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uisdc.com/mental-model-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进入主题之前,向大家强烈推荐李睿秋先生的《打开心智》一书,虽然书名有一点成功学,但是内容非常有参考性。本次分享内容的核心也来源于《打开心智》一书,自己仅做了内容的整理与 PPT 设计。

更多相关干货: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大脑底层原理的四大支柱

心智模式是每个人认知、行动、成长的底层原理,抽象来看心智模式有四大支柱:

「节能」、「稳定」、「预测」、「反馈」

在接下来的部分,会详细的解释这四大支柱分别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一、节能:大脑最基本的原理

1. 什么是节能?

所有生命体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本能,那就是活下去,而生命体的一切行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想要更好地活下去,就需要对能量做出更高效、更合理的管理。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所以,从底层来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懒惰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计算:如何用最少的资源支出,做最多的事情。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2. 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大脑的“节能”特性,会影响到大脑对“注意力资源”的分配。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大脑对一切行为的处理模式分为两种: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

  1. 自动化加工,指的是不需要占用注意力的、由大脑按照惯常路径去操纵的行为。
  2. 控制加工,指的则是那些需要占据我们注意力的、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操作的行为。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举个例子:

刚开始学车的时候,会手忙脚乱、会刻意的去想应该干什么;但是当已经开了几千公里之后,开车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你的一种本能,你不需要去思考,身体就能自己动起来。

这就是从控制加工,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为什么习惯那么难以改变?

就是因为习惯的本质是一整套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大脑最舒服、最省力的状态,也是大脑最自然的状态。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产品设计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后,会容易受到抵制;归根到底,因为在与用户的习惯本能去做了对抗。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3. 我们的理性也是有限的

节能的基本原理,除了对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和调控之外,还会被大脑应用到我们的认知过程中,也就是我们的“理性”中。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人类是理性的,总是能够深思熟虑地思考问题,能够分析所有的情况,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但是,近代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人们并不是全然理性的。我们处理问题的原则并不是做出最好的选择,而是做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模型:认知吝啬鬼。

她们认为,大脑有一个内在的、固定的倾向,那就是对绝大多数事物,都希望采取走捷径的方式快速理解和处理它。因为这样最省力、最节能。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刻板印象”,比如:提到山西就想到家里有矿、提到东北就想到我强哥、提到四川就想到熊猫。

这是因为为了节能,大脑走了捷径,从已有的数据库中抽象出了一个个模糊的模式,再把这些模式套用到新事物上。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认知流畅性」。

如果一条信息加工处理起来更流畅、更省力,那么大脑就会更加喜欢它,也会更加倾向于接受它、相信它。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同样,心理学家埃琳·纽曼等人的研究发现,当我们接收一个观点时,如果配上一张无关的图片,或者作者的名字非常简单好记,又或者字体非常清晰、舒适,这些容易让人理解的细节,都能有效提高我们对这个观点的接受程度和信任程度。

原因在于它们提高了这个观点的认知流畅性,使它加工起来更省力。

做一个小测试: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停一下猜下答案,看能不能第一时间想到答案。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看~是不是配了图之后,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同理,这反映易用、好理解、符合常识的产品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认知流畅性。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二、稳定:大脑的定位系统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困惑的三文鱼》中写过一段经典的俏皮话:

“我想出了一套规则,这套规则适用于我们对科技的反应:

  1. 你出生时已经存在的科技都普通而平常,是世界运转秩序的天然组成部分。
  2. 你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令人兴奋的革命性产物,说不定你以后能以此为业。
  3. 在你三十五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

这段话很有意思,因为它反映大脑的另一个基本原理:稳定。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心智模式

1. 什么是稳定?

有这三个原则:

  1. 确定性:大脑希望未来是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进行预测的,尽量减少模糊和不确定。
  2. 一致性:大脑希望接收的信息跟内在的心智模型是一致的,尽量减少矛盾和冲突。
  3. 适应性:大脑希望我们的生活模式是稳定不变的,一旦发生变化,它就想尽量恢复原状。

①确定性:安全感的来源

在古代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饥荒、暴雨……古人无法理解和预测这些填写,所以把这些天灾拟人化,于是把它们变成了山神、风神、水神、雷神。

或许,神话的本质是原始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解释和幻想,是一种试图把“未知”转化为“可知”和“已知”的尝试。

这背后有一个原理:把“未知”转化为“可知”,甚至追求一定程度上的“可控”。

因为大脑最害怕的敌人就是未知,也就是不确定性。大脑会下意识地排斥不确定性,企图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建立可控性。

②一致性:不愿认错的大脑

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做过一个经典实验。

他邀请两组参与者去做一些非常无聊的工作,其中,A 组参与者得到了 1 美元的报酬,B 组参与者则得到了 20 美元。结果 A 组参与者比 B 组活跃得多,对工作的评价也高得多。

因为他们会这样告诉自己:这么无聊又低回报的工作,我却做了这么久,要么我是个笨蛋,要么它一定有些吸引人的地方。

这就是经典的“认知失调”理论:我们总是追求认知和行为一致。

如果认知和行为出现不一致,就会使大脑感到困惑,大脑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通过最省力的方式,去干涉这种认知和行为,使它们尽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其“合理化”。

③适应性:最好的状态是不变

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停留在“基线”上,不去改变,不去打破现状。

2. 什么是“基线”呢?

