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张近东“重返”台前,苏宁欲新开超3000家门店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59722332965952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张近东“重返”台前,苏宁欲新开超3000家门店

零售商业财经·2024-01-09 10:49
不再躺平,目标“全面盈利”。

历经“美苏争霸”、“两东之战”,张近东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苏宁易购要以奔跑的姿态迎开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开启一场新的突围。”1月2日,张近东在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两年半以后,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身份重回公众视野。伴随张近东的回归,苏宁易购也确立2024年的目标——实现全面盈利。

具体到业务层面,张近东指明线上、线下两大方向:

一是全年将新开超3000家门店,以城乡结合、多赛道等方式提高市场覆盖,开大店、开好店并形成立体式的门店网络;二是转换电商业务发展模式,全面开放合作,深度链接并扎根各大流量平台,发挥供应链、物流售后等零售能力优势,实现快速拓展。

interlace,1

图源:苏宁易购

近一个月来,张近东选择从苏宁易购重返台前,虽为苏宁释放出更多积极信号,或能推动苏宁易购新一轮变革,可积重难返,市场论调并不乐观。

无论是供应商、内部员工还是消费者,均出现不少“不买账”的声音。一如“欠供应商的钱还了吗?”“房租都到期了,还开新店,赔死了,人是第一要素”“家乐福员工离职补偿金给了吧!”再如,“周围的人已经没有人用苏宁易购app了,苏宁实体店里以前营业员比顾客多,现在连营业员也几乎看不到几个了”“苏宁易购自营东西少还贵,质量次价格高。自信哪里来的?”……

想要在全新的一年实现“破立”、“进稳”,这场属于苏宁易购的“全员创业”胜算有几成?

新“三板斧”能否“一招鲜”?

时间回到1990年,27岁的张近东在国企干得有声有色,从自己领导身上就能预见自己未来的发展,这不是胸有鸿鹄之志的张近东想要的样子。

那年冬天,敢作敢为的张近东放弃了令旁人眼红的铁饭碗,身边人都认为“他疯了”。揣着十万块家当,他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电”,专营空调。

interlace,1

苏宁交电最早店面图源:网络

当时虽然空调好卖,但各大商家早已群雄割据,虎口夺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于是,张近东使出“三板斧”活生生拼出一条血路。

一是优化服务。还没有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时代阴影,各大商场都凭借自身优势,坐等顾客上门,只负责把产品卖出去。张近东首次提出送货、安装、保养、维修一条龙服务,引得顾客赞不绝口,消费者络绎不绝。

二是淡季订货。空调作为具有明显季节差异的产品,厂家旺季分分钟断货,淡季却开不出员工工资。张近东选择在淡季拿出低价订货,支持厂家度过寒冬,同时也保证自己的货源,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interlace,1

苏宁初创时,在店里推销的张近东图源:网络

三是打价格战。那个时代价格不透明,用户只能线下跑货比三家,找性价比最高的店面。张近东光明正大地将各大厂商的出厂价在《扬子晚报》上展示,并放出了自己的最低价。

战争有结束,商战无休止。

曾几何时,不按套路出牌的苏宁模式直接搅乱了整个南京的空调市场。如今,从“工厂时代”、“市场时代”到“心智时代”,近40年零售商业环境的变迁,供求关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站在2024年的起点,老骥伏枥的张近东试图使出新“三板斧”,挽苏宁易购于危难。他深知:“淘金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炼金的时代,是精耕细作的时代,比拼的是管理,是运营,是企业最核心、最基础的经营能力。”

于是,新“三板斧”主要集中在:

一是提升用户服务与体验,实现消费心智转变。

具体工作包括加快完善物流、售后等终端网络建设,加强门店基础管理、提高店面形象和服务质量等工作,通过强化苏宁易家等核心大店建设、全链路的家电家装销售及履约服务,加速推动品牌心智从“买家电到苏宁易购”向“定制家庭场景到苏宁易购”转变升级。

interlace,1

图源:苏宁易购

二是打造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将品类丰富、品质优良、价格优惠视作最核心的KPI。

三是让年轻人上位,推动团队干部年轻化、专业化。

去年苏宁易购共有32位85后担任总经理及以上职务,2024年称会继续加大1200管培生的引进和培养。“1200工程”是苏宁多年来采取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往不少苏宁高层都是来自于该工程。

从苏宁易购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来看,目前其核心家电3C这项“造血”业务已实现季度盈利,亏损也在逐步收窄,可否张近东能否以新“三板斧”带领苏宁易购在2024年实现全面盈利还得打一个问号。毕竟,其以往的资金债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同时还需面对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市场“竞价”,想要“破立”难上加难。

