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教培的超级个体,有多厉害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790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教培的超级个体,有多厉害

作者:麦子 发布时间: 2023-12-04 18:59

微信图片_20231204160830.png
图源:Unsplash

之前写了很多关于这个行业不被看好的走势,今天想谈谈那些「异军突起」的存在。

实事求是说,这一波政策的影响,是把我这类的「大多数」人给整被动了:招生不敢有啥大动作;续费还得小心翼翼,哪怕家长说10次、5次一交,咱也不会多说一句,主打一个:你情我愿、皆大欢喜。

教书育人的行业,之前不是被人捧着、就是被人求着,到了这个阶段,反倒需要把学生、家长当成上帝一样仰着。

只是,不能痛痛快快赚钱、还得小心翼翼陪笑脸的事儿,不管对于哪个行业的从业者而言,都是不太能长久的,更何况是教培这个行业。虽说大家都不是什么「酸儒书生」,但多多少少都有一份傲气。

大多数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保留自己最后的一份傲气与体面,与这个行业做了最后的告别。

后台有句印象特别深的留言:教培机构或许不好混了,但教培变得无处不在了。

与行业内厉害的朋友交流后,不得不承认,他们不仅倒不了,还将在这个行业里掠下一席之地。

01、有自己的鱼塘

不管对于机构还是个人而言,「新进」一直都是重点。教培这个行业,不管你有多厉害,都架不住学生的流失。

长期来看,是与学生的毕业有很大关系;短期或许与效果、服务等有关。

举个例子,初中生源即使非常充足,一旦到了毕业阶段,能回流的基本就所剩无几了。一是因为高中的放假时间更少了,二是因为学校的重新分布,使得通勤的代价更大了。

即使抛开这些客观因素,那些补了、短期不见效果的会离开,补习效果非常好的,还是会离开,毕竟150的分,能稳定在140 左右,学生与家长在战略上也会放弃这难啃的10分。

所以,对于教培行业而言,客户的「新进」与「开拓」也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形式上,都是把这一块单独拎出来,由专门的市场人员或者课程顾问进行转化和储备,包括自己之前的工作室,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最直接的就是短期就能出效果,比如在半期或者期末这种出成绩的节点打陌电,就能快速筛选到有需求的客户。

但随着客户的习性变化,传统的发单、陌电都不太管用了,尤其是一线城市。每到放学的点,铺天盖地的传单,让客户略显疲态;而周中、周末的一通通电话,更是让人逐渐反感。

如果说这是一种「明抢式」的资源占领,那么政策的出现,就是连「明抢」的机会都不给了。

这个时候,拥有自己的「鱼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甚至可以直接说关乎存亡了

大佬就是大佬,首先眼光就足够长远。准确说在双减前,不擅长「生拉硬拽式」引流、拓客的他们,就开始了自建鱼塘。

他们借助各大平台的优势,用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成果、以及升学指导等客户感兴趣的话题,把客户沉淀到自己的私域里,再用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内部资料、录播课等进行经营、维护。

到了转化的节骨眼,不断展示自己的「捷报」,来个临门一脚,根本不用那些「有辱斯文」的方式,就能自给自足,甚至还将那些承接不了的,通过合作,转嫁其他团队。

相比起我们一直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的「拉扯式」价格战,他们不仅把生源的范围进行了扩大,还把上课的形式进行了多样化,重点是,客户的黏度还更高了。

不管是从成本还是利润来看,这一类都是不倒的存在,甚至会持续占有这个市场。

02、老生的圈子转化

这是我一直在做,却一直没有找到突破点的方式。常规的方式就是设置各种激励,来带动老生的转介绍。

毕竟转介绍的信任成本更低,且效率较高,只是,我们更多时候停留在了转介绍的「数量上」,并没有在「质量上」过多关注。

这次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要赚有钱人的零花钱,不赚普通人的生活费。这话听起来过于势利了,但却格外真实。

要知道那些有钱人,对于教育的投资,不仅不会削减,反而会持续追加,毕竟他们更能体会到教育背后所关联的资源与优势。

补习也不过是他们最为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内在的认可不会让他们在大环境下有所犹疑,这也是很多人都认为“政策之下,教培也将迎来分化”的原因。

其实不仅仅是教培,越是往上走的行业,越是考验人的认知与支付能力。说得直白点,即使大家都知道一对一的补习效果普遍会更好,但还是会在「性价比」的考量下选择班课。

除了对老生背后的支付圈子做筛选,同样重要的还有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实大家去深挖自己的客户就能明白,优生更能带来正向的循环。举个例子,一个年级排名前几的学生在你这儿补习,一定是能刺激到那些较之不相上下或者更为弱些的学生群体。

与优生差距越大的,越渴望能在资源上达到一致,补习作为第二课堂,所以也就成了众多家长能够去争取的资源。

以往我们较为重视的是转介绍的数量,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更为被动的局面。

如果一开始就在转介绍的学生上做要求,不仅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还有利于更为正向的传播,比如,之前想进学某思的学生,由于测试成绩被刷了下来,家长和学生转而去向其他机构,但他们的补习目的却是希望能成功进到学某思。

不管说是类似「饥饿」也好,还是「造神」也罢,总之,机构要的效果是达到了,毕竟谁都希望在同等的收费下,带更好带的学生。

我知道这个话题谈得比较露骨了,但做教培的都明白,这就是真相而已。

03、清楚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养鱼,还是筛选圈层,都不是单向的。你的能力层级在哪儿,才能被怎样的层级所接纳。

所以那些大佬都是十分清楚自己能够提供的价值,即使touch不到那些更高的圈层,也一定会以「结果」为导向,想办法实现自我提升,以此来链接到对应的群体。

往大了说,资源不行,那就反复优化自己的资源;往小了说,对应到教培的各个岗位,就是:

教学不能仅仅只是教学,还要会「自我营销」;课程顾问就不能仅仅只是课程推销,还要深谙家庭教育、心理学、以及亲子关系等,甚至是看似关联性不大的其他知识;班主任也不仅仅只是排课、听课、开开家长会,必要的时候,还要做好「情绪」的贡献者。

这种看似向上「讨好式」的生存方式,其实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本质,不同的是,只有「有心」的少数人,才会促成价值与资源的互换。

不得不说,这是教培中的「少数」。

也许此后的教培,都不再仅仅只是追求「量」上的裂变,而是通过这样的价值打造,让机构或者是工作室在「质」上占有优势,形成复利。

写在最后:市场的每一次重新组合,都会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角逐。只有时刻优化自己的那部分群体,才会在残酷的市场考核中成为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