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咕噜之死,3A理想如何将一家明星游戏公司拉入了坟墓?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gamelook.com.cn/2023/10/52921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咕噜之死,3A理想如何将一家明星游戏公司拉入了坟墓?

2023-10-11 • 海外企业新闻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2023年作为电子游戏行业的大年,众多大型新游层出不求,其中不乏《博德之门3》这种年度口碑佳作,但也有《魔戒:咕噜》这种年度最差游戏。

据Steam的数据,目前《魔戒:咕噜》的好评率仅有36%,在Metacritic上,该产品的玩家评分只有1.2分,一众游戏评测媒体也都纷纷为该产品打出了极低的评价,媒体平均分更是只有34分。

lazy.png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口碑和商业双双扑街的作品,其背后的开发商其实是成立于2007年、曾被视为德国游戏行业新星的Daedalic Entertainment。

游戏的失利也为Daedalic Entertainment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就在《魔戒:咕噜》上线的一个多月后,Daedalic Entertainment就宣布将裁撤公司的游戏开发部门,未来专注于游戏发行的业务。

lazy.png

近日,德媒Game Two就通过采访30余位与Daedalic Entertainment以及游戏《魔戒:咕噜》有关的人员,包括公司的前员工及公司创始人Jan Baumann,揭示了众多有关公司和该游戏的幕后的细节和内容,展示了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首个3A游戏项目,是如何将这家明星企业拖入深渊的全过程。

对于当前正在向着3A游戏攻坚的中国游戏行业,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经验,对于国内类似的游戏团队而言,或许至关重要。

从行业新宠到卖身巨头

和很多企业一样,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成立也充满了偶然。

当时担任另一家德国游戏公司公关和市场营销总监的Carsten Fichtelmann,看到了公司创始人Jan Baumann耗费了3个月打造的游戏,也是Jan Baumann的大学毕业设计项目《Edna & Harvey: The Breakout》背后的潜力。

于是二者一拍即合,共同创建了Daedalic Entertainment,并在得到了德国汉堡市的赞助后,将《Edna & Harvey: The Breakout》进行了简单地调整后,作为公司的首款作品发布了。

lazy.png

《Edna & Harvey: The Breakout》

《Edna & Harvey: The Breakout》也确实取得了开门红,不少媒体都对游戏给出了90%以上的好评,甚至有人将该产品称为“完美”。

“我们的项目大多都以“故事为先”的理念进行开发的。游戏玩法等其他组成部分总是次要的。这对于点击式冒险游戏来说,并不是不寻常的。”Jan Baumann说道。

在“故事为先”的理念下,Daedalic Entertainment后续又在包括《The Whispered World》《A New Beginning》《Harvey’s New Eyes》等多部作品中取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成功,拿下了众多奖项。

“Daedalic Entertainment成为了优秀冒险游戏的代名词,他们也成为了德国游戏行业21世纪以来,最典型的成功故事,有点像德国游戏行业的宠儿”。

如此耀眼的成绩自然也让公司得到了更大型企业的关注,2014年,德国最大出版商Bastei Lübbe就出资,收购了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多数股权。

虽然早在收购前,Daedalic Entertainment就开始了探索更多的游戏品类,比如策略RPG游戏《Blackguards》。

lazy.png

《Blackguards》

当然,这一转变背后确实也有游戏市场发生变化的原因,“无论你在点击冒险游戏中取得多大的成功,都无关紧要,随着Steam对所有人开放上传游戏,这个品类变得更加困难了。”Jan Baumann表示。

但在被收购后,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转型策略变得更加激进,由于需要向股东负责,“他们摒弃了代表性的点击式冒险游戏赛道,尝试了更大众化的游戏品类。”

转型阵痛下,压力催生了自上而下的变形

在游戏《Silence》上,Daedalic Entertainment第一次尝试了3D和手绘的元素结合,提升游戏的表现效果。

不出意外地,由于在这个领域的经验不足,《Silence》研发过程变得非常繁琐。游戏并没有在2014年底像他们计划的那样上线,而是整整跳票了两年。

“《Silence》是一个优美的游戏,但整个项目消耗了我们团队太多的能量。团队中的一些成员表示他们在游戏项目结束后需要休息一下。”

