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认知型创业者就该这么干:找到—凝练—意义—理念,每一步都很重要!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chuangye/578619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在创业这场打怪升级的「无限游戏」中,每一层都会有一个小目标,得到它,就拥有了下一层的钥匙。本文作者将创业过程分为“找到—凝练—意义—理念”这四层,并对每一层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4qqv5zBD320K3EYliDLD.png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与之相对,假如创业者们不将创业看做取胜为目的的「有限游戏」,而是一场场打怪升级的「无限游戏」,你的游戏将充满马斯克式的沉浸快乐和无限惊喜。

当然,这场打怪升级的「无限游戏」每一层亦会有一个小目标,得到它,也就拥有了下一层的钥匙。

  • 第一层:从0到1,找到沉淀核心能力。
  • 第二层:从1到10,凝练核心能力。
  • 第三层:从10到100——你和你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第四层:从100到N——我要向世界传递我的理念?

第一层:从0到1——是否找到并沉淀自己的核心能力。

大部分人创业首先面临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张一鸣给出来最理性的建议——「你喜欢,且能做到最好的事情」。

显然,很有道理,我们以3个方面拆解一下。

逻辑1:选择创业方向/战略起点一般有5个要素

  1. 风口/红利/趋势。(如移动智能、社交红利、健康红利、新能源汽车)
  2. 短期洞察到用户痛点/痒点/爽点,长期找到10年不变的需求。(如性价比,下沉市场)
  3. 找到市场空白/机会。(如拼多多的五环以外,蜜雪冰城的低价奶茶,江小白的年轻化白酒)
  4. 洞察挖掘到一个市场的本质。(用户主权、愉悦自己、极简社交、新信任关系等)
  5. 你拥有独特的核心能力/热爱。(张一鸣的搜索引擎,雷军的资源整合能力,李子柒、UP主们)

那么,哪一个是这个时代创业方向或者起点?

李善友教授的表达是——以「核心能力」为起点。

他认为,「风口」、「需求」、「机会」、「本质」这四个都是外在要素,会变动会转移会消失;而只有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是天赋能力,不会因外部变化而丢失的掉的。

逻辑2:「你喜欢」,「且能做到最好」的「事」

  • 「你喜欢」:有内在驱动,无论是兴趣还是热爱,能够长期坚持和坚守的。
  • 「且能做到最好」: 或者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或是有独特的认知,洞察到这个事情的本质。(注意,认知很重要,比如元气森林的O
  • 再说「事」:假如这个「事」 有短期红利,很好;如果没有,10年不变的需求,坚持下来也不错。(亚马逊用户为中心,京东自建物流)

深度理解,认知型创业者的开局一般不会差。

这也是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关于「内心的宇宙」的观点:

增田宗昭观察到优秀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去实践他人(包括用户)所想之事,而是「去实践自己所想,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他们不对周围的事物东张西望,只专心地寻找「令自己感动的事情」,他们往往不大关心周围人认可的事情,而是将精力放在自己认为可干能干的事情上。

「开代官山店,并不是因为周围人劝我做,而是因为我想做,我想打造出一个能让我兴奋且感觉舒服的地方。」他认为,在不断发生变革的新时代,产生于历史长河中的事物、常识,会不断被勇于展望新世界之人所创造的新事物、新常识取代,就像普通手机被智能手机取代一样。

「我想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转化为更加清晰的现实」。

跟随风口的时代正在过去,找到自己所热爱能持之以恒的事才是真途和正途

逻辑3:能沉淀「核心能力」的「事」才是好的「事」

假如,在「事」和「能力」再选择,哪一个是最核心?或者问,你希望通过「事」赚钱,还是通过「事」沉淀核心能力?

以这个角度,当创业者选择赛道时,通过追问「我的能力能否跟着我成长」,而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赛道。

第二层:从1到10,凝练自己的核心能力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依靠「能力」完成从0到1,只不过有人有意识地提炼这个能力,有人无意识地去做而已。

但也很显然,假如从1到10时,创业者刻意地把「核心能力」提炼出来,凝聚出来、沉淀下来,显化下来,那么在从1到10时,面对增长,面对扩张,面对提速,面对寻找第二曲线,笃定而有效。

如何凝练?李善友给出了「四追问」的方法论。

  • 第一问:我的企业长期坚守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未必最赚钱,但一定是未来10年坚守的,即使眼下不赚钱,我也要「坚守」的那件事是什么?
  • 第二问:企业经由做这件事沉淀下来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 第三问:决定这件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第四问:过去三个月,我自己和我的企业,我的「核心能力」提高了没有?我通过做这个事,给客户提供服务,有没有沉淀下能力下来?

