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手机屏幕进入“军备竞赛”阶段,但用户将从中受益

 4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2985521997440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手机屏幕进入“军备竞赛”阶段,但用户将从中受益

三易生活·2024-02-01 11:34
这样的市场竞争,毫无疑问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

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中国内屏厂的“崛起”,如今诸多国产手机的屏幕峰值亮度已经从此前的1500nit升级到普遍3000nit左右,部分旗舰机型的屏幕峰值亮度甚至达到了4500nit以上。如此高的屏幕峰值亮度虽然对于吸引关注度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有观点就认为片面强调峰值亮度对于实际使用并无太大好处,甚至可能是陷入了“仅参数升级”的迷局。

interlace,1

事实上,技术的进步始终会存在边界效应,当达到一定阙值后,用户对此的敏感程度就必然有所下降。但如果仅凭此就否定技术升级的必要性,显然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对于用户而言,手机屏幕的亮度参数确实有一定参考意义。例如更高的屏幕亮度能更好抵抗外界光线的干扰,帮助用户在强光下依然清晰地看到屏幕中的内容,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更高的峰值亮度则有助于在显示HDR内容(视频或游戏)时,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沉浸感。

interlace,1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旗舰手机基本都已支持HDR视频拍摄,因此屏幕提供更高的亮度也能够帮助用户事实查看拍摄效果。所以对特定用户群体而言,这些具备更高亮度的屏幕不仅在参数上好看,同时也更具备实用价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原生HDR内容并不丰富,仅在数量相对有限的视频、游戏中(例如各视频流媒体平台的HDR专区)才能体验到由此带来的视觉体验提升,甚至部分HDR内容还可能是由“算法优化”实现。因此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超高的屏幕峰值亮度现阶段或并无太大意义。

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一味陷入屏幕亮度参数的“军备竞赛”,本质上其实也是在进行无效竞争,并不能体现自身产品的差异化。毕竟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应该是来自多个方面,包括且不限于屏幕质量、色准、功耗等,如果仅强调亮度,不仅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导致真正吸引用户的点被忽略。

interlace,1

对于屏幕来说,亮度显然并不是全部,其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以如今手机屏幕的护眼功能为例,目前在配备OLED屏幕的机型上,大多采用了高亮环境使用类DC调光、低亮环境应用高频PWM调光的策略。包括vivo X100系列在内的部分机型甚至还加入了“全高频调光”功能,即在全亮度场景下支持2160Hz高频调光,并且SVM频闪指标最低可达0.03。

interlace,1

此前,荣耀方面率先在荣耀90系列机型上配备了“零风险”调光护眼屏,即采用3840Hz超高频PWM调光技术,就曾引发了诸多关注。这一亮点很快就有其他厂商跟进,例如Redmi的K70和K70 Pro,就同样采用了支持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屏幕。而所谓的“零风险”,实际上是根据IEEE 1789和GB/T9473-2017标准,调光频率在3125Hz就可以视为排除频闪等对于用户用眼健康的风险,并免除认证考核。而几乎所有厂商在屏幕护眼方面的开“卷”,事实上就是推高标准,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产品。

interlace,1

需要注意的是,IEEE 1789和GB/T9473-2017并非是专为电子产品的屏幕制订,而是属于LED照明灯具的相关标准,是以LED灯具的高频PWM调光来对手机屏幕进行类推。虽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实际效果还有待商榷,毕竟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毕竟用户并不会直视灯具的光源,却是直视屏幕,而这一点差异就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同。

荣耀方面在此前推出支持3840Hz超高频PWM调光屏幕的机型后,在不久前发布的Magic6系列上,将这一参数也提升到了更高的4320Hz。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或将促使其他厂商以更为积极的态度跟进,在护眼功能上持续优化。但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在3840Hz超高频PWM调光已是“零风险”的情况下,4320Hz超高频PWM调光又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未来是否会面临“仅参数升级”的挑战,用户是否会愿意为这样感知不强的功能买单?

interlace,1

事实上,技术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一系列体验的升级,但这种提升并非是无限制的,始终会存着边界效应。以屏幕峰值亮度和高频PWM调光为例,这些参数的提升必然会在一个阶段有效提升了用户对于屏幕显示效果、视觉舒适度等方面的体验,但当这些参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就不会再带来明显的差异。

与屏幕显示相关参数类似的还有手机快充,在此前峰值快充功率的“军备竞赛”中,手机厂商竞相推出了具备更高功率的产品,这一参数甚至一度飙升到了200W以上。但随着后续用户对于快充速度的感知达到阙值,如今又回归理性,厂商最终也在成本、充电功率、充电速度方面找到了平衡点。这实际上也表明,手机厂商对于此类“军备竞赛”并不是毫无察觉,同样也会随时根据市场关注度和用户需求进行调节。

interlace,1

对于厂商而言,这种在技术方面的“军备竞赛”实际上是一件好事,毕竟其将促使厂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更注重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对用户来说,厂商这种持续在不同方向开“卷”的策略,实质上也是让用户受益,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毫无疑问,这也是推动产品不断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