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imzm.im/notes-on-how-to-take-effective-note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flomo 两位作者刘少楠和刘白光的新书《笔记的方法》于十月底发布,我用一个多月时间边读边实践,总阅读时间接近6个小时。仔细读完全书,获得一些心得和可以马上实践的纲领。感谢小胡同学的赠送。

本书开宗明义说明记笔记的最终目的:增援未来的自己。书中始终围绕这个核心思想,通过三个部分来描述这一点:怎么用笔记、怎么记笔记,以及怎么获取高质量信息,另外用一个章节的篇幅讲述记笔记的心法,把记录笔记这件事分为术和道两个方面。这样的顺序非常适合边读边上手实践,但是作为读后感,顺序可以稍微打乱一下。两位作者比较克制,除了在书中穿插的案例提到器(flomo)以外,只有一个小章节介绍了自己开发的笔记工具。我在阅读之前以为作者会从器出发介绍笔记的方法,惭愧惭愧。

记录笔记的真正顺序应该从书中的第四部分《心法篇》开始。核心思想是:以我为主,持续不断。笔记首先是给自己看的,持续下去才能产生质变。拉长时间来看,这个过程是不断优化笔记行为以及内容的过程。

为了理解什么是增援未来的自己,书中提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现在记录的笔记是否对未来的自己有益?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能够思考一下这些小问题:

  • 我未来成长的大方向是什么?
  • 我要积累什么方面的知识?
  • 我应该把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我能够投入多少成本)?
  • 为了最主要的领域,我应该放弃什么领域?
  • 我能够把记录下来的知识应该到什么场景?

这几个提问下来,基本把我不知道记什么的问题解决了。

想清楚这些问题以后,接下来必须去实践。用作者的话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理论上,理论和实际是一样的;实际上,理论和实际并不一样。” 因此为了真正达成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路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设置提问机器。所谓提问机器,是一个记笔记的驱动器和指南针,用来保持所记录的笔记在能够增援未来的自己的路上。客观环境是一台优秀的提问机器,它能给人指明方向,并且提供实践的机会。毕竟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只有实践才能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在真实环境中,提问机器能提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出发,提问机器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出一个长期又具体的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最为具体,同时兼具实践性。如果在工作中不写工作日志,那会是相当大的损失。书中的第二部分《记录篇》详细讲解了这一部分。

有了起手式,接下来便是持续不断执行下去。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路:设计一套激励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控制记录笔记时的主观意愿、设计客观环境和根据价值观管理时间。这三点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欲望和押注在正确的事情上。在浩如烟海的知识管理文章里,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思路:控制每日记录笔记的上限,而不是下限。这样可以保护“欲望的火苗”,从而能够达成持续记录的目的,而不会因为一下子满足而泄了气。除此之外,在大方向上设置大于一个领域(记录笔记的对象),在一个领域卡壳时灵活切换至另一个领域,这也是保护火苗的一种方式。最后,在一个比较高的时间范畴(日、周或月)观察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根据自身意愿把精力押注在不同事情上。这样的押注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ta 就会趋向于成为那样的人。

什么是在实践中学习:躬身入局,承担明确责任,感受切身痛苦,直面具体问题。

有了道,接下来就是术。术分为两个方面:如何记录笔记和如何使用笔记。

如何记录笔记

记录笔记的最终目的是增援未来的自己,对于记录笔记这个过程就是信息预处理。简而言之一句话:先思考,接着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笔记在这里作为思考的媒介。书中用了一些理论来解释为何要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例如费曼学习法和必要难度理论,具体到实践上,我已应用费曼学习法有一段时间,对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在笔记内容方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知道应该记什么】的问题。书中给出了几个方向:这个灵感很棒,这个信息很有用,这个感受很美好。这些内容同样适合记录,仅有公开与私密的区别。根据费曼学习法,如果能在经过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获取的信息,那么这个信息极有可能成为适用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记内容通常都是非常个人化的。笔记不会是百科全书,也不会是使用手册,而是为我所用的知识。

具体到可以记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反直觉信息,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实战经验。

获取反直觉信息的条件是学会逆向思考和拥有好奇心。二者有其一或者皆有之,均容易发现反直觉的信息,这种信息能够对抗思维惯性,有时会开启新的思路。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记录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试图达成书中的目标:通过长期的情绪记录和环境来找到引起情绪波动的规律或原因。但是在实践中,我几乎情绪一直在波动,于是笔记长成了日记的形状,干脆我在 eDiary 上继续写日记好了,这样也能提供一个将来反思的地方。

