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 的改变》 摘抄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uncle.blog/bai_fen_zhi_5_de_gai_bia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5% 的改变》 摘抄

发表于 2023-07-29
字数总计:6.7k|阅读时长:19 分钟 | 阅读量:8

#引言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这不是故弄玄虚,明知道答案却非要卖关子,而是我们相信,来访者遇到的困境绝非听别人几句话就能解决  (  或者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至于特意在这里求助  ) 。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 “惯性” 的对手。

这些建议真是有益的吗?这件事也值得怀疑。凭什么认定来访者按照我们的建议做就是好的?它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认识和个人偏好: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习惯用哪些办法解决困难。这偏好适用于咨询师,却未必适合其他人。

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在找 —— 即使身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 “思考” 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 “做” 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我不太看重读者对我在观点上的共鸣,像是 “每句话都醍醐灌顶” 或者 “真相了”。这些说法是在表达:“你说出了我一直同意的道理,很棒,但我没有什么行动。” 比起这个,我更想听到的是:“我也不清楚你说得对不对,所以我试了试。” ^3sx5hr

“问题” 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叙事,它建立在提问者过去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视角之上。既然问题是在这个角度下产生的,就无法通过相同的角度解决。 ^xjd7ir

我不同意他看问题的角度,我有不同的视角,但我能否把他当成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是能看到他行动的合理性,还是认定 “他犯了错,我要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 后面这种心态无论怎么美化,都会让我的建议带着一丝不自觉的傲慢,结果可想而知。谁会愿意听一个看轻自己的人说话呢?反过来,一个人越是被理解,越是感到安全,就越是愿意打开自己,面对新的经验。 ^lzp2q5

如何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拓展当事人看问题的角度?关键在于我们内心是否真的如此相信。

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

  • 不要对改变的期望太高,有  5% 新的经验就已经很好了。改变的悖论往往是这样:如果我说 “请你变成那样”,对方会说 “可我做不到”。我说 “好吧,请保持你原来那样”,对方又会说 “这样是不行的,我想改”
  • “请你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 书里的一问一答都是如此,乍一看不 “解渴”,对方的核心问题没什么变化,有些尝试甚至是在背道而驰,但没关系。重点是他有了不一样的经验。新的经验就是会带来长远的改变。

#Chapter 1 自我

“自我” 是自身的一部分,但又不能全然被自己所掌握。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遭遇对自我的失望、恐惧、不接纳。这是最普遍的困惑,也是最抽象、最复杂的困惑。

思考” 和 “想” 是有差别的。“想” 是懒惰的自由,“思考” 却必须带上复杂难言的现实生活,以及对真实自我的理解。“我想辞职” 和 “我考虑辞职”,难度差异太大了。 ^rkec9u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是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 “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

消化了 “我不该如此” 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  (  满意也罢,不满也罢  ) 。这还没完,从看清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在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这件事上,我们有一生的路要走。

5% 其实也不错了,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 5% 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 0%。

我为什么不继续说服她,她有改变的希望呢?因为我猜,她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对峙。她渴望改变,然而通篇又在证明自己的无望,这常常会吸引其他人去反驳,去灌输给她希望。改变的责任不知不觉转移到别人身上,她本人反而更抵触:“你们说的希望在哪里呢?我都试过了,真的不行!”——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何况靠别人灌输的希望始终有限。

  • 遇到这种情况,更好的办法是同意她现在的心理现实:如果她认为自己身处谷底,那你就接受这对她来说就是真的(哪怕你实际上不这么看)。彻彻底底站在她这一边。然后呢?行动的责任就落在她自己肩上了:她的人生陷入了大麻烦,她现在已经身处谷底,下一步她打算如何行动呢?

虽然疫情是一个客观事件,我们无从选择;但如何让它为自己所用,却是可以主观调整的。选择强调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一种策略,叫作 “防御性悲观”,也就是预先为自己铺好后路:万一失败了,不怪我,怪外部因素。看上去像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但是换一个角度,也不失为一种给自己解压松绑、轻装上阵的办法。

  • 生活中我们觉得这种心态有点负面,更推崇乐观地面对困难,那当然是一种英雄主义。但我们不能代替当事人的选择。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仪式,帮助他把无意识的策略转变成有意识的自我对话,怎么选都是对的,但他可以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做选择。我们看到,当他做出自己的选择 —— 哪怕选择一种 “悲观的态度”—— 他在后面的行动中,就能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李老师” 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她的那些同龄人,他们似乎秉承一种理性的态度,劝说她减少不必要的执念,轻装上阵,好好生活 —— 可这些声音恰好是问题所在。它们无异于是在说:“这种你坚持的存在方式,是有问题的。” 其实呢?没问题,提问者只是痛苦。痛苦是一种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这很正常。世界上多的是人选择这样存在,也安于这样存在。如果把它当成问题,这种认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痛苦。

