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讯飞“星火”抢夺AI话语权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508-37508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讯飞“星火”抢夺AI话语权

此次推出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到底成色几何?

科大讯飞也开始为抢夺AI话语权,卷入了国内大模型混战中。

5月6日下午,科大讯飞召开了名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成果发布会,同步发布了讯飞AI学习机、讯飞听见、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智能座舱和讯飞开放平台等5项应用成果。在发布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更是表示,在多题型可解析数学能力上,星火认知大模型甚至已遥遥领先于ChatGPT。

科大讯飞是一家股价表现颇为有趣的企业,自1999年末上市后,科大讯飞已历经了三轮“戴维斯双击”,后者的涵义为在低市盈率(PE)买入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获取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这种投资策略被称为"戴维斯双击"。

构成“戴维斯双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公司股价需在短期内有着惊人的涨幅,而科大讯飞分别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上演过三轮“戴维斯双击”,其背后因素既有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也有行业催化剂的刺激。 

而自ChatGPT在全球爆红后,其所引发的行业催化效果显著,进入2023年以来,科大讯飞股价持续暴涨,4月7日更是达到了公司自上市后的最高点70.10元,相较于此轮上涨前不到35元的股价,科大讯飞股价直接翻倍。 

不过虽然科大讯飞的公司股价在近几个月内有着堪称惊艳的表现,但外界对其经营基本盘仍存有不少疑虑: 

综合实力能否与自身较高的公司市值相匹配?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和企业数智化转型等领域所擘画出的所谓的“战略根据地”业务蓝图能否真正落地?此次推出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到底成色几何?

讯飞大模型,立志拳打GPT

科大讯飞看起来雄心勃勃。根据发布会当天刘庆峰在现场的介绍,星火认知大模型将在8月15日正式开放给客户,10月24日科大讯飞全球开发者大会期间,星火有望能够全面对标ChatGPT:在中文上要超越ChatGPT,在英文上要达到跟它相当的水平。

若想实现这样的野望,显然得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那么科大讯飞此次发布的大模型到底成色几何?

在发布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现场展现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所具备的多项功能,据介绍,该大模型支持多风格多任务长文本生成,可写发言稿、讲故事、新闻稿、营销方案、调研问卷、商业文案等内容形式,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文章风格进行写作。

该大模型在能够自动生成内容的同时,还能将生成的文字内容自动进行语音合成,并进行智能播报。在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的操作下,大模型确实在现场做了智能播报的演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刘聪还顺带着宣传了一下自家的“虚拟人”项目,给出文本,可以用大模型自动生成由虚拟人朗读并、配有相应画面的视频内容。即星火认知完成了这样一整套创作链条:散文创作——生动朗读——生成虚拟人朗读。

总之,根据刘庆峰现场展示出的PPT,在通用能力上,星火认知大模型支持:多风格多任务长文本生成、多层次跨语种语言理解,泛领域开放式知识问答,情景式思维链逻辑推理,多题型可解析数学能力,多功能多语言代码能力。

 衡量大模型的成色如何,大体还是会基于算力、算法和数据这三个维度来评判。首先在算力和算法上,科大讯飞并不占优,对此,科大讯飞也并不讳言,他们此前曾表示跟国际大厂相比,自己在基础科研实力上还是落入下风。 

其次,在通用数据层面,科大讯飞也难以跟国内的如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相匹敌。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国际、国内的科技互联网巨头们,科大讯飞始终缺乏一个全民级的流量入口,这会大大制约科大讯飞未来对于数据的获取能力。 

不过,显然科大讯飞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办公、开放平台、汽车等多个场景化属性较强的领域积累了大量相对垂直和细分的数据,如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手握大把学生成绩单和题库数据,这也构成了科大讯飞所发布的大模型的首要目的,即将大模型的能力快速地下放到各个B端和C端业务上。

譬如在发布会上,刘庆峰邀请公司内相应的产品经理演示了大模型是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批改作文的,传统上,由老师批改学生作文,但这既费时又费力,而在大模型的助力下,教学效率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在介绍完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后,刘庆峰对于科大讯飞在教育、汽车等领域的动作和成果着墨颇多,这代表着被其寄予厚望的“战略根据地”业务,只是未来科大讯飞将在这些领域内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还需要再做观察。

“业界神话”被终结

2010~2021年,科大讯飞保持了连续12年且每年收入增长均超25%的A股上市公司纪录,这还曾被写进科大讯飞2021年报中。只是随着2022年财报的发布,关于科大讯飞的这一大所谓“业界神话”被终结。

4月20日,科大讯飞发布了2022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了2.77%;归母净利润为5.61亿元,同比减少了63.94%;毛利为76.84亿元,同比增长了2%。各项数据,整体落入此前科大讯飞所发布的公告预期内。