实战经验如上所述,我会用各种形式记录下工作日志,包括文字、表格和图片等。这对我的工作进步帮助非常大。笔记的目的除了输出文章,还有解决现实问题、影响现实世界。我想这也是影响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工作记录,我未来还有一个改进方向:记录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和结果。缺失的部分正在阻碍我继续精进我的业务能力。

对他人有用与否是后话。为了方便快捷记录这些笔记,一个趁手的工具就显得很重要了。我重新开始审视 flomo 这款工具,并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上。

书中花费大量篇幅分析标签、文件夹和分类方法。原则只有一个:适合自己。分类方法是很主观的,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全凭个人需求,没有固定范式。判断一个笔记系统是否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于其能否增援未来的自己(找到想要的信息方不方便,笔记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有效)。对于正在寻求笔记系统的人来说,本篇会很有帮助。

书中另外总结了记录笔记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据我的经验,最大的误区在于形式大于内容。什么工具、方法论、笔记系统都是次要的,内容本身是否对未来的自己有用才是笔记应该具有的意义。

如何使用笔记

记录完笔记只是开始,让笔记真正为我所用,需要在记录之后去优化它。优化包含两个方面:精炼笔记内容和持续回顾。根据书中的说法,回顾是对抗遗忘曲线的最好方法。核心原则是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的增量。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未来的自己更好调用笔记(核心依然是增援未来的自己),精炼的过程也能顺便锻炼自己的内容提炼能力和思考能力。精炼和回顾的核心是要思考,思考我为什么要记录这个笔记,什么是值得记录的,什么内容不值得记录。回顾的过程中联系笔记上下文、建立笔记(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记录这个笔记的动机、这个笔记之前和之后记录的相关笔记),还能加深笔记的印象,对于当时比较模糊的知识能够逐渐提炼出主干,对知识的结构理解更加清晰。

在这一点上,我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把笔记做得又臭又长。根本原因是不敢放弃不重要的内容,也很难判断出哪些是重要的内容。我现在会以一周为周期,回顾上一周做过的所有笔记进行删减。输出也同样,任何形式的内容都值得一再精炼和删减。

如何获取高质量信息

这一篇也相当重要,决定了摄入的内容是否有营养,能否在未来帮助到自己。书中仍然是说明获取信息的道和术。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主观的项目,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信息的需求不同,摄入的来源也不同。但道是可以相通的。我重点尝试理解获取信息的道。

一个客观现实制约着人类获取信息:人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知识中去。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博客副标题 “以有涯随无涯” 不过是激励自己满足求知欲的方式)。因此,设定自己在某个领域获取知识的边界就尤为重要。

通过具体问题来指导自己获取具体的信息,这样不会让自己陷入漫无目的的知识汪洋中(除非本来就想这样)。

获取信息的过程需要保持质疑之心。具体到信息源上,注意对绝对词汇提高警觉(例如绝对、一定、必然、永远、所有等,这一招对当前自媒体环境特别有用),然后对信息源进行事实核查,对文中表达的观点进一步思考:ta 说的对不对?有没有实践意义?有没有适用的场景?

以上三条原则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获取信息的主动权。

另外是两个容易在获取信息时陷入的误区:信息成瘾和信息茧房。信息成瘾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在大量摄入信息时,我们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到底是对【获取信息这个行为】本身成瘾,还是对信息本身的质量成瘾?

信息茧房是一个更庞大的话题,需要单独一个篇幅来分享。书中点到即止。

关于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术,书中讲解非常详细,有许多真实案例辅助。浓缩几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减少非客观、缺乏事实验证、挑动情绪的、只能带来情感舒适的信息源;增加书籍(文本)以外的信息源,例如线下的环境和人;多重角度看待信息源。在看待信息源时,先精确定义概念再进行讨论,否则后续的思考和讨论毫无意义。


《笔记的方法》是小报童的一个专栏集结成书,原来叫做“知识资产”(后来我才知道本书就是原来的“知识资产”,即 flomo 101 的完整内容),这个过程是一个作者和读者持续互动的新鲜有趣的项目。我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从作者后记看,不论是专栏的普通读者还是作者自己,参与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在获知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持续阅读 flomo 101 的《笔记方法》部分,获益良多。出版成书后,内容更加系统,并始终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介绍朴素的方法。这是这个时代稀有的互联网精神。

9f2b81a083d9311a6d30ab270e3b9332?s=42&d=retro&r=g

作者: 陈仓颉

以有涯随无涯 查看陈仓颉的所有文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