保证游客都能吃上饭,店里将营业时间从晚上9点延长到晚上11点,以前早上9:30才营业,现在员工8点不到就需要到岗准备。

排班排不过来,店员们反而越忙越兴奋。店里的三个外卖跟单员每天每人同时拿着10多单挨个看备注,打印机还在不停出单,厨房里三个厨师“锅铲都炒得冒火星子“,一天下来胳膊疼得抬不起来。

没人想到,一年前曲佳明刚开店时,每天只有几十单,差点面临刚开业就闭店的情况,无奈之下辞退员工,父母在店里帮忙,一单一单啃了下来,“父母都这么帮你,没有办法不坚持”。

有前两年的积累,这一次,曲佳明接住了这波“破天的富贵”,他认为,做餐饮没有秘诀,靠的就是坚持和“养客”。“我是转行过来的,一个外行人进来,不可能一下子就什么都通了,只能慢慢学习慢慢磨,保质保量对得起顾客,一定能行”。

最近忙到连轴转的还有老牌连锁品牌眉州东坡。“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年夜饭是重要一搏,这一仗,整个集团都势在必得”,眉州东坡外卖运营经理王铮称。

今年春节,眉州东坡准备了4款年夜饭套餐,同时增加了2款针对小家庭的双人套餐,店里的年夜饭从1月初就开始接受预订,到腊月十五就已经基本订满。

interlace,1

图|眉州东坡上线外卖年夜饭套餐

王铮在眉州东坡已经工作了数年,深知这几年餐饮行业已经从“产品为王”转向“顾客为王”,店里也越来越重视顾客在就餐时的私密性和定制性,他注意到,现在客人更喜欢自己搭配而非选择套餐,这个需求增加了餐厅运营和后厨备菜的压力,工作人员也会提前沟通、完善准备工作。

今年年夜饭的外卖单量和往年持平,相比现在的游刃有余,王铮尤记得前两年春节期间,外卖和自提的巨大需求让餐厅打了个措手不及。顾客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蜂拥而至,门店一度有些忙乱,同时因为站点骑手不够、顾客下的即时订单增多,一度出现了餐食送不出去的情况,王铮只能调动部门人手自己承接配送任务。

正是有了前两年高峰期的磨合,加上平时稳定的单量调度,门店与附近的站长和骑手形成了默契,现在遇到高峰期,门店也可以进行运力调优。

运力得到保障,顾客外卖体验的提升还体现在细节上,王铮提到,比如外卖店铺上的所有产品都不能出现沽清的情况,研发菜品时也会考虑用什么餐盒才能提高堂食的还原度。“过年的时候我们会统一把餐盒颜色换成红色,还会配备金饭碗,讨个吉利。”

按照惯例,客人吃年夜饭的时候,正是服务员和骑手们忙碌的时候,等到晚上十点第二场用餐时间段结束,门店会组织工作人员、站长和骑手一起,吃个团圆饭。

在伙伴们的互相扶持下,眉州东坡在2023年逆势新开了17家门店,外卖和堂食整体营收额增长了约23%。“餐饮消费还需刺激,我们仍在努力”,王铮称。

经验传承的餐饮加盟:和人打交道,和事情较劲

赵老板是一个“早餐二代”,2019年,他从父母手里接过这家开了11年的早餐店,加盟了巴比馒头,继续卖早点。店转到他手里,运营方法却传了下来:好好和人打交道。

清晨4点,赵老板就得起来忙活了,等5点开门,店里的第一个客人往往都是骑手。他们饿着肚子来等待取餐,顺便在店里吃早饭。忙的时候,同一个骑手一天要重复来店里拿50多个订单,久而久之互相面熟,有骑手到店里刚开口,他就已经拿好了对方常点的套餐。

这样做是因为自己能体会打工人的不容易,赵老板称,“我只是在店里忙,骑手们在外常年风吹日晒,能帮就帮一点”。在饿了么的线上门店,赵老板上线了一个特殊商品:“为配送骑手提供免费帮助”。平时,有骑手手机和电瓶没电,或是下雨天手机屏幕泡水看不清,店里免费提供纸巾、袋子、充电器以及白开水。

interlace,1

图|早餐店上线的暖心服务

和别的早餐店并不同,赵老板的店里忙碌但不忙乱,因为骑手们早已养成了默契。有一次店里爆单,一位客人点了150份早餐,包含两个包子一个鸡蛋一个豆浆,骑手主动帮忙接豆浆和分装;有时候有些骑手接到急单,暂时不着急的骑手也会让赵老板给对方先装。