雪上加霜的是,团队的此次转型3D游戏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Daedalic Entertainment也因此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员。

lazy.png

《Silence》

这一情况延伸到了公司后续《The Pillars of the Earth》《State of Mind(该公司首次采用虚幻引擎开发的游戏)》等多个项目上,令人失望的销售数字、难以收回的成本成为了萦绕在所有人头上的阴霾。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正是公司的CEO Carsten Fichtelmann,在德媒的采访中,不少人提到了这位领导者相当情绪化的性格,以至于办公室里产生了人人自危的情绪。

一个个项目的失败更是让这位CEO带领下的团队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即疯狂地加班。

游戏行业的加班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都相当普遍,也不算新闻。在德媒的采访中,Jan Baumann也坦诚地表示,在公司卖身Bastei Lübbe之前,自己就有加班的习惯,经常周末也会留在办公室工作。

“对于游戏《1½骑士》,我们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我没有太多考虑。那就是我的生活,我享受它,但这对员工来说,其实是个糟糕的示范。”

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前员工也现身说法,“有两个星期里,我一直都在加班,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个小时,在E3展会期间,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更是一度达到了16个小时。”

“因为那时候我还很小,我当时非常有野心,绝对想要攀登职业阶梯,所以当然我付出了更多!”

而一切的一切,在2015年新的COO Stephan Harms进入公司以后,变得更加不人性化了。

这位COO在任期间,根据德媒公布的信息,他曾直接向公司员工发送邮件,宣传中国互联网颇为熟悉的“福报”的理论,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至少应该工作到晚上10点”、“互联网行业加班是常态”、“能够在游戏行业工作和加班是员工的福气”、“没有加班费”等。

甚至后续根据受采访人员的叙述,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人事部门还要求实习生签署自愿加班、上班的协议。根据德媒的报道,实习生在签署了相关协议后,公司就无须按照当时的最低标准支付实习生薪资。

问题是,在此之前,Daedalic Entertainment就已经尝试过强制降薪的举措,而很多加班也已经是无偿的了。

“我被邀请到人力资源部门延长我的合同。在我将合同带回家研读之后发现,甚至比我按最低工资赚得还少。第二天,我带着这些信息回到人力资源部,他们告诉我他们不会支付更多。”

对此,Daedalic Entertainment回复德媒的言论也相当有趣,对于加班,该企业表示“受采访者提到的现象可能是个例”,而对于针对实习生的剥削,公司更是直接摆烂,表示“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公司已经无法找到当年包含相关信息的文件了。”

自研游戏一蹶不振,代理业务却风生水起

除了高压的工作环境外,Daedalic Entertainment在被收购后一开始的失败也让团队与母公司Bastei Lübbe之间嫌隙渐生,这不仅影响了公司内部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在游戏创意方面,进一步限制了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发展。

据悉,被收购后,除了日常项目的开发,Jan Baumann其实也一直在构想一个类似Quantic Dream的互动电影式的游戏,但在整个项目真正开始之前,就被终止了。

虽然2018年,因为Bastei Lübbe陷入财务危机,Carsten Fichtelmann和COO Stephan Harms以410000欧元的价格买回了大部分股份,但大企业文化的影响显然依然留有余温。

lazy.png

后续Daedalic Entertainment在2020年发行的一款RTS游戏《A Year of Rain》虽然开局不利,玩家评价有限,但作为一款RTS产品,其实依然有着不错的上限,该项目也饱含着开发者团队的热情。

但就在公司内部决心慢慢完善游戏内容,很多玩家也颇具期待之际,管理层以难以盈利为由,在游戏发布三个月后就停止了资源投入。即便Daedalic Entertainment对该产品的预期其实是一款长线运营的服务性游戏。

不过虽然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自研游戏业务接连搁浅,但好在团队在游戏发行业务方面还是慧眼识珠,拿下了许多表现不错的产品,比如策略游戏《Shadow Tactics: Blades of the Shogun》、生存恐怖游戏《Barotrauma》。

更重要的是,经过4年的谈判,2018年,Daedalic Entertainment终于与托尔金家族达成了合作,拿到了《魔戒》的游戏化授权。

lazy.png

虽然当时公司内部气氛凝重,但能够涉足3A游戏,拿下魔戒这样的大IP,依旧让不少人相当积极乐观,特别是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营销部门员工。

