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上门强制枪毙”短信太离谱,但骚扰短信不可不防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27460318906842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上门强制枪毙”短信太离谱,但骚扰短信不可不防

雷科技·2023-05-26 12:56
手机用户苦骚扰短信久矣。

最近,小雷被一条短信截图刷屏了。这条短信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伪装成了一条“枪决通知”,着实在挑战大家的智商。

v2_fba85845367b4e31ac1dbefcebb81149@1547419282_oswg94221oswg690oswg536_img_000

(图源@平安北京)

短信内容里,骗子煞有介事地搬出司法人员,还有鼻子有眼地说是通过“天网”实现的位置定位。为了增强可信度,骗子还让收到短信的人去短视频平台搜索《执行风暴》,小雷查了下发现这还真是一部地方司法机关拍摄的微电影,但它说的是民事执行的案例,和骗子口中耸人听闻的“上门枪毙”八竿子打不着。对此,网友们则是嘲讽技能拉满,有人说它“诈骗了我的快乐”,还有人这就是恶搞的,想还钱都找不到地方。

v2_ed30e3eebb614ff1b5d8bc9f4c29b368@1547419282_oswg82115oswg1175oswg1255_img_000

(图源虎嗅平台截图)

如此一条降智的短信以及有一堆错别字的文字内容,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更让人痛恨起骚扰/诈骗短信背后的人。毕竟,即便你没有真的上当受骗过,也大概率被这类短信骚扰过。怎么把骚扰/诈骗短信拒之门外,是很多人都想学会的技能。

骚扰短信花样多,他们太“努力”了

以小雷的观察来看,我们日常生活中收到的骚扰/诈骗短信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即iMessage和普通短信。iMessage是苹果设备专属的短信服务,由苹果官方运营;普通短信服务由运营商提供,无论iOS还是安卓或功能机产品,均可以使用。

iMessage:骚扰成本更低,监管更少

先说iMessage的情况,小雷身边几乎每一个苹果用户,都有过被iMessage骚扰或诈骗短信烦的情况。这里要简单解释下,iMessage可以理解为苹果提供的网络短信服务,除了纯文本外还可以发送富媒体信息(图片、视频、链接等),并且不收费,前提是用户得有一个与之绑定的Apple ID。

iMessage具体使用时,用户知道对方的地址就能发送信息,不用像社交App一样先加好友,用户可以设置手机号码或Apple ID邮箱作为收发地址。但问题在于,无论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号码还是163、QQ的邮箱,都有泄露过的可能。毕竟,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泄露事件并不少见,邮箱、手机号信息被窃取的情况,我们很容易就会遇到。

v2_860097e83b38439e95b31989097b9d82@1547419282_oswg544869oswg1628oswg908_img_000

(图源苹果官方)

iMessage的免费机制客观上降低了骚扰成本,即便是大批量的群发,他们也几乎不用支付任何通信费用,这比普通短信更有“优势”。而且iMessage是有已送达、已读的回执功能的,侧面帮助骗子和骚扰者了解发送对象是否真实存在。

那么,苹果官方可以根据iMessage内容来识别出营销或诈骗信息吗?毕竟以苹果的实力,要做到这点并不难。

答案是不能,根据苹果官方的介绍,iMessage实行的是端到端加密,传输过程是保密的,苹果并不能获取中间的信息。这种机制的优势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代价则是无法有行之有效的审查防范手段。

普通短信:旷日持久的斗智斗勇

短信是非常古老的基础手机通讯功能,骚扰和诈骗短信也不是新鲜事物,它几乎和短信功能本身同时间出现,早在功能机时代就被大家口伐笔诛过。作为古老的骗术,诈骗短信也一直在“迭代更新”。

比如说,比较低级的诈骗短信,骗子还会用私人号码,甚至还会和潜在受害者一来一回地聊天,每一条诈骗短信背后可能都对应着一个真实的骗子。高级一些的诈骗短信,则会用看起来比较正规和官方的号码,通常是买来的400或106开头的号码,群发短信的能力也更强了。更进一步的诈骗短信,会采用更复合的诈骗手段,比如使用伪基站,能把发信号码伪装成和官方一模一样,甚至用AI技术来发信和回复,发信量大幅增加、行骗成本大幅降低,他们还会在短信内容里植入假冒网站链接,一条龙式行骗。

v2_243abe34f18842b29cc4390221e2adf1@1547419282_oswg5482034oswg3830oswg2020_img_000

(图源央视视频截图)

至于骚扰短信,更是防不胜防,它们不像诈骗短信那样绝对非法,但又像狗皮膏药一样让人不胜其烦。短信作为作为基础通讯功能,背后连接了海量的人群,自然容易被推销之类的人员盯上,骚扰短信自然就难以绝迹。

