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网红成都造车沉浮记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210-e6f2cb7b.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网红成都造车沉浮记

• 2023-02-10 15:00:26  来源:车百智库 E2172G0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周霜降 来源|车百智库(ID:EV100_Plus)

最近,成都又出息了一把。在各地官方陆续提交2022年经济答卷中,成都官宣GDP首次突破两万亿,正式进入“2万亿俱乐部”。这是继苏州2020年突破2万亿之后,时隔两年再有新的城市跨过这个门槛。

说到成都,你可能先想到的是“网红”“巴适”,实际上成都还是西南汽车市场高地。2022年前6个月,成都汽车保有量达到589.6万辆,仅次于北京。

据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60.58万家。分城市来看,上海以2.15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成都仅次于上海,以1.85万家位居第二。

在年初的成都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布会上,成都更是宣布将成都高新区打造为“中国智车谷”。可见,成都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拥抱汽车行业。

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

1、西部“新汽车城”是如何从无到有崛起的?

2、进击新能源汽车强市,成都面临哪些阻力?

3、成都有何底气抓住下半场的机遇?

追梦中国“狼堡”

回头来看,过去几十年,成都的汽车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偏居西南、群山阻隔的成都,相对于北方城市,缺少政治优势;相对于南方城市,缺少经济优势。而且在四川盆地中,还有着一大劲敌——重庆。

1

1997年川渝分家,重庆一跃成为“最年轻”的直辖市。根据四川省招商引资局的一份报告,当年四川的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3.6亿,重庆一下就分走了11亿,四川的汽车工业跌落到“一穷二白”的境地。

为了填补重庆“离开”后的空白,自此重振四川汽车产业的重担交给了成都。成都开始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并于第二年引入四川丰田合资项目,这也是丰田汽车在中国的第一个整车合资项目。

然而,受限于各种条件和制约,丰田带来的只有柯斯达客车和普拉多越野车,其乘用车的主力车型如轿车、中小型SUV等并未在当地生产,这让成都汽车产业刚起步就惨遭十多年的低谷。

转折发生在2008年。

当年,一汽大众正式“加盟”成都,并于2009年5月8日启动西南基地项目。

回忆当年艰难招商的情景,时任成都市经开区汽车产业投资局局长的俞建感触颇多。当时为了说服一汽大众在成都落脚,好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隔一两个星期就飞一趟长春。几年过去进展依然缓慢,直到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节点,之前付出的心血才有了回报。2009年,一汽大众正式入驻,令成都的汽车产业开始驶入快车道,也成为其“黄金十年”的发端。

2010年,在成都汽车集中攻坚的关键期,成都重仓投资力撑吉利收购沃尔沃,还一度停掉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投资事宜,被业内称为“搭着直升机作战”。这番赤忱打动了吉利,最终如愿换来了吉利汽车成都工厂。

同年,成都国际汽车城跃然而出,全球汽车巨头大众集团中国公司总裁纽曼预言:“这里将成为第二个‘狼堡’”。

2016年,一汽大众以及成都汽车产业均迎来里程碑时刻。当年,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全年产量突破70万辆大关,成都汽车产量亦跨越百万辆大关至115.38万辆;其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也由2011年的494亿元,突破至2017年的2002.75亿元。

“四川省以前的汽车产业规划在重庆,重庆直辖以后,整个四川是基本没有汽车产业的。”俞建见证了成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的巨变。时至今日,成都成为年产能超过百万的西部“新汽车城”,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成都市工业发展第一驱动力。

站在厂房前,谈起成都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俞建说道:“我们仅仅用7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汽车产业基地需要20年-40年的产业基础积累。”这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看来更是“一个汽车产业发展的奇迹”。

争夺火车头

尽管此前成都在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成都却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本土车企。

2018年,正值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争夺战,在这轮风口期上成都没有引入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鲜血液,加上缺乏本土车企牵引,导致成都对新造车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同时也缺少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

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成都也曾尝试过投资龙头企业,比如威马汽车。

2018年成都汽车重镇龙泉驿区与威马汽车签署了总额20亿元的投资协议,作为交换,威马将在成都建设全球研发总部。

彼时,威马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与理想、蔚来、小鹏,并称“造车四小龙”,还率先拿到了D轮百亿投资。没想到的是,彼时风光无限的威马会率先退出市场中心。过去一年,威马汽车失速,降薪、业务精简、资产冻结……自顾不暇,据知情人士透露,威马成都全球研发总部,拿地已有2年,目前仍未有实质性动工。而成都的20亿投资还能否带来回报,还是个未知数。