乔布斯以产品为中心,盖茨以商业模式为中心,而马斯克以技术为中心,贝索斯以顾客为中心,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那个核心能力。

换句话说,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乔布斯不会设计苹果手机,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贝索斯也不会创建亚马逊。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而是在作死。

第三层:从10到100——你和你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当创业者完成了10的积累,会赚很多钱,生意也会变大,但迟早有一天,认知型创业者会有一种不满足——我创业的意义是什么呢?

是像资源型创业者一样,赚钱,赚很多的钱,家族荣耀或者社会地位?

还是其他什么?

事实上,你会发现今天很多欧美的DTC品牌,中国90后创业者,他们在以「喜欢」开启事业之时,就已经在问自己——「我和我的品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就到了李善友教授所说第二层:因为有了你,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没有你,世界会有什么损失?

如果你逼问我说,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了我,会有什么损失?我很伤心地发现,地球照样转。这个时候有一个深深深深的成就感、价值感,会催生我们进到下一步,我的企业不能只是赚钱,我不能只是芸芸众生的同质化的那一个,我相信我的企业存在,是要带给这个世界一点非常不一样的东西,那个不一样的东西,因我而来的那个东西,才是我创业的那个意义、那个价值、那个动力所在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我们称它为价值,价值,你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什么价值。

追问企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理论多不胜数,比如《基业长青》、《无限游戏》、《管理的实践》等。

而只有李善友的理论体系能够既是思维方式更是方法体系,既是诗和远方的愿景使命又是近在眼前的苟且。

「经由核心能力,你为独一无二的用户创造了什么独一无二的价值?」

1. 独一无二的用户——小众才是大众

大部分创业者不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有人认为是一些兴趣描述;有人看做一系列统计数字表格;大部分人还认为越多越好。

其实你的真正用户,是那些你和一样,有同样态度/理念,可以陪伴一起成长,一起对抗不确定性的人。

只有拥有了这些用户,你才可能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比如红牛击穿了极限运动,小米和发烧友一起成长,露露乐檬以瑜伽为入口,乐高聚拢着一批超级玩家。

这就是部落,就是圈层,就是社群,这就是更加专业的用户关系。

但如果你想着所有的用户的时候或者只看数字表单时,也许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也是很多庞然大物会一夜倒塌,有的企业却穿越周期活下来的根本原因?

2. 创造了什么「独一无二的价值」

什么是「价值」?首先,你需要理解财富是什么?

财富的本质是价值的流动,你创造的价值越大,就会有更多的财富经由你来流动。

当你去追求财富,就像你用手捧水一样,只能捧一点出来,价值就是财富的流动,价值才是财富创造的根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早一点突破这层窗户纸,不要只是为了钱去追求钱,钱已经变成结果,追问我带给世界因我而来的那一点点价值才是一。

——李善友

对于传统营销体系来说,「价值」包括产品价值(使用价值),体验价值,还有社交价值。

似乎还不够,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时代,公众、消费者、用户和员工都希望品牌除了高品质产品/服务,还有更多的帮助,比如能够能带给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或者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帮助我们成长。

注意,是改变和成长。

因此,你提供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有一个终极追问:帮助用户在哪方面发生改变、进步或更好?

只有「更好」,才能将原来对立的各种矛盾,比如价格与质量,感性和理性这些矛盾不存在。

  • 乔布斯1997年1月7号重返苹果,演讲的第一句话:苹果的所有战略可以概括为我们的使命,为顾客提供举足轻重的、有信服力的且只有苹果才能提供的解决方案。
  • 纳德拉在2014年7月10号他上任为微软第三任CEO之后,第一次演讲:我们必须发现微软的灵魂,即我们独一无二的核心,我们必须拥抱只有微软才能带给这个世界的东西。

「我们的目标自耐克创立之初就没有改变过——我们希望与运动者相联系,鼓舞他们,促使他们进步」——耐克全球数字品牌和创新总监杰西·索拉克

Patagonia、星巴克、茑屋书店、lululemon,三顿半、阿那亚…….他们好像真的都做到了。

  • Patagonia——「我们经营事业是为了拯救我们的家园」
  • 星巴克——「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个社区」
  • 茑屋书店——「为生活提案」
  • lululemon——「传达“热汗生活方式哲学”,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 阿那亚——「人生可以更美。我们将共同打造基于文化和价值观基础上的新型亲密关系,在此过程中,追求更多智慧、自我实现,以及更多的爱。」
  • 三顿半——「我们想做的,是通过产品开发和传播设计,表达和呈现,精品咖啡的更多可能,希望精品咖啡,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日常,变得更触手可及。」
  • Babycare——「为爱重新设计这个世界」

当你找到并做到为独一无二的用户创造了什么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就是你存在的意义,企业的使命,这不仅仅是情怀,而是商业的根基。

