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远程办公三年后感

 10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hiwannz.com/archives/82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true

这是一篇远程办公 3 年后的总结。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我想会是“还行,但也不见得那么好”。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在大约三年前的时候入职了一家“全远程”办公的互联网公司,并且在这家公司里担任产品负责人的岗位。刚入职的时候对于一切都很好奇,对于“远程办公”这种形式还带有非常浓厚的滤镜,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但是随着和不同的同事与角色合作的过程变多,自然也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今天不如就借着这个机会来聊聊我对远程办公这件事的理解。

远程办公背景复盘

与大多数公司中管理层对于人“天然不信任”的态度相反,这家公司在最初还是带有一些“理想”的基因。

创始人曾经在华尔街和一众金融券商大厂从业的经历,导致他们愿意给予伙伴足够的信任。此外就是工作所在地也很灵活,虽然公司总部在深圳,但除非工作必须,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在家办公(哪怕你住在坪洲或者宝安,都可以选择居家办公,但你也可以选择去公司上班,并不打卡)。

> 当然,这也导致起初公司中所有同事的面试要求都比较高,几乎每一个人都需要由创始人亲自面试。

true

公司在基建上基本闭环了足够的线上工具来提供远程办公基建,用我们所熟悉的产研岗位来举例,日常的社交沟通通过我们自己开发的 IM 工具进行,需求的设计通过 Axure 输出(实在是没法协同办公,被我改成了 MasterGo),需求文档的设计与输出通过 Atlassian 公司出品的 confluence 进行汇总,项目和需求的进度管理通过 jira 进行整理与分析,平时的各种会议都通过腾讯会议开展,公司自己搭建了对应的 VPN 网络,搭建了私有化的 nextcloud 作为内部网盘资料库,代码更新与 review 用 GitLab 管理,与人力相关的工作则会使用第三方的 iHR 工具(这玩意是真的难用)进行落地。

> 虽然这些工具在我之前的公司中也都分别提供了,但通过这些工具确实能够基本对于日常办公所有需要的东西都一把梭了。

不仅我们我们有丰富的线上工具,公司内部还在推崇“数字化留痕+15 分钟回复”的工作模式。前者就是要求每一个岗位都尽可能将所有的工作发布在内部的 confluence 空间中,为他人提供尽可能方便的渠道了解自己的工作,后者则是要求全员在工作时间内,最晚回复他人消息的时间不能超过 15 分钟。

刚进入公司的感受

在刚入职那一会,我每天的生物钟基本是这样的:

  • 早上8点20起床,大概用10分钟洗漱收拾吃早饭,9点整坐在电脑参与晨会,开始一整天的工作;
  • 中午12点到1点半午休,看看新闻,刷刷综艺;
  • 晚上6点准时下班;

我想你大概可以理解到我在刚入职这家公司前几个月的时候体验,总体就是一个“自在”

可以省去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也不用担心迟到早退,从卧室到书房不到 20 米就是我每天的工作日常。不用担心通勤高峰,起床后可以优雅从容的吃早饭,看新闻(你有多久没有在大清早看过新闻了);中午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饭后在床上睡一会;办公期间累了可以站起来随处晃一晃,撸撸猫听听歌,调整思绪;哪怕当天工作内容太多上班时间没搞定,加班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晚上回家的问题,到点可以直接洗澡睡觉。

> 正因如此,公司中有很多同事都有和我一样的想法,比如就有运维同事去了大理工作,生活好不惬意。

此外,我对家里的办公的环境也优化改善了一下。从最开始稍显杂乱到逐渐购置了所需要的办公设备,很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办公体验。

true

在上面这个图中,你可以看到我前后升级了麦克风,副显示器,办公桌和鼠标垫,人体工学椅,窗外的风景等等。而随着负责工作中相关业务的增加与变化,其实在家办公也并不能完全避免“加班”,就像蒋老师经常吐槽我“这都周末了,你在家搞到凌晨一两点,你们老板知道吗?会给你涨工资吗?”

> 在设备升级这一块来说,我觉得只要是有长期的居家办公计划,其实都应该投入一部分的资金,这部分能够获得的收益会随着时间增长,远高于最初投入的(更关键的是由于对工作的认可与热爱,所有的投入都是自费的)。

久了之后弊端渐显

当在这家公司工作久了之后,因为与大家熟悉的程度越来越深,自然就发现了些许“潜藏在水下”的小毛病。这些毛病可能并不会直接影响工作,但却切实影响到了工作的体验,最终可能会在一天统一爆发。

首先从“人”开始聊起。

坦白来说,远程办公对于每个人“工作主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一些工作高效的人是可以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保质保量输出工作成功的,因为自己能够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办公,很多时候可以交出一份“比以往更好”的成绩(这种场景有点像是小时候每个班里,总会有一些同学上学的时候可能也在玩,放学回家作业大部分都写完了,但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不错)。

但对于那些“原本就需要约束”的人来说,远程办公很可能成为了他们“摆烂划水”的帮凶(反正你也看不到我在干嘛)。比如我曾经在和同事开会的时候,偶然间听到他家里人忽然的吐槽”你居然一边开会一边打游戏?“前不久也听说有研发同事在家办公一整个下午,只提交了 4 行无关紧要代码的故事。

由于远程办公所导致的天然距离屏障,公司的管理层也“更容易”关注到眼前人的向上管理。你在家里因为责任心肝到凌晨远比不上其他离老板更近的人“无意”说自己昨天加班到 8 点(明明他没下班就去健身了),由于距离因素,你的“自主+辛勤劳作”可能还会变为其他平级同事向上管理时暗褒自己“无形之中掌控全局”的管理手段(即使和他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 久而久之,同样的管理规定不能对每个人发挥作用,总有人有借口和理由为自己辩解(或者压根不屑于辩解,反正离老板更近可以走特权)。

