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创造与热情:写在第三届开智大会之前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yangzhiping.com/psy/creativity-zest.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从来没想过,我这样反社交的人会担任策展人,操盘一个大会快三年了。从来没在公开场合提过开智大会。在这里,借同事采访之际,整理一下我办开智大会的初心,聊聊我为什么要办一个这样的大会,召集那些从不追逐名利的、内在动机驱动的演讲者。低调的开智大会,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Part1.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Q1. 今年是第三届开智大会了,阳老师您举办开智大会的初衷是什么?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大会,我是一个反社交的人,熟悉我的师友都知道,我从来不去拜访什么人,都是对方来找我。参加大会的人越多,那么你的收益越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担任策展人,举办一个大会三年。

在举办首届开智大会时,我并不清楚开智大会意义何在。当初举办时,还碰到经济上的困难。约好的赞助商放我鸽子,我正想顺其自然地放弃。不想,陈虎平老师力挺,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捐赠几千元,劝我发动开智社群众筹。短短十五分钟内,收到开智社群众筹两万元。不少老师还在感叹,为什么不给自己参与众筹的机会呢?

于是,一个内向的人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联系场地、演讲者,最终,首届开智大会顺利举办。

回头看,促成首届开智大会的有两位关键人物。第一位是首先提议的安替老师。2014年10月开智书友会成立,聚集两百博士;2015年1月开智青年群成立,聚集三百青年。安替老师当时在开智青年群中调侃,年轻男女穿着正装去参加舞会是最美妙的事情。三百荷尔蒙冲动期间的高知青年越聊越来劲,最终决定筹办一个线下大会——虽然三年后依然没舞会。第二位是陈虎平老师,在我想放弃举办时,他的一句话说服了我:别去想什么意义不意义,将这么多好学上进的年轻小伙伴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意义。

Q2. 演化三年,开智大会做对了什么?

第一届开智大会成功举办后,我突然明白了,开智大会是一个异类的年度盛会。你喜欢追逐内在动机,常常思考人之为人的那些谜题,如爱与智慧,如美与好奇,然而,你总得不到周边人的理解。直到有一天,你来到了开智,元科学、高阶模型、同侪信任与最小行动,无数可能的自我开始浮现,前路从未如此清晰。

每个年轻人在成为自己的路上,都走过弯路,24岁到36岁这段时间,错过的总是多过得到的;遗憾总是大于收获。绝大多数人放弃了,最终成为名利驱动的动物。总有少数人,坚持走到底,成为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如果由这些年龄在35岁以上的异类来给年轻小伙伴,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想,多多少少,有所启发。

正因为我是一位异类,我理解那些年轻人走过的弯路;也正是多年来,我离名利躲得远远的,反而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内在动机驱动的「中年」小伙伴。 如此一来,从首届开智大会,就形成了她的独特格调与强大气场:

第一,保持纯粹。开智大会没有任何赞助商。 不是不想拉赞助,而是当时拉赞助失败了,最后变成社群众筹。阴差阳错,从此不需要讨好任何赞助商,根据自己的品味来做。一些技术大会,由于迁就赞助商,不得不安排一些无聊的演讲,送票都没人去。开智大会虽然收取门票,但每年售票都是秒光。

第二,创造模因。 开智大会成了新型模因的产卵场。每一届开智大会上,都会涌现出精彩模因,如第一届安替老师的「时空选择论」;第二届徐毅斐的「四不像」都是精彩模因。由于没有做任何线上直播,纯粹线下体验,提高了模因保真度,最终影响了不少小伙伴的行为。

第三,远离名利。 如果有讲者怀揣商业目的,我一定不买账。异类遇见异类,这是开智大会的意义,每一年,给这类内在动机的人提供一个相聚的机会。每一年,天南海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Q3. 说说开智大会如何挑选讲师以及每年的主题的吧?

我在首届开智大会举办之后,写下了挑选演讲者的标准:

  • 不装,为人热情,乐于助人
  • 有公认的作品
  • 有独特审美
  • 内在动机驱动,不为名利所束缚
  • 有内在热情,一下子能击中人心的那种
  • 演讲侧重人生故事,有情感披露,时隔十年后回看视频,依然能感动

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内在动机驱动与作品。 在每年大会上,可以看到这些内在动机的讲者,如何走自己的路。有的老师走得特别顺;有的老师走得没那么顺。当下是否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非我在意的。我更在意的是演讲者是一位有趣的人。

再说一下开智大会的主题选择。我是一个懒鬼,推崇批量解决问题,因此在筹备第一届开智大会时就想好了未来。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将人类美好品质总结为六大美德和 24 种人格优势。每一年,我会根据当下时代主题,从人类美德中挑选两大美德,相辅相成,形成张力。人类美德不同维度,交错在一起,这种矛盾,比单向度的人更有意思。 比如首届开智大会主题是「爱与智慧」,其中「爱」隶属于仁爱类优势;「智慧」隶属于智慧类美德。第二届开智大会主题是「美与好奇」,其中「美」隶属于卓越类美德;「好奇」隶属于智慧类美德。

人类美德灵感生成器

Part2. 创造与热情

Q4. 说说今年的开智大会主题吧!