  • 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表达得更明确:不要放下。保持住你的痛苦。痛苦当然可以是人存在的方式。它代表着还没有答案的课题,而这个课题是有价值的。它在追问:“我做了能做的一切,但我还是不满足,我还要做什么?” 没有答案,那就去找,但问题没有错。不要放弃问题本身。

每当你担心小概率事件发生时,就告诉自己,不要心怀侥幸,它注定会发生(更何况你担心的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剩下的问题就是:你必须采取怎样的预防或补救措施?—— 然后,去把该做的事做到。

  • 听上去这跟你现在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但至少你这样做是有底气的,不用一边做一边怀疑自己 “是不是杞人忧天”,那样是双重的辛苦。

从你的日常来看,你不需要真的自律,你只是需要一个叫 “自律” 的符号,用它带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

  • 这是很重要的自我发现。我们现在动辄讲 “自律”,似乎自律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但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只能是一件具体的事,比如工作,就应该追求工作的完成度。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丝不苟的节奏,就可以被称为 “自律”。自律很好,但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单单追求自律的状态,那就是买了一个名叫 “自律” 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
  • 自律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拧巴。它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 —— 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要自己必须做,这才叫作自律。而且不是做一次两次,要重复,日复一日,从这份坚持中获得某种意义 —— 可是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如果找一件自己更喜欢的事,高高兴兴地做下来,不是更简单吗?

世道艰难,你却如此轻易地拥有现在的生活,玩游戏,画画,还有人可以爱,这是容易让人感到不安的。也许焦虑的用处在于不断地 “折磨” 你,让你不时感受痛苦,是一种内在的补偿机制。

  • 也许在焦虑的时候,你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来 “折磨” 自己。比如做几件你平时没有动力去做的事。
  • 一部分焦虑转化成了我的动力,转化的同时也减轻了我的焦虑。

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 “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 的正反馈循环链路。与之相反的就是 “向下螺旋” 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越想越难受。这种时候就要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 “向上螺旋”。

  • 有时人们不愿意开始行动,会把原因推给 “状态”:“等我状态好了,这些事都会水到渠成。” 但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自己变好。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人在纠结的时候,头脑里总在自我否定,想法一会儿一变:想做的事,事到临头又觉得做不到;想放弃,又不甘心。怎样都不满意。一个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念头拿 “出来”,变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对话。写下来,念出来,演出来,都可以。一个想这么做,而另一个刚好反对,如此而已。

  • 当几个声音都在一个人的头脑里,来回纠结,难免就让人感到困惑:“我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明明想做的事,偏偏又做不到?” 变成几个角色,一下就清楚了 —— 就是头脑里同时有几个人嘛。几个人立场不同,意见谈不拢,也正常。这样的矛盾在生活里比比皆是。
  • 不要预设只能存在一个声音,这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暴政 —— 我们总认为自己只能有 “唯一” 的观点,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困惑。有时候,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表达,本身就带来了沟通和解决的空间。
  • 如果一个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它们又指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对这种冲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两者同时实现。只不过放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像是单双日或者单双周。比如说吧,一个人可能想佛系,又觉得佛系不好,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与其花时间纠结 “哪种人生观更好”,倒不如两种都要:一半时间充分努力,另一半时间充分躺平。
  • 他不需要追求 “统一” 的生活态度,那样就只有一半的时间是好的,而现在是两种状态都好,都有价值;

如果劝他 “别担心,事情可能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这种劝慰往往没有用。“可能” 的另一面就是 “不确定”,担心正是基于不确定。对方一句话就可以反问回来:“万一呢?” 不要反驳,索性让他设定,担心的事确定会发生。

  • 回过头来,最坏的情况都能应对,现在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 沉浸在害怕中时,人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在怕什么,只是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太糟糕了!”“不可以让它发生!” 这时候情绪当头,没办法思考 “最大的损失有多大?”“整个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应变了:“就算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也能做点什么。” 进行了这样的深度加工,才能最有效地减轻焦虑。
  • 焦虑的时候,反而可以多想一想 “最坏的结果”。越具体,越实际,越有助于摆脱焦虑。遗憾的是,身边的人往往都在劝说 “别想了,不会有事的”,等于还是在强化这样的意思 ——“它很糟糕”,“确实不能让它发生”。等到双方陷入争辩,就更没有时间对想象中的灾难做现实化的处理。

