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放轻松 | 放松身体,是一件值得专门花时间的事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8575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编注:本文是「放轻松」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一些基本原理:为什么我想放松而不得?

在身体这个范畴内,「紧张」绝对是一种不受欢迎的状态。与紧张密切相关的词还有这样几个:僵硬、体态不良、呼吸受限、功能受阻、慢性疼痛。这些现象和模式在同一个人身上往往相互关联、互为因果。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分析、罗列一个线性的「关系图谱」。但我们显然可以达成一个共识:减少身体的紧张,对自己总是有利无害的。

有关身体紧张感的一个例子是打工人常见的「霸王龙体态」,或曰「上交叉综合征」。探头伸颈的体态导致后脑-颈部-上背-肩部后侧的紧张、僵硬,迫使案主日常采用较浅的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反过来加剧胸、颈和肩等处的肌肉僵硬,加重头前引和翼状肩的趋势。肌肉的紧张和僵硬继续放大,直至产生疼痛,进而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写字楼霸王龙」自救指南
脖子向前长长地探出,鼻梁上通常架着厚厚的近视镜。肩膀向前送...
da51bd281250e760ae1b073a05eb5f34.jpeg

如果这些问题恰好也在困扰着你,你或许会出于直觉,花钱购买筋膜枪、按摩仪,或者请按摩师实施「肩颈按摩」。一次按摩结束后,你可能确实感到从后脑到腰背如释重负——但你是否也有觉察到,这种放松的体验并不长久,紧张、僵硬和疼痛随后便卷土重来,甚至愈演愈烈?

如果这就是你面临的处境,本文就是为你而写。我们将会稍微细致地讨论「紧张」的源头,介绍「正确消除紧张」的思想、工具和手段,并提供「预防紧张及其衍生问题」的建议。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Meridians

人体的主要肌筋膜链条(图片来自《解剖列车》)

紧张感的直接来源,是我们身体的骨骼肌,或者说,肌肉-筋膜构成的整体。每一处肌筋膜组织就像一根橡皮绳,只能主动「收缩」。我们的关节和肢体想要改变角度,就要靠这些橡皮绳的收缩来「牵引」。两组功能、位置上相对(学名为「拮抗」)的橡皮绳互相角力,达到一个平衡时,身体就可以在一个角度上保持稳定。如果一组肌筋膜又短又紧,甚至出现了打结,与之拮抗的另一组肌筋膜就会过度拉伸而变长。

仍以前述的「霸王龙体态」为例。在这种体态下,身体后侧特别是头、颈和肩后侧的伸肌群拼命努力拉住头部和颈椎,但力量又可能不足。于是后脑、肩颈后侧和上背部的肌群既被动拉长、变薄,又过度用力。这会引发很直观的紧张、僵硬和疼痛。与之相对,我们胸部的肌肉群和颈前的伸肌处于短缩状态。

1

所谓霸王龙,大概就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后侧的肌筋膜比前侧更容易产生可感知到的紧张、疼痛和僵硬。前侧的肌筋膜在平时头部前伸的状态下可能是没有感觉的。不过,一旦我们想要抬头挺胸、回归正常体态时,可能才会感到颈前和胸部发酸、发紧。处在这种模式下的你,也许会想要运动。此时的你会觉得做「推」的运动较为容易,做「拉」的运动却很难——因为你的胸肌习惯了过度短缩,而背部习惯了过度伸长。如果你恰好真的顺应这种趋势,做了更多卧推、俯卧撑,而很少练习划船、引体向上,那么这些训练和肌肉力量的增长将不但无助于改善体态,反倒可能进一步恶化问题。

《触发点按摩》一书的作者对此有一个很贴切的类比:作恶者不哭,受害者才哭。后侧的肌筋膜就是这里的受害者,它们会在平时发出「哭声」。作为加害者的前侧肌筋膜,只有在我们想要「回归正常」时,才会大声抗议。无论采取何种放松或运动形式,如果我们只针对受害者进行「安抚」,就等于一再地纵容作恶。我们需要解放这些处在短缩状态的肌筋膜,让它们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受害者」的训练,让它们主动收缩、变短,并且有能力对抗「加害者」。

也即,当身体的某处反复出现紧张、僵硬和疼痛时,我们应当只用次要的精力对其「放松」,而将主要精力用于:

