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从来不用FA”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46514793844544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从来不用FA”

36氪的朋友们·2023-10-08 02:50
VC的项目渠道来源已经深刻地发生了变化。

前阵子张勇从阿里卸任出来自己做VC的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

这事儿在我看来,有两个信息点想拿出来讨论一下:1)这是典型的高管辞职创业的故事,因为他们的起始资金向来是不缺的——在张勇这个案例里,阿里轻松自掏10亿美金;2) 除了“高管”这类,目前VC重要且主要的项目渠道来源还有哪些?

大家应该都常常看到某公司高管刚创业,已经顺利拿到融资的消息,似乎高管意味着一种VC投资的安全感,也似乎他们可以一直享受着某种投资红利。我的一位FA朋友曾和我提过一句话,“如果PPT简介里有‘曾是某集团经理’的介绍,我推项目时的确会更积极一些。”

不论其他,单从现象来看,我发现VC的项目渠道来源已经深刻地发生了变化。

投硬科技,首先考虑“知名高管”

“我从来不用FA。”

这句话来自陕西某人民币基金的创始人李力(化名),他用肯定且坚定的语气强调了机构自我挖掘项目能力的重要性。

这家机构不用FA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他认为FA介绍的项目很散,“东一个项目,西一个项目”,不成体系。而现在一家机构如果想要在行业里深耕且做出成绩,项目起码要“成体系”,这样才有下一步形成机构自家生态圈的可能。

第二个原因是,在他眼中,FA介绍的项目一般都会进行包装,粉饰痕迹过重,容易造成误导,这加大了他们真实了解项目的成本。

第三,接受来自FA的项目,对投资人来说是将自己摆在了被动的位置上。“我不太愿意”,他说,“我们基金上下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无论是专业能力、过往业绩、团队作风、行业认可度,我们都一定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跟着FA后面。”

不依赖FA的他们,将很多精力放在了辞职或有意向辞职的知名企业高管身上。李力说,“我昨天还参加了一个活动,很多上市高管都在。”

其实不管是张勇做VC也好,还是王慧文此前做大模型创业也好,他们的存在很像是被VC这个“狼群”盯上的“羊”——虽然此比喻并不那么恰当,一方面他们自然无需FA的“粉饰”,另一方面无疑“知名公司高管”是最受投资人欢迎的项目渠道之一。

另外,“不用FA”还有一个B面是,投资人正在将项目渠道更加细分化。

李力告诉我,除了高管创业,高校教授/科学家、医生等人群也是他们的项目渠道来源,“有一些投资人说科学家不懂创业,因为我们投的是硬科技,更看重科学家的专业技术能力,其它方面我们帮忙配置好就可以。”

李力一直强调着投资硬科技为什么要首先考虑“知名公司高管”这件事: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他希望项目的创始团队拥有产业发展经历,“一,这代表他始终在一线,对市场足够敏锐;二,他会有能下沉的产业资源。”反而所谓的“高管创业=融资敲门砖,高管创业自带光环”等言论,李力表示并非如此。

投资人的安全感

VC盯着高管出来创业,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原因不难推测:这种投资策略既安全又省心,还高效。通常一个知名高管一发出创业的信号,投资人的TS就立刻跟上了,不需要几个月的尽调期,也不需要成日成宿的出差、沟通,只需要一个高管的名字即可。

尤其到了今天,“安全”一词足以代表所有。高管,只是投资人安全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然知名高管创业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拿到的钱都很多,估值也都不低。还是以张勇和王慧文为例,在资金如此紧张的今天,张勇的首只基金轻松拿到了10个亿美金的offer;王慧文则是在因个人健康退出后,将仅成立了4个月的光年之外轻松卖到20.65亿元。

张勇和王慧文不是孤例,比如今年下半年里就有多起高管创业案例。举几个例子:7月,前蔚来高管谢晨博士创建的合成数据公司就在半年内完成了3轮融资(今年公司刚成立);同月,前锤子高管吴德舟创立了AR科技公司,天使轮就融了5000万美元,巧合的是罗永浩去年宣布创业后3个月里也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今年9月,Amyris公司原高管赵丽山在上海张江创业,2年融4轮,累计融资额近5亿元。

细心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以上创业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几乎都是颇知名的大体量基金。

说得直白点,“高管们”是在用名誉兑现价值,而投资人对高管表现出了绝对的安全感,尤其是知名机构。

不光是投资出来创业的高管,邀请企业高管来担任合伙人,也是投资人应对“不安”的行为。

“我一开始没想过要做投资,是xx得知我从甲方的CEO岗位出来了,他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一位刚独立出来的某基金合伙人方华(化名)对投中网表示。这家基金对方华积极抛出橄榄枝的重要因素就是,方华曾任某集团的CEO,有丰富的产业经验。

方华作为产业人士加入陌生的VC是如今创投圈的一抹剪影,硬科技投资为主题的今天,可想而知“高管”的受欢迎程度有多高。李力同样也表示,他们机构内部有80%的人来自于产业,“我们苏州办公室的常驻投资人就有8年的产业经验”。

另一家上海的人民币基金创始人甚至透露,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拜访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他们会和上市公司的研发部同事一起深度交流,“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而聊天内容都是与技术创业、产业变革及趋势等有关的话题。

为什么?因为这些“高管”懂产业。

“我有十几个被投上市公司高管的朋友圈”

当下的投资人还有一个安全感来源:来自水下项目的挖掘——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

张勇、王慧文等人代表了“水上项目”的极端,但对普遍的投资机构来说,水下项目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挖掘水下项目的能力,至关重要。如上文李力所说的,构建好生态才能第一时间抓住水下项目,而所谓的高管们的朋友圈则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管”成为了一种标签和信号,也代表了投资人寻找项目的触角之一。“我有十几个被投上市公司高管的朋友圈,也是地方高校、创业营、地方上市委员会等的参与者。”有投资人告诉我,“这些就是生态,圈子里一旦有什么消息,我能第一时间知道。”

我所思考的是,“高管”是不是应该成为VC/PE项目来源的主要渠道并不那么重要,事实上话题讨论来讨论去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投资的本质应该是什么。或许在今天,这个答案只是投资以安全为主而已。

转换成具体的细节则是,当投资人想表达自己的投资优势时,他们常常爱说诸如“我有十几个被投上市公司高管的朋友圈”这般的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喜乐,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