在获得许可并刚刚启动项目一年后,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营销部门就对外官宣并大力推广了《魔戒:咕噜》这一游戏,并毫不收敛地与《古墓丽影》《神秘海域》等经典3A大作公开比较。

即便当时Daedalic Entertainment并没有任何开发3A游戏项目的经验。

事实证明,Daedalic Entertainment早早地宣发确实为《魔戒:咕噜》的开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开发团队马上意识到,很多宣发团队吹得牛,自己很难实现。

再加上由于缺乏经验,当时整个团队都在不停地做加法,试图在游戏中实现一个又一个创意和新玩法,整个项目的研发迅速进入到了混乱的状态之中。

经验失灵,投入有限,母公司背刺

更致命的是,Daedalic Entertainment一直以来坚持的“故事为先”的模式,在《魔戒:咕噜》项目上失灵了。

游戏的剧情确实一开始就写得很丰富,但据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前高级程序员、技术总监Paul Schulze的说法,当时程序、美术、视觉表现等团队能够实现的效果,明显与游戏的叙事产生了脱节。

据悉,《魔戒:咕噜》的核心开发团队(游戏结束后致谢部分的人数)只有《神秘海域》《古墓丽影》等产品的三分之一,不到90人,而游戏的开发预算,更是远低于传统3A产品,仅有1500万欧元。

cybercost3.jpg

作为参考,CDPR公布的仅2077的“往日之影”DLC的团队人数,就高达360名,参与制作的总人数达到3600人,仅研发成本更是高达8450万美元(约合8000万欧元)。

捉襟见肘的投入加上严苛的工期,《魔戒:咕噜》最早规划的上线时间在2021年9月,让Daedalic Entertainment错误频出。

2021年Daedalic Entertainment放出了游戏的首个CGI短片,该短片彻底掀开了游戏的遮羞布,粗糙的游戏内资产、令人失望的美术质量带来的是网友糟糕的评价。

Daedalic在回复德媒时自己也表示,“预告片的某些片段可以选择更好的素材。”

铺天盖地的糟糕评价重重地打击了Daedalic Entertainment开发团队的信心,当然,当时研发团队还试图补救《魔戒:咕噜》的游戏内容,直到今年该产品发售后。

lazy.png

铺天盖地的差评淹没了这一曾经万众期待的游戏,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母公司,《魔戒:咕噜》的发行商,法国公司Nacon更是在这一至暗时刻再补了一刀。

不仅在公开地道歉中,一度将游戏的名字都拼错了,引发了IP粉丝以及玩家更大的不满,后续更是在Daedalic公司的下一款《魔戒》游戏,暂定名为《魔法之旅》的项目被取消后,迅速砍掉了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游戏开发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德媒的报道,当时Naco发布的道歉声明Daedalic Entertainment并不知晓,并且该声明疑似使用AI生成。很显然,Nacon的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有想到复查一下AI生成的内容,直接就放到一张图片中发了出来。

自此,事情也来到了尾声,曾经充满创意的德国游戏行业宠儿Daedalic Entertainment已然失去了灵魂,一个为时尚早的3A项目,将一个有前途的德国游戏工作室带到了面临消亡的境地。

结语:

创业初期,Daedalic Entertainment凭借着故事讲述上的优势,在冒险游戏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然而被大公司收购后,不断尝试转型却屡屡失败,最终在魔戒这样巨大的IP挑战中翻车。公司内部文化的变化,资源投入力度的不足,都是这一失败的原因。

而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沉没,既是无解的遗憾,同时也警示着我们。

如今,中国游戏公司也正处在一个追求规模化和3A化的过程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任何转型都要建立在公司文化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警惕管理层的盲目膨胀和不理性决策。

一个企业自己掌握的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游戏公司必须清醒认识到自身的定位和能力范围,稳扎稳打,逐步积累经验,才能走得更远。

Daedalic Entertainment的教训犹在眼前。中国游戏公司若要在3A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扎实内功,增强独立研发能力,并保持敏锐的市场判断力与执行力。

星辰大海再美好,却也是不自量力的水手的葬身之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3/10/52921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