三个十年、三次创业,历经“美苏争霸”与“两东”之战

作为苏宁掌舵人,业内人士评价张近东,钦佩的无不是他出色的领导力与卓越的预见力。尤其是带领苏宁从“小舢板”变成“大航母”,这其中展现的一些企业家特质值得借鉴。

1990年到1999年,是张近东第一次创业的十年。

1993年1月的凛冽冬风中,金陵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苏宁发的空调反季节宣传单:“要想夏天过得好,就去苏宁买空调。”彼时,媒体发布的一则《“联合舰队”与“小舢板”正面交火》将苏宁掀起的价格战推到风口浪尖。

interlace,1

《扬子晚报》当时的报道 图源 :网络

即使遭遇南京八大国有商场全面“封杀”,苏宁也靠之前的订单交出了年销售额3亿的惊人成绩单,一场大战以“小舢板”的全面胜利告终。

乘胜追击,一年之后,苏宁在空调领域的销售额达到全国第一。

2000年到2009年,是苏宁连锁发展的十年。

彼时树大招风、风生水起的苏宁被国美盯上。

而国美掌门人黄光裕早已将永乐电器和大中电器收入囊中,就等吃下苏宁实现一家独大。

2004年,国美、苏宁纷纷上市。有了资本的加持,双方竞争更加有恃无恐,一山不容二虎,“苏美争霸”正式拉开序幕。

办峰会、开论坛、拼服务、做物流、价格战、买独家授权……苏宁与国美以你死我活的态势疯抢行业老大的话语权。

其实从当时的市场数据看,苏宁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张近东的硬气话“你不要买苏宁,我做不过你就送给你。买,你是买不起的”更像是一时意气,为了捍卫苏宁的尊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市场的颠覆哪儿等得到三十年?

2008年黄光裕因涉及经济犯罪被捕入狱,“美苏”争霸鏖战至此,张近东不战而屈人之兵,苏宁拿下了电商龙头的宝座。

2009年,苏宁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坐拥 280 亿元的张近东在胡润百富榜上位列第十。张近东有多风光?要知道,此时同在榜上的马云才排第88位。

送走了黄光裕,张近东还没高兴两年,他又迎来了刘强东。经历“两东”之战后,2010年至今,苏宁启动了新一轮互联网转型,亦称张近东的第三次创业。

interlace,1

张近东与刘强东图源 :网络

在张近东眼里,只有海外的沃尔玛才是苏宁需要硬钢的敌人,就在他沉浸“抵御外敌”、要让国货发光发热的时刻,殊不知,京东已经全面向苏宁开战。

对于刘强东的打法,张近东再熟悉不过,早年间苏宁就是靠对八大商场发起的价格战,才赢得最初的市场份额。

interlace,1

京东内部的“打苏宁指挥部”图源:刘强东微博

即便今时不同往日,把“小朋友京东”踩在脚下,苏宁还是信心十足的。

那年,张近东举债80亿豪赌价格战,国美、阿里、当当等巨头也坐不住了,纷纷参战,战况十分激烈。

这场“烧投资人的钱,请全国网民的客”的价格战对京东与苏宁的影响,远比我们看到的深远。

看体量,京东远输苏宁;谈流量,京东一战成名;看本质,模式优劣初见分晓。

京东作为平台,是代销模式,产品卖出去才会给厂家结账,整个过程完全没有资金压力;而苏宁则是采购模式,所有电器都需要预付款,在店积压的库存都是苏宁需要花长时间回流的资金。

两者看上去都是把电器卖给消费者,但背后的逻辑却有天壤之别。京东作为互联网电商代表已经强势崛起;而苏宁还是传统家电运营模式,顽固地守着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城池。

京东烧的是投资者的钱,而苏宁只能发债维持生计。

这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之后,一度宣称网上商城违背商业本质的张近东也下定决心要全面“互联网化”。

回顾张近东的创业史,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一直是张近东的性格底色,让他敢于丢弃铁饭碗下海经商,也让他在绝境处敢和八大商场叫板抗衡,最终实现一战成名。

“美苏”争霸的最终胜利,也得益于张近东不甘人后的倔脾气。虽然黄光裕入狱只是张近东的运气,但机会往往也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讽刺的是,时代,往往在最开始就写好了结局。

帝国黄昏,等待破晓

创新转型,再造苏宁。

2013年2月21日,张近东宣布,公司名称正式更名为苏宁云商,用张近东的话说:“一条包揽线上线下以及零售服务的云商之路。”

以“亚马逊+沃尔玛”的模式再造苏宁辉煌,张近东本以为这是再上一层楼的序曲,却没想到成为苏宁辉煌的终章。

入驻电商,苏宁错过了天时,在互联网萌芽阶段没能挥师北上;到此时也错过了地利,电子商务的庞大市场早已经被淘宝、京东瓜分,2015年,拼多多横空出世,增速惊人,原本就不宽敞的赛道更加拥挤,此后天下三分。

