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数据分析师,如何搭建绩效分析模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data-analysis/57417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在现实中,很多同学的绩效分析做得并不顺利。有的就是每天统计个KPI高了低了,有的干脆被人拿来当枪使,做得好了唱赞歌,做得不好找理由,完全没有发挥上作用。下面这篇文章作者为我们讲解了绩效应该怎么做才好,一起来看看吧。

9bTnT44mKH9g1ekOFNJg.jpg

绩效分析是数据分析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见成效的部分。绩效是业务部门行动的指挥棒,是企业里领导们最关心的事。数据分析想引起领导重视、驱动业务发展,通过绩效分析来辅助领导决策是最快捷的方法了。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同学的绩效分析做得并不顺利。有的就是每天统计个KPI高了低了,有的干脆被人拿来当枪使,做得好了唱赞歌,做得不好找理由,完全没有发挥上作用。那么绩效分析到底怎么做才好?今天系统讲解一下。

一、绩效分析常见错误绩效分析常见的有三大流派

1. 拆解下发流

多见于销售部门。

  • 部门领导扔一个指标下来,比如“完成一个亿的小目标”
  • HR做一个红底黄字的大横幅“全员加速1个亿,不要性命要业绩!”挂在办公室墙上
  • 数据分析师把这一个亿拆到每个人身上
  • 全员营销!ALL in!干就完了奥力给!

这一流派好用吗?显然不好用!这一派在职场中使用最广泛,也最被广为诟病(如下图)。

osPkbiLvOaHRbYZnxESR.png

2. 综合评估流

多见于运营部门。

  • 开局祭出“绩效要综合、全面、科学评估”的大旗。
  • 评估指标搞一堆:DAU、转化率、客单价、满意度,能弄得全弄上。
  • 考评方法搞一堆:ABtest,自然增长率,非活动增长率,能上全上。
  • 然后开算!最后哪种算法算出来效益最大,用哪个,谢谢

这一流派好用吗?在业绩好的时候好用,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但是业绩差的话,任你口吐莲花,主指标做不好就是差!

pgEf0DGZ1gStNUohvIOt.png

3. 你再看看流

多见于产品部门。

  • “上个ABtest看看”是他们的口头禅
  • “上个ABtest”看看啥……从来只有大口号,诸如“提升体验”“优化效率”
  • 至于口号咋量化,期望从多少改进到多少,事前没有目标
  • 总之,“你上个ABtest看看”,各种指标都拿来算一遍
  • 最后,哪个指标改善得多,就报哪个上去,Oyeah!

这一流派是数据分析师最怕的,因为分析过程相当搞人!并且分析结果好坏并无定数,完全看老板心情(如下图)。

8oGENmQxVaPO196hOgBJ.png

客观上讲,一个公司能做到以上三点中任意一点,已经算不错了。

其他更差的,比如:

  • 连量化的绩效都没有
  • 绩效目标值随意更改
  • 就知道打鸡血,搞花式处罚的

不再一一举例。

那么,到底如何改善以上问题呢?

二、绩效分析模型搭建思路

从本质上看, 绩效是驱动业务最有力的鞭子。也正为是鞭子,所以得谨慎使用。

  • 太过硬性,就会逼得一线造反,只看结果不计代价
  • 太过松软,就会鼓励一线造假,浑水摸鱼粉饰太平
  • 光抽鞭子,不给方法,既不能挽回业绩,又引得民怨沸腾

这种需要左右平衡的特性,要求在设定绩效目标的时候,就得充分考虑可行性与合理性,从而避免“用尽科学方法,证明拍脑袋决策”的窘境。

基于此,需要:

  • 聚焦少数核心指标
  • 区分进取型指标和保障型指标
  • 目标与方法结合
  • 监控结果与监控执行同步

这样,才能准确制定出绩效目标。

具体操作,分四步开展。

1. 推导主绩效指标

推导主绩效指标遵循三大原则:

  1. 主绩效指标,一定是从整体战略里推导出来,这是保障核心目标能落地的关键。
  2. 主绩效指标,一般选择越多越好的指标(而非不低于XX就行),这样才能有驱动力。
  3. 主绩效指标,数量要精简,大目标太多,必然导致力量分散。

因为很多企业的整体战略,其实是一句语文描述,诸如“争取新一轮融资”“冲击行业第一”之类,因此推导过程,其实是把语文描述转化为数学描述的过程(如下图)。

bddrXHcfLSuUCVqKiqG4.png

2. 补充副绩效指标

有了主指标以后,需要各个部门承接子指标。由于部门工作特点,不可能所有部门都承接同一个指标,因此首先在战略落地上,存在部门间分工差异,因此先根据各部门在战略中定位,进行分工和指标划分,能有效减少后期扯皮(如下图)。

7c7iMjn7u7nQP2pHLw6r.png

各个部门在承接任务的时候,可以根据本部门工作性质,增加副指标。增加副指标,一般是:不少于XXX一类的保障型指标。增加副指标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执行部门瞎搞,干一些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事(如下图)。

iDq5NIJzDWwaFYegPTUM.png

3. 根据目标VS现状差距,制定落地策略

各部门有了主指标+子指标,就能根据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制定部门级整体策略。整体策略主要为解决:只抽鞭子,不给方法的问题。虽然给不到具体解决方案,但是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给到解决方案最需要的三样东西:资金、人力、技术。

作为下属,怕的从来不是上级给任务,下属怕的是上级光给任务,而没有任何配套的支持。所以在一开始,需要对各部门执行能力,有充分的评估。并且需要用标杆分析法,对各部门执行能力进行分层分析,区分出高质量/低质量业务线的能力上限与下限(如下图)。

RBegT9uBPVI446ZhROCz.png

有了这些支持以后,再进一步区分:是通过扩大资金投入,还是改善技术,还是增加人力搞人海战术来实现目标。这样做不仅让指定的绩效目标更可行,而且能为后续跟踪绩效提供重要线索:关键资源是否到位。

如果关键的资源都没到位,那一味苛求一线提升执行力就是空谈。

如果关键的资源到位,但是依然无法达成目标,再看是执行力问题还是策略问题。

4. 监控执行进度 &绩效达成

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在执行的时候就能按图索骥,监督执行效果了。由于前期已经做了充分的工作,因此后期监控起来非常轻松。分析绩效达成情况也很省心省力(如下图)。

F6tUb9NPIeoeVvw0KoF9.png

三、绩效分析背后的深层问题

有同学会好奇,既然有理想的方法,为啥很多企业还是搞得一塌糊涂?

因为以下四步,每一步考察的能力不同:

  1. 考察的是管理层的能力。管理层得有数据思维+数据化管理能力。如果依然停留在过去“画大饼”“喊口号”“打鸡血”的水平上,是做不到的。
  2. 考察的是管理层的节操。管理层得拥于承担责任,而不是试图浑水摸鱼,推过揽功。
  3. 考察的是执行部门的能力。要对自己的现状、可采取的方法,业内做法有充分的分析积累,才能评估出来:到底需要多少资源,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成功。
  4. 考察的事公司工作氛围。如果氛围好,大家主动解决问题,就容易分析清楚,如果喜欢吵架嘛……

因为绩效涉及利益分配,所以人为干扰因素是很多的,出问题也正常。同学们自己结合企业情况,努力做好一点就行。能接触到高层信息的同学可能数量有限,但大部分同学,至少能把其中第三步好,即:基于自己的部门,评估清楚标杆是什么,ROI在什么水平。

专栏作家

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咨询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个行业有丰富数据相关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