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就像所有实验一样,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结果可能印证实验者的假设,也可能刚好相反。

  • 它把 “行动” 的目的异化了。做事是为了期待中的结果,这反而让人畏惧不前。
  • 为了确定的结果做事,就有失败的可能。但如果行动的意义在于自我探索,就无所谓 “失败”。

#Chapter 2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差不多被当成了 “童年阴影” 的同义词。这是流行于当代的一种伤痕叙事。人们在孩提时代遭遇的不幸,天灾人祸也好,父母失职也好,或者是观念的偏狭、风俗的落后,都在成长关键时期留下了痛苦的烙印,其影响被认为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 原生家庭的叙事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的媒介。它把当下的经历和历史建立了联系:自己被描述成受制于过去的、无从反抗的 “受害者”,一朝不幸,永远不幸。这成了一个悖论:过去那些事如果不是被反复提起,本不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 有时候,只要我们稍加梳理,原生家庭的解释就未必站得住。它是一种被发明出来的、功能性的解释,看上去是为了解决问题,实际效果却是维持了问题。
  • 过度的责任感让人更绝望,因为找不到其他原因,“只能是因为我不够好”。这时候就要让他看到,“不是我的错”,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都事出有因。这是 “原生家庭” 叙事本来的用意,创造更多的安全、稳定、被接纳。但要把握分寸 —— 承认成长经验的影响,不代表 “什么都不做”。接受不能改变的,恰恰是为了改变能改变的:过好我们今后的人生。

不要预设她不联络就是生气,万一她是在适应一个人生活呢?下次联系她的时候,你先用正常的语气招呼她:“新年好!我们给你做了爱吃的东西。”

  • 她怎么接,都把她假定为有能力的、成长的人。如果她不是,别失望,给她一点时间,下次继续。你不需要再改变
  • 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
  • 妈妈那些令我反感的行为和语言,如果不方便反驳,就保持尊重和淡漠。但如果她用更健康的模式对待我,我会积极响应,让她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

拖延的理由有很多种,最让人心疼的一种,大概就是 “我必须完全做好一件事,才敢向人交代”。他们不是因为不负责,而是过于尽责了。假如这位提问者看到我的回复,真的可以随随便便置之不理,她就不会有拖延的困扰了。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 “不去做”。一个成年人有能力拒绝妈妈的影响,却没有拒绝,除了来自母亲的积威之外,多半这个影响也是他(她)自己想要的。

  • 当一个年轻人对现状感到不满,对自己要求很严厉,同时也希望多体谅一下自己,那他就会说:“我已经尽力了,值得鼓励”,“都怪妈妈还在苛责我”。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父母的要求,去摆平内心的冲突。看起来好像 “难以” 摆脱父母,但这总比承认自相矛盾好受一些。
  • 也许当事人是有能力摆脱父母影响的,只是摆脱之后,还有很多属于这一刻的功课 —— 自卑也好,不够成功也罢 —— 那些烦恼仍然存在,并且作为自己的责任,终究只能自己承担。这让人看得更远,也更累。

如果想让父母看到你不是那个 “不懂事”“乱发脾气” 的孩子,请你告诉他们:每次争吵你只是控制不住情绪,但不是真的想让他们难受。为了体现这一点,每次你发现自己又 “怼” 了父母之后,就为他们做一件小事,比如倒一杯水(或者别的小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

  • 你还是可以继续争吵,这是控制不住的。只是吵完了做点不一样的事。
  • 比起 “不要吵架”,更有效的建议是 “吵也行,吵完倒杯水”。前者是在讲一个道理,正确,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后者则是一个具体的动作,只要想做就能做到。当然了,后者听起来 “不太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未必需要一个人发生由内而外的、连根拔起的改变。他也可以还是他,带着他(暂时没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做了一点不同的动作。在我看来,完成一个动作,比想明白一百个道理更有用。
  • 这样做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它让这件事变得轻松了。“不要吵架” 是一根随时绷紧的弦,“吵了再说” 则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松弛。这反而有助于我们情绪平稳。有些情绪不再被刻意关注之后,自己就会淡化。这叫作 “看见” 或是 “允许” 这些情绪。反过来,越是不被允许的情绪,就越难以自控。

有研究发现,那些在童年时期失去亲人的孩子,对逝去亲人最难说出口的一种情感是:生气。被重要的人抛弃的生气 ——“你抛下我而去,留下我在这个世界,一个人遭受那么多委屈。” 生气是有理由的,但这份生气好像又不容易表达:你遭遇了比我更大的不幸,我怎么有资格责怪你?