  • 找到其拮抗的肌筋膜,并对其进行放松和拉伸;
  • 在放松「受害」的肌筋膜之后,对其进行力量训练;
  • 从生活习惯入手,预防或尽可能避免这些感受的出现。

我在国内外体验过一些不同流派、不同背景的按摩和放松服务,其中包括物理治疗中的手法松解。不过,只要我们手脚健全、没有身负重伤,自助按摩永远是效果最好且性价比最高的。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汇总了一些可用的参考资料、工具和手法。对于上班族来说,最好的习惯莫过于随身携带一只筋膜球。此外你还可以在家中配备筋膜枪、S 型按摩杖和泡沫轴。

没有按摩师也没关系,你可以用这些方法和...
免责和警示信息:本文作者与文章所涉内容之间无直接利益相关。...
80cbb993-ea73-ca82-7e47-01f05eee541c.jpg

泡沫轴适合对躯干和四肢的大肌群进行广泛的「滚压」。我们只需要把体重施加在泡沫轴上,让它在我们需要放松的肌群上慢速往复滚动。如果在滚动中感觉某一个点感觉特别强,可以尝试停在此处,向这个点施加约 20-40 秒的持续压力,然后再去处理下一个点(如果有的话)。

如果需要按摩体积较小或形状不规则的肌筋膜,或者需要对某个点施加更深入的刺激,筋膜球、筋膜枪和 S 型按摩杖就会派上用场。筋膜球非常便携,可以在工作间隙使用。按摩杖是科学版的「老头乐」,适合自助按摩身体后侧尤其是肩背部的触发点。

1

我们还可以学习几种常见的按摩手法,这样即使没有器械的情况下,也可以徒手进行自助按摩。锁骨以上的身体部位,建议只用徒手进行按摩放松,避免使用任何器械。

例如,在针对「霸王龙体态」进行按摩干预时,遵循上面提到的原则,我们应当主要放松紧张的胸肌和颈部前侧的屈肌(如胸锁乳突肌),次要放松僵硬或疼痛的后侧肌肉。胸大肌是一块比较大的肌肉。男性可以使用泡沫轴直接滚压,也可以使用筋膜枪。女性最好使用徒手或筋膜球。

1

胸小肌位于胸大肌下方、靠近腋下的位置,这里的血管和神经较丰富,因此最好只用筋膜球或徒手进行按压。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只能以徒手找到这块肌肉,并进行按摩。

至于肩、颈和背部后侧的大片肌群,你尽可以在工作间歇时拿出随身携带的筋膜球,找一处坚固的墙壁,以「野猪蹭树」的方式进行自助放松。效果立竿见影,唯一的问题是略显不雅。

总之,自助按摩如同自己做菜,是一门值得当代成年人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小技能。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日常利用碎片时间在自己的身体上不断尝试。每天在日程中专门列入 10 分钟的按摩放松时间,效果更佳。

错误的呼吸模式与上半身的体态问题常常密切关联。正确的(或说自然的)吸气模式应当是膈肌主动收缩(向下降)、胸腔水平打开、空气进入肺部、腹部随之膨胀。所谓「腹式呼吸」便由此得名。前述的霸王龙体态会导致人圆肩驼背、胸腔收紧、膈肌处在短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膈肌很难充分收缩,只能转而提升锁骨和肋骨、强行打开肋间肌进行吸气。

0e44fba7bb5b4d3ce1d7530d0681984f.gif

这种「胸式呼吸」本身并不是问题。人体在特定状态下可能必须使用胸式呼吸主导——例如做腹部核心训练,或者处于孕晚期。但平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以胸式呼吸为主。它会让我们的身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也会让肩颈的一些小肌群过度疲劳,可谓有害无益。

人体的日常代谢和活动都需要充分的氧摄入。摄氧不足,你每次呼吸都等于「亏损」一点能量,还谈何「放松」呢?。连呼吸都是一种错,这可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我们只需要对着镜子呼吸几次,或者请别人拍下自己安静时呼吸的动作模式,就可以观察到自己的呼吸是否错误:在浅呼吸时,我们的腹腔不会有明显的膨胀,锁骨、肩胛骨和整个胸廓(肋骨)却会有明显的主动抬升。