3. 「独一无二的价值」对内对员工同样意义重大

事实上,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意义,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我们都希望参与比自身更伟大的事业。

这不是贴在墙上的企业文化,而是「意志」优先于资源的逻辑,是马斯洛「人人想要参与感渴望有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我们谈论企业的「意志」,一般指人们对工作的感受。「意志」包括士气、动机、灵感、奉献、参与的欲望、主动付出的欲望。意志的来源一般在企业内部,比如领导者的塑造,以及价值的清晰度和影响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你找到企业存在的意义,不但激励自己,还真正让企业自生长。

极端的例子,就是稻盛和夫依靠「意志」救活了日航。

有力量的「使命和愿景」带来的是承诺而不是顺从,是充满信心而不是谨小慎微,是触手可及而不是遥遥无期。

对Z世代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但是,也正如李善友教授所说,“又迟早有一天,你会觉得,我在追求给世界、给他人创造价值,作为我创业的动力,你觉得好像也不究竟,这会使得你迷失在使命的付出当中。我要拯救世界,我要帮世界变得更好,你注意,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失掉什么,我哪里去了?”

这就到了第四层,隐藏的一层。

第四层:从100到N——我要向世界传递我的理念?

大部分创新者到达第三层已经很了不起,依旧有一部分传奇到达第四层。

比如乔布斯「我就是来改变世界」,比如伊隆·马斯克「冒险人生」,比如伊冯·乔伊纳德「地球现在是我们唯一的股东」,比如稻盛和夫「利他」 ,理查德·布兰森的「疯狂冒险,疯狂成功」。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没有高高标榜和悬挂一个使命,去追求使命,他们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也不是为了世界创造什么价值,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理念来彰显出来,让自己的理念流动起来,让自己的生命成长起来,就是他们的意义。

对他们来说,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自己独一无二的理念。企业、商业、赚钱各种行为,是为了帮自己传递理念而生。

令人尊敬的是,很多公益组织和共益企业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中国很多新消费品牌创始人也到达这个应许之地。他们可能不知道这种划分,依旧不影响他们借助品牌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世界。

在品牌星球《品牌的一万种形态:联合 101 家品牌伙伴集体发声》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力量。

  • 好瓶HowBottle:品牌是「好」戏开始,是可持续生活的启发者。
  • 幼岚:是关于一个少年勇敢去探索世界、成为自我的故事。
  • Bananain蕉内:品牌是用独特的重新设计回答你的日常生活。
  • 巴莉奥:品牌是以香气,随时随地探索未知世界。
  • BLACKHEAD:品牌是对世界的感受和表达对残酷世界的反抗。
  • 潮汐:品牌是认识自己、和世界连接的空间。
  • cottee:品牌是和气味相投的人一起搭建的游乐园。
  • 东边野兽:品牌是一场真诚、勇敢、浪漫的实验。
  • effortless:品牌是一群人对另外一群人的需求的诗意响应。
  • Girlcult构奇:品牌是「构」建一段「奇」妙旅程 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 Goobras:品牌是一份亲密信任,一场自由表达。
  • HELAS·赫拉:品牌是坚持地做一件自己相信并且热爱的事情。
  • 可啦啦Kilala:品牌是一场陪伴用户、永无终点的马拉松。
  • 两条尾巴:品牌是链接一群有共同信念的人,探索美好生活的方式。
  • SORA:品牌是促进生活体验与进步的社会运动。
  • SUMVISUAL:品牌是在未知里寻找属于你的世界。
  • SUPERMONKEY:品牌是磁场,吸引更多人一起健康生活、闪闪发光。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同任何过去的新时代:在这里产品变成服务和流程,有形的物体转变为无形的“动词”;在这里世上有且只有一种无限游戏;在这里意志优先与资源,人们期望领导而非管理……;你如果只是模仿、复制、跟随去创业,去赚钱,去活着,也许,你自己都不愿意。

岔路口立着一块路牌,一个方向名为胜利,另一个方向为满足。

如果选择一个方向,你要选择哪一个?

如果选择胜利,目标就是赢,当我们冲向终点时,将会体验到刺激、欢呼与荣耀,然后一切结束,曲终人散。

如果我们选择满足,旅途漫漫,必须谨慎地踏出每一步,永不停步,一往无前,众人聚首,一路同行,当我们生命终结时,在满足之路的同行者,没有我们,也将继续前行,还将激励更多人与之同行。

——《无限的游戏》

备注:本文主旨来自李善友教授《“一”战略:企业如何规划赢未来的战略地图》;并参考《无限的游戏》、《茑屋经营哲学》。

专栏作家

品牌猿,公众号:品牌猿创(ID:brand-yua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新商业生态的窥探者,品牌战略顾问,专注品牌创新与进化。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