对骑手贴心,赵老板对用户更是认真。他清楚地记得,有位客人给别人送了一周的早饭,每天都要写个卡片祝对方生活开心,赵老板都会摘下手套认真手写贺卡;有顾客要求每一个包子分开装并单独做个标签,赵老板也会一一满足。

2023年,门店线下生意逐渐恢复,店里除了骑手,学生、居民也多了起来。早上7点左右,会有一批学生赶在上课之前赶来买包子。

生活和生意都在慢慢恢复,回想过去三年线下生意受影响,赵老板不仅要交房租,还要交店铺租金,那时候是外卖救了这个店。

赵老板一开始不敢开外卖,怕单子多接不过来、反而做坏口碑,想等一切准备就绪再接单,没想到被倒逼着加速上线了外卖,“好在坚持下来了,我爸妈也感慨现在年轻人都点外卖,而他们年纪大了搞不懂手机,有点跟不上了”。

如今,店里的生意线上线下各占50%营业额。早餐店是一门很苦的生意,几乎全年午休的赵老板夫妇,又多坚持了一年。

从身上的标签来看,谢国庆可能是餐饮创业者里最不被看好的那一类——裸辞、0基础跨行创业、纯外卖店。但他3个月就收回了本,靠的就是和事情较劲,其实也是和自己较劲。

谢国庆之前一直在工地做项目管理,随着行业整体业务量的萎缩,想要自己掌握命运的他,在2023年跳出来看机会。他在成都考察了很多项目,比如火锅、奶茶、按摩店等,但发现实体项目的加盟金额和门槛较高,投资风险大,在朋友的介绍下加盟了如今的拌饭外卖项目。

正式开店之前,他在朋友店里蹲了两个月,学习如何制作、打包、出单、运营后台。自己开店的第三天就开始爆单,一天能出200多单,挣过饿了么平台前期给的流量扶持之后,很快单量就开始下滑到100多单、70多单、40多单……

为了稳住单量,他挨个尝试商家后台的推广和运营功能,同时他的门店处在学校商圈,临近春节学生全部放假,他又将重点推广人群转向附近的住宅和写字楼,最终将单量拉回80单上下。

interlace,1

图|谢国庆的外卖店后厨

“每一行都难,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何时能熬出头?”谢国庆坦言,加盟之前就想好了,做这个项目不是为了挣钱,而是用外卖快速、低成本的入行,然后将运营方法论复制到别的品类。

但在经营过程中,他渐渐发现加盟的品牌打法是“前期快速拉升单量,后续单量乏力马上换品再来”,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计划2024年创立自己的餐饮品牌,长期运营、积累熟客,“哪怕利润薄一点”。

作为一个外行,谢国庆算是一只脚踏入了餐饮这一行,他坚信餐饮这行大有可为,只是自己还没找到真正的诀窍。“虽然现在自己的店和万单店还是有差距,但对未来有信心。市场还是很大的,最终看的是品质跟运营。”

在跟事情较劲的过程中,谢国庆慢慢找到了方向。他提到,自己的转型实际上并不被家里人看好,这也让他一直想证明自己,“创业总归要先交学费,只要我一直跟自己较劲,一定能蹚出一条路”。

寻求颠覆的餐饮个体户:个性、坚守与探路

“宇宙是个粮仓”是一家开在村里的咖啡馆,在2023年很多独立咖啡馆倒闭的大潮中,这家店却逆势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主理人赵倩2023年9月从体制内辞职回到老家安徽,在泾县村里游玩时,偶然看到一座小房子坐落在稻田之上,找村民了解发现原来是个牛棚,她就萌生了做稻田咖啡的想法。

interlace,1

图|开在村里的咖啡店

这是一个非常“野生”的咖啡店,方圆几里除了几户农户就是大片的稻田和油菜花田,田垄上散养着鸡和猎狗,旁边还有河,闭店之后,赵倩常去河里清洗咖啡器具。

有次,客人正坐在田边喝咖啡,房东大爷挑着大粪路过,那一刻被她拍成视频发到网上之后很快爆火,很多人调侃说大爷是来“续杯了”。现在虽然正值当地旅游的淡季,但不少外地游客及周边县区的居民都专程前来打卡,最忙的时候,一天卖了100多杯。

接地气是她给这个咖啡馆的定位,由于店里没有厕所,客人和她自己都要去农户家上厕所,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大娘却招呼道,“我正愁没有大粪”,并且还会从自家大粪的多少来判断咖啡馆生意的好坏。