困住你的不只父母的声音,他们就算不吭声,但仍然有一部分压力存在,那就是时间。时间在一年年地流逝,而你暂时还没想好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这是烦恼的根源。这烦恼本质上是针对自己:你也不知道想要什么。

  • 家人念着催生的咒语,反而帮你消解了一部分压力,把个人的烦恼转移给了家庭的矛盾,好像全部问题都来自他们的 “催”。他们树了一个靶子。盯着这个靶子,关注点就不再是 “如何安排未来的人生”,而变成了 “如何应付家人”。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 “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 比如,子女决定了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如果子女想清楚了,就不困扰,因为这是他(她)的选择。可是父母不同意,他们担心这个对象不可靠,那么这件事就是父母的课题,只有他们为此感到困扰。按照课题分离原则,父母的课题父母自己解决,换句话说,子女并没有义务改变父母(当然更不用屈从)。
  • 很多问题的处理就简单多了,尤其是原生家庭的纷扰,很多都是子女成年之后,抱怨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他们不理解自己选择的工作,不认同自己的伴侣,或者在生活观念上跟自己不合,由此又引发了童年时的很多委屈…… 遇到这些问题,要让做子女的人知道,重要的不是跟父母较劲,你只要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够了。至于父母怎么想 ——“那不是你的课题。”

仪式的力量:它在生活中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例如,办一场庄重的成人礼,会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助于青少年减少孩子气的行为。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很多人都把 “克服恐惧” 看成目标,我认为不必。恐惧只是一种情绪,一个人带着恐惧这种情绪,照样可以采取行动。归根到底,做了什么是第一位的。

做事甚至不必产生 “实际” 的结果,行动本身就会开启 “向上螺旋”。最初的行动一旦被激活,身体自然会越来越有力量,做的事也越来越多。就像是在滚雪球,从最初的一小点开始,一圈圈越滚越大 。

你需要接受这一点:你在这个阶段,只能拿出 1/7 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一周只有一天做科研。无论你有多么不想接受,这都是现实。

  • 你要接受自己本质上属于这样一类人,也许你就没那么焦虑了。然后请你做两件事:第一,把这 1/7 的时间充分利用好,效率最大化(这一点,我估计你已经在做了);第二,剩下的六天尽情做其他事。
  • 尽量不去把科研看成一件痛苦的事,因为我觉得和一个东西对抗,需要耗费的精力远远大于处理它本身。

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带来了一点麻烦。麻烦在于,你不能让自己安于普通人的人生。所以考研失利后,你把 “安于另一种人生” 等同于 “失败”,你必须让自己过不好,才有动力继续证明自己。但你现在越是过得不好,它就越是让你恐惧,破坏了你的努力。

  •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如果你想尽全力证明自己一次,你就必须先安于当下的生活。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如此:请你先以 “不上研究生” 为前提,把当下的生活过好。这是一盘大棋,为了更好的考研心态。你可以每天暗暗地复习,但不要再寄托 “改变人生” 那么大的压力。这只是用来自我证明的游戏,轻装上阵才好。等到有一天,你的生活足够满意了,不觉得非上研究生不可了,你的心态才算是准备好。那时候,你才最有可能一战功成。
  •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信念说,成功需要 “背水一战”。认为人只有在无路可退的时候才会爆发潜能,甚至于 “思考退路” 本身都会被当成一种懦弱。我认为这个观念要辩证地看,有一些绝境会激发人的勇气,另一些绝境则让人陷入恐慌,反而没法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思考退路是一种更积极和勇敢的策略。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重复已经做过的思考。总在相同的思路中绕圈子,人就没法获得新鲜的想法,问题就仍然得不到答案。

  • 很多人拿不定主意,是太想要一个 “最终” 的答案。但哪里能找到这样的答案呢?可能今年这样想,明年的想法又不一样。每一次都只是阶段性的尝试。先试,试了才会有结果,时间自然会告诉我们对不对。放轻松,不对就改嘛。
  • 尝试的另一个前提是安全。多准备一些试错的成本。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