训练正确呼吸有两个关键:找到膈肌和腹肌拮抗收缩的感觉,以及找到合适的呼吸节律。你可以试着在坐姿状态下呼吸,感受自己的膈肌。如果能够感受到膈肌在吸气时的收缩,就可以尝试用下面的「方格呼吸」练习节律。

Box Breathing: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Relaxation and Mindfulness |  Psychowellness Center

图片转自 www.psychowellnesscenter.com/

我们将每一次呼吸划分为四段:吸气,吸气后的停顿,呼气,呼气后的停顿。想象自己的眼前有一个正方形,我们的注意力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走过正方形的四个边;呼吸中的每一段将持续 3~4 秒,我们就用这个时间走完正方形的一个边。也即,我们的每一次呼吸将持续 12~16 秒:

  • 正方形的上面一横(从左到右):吸气,感受膈肌的充分收缩。此时如果低头观察,可以看到腹腔明显膨胀,膨胀的幅度比胸腔更大。
  • 正方形的右侧一竖(下降):停顿。
  • 正方形的下面一横(从右到左):呼气,腹肌主动收缩,像一条腰带围成的「一圈」逐渐缩小。
  • 正方形的左侧一竖(上升):停顿。

如此循环,每呼吸 4~5 次大约用时一分钟。每次练习至少持续 2~3 分钟即可。

如果你在坐姿状态下没有感受到膈肌收缩,也可以继续退阶,在仰卧的状态下进行这个练习:仰面躺平,双脚分开和肩同宽,屈膝 90 度,脚掌踩地。将左手轻轻放在胸部正中,右手轻轻放在肚脐上方。在吸气时,让腹部把右手「顶」起来,令右手被顶起的幅度高于左手——此时发挥作用的,就是你正在收缩的膈肌。

在仰卧状态下习惯之后,你可以逐渐进展到跪坐、平坐,直到最后可以在站姿以及行走状态下依然保持腹式呼吸为主导。好的呼吸是一种生活习惯,是对抗身体紧张的放松练习,也是预防疼痛和慢性疲劳的手段。呼吸练习本身甚至有助眠功能。在躺平状态下,如果你练习方格呼吸,并且在过程中忽然睡着,不要为此感到惊讶。

每一种不良体态的背后,几乎必然可以找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体态就是这些习惯经年累月引起的后果。如果我们讨厌体态问题引发的紧张、僵硬和疼痛,就最好改变这些生活习惯。

一个最普遍、也最值得警醒和改变的习惯就是「低头玩手机」。在低头 60°的状态下,颈椎将额外承受约 30 公斤的压力——相当于顶着 1.5 个纯净水桶。长期抵抗这个额外压力,会给我们的肌肉和关节造成巨大的负担。天知道这个习惯引发或加剧了多少体态和健康问题。说它是万恶之源,一点都不为过。

1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低头」看手机?除了害怕窥屏,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手机屏幕日益变大、重量日益增加。双手必须同时握持手机,下方又没有支撑,我们的小臂不堪重负,就「偷懒」借用了头颈肩背后侧的力。因此最直接的干预手段,或者说新习惯,就是「不要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双手操纵手机」。如果你的手机可以单手操控,可以把另一只手臂「垫」在下面提供支撑。或者,找一个与胸部等高的平台或支撑物(如单杠或吧台),把肘关节架在上面再操作手机。如果一边吃饭一边看剧,可以使用支架或支撑物,将手机屏幕置于头部等高位置,使得屏幕与地面接近垂直、与视线接近垂直。

1

「视线平行地面、垂直屏幕且与屏幕等高」正是配置办公环境的基本原则(或说其中的一部分)。我在「写字楼霸王龙自救指南」一文中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垫高显示器、安装键盘托和使用腰靠等。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手机。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正在」低头玩手机,而且已经低头超过五分钟,最好赶快调整姿势,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

第二个非常值得改掉的习惯是「携带过重的单肩挎包」。这个问题在女性中尤其常见:一些女性习惯携带很大的单肩包,并且把各种大小随身物品全都塞进去,从笔记本电脑、充电宝、手机直到唇膏。这显然会导致左右两肩受力不均。如果你的肌肉力量本身就不足,那么肩颈和背部出现紧张或疼痛的概率就更高了。

改用斜挎式的单肩包,或者双肩背包,都有助于改善身体的紧张。更好的做法当然是为自己减负,不要在随身的挎包或背包中携带过多物品。如果你不可避免地需要携带大量物品出门,不妨带一个手提包,或者干脆拖一个小行李箱,把单肩包的总重量降低到 3kg 以下。