苏宁从追赶者硬生生被挤成了陪跑者。

为了给苏宁引流同时也丰富产业模式,张近东剑走偏锋,带领苏宁在各大领域疯狂扩张。

事实证明,当初苏宁凭运气赚来的钱,最后都会凭实力亏出去。

2012年,张近东耗资6600万美元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活生生把母婴垂直电商NO.1做成了如今的三线产品,多家门店关门歇业。

interlace,1

图源:网络

2013年,张近东以2.5亿美元收购PPTV,进军视频领域。PPTV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相比于爱奇艺、优酷等第一梯队,它缺少过硬的内容,而相比于抖音、快手,它又少了一些噱头和概念,主打的体育板块只是烧钱,并不带来盈利,到今天几乎无人问津。

2014年,张近东以1000万美元全资收购满座网,并将其并入自己的本地生活事业部。当时团购网站“一天倒闭四五家”的惨状不断,90%以上的团购网站都已经死掉了,只剩下美团、饿了么两家独大。毫无悬念,苏宁接手不到两年,满座网倒闭。

2015年底,苏宁以19.3亿元入股努比亚,挤进智能手机赛道。结果可想而知。试问如今80后、90后、00后,有谁还听过努比亚的名号?

interlace,1

图源:苏宁易购官方微博

与时俱进的张近东不甘心,2016年继续收购龙珠直播,却因为泄露个人信息、主播传播色情低俗内容导致多个部门联合约谈相关负责人,龙珠直播也几近凉凉。

2017年,苏宁42.5亿元完成对天天快递的收购,“电商”+“物流”被外界十分看好,一度被称为“美好姻缘”。而实际情况却是,自张近东收购天天快递以来,天天快递持续三年亏损且亏损数额不断扩大。

同年,苏宁易购将“苏宁小店”作为撬动快消领域、链接苏宁全业态的超级入口。然而,一夜之间开遍全城的苏宁小店,却又在3年后一夜关闭将近80%的门店。

“一件事情没有做好,集中精力去做是有可能做好这件事的,但苏宁小店总是想着要用一个坑去填前面的一个坑,后面无法填上这些坑就只能放弃这个事业了。”苏宁小店相关人士评价道。

interlace,1

苏宁生态布局 图源:CITICS商业零售

2019年,苏宁27亿元收购37家万达门店,又斥资48亿元买下家乐福中国80%股份。经历了两年的磨合后,家乐福中国业务在苏宁的带领下并没有出现起色。彭博最新报道称,苏宁易购正考虑出售其持有的家乐福中国控股股权,以此筹资自救。

以上领域在实力上还是能打的,但张近东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正如凯撒大帝的信念,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苏宁酒店、苏宁阅读、苏宁旅游、苏宁彩票、苏宁天气、苏宁应用商店等一大堆App都成了炮灰,再加上收购的江苏足球俱乐部和国际米兰俱乐部,这些年苏宁在各个领域的投资超过700亿元。

时代抛弃你时,从来不会和你说一声再见。投资折戟、债台高筑、经营维艰,苏宁并没有从黑暗的历史时刻中走出来。

事后诸葛亮质疑张近东的决断并不明智,重新审视近年来苏宁的并购扩张之路,我们不难发现:抓住风口,张近东打入团购、直播、便利店等新兴业态;坚守领地,张近东也加入快递、商超等传统行业;争夺流量,张近东在视频、足球等领域也没少花功夫……

问题在于,在完成并购后,不同领域各自为政,虽然都冠有“苏宁”的名号,但各个业务之间缺乏协作,光是烧钱少有营收,极大地拖累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interlace,1

寒冬中的苏宁图源:网络

过去十多年,苏宁总是在跟风,鲜有创新。

即使跟风都错过了最佳时机,不做预判一头扎进红海市场里去争夺残羹冷炙,得来的结果自然是负债率节节攀升。

公司内部,尽管苏宁易购经历了数次权力更迭,甚至股权旁落的张近东只剩下名誉董事长一职,但过去一段时间,张近东似乎正在重新掌舵。苏宁与很多家电品牌的合作会议上都能看到张近东的身影,

再到如今直接部署相关工作,张近东的全面回归预示着苏宁易购咬牙要打出一场翻身仗。

在时代前进的浪潮里,我们看到只有时代的娇子,而非“娇子”的时代。企业想要乘风破浪奔赴前途,必须战略定位清晰,持续修炼内功。当机会来临,有能力抓住它,当风口逝去,凭实力长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商业财经”(ID:Retail-Finance),作者:RBF内容组,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