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寒意拉低估值萌生退意?半个月已有4家医药“卖水人”IPO折戟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59106028648743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寒意拉低估值萌生退意?半个月已有4家医药“卖水人”IPO折戟

36氪的朋友们·2024-01-05 01:41
经营业绩不够“亮眼”

开年不久,CXO赛道企业再次感受到资本市场的“寒意”。日前,上交所公告,澳斯康撤回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IPO被终止。另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在近半个月内,还有皓天科技、湃肽生物、思睦瑞科这三家CXO企业接连撤回在科创板、创业板的上市申请。

相关企业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撤回上市申请是基于战略安排,而业内专家则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四家CXO公司的基本面并不能说非常优秀,此次撤回上市申请很可能与相关公司信披、同业竞争以及关联交易等因素有关。当然,也不排除企业在等待更好机会再申请或转板,以获得较好估值定价的可能性。

四家CXO接连撤回上市申请

CXO行业当前寒冷的温度,在开年不久再次得到体现。

日前,上交所公告,终止对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斯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原因系澳斯康生物主动申请撤回。

澳斯康原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1640.61万股,原拟募集资金30亿元,计划用于上海澳斯康偶联药物研发及生产项目、上海澳斯康生物制药CDMO平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这是近半个月内在科创板、创业板IPO过程中主动撤回申请的第四家CXO企业。

据公告,思睦瑞科、湃肽生物、皓天科技三家分别于2023年12月28日、27日、21日主动撤回创业板、科创板的上市申请,IPO终止。

财联社记者就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分别致电了上述四家企业,其中澳斯康的公开电话未获接听;思睦瑞科方面人士表示需要请示领导后回应;湃肽生物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此次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是出于公司战略调整的需要,具体原因不方便告知,后续有其他板块上市申请及动态会及时发布消息;皓天科技方面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下一步打算,公司管理层还在讨论,尚未有一个结果出来,后续若是有结果,会发布相关消息的。

或许由于年末的上述“三连击”,药明康德(603259.SH)、凯莱英(002821.SZ)等CXO头部企业开年后便开始下跌,而昨日澳斯康撤回上市申请的消息,可能进一步加剧了CXO板块的悲观情绪,今日收盘,CXO板块超三分之二的企业继续下跌。

经营业绩不够“亮眼”

据招股书等相关公开资料,澳斯康是一家以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领域关键原材料细胞培养基为根基,逐步将产业链向下游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延伸,发展成为一家生物制药/品规模化合规生产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澳斯康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8713.6万元、2.1亿元、4.51亿元;净利分别为-7975万元、-3817万元、7186.86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8613万元、-4773.5万元、4641万元。

另外三家CXO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并不够“亮眼”。其中,思睦瑞科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2.75亿元和3.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78%;净利润分别为2773.72万元、6179.34万元和8713.36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24%。

湃肽生物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617万元、1.43亿元及2.1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7.83%,净利润分别为1437.97万元、3269.07万元及5785.75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00.59%。

可以看到这两家企业虽然业绩增速较高,但体量并不够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思睦瑞科并没有提及新冠疫苗对公司业绩贡献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进行风险提示,对此深交所发出重点问询,“结合新冠疫苗领域收入或利润占比情况,说明新冠疫情对经营业绩可持续性的影响。”

思睦瑞科在回复函中表示,2020至2022年公司来自新冠疫苗的临床研发服务收入分别为389万元、4265万元和1.16亿元,贡献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万元、748万元和2016万元;占同期总收入之比分别约为2%、15.5%和31.5%,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分别约为0.9%、14.5%和27.7%。

还有一家皓天科技,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为1.41亿元、2.44亿元及4.5亿元,净利润为970.38万元、3032.75万元及4741.16万元。但2020年至2022年,皓天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75.89万元、604.55万元及-6097.49万元。

皓天科技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采购需要提前支付的资金增加所致,此外,2021年、2022年受宏观市场政策影响,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原材料备货。随着经营规模和研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营运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如果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

鲸平台智库专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四家CXO公司申请撤回申请文件,很可能与相关公司信披、同业竞争以及关联交易等因素有关。当然,也可能与当前市场环境不佳,申请企业等待更好的市场环境再申请、以获得比较好的估值定价有关。二级市场上,CXO板块处于高开低走的趋势,很可能与未来盈利能力放缓、竞争激烈、创新能力等因素有关。

“四家CXO公司的体量相对比较小,业绩也不是非常优秀,可持续存疑。”深圳前海锐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基金经理赖传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加上近期CXO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中小CXO在未来一两年会高度承压,这或许导致公司IPO过程不太顺利。可以看出,在资本寒冬下,不论是深交所、还是上交所,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审核变得更加审慎。

郭施亮也认同道,万物皆周期,CXO行业也离不开周期属性,经过前些年的高度扩张之后,市场不再给较高的估值定价,行业面临加速洗牌、激烈竞争的局面,对CXO企业的IPO申请态度或有所变化。

可能转战北交所?

上述四家企业此次撤回申请,是否“上市梦”走到尽头?

赖传亮不这么认为,他表示,CXO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契合度和需求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当前生物医药行业不太景气的情况之下,资金是必备的过冬弹药,相信四个公司的决策者不会轻易放弃登陆资本市场,“有机会还会卷土重来。例如转战北交所,北交所的相对低门槛和更加包容的特性,以及近年来的板块行情,比较适合这几个公司。”

郭施亮也认为有这个可能,“北交所专注专精特新,在北交所市场相对活跃的背景下,未来IPO发行节奏有可能加快,申请企业转战北交所意愿增高。”

但财联社记者在询问湃肽生物和皓天科技方面时,曾明确提问两家企业是否有“转战北交所”的打算,但皆未获明确回复,只回复称“公司领导还在研究”“目前还不清楚”。

据媒体报道,去年初至12月20日,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共有67家,其中医药企业仅有百利天恒-U(688506.SH)和智翔金泰-U(688443.SH)2家。但北交所情况有所不同,2023年北交所新上市公司达77家,首日涨幅均值升至57%,其中不乏康乐卫士(833575.BJ)、星昊医药(430017.BJ)、锦波生物(832982.BJ)等医药股。值得一提的是,这77家公司中,41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所占比例达到53.24%。

“2024年CXO行业仍然会上演激烈竞争的局面,加速行业优胜劣汰节奏,未来更考验CXO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创新能力,这个行业还是比拼谁的创新能力更强、谁拥有更强的核心技术,这也是CXO企业护城河的体现。”郭施亮最后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业板观察”(ID:Chinext_Observer),作者:卢阿峰,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