想放松就需要好的体态。好的体态源自好的生活习惯。指导生活习惯的第一原则应当是「健康」而不是「在某种片面标准下看起来的美」。何况,真正的美和健康本就是不分家的。

关于运动(尤其是力量训练)

我把运动放在最后一部分,是因为它最不直观,且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如前所述,当身体出现紧张、僵硬和疼痛时,我们可以找到其中扮演「受害者」的肌筋膜组织,对它们进行强化,也即力量训练。例如,如果你是上班族,想要预防或者缓解「霸王龙体态」相关的肩、颈、背部问题,就最好对上半身后侧的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又或者,你发现自己存在骨盆前倾、腰椎前凸的情况,并因此感到「腰痛」「膝痛」的时候,就要对实际上受害(被拉长)的腹肌、臀肌和腘绳肌进行力量训练。

1

运动可以强化身体机能、从结构和生理层面上抵抗紧张感,而且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放松的有效手段。在训练过程中和结束后的短时间内,人体会感到疲劳,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也会上升;不过在同一时间,身体也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只要劳逸结合、避免运动过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身体还会逐渐适应,从而提高长期抵抗压力的能力。这样一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更不容易陷入紧张。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 2-3 次力量训练,每个主要肌群至少练习 8-10 组。有关力量训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计划制定,我之后会专文另行说明。各位读者可以先行参考「举铁的马里奥」在少数派上发布过的两篇文章:

普通人有必要进行力量训练吗?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中,推荐18-64岁的...
024a6293366e68b1055789fa9196e730.png
力量训练:办卡之前需要了解的训练基础与...
上一篇文章主要关注了抗阻训练的益处,目的是让大家正确认识抗...
5934aeeb6a52173f2962493641f19295.jpg

除了力量训练,有氧、拉伸、平衡等训练内容,也应该成为你日常运动的一部分。如果你还是一个健身小白,或者没有条件前往健身场馆进行专门的练习,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手段,进行简单的居家训练。这里我首推 Nintendo Switch 上的游戏「健身环大冒险」。这个游戏里包含了上述所有四种训练的动作,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游戏化过程帮助玩家逐渐上手。我在数年前曾以最高难度(最大训练负荷)打通这个游戏,即使在我看来,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也是不低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发布的全过程视频回放,以便参照。

除此之外,NS 上还有一些其他的运动类游戏,例如「Fitness Boxing(有氧拳击)」系列等,也做得非常好,很值得一「玩」。

无论在哪、用什么手段、进行何种训练,我们都要将这些训练纳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它变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目前没有比「运动类的体感电子游戏」更好的入门方式。电子游戏本身就可以解压,玩运动游戏可以让「解压」进一步延伸到身体层面。我推荐 Switch 游戏的考虑,也正在于此。

总结:写入日程,照章执行

如上面最后一段所言,我们有很多方式、方法、工具和习惯可以用于放松。我提到过的所有内容,自己都曾付诸实践、亲身体验。阅读本文只会让你获取到这样一些信息;若没有自己尝试实施,筛选适合自己的内容,信息就只是信息而已。

从自助按摩到体态调整,从呼吸训练到做(wan)运(you)动(xi),你可以把所有的这些行动都列入自己的计划,并照章执行。例如,坐班过程中,每 30 分钟一次的休息,可以站起身、喝杯水,同时就几次「方块呼吸」;午休时少在桌上趴十分钟,改为掏出筋膜球做自助放松;以及,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时的「健身环大冒险」,究竟安排在哪几天。……至于体态调整,你要做的或许可能不是写日程表,而是在显示器下面多垫几本书,然后给自己换一个更贴合的腰靠。

总之,放轻松应该本身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没有必要把它变成人生中的额外负担。祝你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途径,从新的一年开始,为身体减少一点压力。


笔者系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私人健身教练(ACSM-CPT)。

标题图片系 Midjourney 生成,关键词:现代插图,身体的放松,酒精墨水,抽象画,冷色系,哑光。

🎁 评论有奖:放轻松」征文活动 入围文章中的优秀评论,同样有机会获得罐头冥想  App  3 个月兑换码或付费栏目通用优惠券,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留言讨论。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