公司连续十几年在营收上取得高速增长,突然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且利润接近“膝斩”,对于科大讯飞在2022年交出的这份不甚好看的财报成绩单,背后的疫情因素自然是会被提及的,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疫情导致全国各地项目招投标延迟,其中第四季度就有超过20个项目、超过30亿元合同延期,其中60%为教育项目,40%与医疗和智慧城市相关。” 

有意思的是,可能是疫情阴云已经逐步散去,科大讯飞并未在近期发布的财报中直接提及“新冠”“疫情”等字眼。在2022年报中,科大讯飞仅在“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简要罗列了宏观经济风险和业务创新风险,而在宏观经济风险中,科大讯飞提及的是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和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经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进一步增加。 

同样在4月20日,科大讯飞还发布了2023年一季报,其中显示,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减少了17.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和-3.38亿元。

对于这两项利润的双降,科大讯飞更是在今年一季报中给出了解释,其中主要分为三点,第一点还是没有直接用“疫情”等字眼,而是采用了“一季度的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给公司带来了“短期冲击”这样的措辞;第二点为因为公司2019年被列入了美国实体清单、2022年10月再次被极限施压;最后一点则是科大讯飞在2022年12月启动了“1+N认知智能大模型专项攻关”,这项计划所带来的新增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司的当期利润。 

科大讯飞在2022年全年和今年第一季度所取得的营收增长显然令人差强人意,这使科大讯飞此前提出的一大目标开始变得难以实现。 

科大讯飞曾经提出过公司要在“十四五”期间达到“十亿用户、实现千亿收入、带动万亿产业生态”的目标,但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形,2023-2025年,科大讯飞要在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上至少实现70%的高增速,才能完成“实现千亿收入”这一既定目标。

何时不靠补贴度日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在舆论场上,对于“AI老玩家”科大讯飞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觉得科大讯飞是个“大白马”,但也有不少人对其未来的成长性和真实的盈利能力并不看好。

首先,从起家和立本的技术来看,科大讯飞所建立起的护城河是否够深值得商榷。公开资料显示,科大讯飞是一家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研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落地,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 

1998年,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尚在读博,他带领中科大团队在语音合成评测中夺得冠军;次年,他创立了科大讯飞,并担任公司总裁。语音识别技术被普遍认为是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但这一技术所构成的壁垒并不能称之为非常高,自苹果推出Siri之后,诸多科技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入驻这一领域,国外有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国内有百度、阿里和小米,传统的智能语音技术公司此前具有的优势被不断稀释。 

因为相较于后入的科技和互联网巨头,传统的智能语音企业并不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同时智能语音企业更是在后续的研发资源的调动和协调能力上落入下风,这导致单纯在智能语音技术上的优势并不能为其构成足够坚实的竞争壁垒。 

如果想要谋求自身的差异化优势,无论是切入B端还是C端,都应选取场景化属性更强的行业或场景化程度更高的产品,而科大讯飞也正是这样做的,在B端和G端,其选择了深耕教育赛道,也跟政府的政法系统、智慧城市等领域有诸多合作;在C端,科大讯飞则以办公应用为基础,推出了包含翻译机、录音笔和转写机等在内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在AI技术具体的应用场景上,科大讯飞较为仰赖着智慧教育及和教育相关的消费级产品。根据2022年财报显示,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和服务实现营收61.6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2.74%,构成公司营收的主力。 

至于其他业务,2022年科大讯飞开放平台、信息工程以及运营商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7.81亿元、26.47亿元和20.97亿元,分别贡献了14.78%、14.07%和11.14%的营收;另外的智慧汽车、智慧医疗和智慧金融等业务属于新兴业务,它们的营收占比均不足10%。

其次,之所以不被一些投资者看好,是因为有一片疑云始终飘散在科大讯飞的头上:近几年,科大讯飞被认为一直是靠着政府补贴度日,此前甚至有著名学者对科大讯飞这样评价道:“擅长要钱,不擅长挣钱。”

这样的质疑自然不是毫无根据,根据其历年财报显示,自上市以来,科大讯飞几乎每一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都有“政府补助”这一栏。科技公司在早期发展阶段受到相关的鼓励性政策补助,在情理之中,但若是一直受到政府补助,且这样的补助在其净利润中占比不低,这就多少会令人怀疑企业经营状况含有多大水分了。

2019年-2021年,科大讯飞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12亿、4.26亿和4.39亿,占总利润比例分别为50.24%、31.23%、28.21%。比例虽然在逐年降低,但无论是政府补助的金额还是其在总利润中的占比都依然还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最后,常年居高不下的研发投入使得营收不断承压、G端业务所带来的客户回款问题、“炒股”给公司的利润表现增添了更多波动性,这些也都是外界对科大讯飞存有疑虑之处。 

推出所谓的大模型是容易的,难的是能够结合自身优势,真正将这样的大模型用于促进业务发展、打造竞争壁垒之上,否则难免就会落入玩弄概念、炒作股价的窠臼中。科大讯飞的这把“星火”能否“燎原”,时间终会告知我们答案。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