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如何成为天花板更高的策略人(乙方篇)?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news/%e8%a1%8c%e4%b8%9a%e7%a0%94%e7%a9%b6/9170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何成为天花板更高的策略人(乙方篇)?

导语:本篇从35岁策划人面临的职业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从专业技能和业务思维两方面给出资深策划人一些职业发展建议,告诉大家“天花板”可以更高,更远大。

6nmXris8fcz28YKwCAgQ.jpg

不是我们应该是什么样,而是时代希望我们变成什么样。

最近,十多位朋友(35岁+的资深策略人)和我聊到策略技能职业选择。聊完之后,好几个朋友都建议我写一篇文章来探讨下。

他们的背景:年龄35岁+,过往在国际/本土4A做策略/策划总监,经历基本都在乙方。

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还在乙方的,面临降薪、开始专业兼BD扛巨额KPI;被裁或裸辞的,甲方很难进,乙方则要你客策一体,背巨额KPI;想自己单干的,则客户资源不够,难以持续性,风险性太大。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专业技能的单一性。时代洪流之下,过往单一传统板块的红利,可能成为现今发展的掣肘。新环境下的旧方法,于企业而言,似乎不算划得来。

二是业务能力的缺失性。过往未积累一定的人脉资源,以至不论是在乙方KPI存在的巨大空缺,抑或考虑单干的业务来源,都会陷入某种困境。

当然,我身边也有不少35岁+的策略人算是成功上岸,比如赚到一定程度的钱,直接退休;比如积累了不少资源,基本处于半退休;或者在乙方做到高层,年薪丰厚;再或者作为公司元老,稳稳当当等等。

同时,身边也有不少90后的后浪一开始便基本避开了“35岁陷阱”。所以,根据一些朋友的情况,然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想写一篇文章探讨下。

关于乙方策略人的天花板层面,我主要聊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业务思维。

01 专业技能

一个岗位存在的合理性,在于“能在当下解决什么问题”。

市场环境不同,企业问题不一,策略人自然需要的技能也会有所差异。在如今相对红海的市场语境下,传统或者单一技能难以适应当下环境,或者说天花板会比较低。

所以,对于策略人而言,需要规避策略技能的单一性,以服务与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策略决策。这里的专业技能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讲,一是Promotion传播维度,二是营销4P的维度,三是营销4P往前细分市场的STP维度。

相当于传播的多面化,4P的链接化,STP的前置化。

1. Promotion传播维度——系统化

这里所说传播系统化主要是行业和平台层面,它们都遵循“T形”逻辑,横向做宽,纵向做深。在行业及平台维度不仅要做宽,更要做深,宽是业务必须,深是策略修炼。

在乙方,我们必须深耕一个行业,但也不能只了解一个行业。我们需要深耕一个平台,但随着媒介碎片化的趋势,我们也不得不对新兴媒介有更多的了解。

每一个新平台的崛起,背后反映的都是某个人群或某种特性的时兴。

2. 营销4P维度——链接化

如果让我推荐营销模型,那么4P肯定是排在前三的。模型的意义在于普适性,而营销4P几乎做到了穷尽合理。同时,营销4P对于策略人而言,相当于一个非常好的生意引导,帮助其提升对于经营的认知。

首先是传播和产品关系,在乙方洞察常被提及,而对人的洞察是建立在产品之上的,不然就是无源之本无水之木。如果在品牌方做策略,比如快消,更懂产品的话,话语权也会更大。

其次是传播和渠道的关系,这里的渠道不论是线上电商做流量转化的逻辑,还是线下渠道做谈判和说服经销商买单的逻辑,都是策略人向前一步的有效途径。

再次是传播与定价的关系,定价确实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只是会多一个思维,成本和收益的逻辑,也就是生意的逻辑。

3. STP维度——前置化

STP是营销4P和前端市场的关系,也就是在细分市场中找到想切入的目标市场,在这样的目标市场做差异化市场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入局赛道。

如果说营销4P属于中观层面,那么前端STP分析则就是宏观逻辑了。具备宏观分析基础,对中观研究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这也就能解释了很多人知道4P,但理解的程度和应用的深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02 业务思维

这里的业务思维主要分为两点,一是处在公司层面,二是对于个人发展层面。

1. 公司层面

公司层面的话,我认为很多在服务商的专业向策略人,主要会面临“三座大山”。前不对接客户,后不跟进执行,中缺乏成熟系统和与之俱进的策略技能。中的话,我们前面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来说前和后。

这里主要分为三点,前中后的逻辑,前是对客,中是策略,后是执行。

前:是否对接客户?

关于策略人是否对接客户,也就是客策一体和客策分离的说法一直存在争议。

当然也是各有说法,但从过往在乙方期间的亲身体会和周围同行观察的维度,认为客策一体更佳。

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认识更多品牌方的朋友,并且让自己多了进入品牌方的机会。二是更接近客户,对项目的理解更透彻,因而更接近生意的思维,三是从项目的维度,专业向直接对客户,长远来看可以降低信息流通的损耗。

后:是否跟进执行?

有很多品牌方的朋友跟我提到,遇到不少没有烟火气的策略/策划,在策略上大开大合、天马行空,但涉及到真正落地执行时,却是知之甚少。

这就是想和做的关系,就像有句话说的,“策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并且从实操落地维度,对于产品创新、定价机制、渠道配合上的实际考量也是衡量策略人高阶的必要基础。

2. 个人发展层面

在乙方工作时,项目主要依赖于公司平台资源,不论是老板/相关同事的人脉,公司的案例,团队的支持。但如果离开了这家公司,需要解决的是“你还是谁”的问题。

通过对过往总结以及身边不少策略/策划人的情况,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1-3年专业技能提升最快,3-5年其次,5-8年开始变缓,8年以上提升就相当缓慢了。

如何成为天花板更高的策略人(乙方篇)?

这个时候需要解决的是第二增长曲线问题。主要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技能层面,做到结合当下市场的技能极致化或复合化。二是业务层面,在业务资源稀缺性的背景下,占据一席之地。

那么,8年以上工作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有什么方向呢?

主要有两大板块,分别是策略复合技能(或者技能在当下的极致专业化)以及客户资源的能力。

专业向的话,比如你的某个技能属于当下香饽饽,并且你做得更深。抑或某项技能做深,其他技能做宽,做到系统化。

当新问题出现的时候,别人做不来,但你就有新技能应对。或者比如很多人都在做传播,如果你更有品牌的体系,以及你对于渠道有更深的认知能力,不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经销商渠道,或者你对于产品有更深的研究,对于行业有更多的经验。抑或你本身的“信息体系”,你获取到别人没有的信息,那么这就是信息差,产生的是势差。最终,也将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的壁垒。

资源向的话,在过往职场中你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资产,进入了某些特定的圈子。这里的个人品牌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是一个KOL,你在圈内被认可也是一个个人品牌,依托于个人品牌资产,从而拥有更多的实质化资产。

总结:

策略人不能只在后方,也应立在前线。不仅要低头看路,也要抬头看天,积累自己的个人品牌资产。

如教员所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不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更要自我迭代,不断征服一座座大山。

作者: 藏锋

来源:微信公众号“策略人藏锋”

本文由@策略人藏锋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O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