此外,那些“工具”也不见的真的能发挥作用。

毕竟工具的最终使用还是会回到“人”的手里。如果管理制度有所缺失,那工具可能就没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就像制度一样,可能是某些人的利器,也可能是某些人的枷锁),而工具没有真正落地可能就导致某些人可以肆无忌惮地钻空子

true

不如就拿上面公司所要求使用的工具来举例,有很多小问题。

我司需要在 jira 中登记自己的工时(但也没有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这其实就导致了每个人工时登记的“不准确性”,比如有的同事每天的工作记录都是“和 XX 客户开会”,但实际上在这个会议中他可能就是旁听(挂机 3 小时发言 5 分钟?),也不发言也不输出会议纪要。

在 confluence 中原本要求大家尽可能详细得更新维护自己的工作内容,但不同人的书写习惯不一致导致无法落地(事实上能够写出来一篇详略得当的好文章真的有一定门槛)。同样是会议纪要,A 写的总结中思路分析风险处理待办计划都面面俱全,而 B 写的好像就是占用了一个页面,不如不写。团队推崇的“高效方法论”也无法在每个部门中落地,不同团队的部门墙还可能进一步深化沟通与交流的隔阂(凭什么你 A 部门的方法论我 B 部门要遵守?),其他的像是会议章程和规范等等(比如公司要求开线上会议需要开摄像头,有一部分人仗着特权不遵守直至最终规范落空)都有类似的问题。

我司使用的是自己研发的 IM 工具,在后续由于业务调整又没有办法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这也导致了工具的稳定性远低于大厂的 IM 工具(比如丢消息,消息发送失败等等),这反而又影响到每个人的工作体验(但公司又不愿意换成大厂的 IM 工具,大家只能有一种“来都来了,还能咋地”的办公体验)。

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工具也是一样,良好的工具其实应该是每个公司中的“核心方法论与价值观”,并且通过彼此共同的思维方式与逻辑来提供良好的办公体验。如果对工作进行思考的方法和对人理解的同理心本身就是落后的,那再好的工具也没法提供优秀的办公体验。

而随着公司的规模逐渐壮大,公司也不能保证后续招募的每一个同事都有“一致稳定“的处事思维,最初的”开放,友善,积极“的价值观随着新人的加入与老人的流失与改变,公司的办公氛围也有所改变。

> 我也是后续才意识到,不管是在哪种规模的公司,都很难完全避免“办公室政治”这件事。即使你百分百为工作尽心尽力,但依然有别人在背后说你坏话,远程办公这件事在某些时候也有可能会成为“信息不对称”和“向上管理”的帮凶,目前看来这件事依然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后续的变化

由于一些管理模式的变化和资本的介入(很难一两句话讲清楚),我们从今年的 9 月起就陆续将办公方式从线上全面转为线下了

除了原本 base 深圳的同事需要全体去线下办公室打卡考勤,在广州,成都,北京办公室的同事也都需要转为线下了,一些人员较少的城市也有一些对应的措施和手段加以限制,用于平衡公司在人力上的整体成本。

此外打卡时间也从原本的朝九晚六变成了现在的提前到八点半,这也导致原本一些本因为远程办公所加入公司同事的通勤时间忽然就变成了每天超 4 个小时。在成都,我找到了在天府五街附近的一处办公空间,具体的过程你可以查看这篇文章(目前来说总体的办公体验还是可以接受)。

true
天府五街的照片

而与之带来的变化,其实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的清楚。从管理哲学来说,一家正常的公司不应该因为任何的人员去留影响它的核心运营,尽管有一些人员流动或岗位交替,但也能够在自己的赛道和行业中为客户或者用户持续提供价值。从市场角度来看,其实从去年甚至前年,就有很多公司选择断臂自救,我所在的公司也不过就是采取了一些常见的方法来进行降本增效(虽然大家在私下或多或少都会吐槽公司的“味儿”变的和以前不一样),更何况还是在年营收逐渐上涨的情况下。

而如果就事论事的话,我们很难定义说这些事都是因为办公模式从线上转为线下所引发的。导致这些事情出现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单纯的线上转线下的办公模式,还是说很多创业初心随着时间流转被淡忘了?

> 如同我司潇楠老师所说“公司的规模仅仅是百人规模,但在某些层面‘大公司才会出现的毛病一个没少’。公司早期所宣贯的‘拒绝向上管理,避免以 title 为上,摘低垂的果子,吃自己的狗粮,保持 open 的心态’等各种价值观,相比巨大的惯性似乎都已烟消云散。

true
相比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谁又能拒绝 CXO、XX 总监、XX 高级专家的 title 诱惑呢?

每一家公司虽然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核心产品与服务,但我始终觉得这些外部产出的核心依然是人。就像是脉脉和小红书上现在永远都在吐槽大厂的“味儿”和之前不一样,但毕竟在求职就业这件事我们总是得要变的客观一点,不管公司的口碑或者外部评价如何,总是一座座的围城,在里面的人说着处处不好,但在外面的人又趋之若鹜。

但我在很多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艘“忒修斯之船”到底还是之前那艘船吗?现在的我还是之前的我吗?

在2023年的现在,我们到底要怎么保持住自己呢?在团队负责人这个岗位上,我一直想尝试在部门中营造一种“高效且人文”的办公环境,目前来看从团队成员的效率,反馈,和状态来评估的话,这一步做的还可以。但是当面对各种外界的力量和因素时,我又应该怎样保持这样的氛围?我应该怎样操作才能避免被当成别人向上管理的筹码?

好问题,我可能还得想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