2017年第三届开智大会主题是「创造与热情」(creativity and zest)。其中,

  • 创造:隶属于智慧类美德,缺失该人格优势,导致「从众」;该人格优势反面是「平庸」;该优势过度导致「怪癖」。
  • 热情:隶属于勇气类美德,缺失该人格优势,导致「克制(禁欲)」;该人格优势反面是「死板」;该优势过度导致「多动、过度活跃」。

我喜欢「创造与热情」,认为它是我的生命写照。未来我也会以「creativity and zest」为题,拟作开智主题曲。这两个词凸显了开智社群的创造者气质:一方面需要用作品说话;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大时间周期。

三分钟热度容易,但坚持大时间周期不简单。拿今年的演讲者路意老师举例,一米九的大帅哥,他的生活与众不同。多数人创业奔着融资、上市去,工作与家庭失衡。但他在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五年,安静地呆在深圳郊区,陪着可爱的女儿,与家人安静地生活。团队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不融资不吹牛,不知不觉以品味赢得了几百万用户。

再拿陈虎平老师举例,我在微博上开玩笑说他是一位鸡血娃,虎平特别不像中年人,他甚至比20多岁的小朋友更热情。他的生活单纯有力,迄今翻译、创作10余本书,十年下来,平均一年一本。

再拿陈虎平老师举例,我在微博上开玩笑说他是一位鸡血娃,虎平特别不像中年人,他甚至比20多岁的小朋友更热情。他的生活单纯有力,迄今翻译、创作10余本书,十年下来,平均一年一本。

Q5. 介绍一下阳老师如何认识这四位朋友的吗?他们都有啥有趣的故事?

开智大会演讲者普遍拥有一种跨学科的气质。路意老师读书时念的是飞机管制,但如今是一位有意思的设计师。他从事过5年的算法研究和软件工程,后转行从事6年的用户体验设计与管理,之后再次转行以产品创新进行创业。

我与路意老师结识在开智书友会。在书友会里,他分享了大量读过的英文书,当时就觉得蛮有品位。之后在深圳开智沙龙,就做了精彩分享。此外,路意老师还是《深泽直人》简体中文版的译者。

与虎平老师是通过微博认识的。虎平如果推崇一个人,他会推崇得特别绝对。当时他密集读完我的博客,不断在微博上引用我的文章,从而得以认识。认识虎平之后,发现我们品味一致,兴趣重合极大,如都喜欢认知科学、演化论、心灵哲学等等。

虎平老师是一个内在动机饱满,单纯有力的人。首届开智大会举办,他第一个掏钱支持,《追时间的人》出版,他自掏腰包买来两百本送给值得送的年轻小伙伴。每次与虎平见面时,都发现他在操劳整个中国与整个一代年轻人而非自己利益。 他说过一句话我十分感动,他说攒钱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资助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年轻时,能遇到虎平这样的老师,会多么幸运!

与李雪凇老师结识类似虎平。他是一位创办了二十年的集团公司董事长,房地产营销圈的公认大师。中国多数豪宅营销都由他的团队策划推广。他也是狂热的认知科学与重度阅读者。当他发现买到的认知科学图书上,不断出现我的名字时,他就去读我的博客,然后叫助手联系我。当时以为这人肯定是那类我不太想结识的名利驱动的人。见面之后,才发现雪凇是一位极有趣的人。之后带团队小伙伴回访雪凇团队,惊呆了,在朝阳区一个三层独栋,近两百位设计师,围着成千上万书。第一次见到一位将公司设计为图书馆的小伙伴。

跟黄扬名老师的结识相反,是我跑到台北找到他的。黄扬名老师坚持写了十余年博客,一篇博文提到了他对注意力评估App开发的看法。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写了邮件,约了去台北拜访。第一次见面,是在台湾大学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两人聊了很久。但发现我误解他了。我是冲着儿童注意力去找他的,可他那时科研主攻方向是老年人认知老化。因此,当时并没有直接合作。机缘巧合的是第二年,我开始做认知老化,想到这个是扬名老师主攻方向,又跑到台北和扬名老师启动合作,共建实验室,也就是安人心智的认知与情绪实验室。

自从2014年创办安人心智集团以来,最幸运的事情是遇到一批非常聪明勤奋善良真诚的小伙伴们。毫不夸张地说,扬名老师是我的贵人。认识扬名老师之后,先是合作开发了两款中老年人脑力评估与脑力训练的App;接着又是在儿童脑认知科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上线课程、App等。当然,我最喜欢扬名老师的童心!扬名老师会特意飞到香港,就是为了看米菲展览;扬名老师也会为了感谢团队小伙伴,快递一堆好喝的台湾奶茶过来。

从我与各位老师的结识过程可以看出,内向者社交不二准则是用作品说话,你的作品能够让你和很多人建立君子之交。另一个启发是,这些老师对技术理解都很深刻,并且用产品来承载思考。传统社会,你的品位只能影响一两个人,但这些老师的作品,可以影响数百万人。对于创造者来说,技术可以成为他的思想品位审美的放大器。

Q6. 一位创造者总会有热情消退时?阳老师您如何调整?