可能有人会好奇,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降智短信,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信,骗子为什么还要费力去群发?说白了,骗子的手段就是广撒网来筛选受骗人群,会相信“枪决通知”的,当然是极少一部分人,但这意味着他们会是更好的行骗对象。筛选出来的人,后续上当被骗的几率更高。通过这类降智短信,骗子可以在整个行骗环节中,把低成本的筛选部分前置,高成本部分后置更精准地针对“目标用户”。

防范诈骗短信,见招拆招

首先要说明的是,随着相关部门强力打击,电信诈骗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受到明显遏制。但日常生活中,想要完全见不到诈骗短信,仍然不太现实。作为用户,我们还是有一系列手段可以用来防范诈骗短信,把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还是分iMessage和普通短信两种情况来讨论,由于它们具体运行的机制不同,所要采取的手段也会不一样。

针对iMessage上的诈骗和骚扰短信,可以先考虑从地址下手。在iOS设备上的设置——信息——iMessage信息中可以在“发送与接收”中设置地址,试着关闭某个手机号码或邮箱。如果手机号和邮箱基本可以确定都被骗子掌握了,则可以重新绑定一个新邮箱。毕竟对大部分人来说,iMessage主要用于熟人通讯,只要提前告知对方,更改地址不会影响正常功能。

v2_45dd503bbb754189a18fc94d35d595b7@1547419282_oswg121627oswg828oswg1117_img_000

(图源手机截图)

此外,收到诈骗或骚扰iMessage信息后,可以向苹果官方举报。为此,苹果官方提供了举报邮箱。对于非联系人发送的iMessage信息,苹果设备还会提示可以“删除并报告垃圾信息”,遇到这类情况照此操作即可。

当然,最彻底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关闭iMessage功能。说实话,iMessage在国内应用率不算高,毕竟它只能在苹果设备上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微信、QQ这类即时通讯工具渗透率很高,完全可以取代iMessage。小雷自己没有关闭iMessage,但之前以为类似的诈骗骚扰信息,把手机上的HomeKit卸载了,苹果日历的iCloud同步也关闭了,因为它们的使用频率很低。

至于普通短信上的骚扰/诈骗短信,首先可以用的办法是利用手机上的防骚扰过滤软件,现在国产定制系统基本都会集成这类功能,开启后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iOS手机则可以安装第三方的短信过滤软件。其次,如果收到这类短信,可以直接向运营商或有关部门举报,处理效率通常都很高。对于伪基站,骗子主要利用的是2G GSM技术的漏洞,我们尽量不让手机卡处于2G信号状况基本就能解决问题了,现实中2G基站已经很少了,手机尽量开通VoLTE也能降低回落2G信号的风险。

v2_308c11b7d0f0490ba1efa408c8dc2d5f@1547419282_oswg309578oswg1028oswg1990_img_000

(图源手机App截图)

另外,无论是iMessage还是普通短信,很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任何涉及到支付、交易、转账,只要和金钱来往有关的操作,都不要在网页端进行,一律在官方App中完成。而且,正规的银行、支付机构都不会以短信或电话形式索取密码、验证码,提出支付、转账等要求,碰到这类情况直接无视或以正规渠道向官方平台求证即可。

短信,该被淘汰了?

对于短信,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非常割裂的感觉,一方面,发短信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使用频率极低的手机功能,在社交软件上我们可以获得好得多的体验;另一方面,收短信仍是高频的应用场景,互联网账号的注册登录验证码、快递柜的取件号码等,都还离不开短信。尽管短信的营收在持续下降,但对运营商来说还是一笔重要的收入。短期内来说,短信功能彻底下线并不现实。

对于定性较为模糊的骚扰短信,则还是需要监管部门有更强力的手段来打击它们,比如对营销短信进行限制。毕竟对小雷自己来说,被运营商等企业的推销短信骚扰的频率,比诈骗短信更高。

相比社交平台和App,短信的优势是不用注册不用登录没有密码,通过一串号码就能发送信息,这让它在高度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仍有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但它的优势一旦被利用,就变成了劣势,在被违反犯罪分子利用后,就变成了诈骗作案的工具。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通讯技术,从诞生开始便有着两面性,只要有利可图,总会被人盯上。实际上,借助各类工具的诈骗和推销,形式也在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短信诈骗,通过社交软件、电子邮件等平台实行的诈骗活动同样广泛存在。

可以预见的是,诈骗这门古老的犯罪活动,会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持久的猫鼠游戏。作为普通人,我们对于任何形式骗术的防范,核心原则都是不轻信天上会掉馅饼、对任何涉及财产安全的操作都慎之又慎,这样就能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题图源自pexel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