比如,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突然运动的话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每天早睡的人,突然加班,快到睡觉的点就会开始困到不行…

对大脑来说,我们的生活轨迹保持在基线附近是最好的状态。一旦偏离基线,大脑就会把它识别为出现了一个“异常”,从而需要调动资源去想办法解决这个异常,让我们的状态回归基线。

在产品设计中,提供稳定、一致的认知预期与使用反馈,才能给用户带来掌控感和安全感。

三、预测:大脑的导航系统

1. 大脑通过预测来理解世界

大脑是通过预测来判断我们是否需要节能的。

其实,预测不仅仅是大脑对于节能的一种辅助功能,更是大脑非常底层、非常重要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

当我们接触到新信息时,大脑会根据已有的心智模型对未来进行推断,“预测”我们可能会遭遇什么,需要做出什么反应,可能会引发什么后果。

并把预测的信息与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吻合,就按照预测的方式行动;如果不吻合,大脑或是调整心智模型,或是驱动我们去做出其他行动,来修正和消除这个误差。

这就是预测加工理论。

它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断获取信息,并优化大脑内部的心智模型;第二部分是通过心智模型预测会发生的情况,并通过对比验证心智模型的有效性。

举个例子:

你第一天上学,进入教室,老师让大家起立问好,于是你学习到一条规则:上课前要起立问好。大脑会把这条规则写入心智模型里面,试图用它去解释和理解这个世界。

接着,第一节课下课,进入第二节课,按照刚刚创建的新规则,你起立问好,其他人也同样做,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这就是一个“符合预测”的情况。

于是,这条规则得到了强化,大脑会更加相信它,利用它去处理对应的情境。

反过来,如果你起立问好,却发现其他人都没有动,那么,大脑就会立刻发出警报:是不是遭遇到一个“不符合预测”的情况了?

这时,你的思维就会立刻飞速运转:为什么这条规则失效了?我是不是需要修改这条规则,使它更加适应更多的不同场景?这就是对心智模型的调整和修补。

经过思考和外界的反馈,你就会得到一条更新的规则,再把它写入心智模型中。于是,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变得更加完善,能够适应更多的情境。

预测加工理论说明,大脑在遇到预期不符时会尝试修正误差,产品设计需要为修正预留可供选择的出口。

四、反馈:大脑的动力来源

为什么有很多事要做,还是忍不住摸鱼;明明执行了计划,但是坚持不下来?

这就涉及大脑第四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原理:多巴胺的学习和强化机制。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用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在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和信息传递有多条不同的路径,每条路径叫作一种“通路”,把不同的脑区连接起来,起到不同的作用。

其中一条通路叫做:“中脑-边缘通路”,它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奖赏回路。

为什么叫奖赏回路呢?

因为,当这条通路被多巴胺激活时,它就会带给我们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充满激情,特别想立刻行动。这也是多巴胺最核心的作用:为我们提供动机,激励我们行动。

大脑会有两种最底层的天性,分别是趋利、避害。

节能就是“避害”的表现,而趋利主要是由奖赏回路控制。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对生存有利的回报时,大脑就会给这种行为一个奖励反馈,告诉我们:这种行为是对生存有利的,可以更多地去践行它。

这也是为什么,反馈是大脑的动力系统。

大脑以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方式来强化我们的行动,为我们提供动力,让我们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应当做的。

正向的奖励反馈,有助于强化奖赏回路。

五、补充、动力-阻力模型

1. 什么是动力-阻力模型?

一件事情,我们不愿意做,无非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动力不够,要么是阻力太强。

2. 什么是动力?

获得回报:相信一件事对我将有好处,会带来确切的回报和收获。

规避损失:知道一件事如果不去做,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为了规避恶果,需要全力以赴。

3. 什么是阻力?

大脑的惯性是最大的阻力来源,因为大脑是节能、稳定的,总是希望按照既往的路径、既往的模式去行动,任何对既往路径的改变,都是对稳定性的打破,会引起排斥、不适跟抗拒。

如何最大化动力、最小化阻力:最小简化模型

系统论中有一条很经典的原则,叫作盖尔定律:

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反之,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很难发挥作用,必须从一个简单且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

一个有效的自驱模型,应该是设定一个目标或者远景,然后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最简单的模型,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迭代。

欢迎大家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IoT UX」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