也有人说她博流量,或是嘲讽“看你什么时候倒闭”“农村咖啡卖给谁喝”,她没有回应,因为这就是她每天的生活,咖啡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村里的“新年货”。

泾县当地产茶叶,本地人都很喜欢喝茶,但一些在村里上班的中年人抱着好奇心前来,尝试性点了一杯,之后每天中午都会来店里午休聊天。同时,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提前返乡,也为店里增加了人气,所以店里准备在春节期间一直营业。

外卖平台更是给了赵倩一个惊喜,村里的民宿老板、露营基地员工、回村的大学生,他们都第一次在村里点到了外卖咖啡,通过饿了么,赵倩把村里的年轻人都给串了起来。“如果明年有更多年轻人回村发展,外卖量还会在上一个台阶。”

现在赵倩每天都要开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往返咖啡店和自己家,冬天天黑得早,开车时她感觉心里无比宁静,“只要我能守得住,店就可以一直开下去。”

在淄博烧烤退烧后,也有一家店扛住了倒闭潮。这家店名叫“张店老味道”,老板周凯出了名的“怪”——即使在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店里也不提供“小葱蘸酱卷饼”三件套,“因为老味道的烧烤没有这些”。

开店7店不倒,周凯靠的是“不跟风、老味道、保质量、玩氛围”。他所在的街道,2023年新开了8家烧烤店,如今又只剩他一家。

去年3月,周凯为了吸引客流,复原了自己小时候吃串的场景,把烧烤的炉子放在28大杠自行车后座上烤。这个玩法吸引了济南的大V“废柴”前来探店,结果大V刚到店,周凯就说“没有了”,为了保证质量和口味,每天店里的肉都限量供应,再火也不加量。

interlace,1

图|大V“废柴”视频中的周凯

周凯做生意随性,经常跟客人边吃串边唱歌,“店里有吉他、贝斯、鼓,新老朋友们连吃带玩,来店里撸串就像是来朋友家聚会”。店里经常三桌客人吃着吃着就变成了一桌,而后开始歌曲大串烧,周凯给他们伴奏,大家明明都是第一次来,却有好久不见的感觉。

宾至如归、口味地道,是周凯任性的底气,让这几家店积累了不少熟客,周凯看着不少人从初一吃到了上大学,“他们根本不是为了串而来,是为了人而来。”

这两年,周凯也逐渐意识到了外卖的重要性,外卖不仅是销量的补充,也是开店成本的主要来源。周凯算了一笔账,现在饿了么订单每月大概是1000单,月收入基本控制在3万左右,全年的外卖营收额刚好覆盖店面一年所有的支出,而堂食收入成了纯利润。

换句话说,正是有了外卖的支持,周凯才能更专注的做烧烤堂食,而门店也是发展好外卖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承。

从业多年,周凯也经历过低谷期,2020年,他曾因投资赔了一百六十万,但专心做烧烤这件事陪他走出了低谷,也让他明白,活着就得有一股气撑着。“再难还得自己消化,要带给别人快乐,有事情可做,也就这么熬过来了,人一定要有向上的一股劲,好运气才会来找你。”

总结

上述餐饮人,经过了2023年的大浪淘沙,站在了2024年的新起点上。

他们的故事证明,不管是零基础跨行还是行业老炮,不管是连锁品牌还是个体户,在这个时代干餐饮,依旧可以成功。只是成功背后,离不开对流量的敬畏、对需求的把握、对用户的真诚、对经营细节的打磨以及对初心的坚持。

对于餐饮人来说,这几年,饿了么等外卖渠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外卖带来的是不仅是稳定的单量、营业额和经营方法论,也带来了和客户沟通、交朋友的窗口,更带来了持续经营的胆量和信心。

堂食和外卖双管齐下,2024年,餐饮人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曲佳明坚信哈尔滨的这股热潮能持续到亚冬会举办的2025年,2024年他准备增加2到4个员工,优化外卖运营流程;喜欢烧烤的周凯则想在2024年增加烧烤的新食材、新品类,有助于提高外卖客单价;赵倩已经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计划再开2个店,在店里发展文旅项目。

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到的,餐饮业之所以绵延千年、进化不断,成为世界上最强韧的行业,恰恰是因为每个餐馆都是脆弱的,每分钟都有餐馆关门破产。

但在这种脆弱性背后,中国餐饮人正在磨练中铸就自己的韧性——熬过疫情、熬过价格战、熬过闭店潮。某种程度上来说,餐饮人不仅经营着民生烟火气,也构筑了中国经济最坚实的信心基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李城,编辑:马路,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