另外,成都本土车企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2019年,雷丁入川收购成都本土车企野马,收购后的野马汽车并未如鱼得水,反而被雷丁带入了老头乐时代。

眼下成都想要进位新能源汽车强市,面临两大阻力:

一是,成都车企产能效率低,阻拦了企业投资,导致龙头企业不能在成都直接新建工厂,只能利用已有产能,这意味着要付出一大笔“接盘”费用,用于收购和改造效益较差、技术相对落后的省内车企。据悉,此前小鹏汽车曾有意投资成都,但由于“生产资质问题”最终无疾而终。

二是,产业链本土配套不足。目前成都新能源汽车在省内的产业配套率在30%—40%左右,尽管四川在动力电池等配件上已有优势,但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仍处于空白。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是“跟着整车厂在走”,但龙头企业不来,导致全产业链建设薄弱。

抢滩“智车城”

但机遇是,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报告中阐释: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正快速普及,相比电动化更容易体现不同汽车的差异化,是下一阶段竞争的焦点。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互联网基因赋予汽车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一新赛道,也为成都的战略转舵,预留了底气。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久,2003年,英特尔选择将中国西部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封装测试工厂落户成都。随后,戴尔、联想等大型科技企业也陆续入驻,成都科技产业的优势逐渐成形。作为腾讯的王牌游戏之一,《王者荣耀》团队同样扎根于此。经过多年积累,当汽车新四化浪潮来势汹汹,成都科技产业的优势开始在汽车圈迅速显现。

和其他城市注重生产制造不同,成都和杭州一样凭借浓厚的互联网科技氛围,开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奋起直追。

政府也有意引导当地智能网联的发展,下决心打翻身仗。2017年,工信部正式批复“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四川试验基地”,意味着全国第8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都。其他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基地,分别为无锡、上海、重庆、浙江、长春、京冀地区和武汉,均是全国汽车产业的领军地区。

2019年,成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三年为初步阶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培养1-2家“独角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千亿量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成都市的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2亿元,预计2021-2026年,成都车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从45亿元增长至156亿元。不少车企相继将研发中心设在成都。

20230210-ec6c6b3a338e1e1e_600x5000.png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虽然成都在汽车圈的地位不如一些老牌汽车城,但其独特的互联网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相关企业入驻。

去年7月,比亚迪曾和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不久后,成都汽车重镇龙泉驿发布投资机会清单,清单披露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包括汽车全球制造工厂、全栈式智能驾驶系统方案集成芯片项目等在内,涉及金额达800余亿。此外,日前成都再与正威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 

20230210-b6494fe2ef59b445_600x5000.png

龙头企业往往伴有蝴蝶效应,一汽大众曾撬动了成都汽车产业“再出发”;英特尔落地成都,间接创造了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新的龙头布局成都,对带领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重围,意义重大。

尾声

那么,成都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竞逐中有哪些优势,能领跑中国成为“智车之城”?车百智库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人才。纵观成都拥有8所“双一流”高校,居全国城市第4,拥有30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2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9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9952家和8153家,均居副省级城市第5。丰富的科创资源必将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正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地。十年内新增人口581.8万,960万年轻人中有七成是“蓉漂”。不仅有丰富的年轻人才资源,制造业用工成本较杭州、宁波还分别低29%和27%。

二是营商环境。

近年来,成都的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去年6月发布的《成都高新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十六条(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十六条》)中,首次对外曝光了其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的招商引资计划。《十六条》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提供了丰厚的招商引资待遇。

例如,对于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全球、全国总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链主”“链属”企业,成都高新区可提供500万-1000万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对于10亿元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项目,提供最高2亿元补贴。此外,对于年营收超过5000万,或与成都整车制造企业合作,或参与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或主持相关国际、国家标准修订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也可获得相关补贴。

真刀真枪的补贴,显示出成都发力智能网联汽车的最大诚意。政策红利也将推动成都城市能级提升,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助力成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全文参考】

[1]《成都:除了烟火人间,还有高端制造》,读城记工作室,王晨婷

[2]《预言:成都将成为第二个狼堡》,四川在线

[3]《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天府之国的造车梦怎么圆?》未来汽车Daily,秦章勇

[4]《抢抓智能网联汽车“风口” 成都布局万亿级增长新赛道》,成都日报,李艳玲

[5]《成都速度:汽车产业七年筑梦》,中国经营报

[6]《千亿汽车业产值背后:“熊猫城”的汽车梦》,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车百智库(ID:EV100_Plus),作者:周霜降 

本文来源车百智库,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