一位创造者,肯定会存在低谷期和高峰期,热情消退不可避免。有低谷是正常的,但是要从低谷中学到一些东西。

2008年,我处于低谷。我从低谷中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人节律,时间的节拍比目标更重要。你每天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比你用这些时间来做什么更重要。有人会关注我要达成什么目标,这个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每天的生活节律:你是每天热衷参加无聊聚会,还是花时间读书思考?五年十年之后再看,会产生复利效应,把你和别人区分开。

村上春树说,职业小说家与业余小说家的区别,在于不论喜不喜欢写,每天都会写10页左右。希望你构建更好的时间节拍,成为职业创造者,而不是一个一辈子打酱油的创造者。

Part3. 异类遇见异类

Q7. 开智大会带给您最大的惊喜是什么?

开智大会演讲者多是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他们,但是通过他们的演讲,我发现了他们不一样的维度。第一届,我在听到安替老师的「时空选择论」时太激动了;第二届,在听到徐毅斐老师的《慢慢地做一只麋鹿》时,当场哭了。创业不易,徐老师在三百人的会场,认真剖析自己作为一名四不像的异类,一次又一次探索的经历,感人至深。我期盼十年后,重温开智大会的历期演讲,依然感动。

Q8.您希望大会变成开智群友的小众聚会,还是变成一个更有影响力的大众活动?

一个坚持三年的大会,会有自己的生命力。未来的大会,究竟依然小众还是变得更有影响,这不取决于我,更多是开智社群小伙伴共同决定。无论如何,未来开智大会,我会始终坚持这三条底线:

  • 选题的坚持: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建一个美好世界,坚持以人类美德选题。

  • 讲者的坚持:每年的演讲者必须是内在动机驱动的。

  • 格调的坚持:坚持前沿科技,面向未来,反民科反鸡汤。
 除去这三点,其他开智大会每年的形式、人数、场地,都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妥协。这就是开智大会的底线与妥协。

Q9. 开智大会的口号是鼓励内在动机的人相遇,那您认为每一年异类聚集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内心渴求什么?大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开智大会马上第三届了,她强调异类遇见异类,是内在动机者的聚会。在大会期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不少年轻小朋友的职业生涯因此改变。我讲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第一届开智大会,有一位做金融的小朋友开智晚宴期间,坐在安替旁边,被安替老师说的眉飞色舞,毫不犹豫抛弃了金融行业的高薪,加入了安替老师的财新世界说。看似这是一个年轻人被理想感召,踏上英雄之旅的故事。但是结局不同于所有人想象。成年人的行为模式往往已经固化,她跟着安替老师创业一年多之后,又回到了金融行业,因为媒体行业的薪资与金融行业还是蛮大的。虽然最终退回去了,但是这段经历,我相信对她的人生有极大影响。

有时候就是通过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职业生涯出轨,会让你更明白自己真正的动机。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有时候你也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第二个故事。与我身边的一位同事有关,时间到了第二次开智大会。他是一位做了五年的资深HR,但一直想转型做算法工程师。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转型成功忐忑。但是他来了开智大会之后,看到这么多内在动机、朝气蓬勃,不断思考的小伙伴,信念一下就坚定了。他在今年一月份离开长沙,加入了开智团队担任全职算法工程师,是团队中公认的人品与能力标杆。

第三个故事。一位我不太熟悉的朋友,她原本在南京,业余热爱绘画,但一直得不到周边人理解。去年参加第二届开智大会时,受到了徐毅斐老师的影响,离开了舒适圈,来到北京工作。在徐老师手下获得极大的成长。

回头看一下这三位小伙伴,有的人改变之后又回去,有的人改变比较顺利。历届开智大会演讲者年龄都在 35岁以上,可以给你在年轻时的异类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开智大会是一个触发器,但你的道路,终究得你自己来走。

就像我创立了开智一样,开智其实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我。在《追时间的人》后记中,我写道:

或许,我于世界与知识,是一位贪心者。《心智三部曲》向GEB致敬;《文心书话》写在平克的《风格感觉》(the sense of style)之前;《黑暗三部曲》向阿西莫夫与《银河英雄传》致敬,旗下的安人心智公司向Deepmind与保罗.巴赫-利塔(Paul Bach-y-Rita)致敬。我更希望成为平克、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但命运偶尔会将你推向布罗克曼的位置。以一位创作者姿态,向那些曾经感动过你的人,也许就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知识传承的觅母吧。九败一胜,行进的路径,曲曲折折,进步时欢然,退步时淡然。

这也许就是人生与命运的真相吧。

热情地创造,无论胜败。即使行进的路径,曲曲折折,进步时欢然,退步时淡然——这也许就是人生与命运的真相吧。

阳志平
2017-08-06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