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写科普一年后的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传递知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765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写科普一年后的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传递知识 - 少数派

1
写科普一年后的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传递知识
10 小时前

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2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今年我们采用了更加依赖用户反馈数据的奖金结算机制,充电、收藏和阅读量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最终排名与稿酬倍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内容对你帮助,请尽量通过充电、收藏或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支持与赞赏。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提高写作水平是件很难的事。流传已久的七字谶言是「多读多写多思考」,但正因为看起来太简单、无论谁都能做成,才让人忍不住怀疑它的真实性。而如果回顾自己过往的作品,无论是一个月前还是十年前写的,带给我的永远只有「不忍直视」「不想承认」「快点烧了吧」这三种心情复杂交织——看起来完全没有进步啊喂!

直到今年,我从最新的一篇慢慢翻到发表的第一篇科普,我惊讶地从中读出了文章的层次感——该觉得烂的还是觉得烂,只是有些没那么烂——这让我意识到「进步」这件事在我身上是真实发生过的。感叹之余也忍不住想,从我开始写科普,到写出让我觉得「还可以」的科普,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于是我翻遍了写作时留下的吐槽和笔记,从一篇篇文章中读到了想法和写作技法变化的脉络。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也算是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开始前的注意事项:

  • 我写作的科普通常为医药相关,因此本篇内容也只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 文中提到的文章质量好坏只是在以的标准评价的文章,不能代表他人对我、我对他人文章、他人对他人科普文章的主观或客观评价标准;
  • 文中的想法是我的经验总结和探索历程,融合了我对科普的理解;它并不是一篇教程,没有鼓励创作的鸡汤,看完也不太可能立刻就写出一篇还不错的科普;
  • 这篇不是科普文章,文中用到的例子仅为展示,无法保证已经提及所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禁忌症,因此请勿将文中的例子作为医疗用药参考。

写一篇笔记,还是写一个故事?

在我最初写科普文章的时候,我对这类文体的理解就是把专业知识用常人能听懂的方式写出来。于是理所应当地,重点放在了「没有医学前置知识也能听懂」上,而对文章的内容、每段文字的展开方式,我倒没有太在意。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我是从课堂笔记里学会的这些知识的,那把笔记的结构搬到文章中来,解释一下不熟悉的专业名词,那读者没理由看不懂。

确实能看懂。但更大的问题是,读者们能有耐心读到第三行吗?

我在自己初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虽然能感受到文章无聊,但我总以为这是我对内容太过熟悉、丧失了新鲜感导致的。直到我忘了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再回来看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写法或许能写出不错的笔记,却没有东西吸引人读下去;而如果读者读都读不下去,这与「科普医药知识」就背道而驰了。

写作方式的转变,是两本科普书带给我的灵感。我在迷茫的阶段接连读了《身体由我》和《看不见的女性》,前者给我带来的新鲜内容大约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但读书时更享受的还是前者。读完两本认真对比,分析归纳的结果是「写法是导致观感差异的主因」:第一本书的叙述更多、更轻松,而另一本的内容更多地是在展示数据,读书的感觉就像读论文,因此读起来更费劲。1

人类天然就对故事更感兴趣,最早的科普也都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世代流传。故事的起承转合比数据图表更好理解,也更能抓人眼球;故事节奏的起伏也适合把文章重要的部分藏到合适的地方,读者记住情节高潮的时候,也自然记住了文章想要科普的知识。即使不用在整篇文章里,在抛出不熟悉的概念时善用比喻和类比,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新概念。

而医药领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与这个领域产生交集;即使本人没有,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有可能碰上。这就提升了读者的参与度,让他们的角度从「观察者」变成了「故事的主角」,一步一步带他们进入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故事更容易影响人的思想,作者在写作时可以选择以这个形式「说服读者」「增进理解」,自然也有可能有意无意地「诱导」读者的想法;故事中也有可能为了方便叙述或者渲染气氛,导致写出的文字与现实有所偏离。

这两点或许会降低故事的可信度,而在保持科普内容真实、准确的同时写出一个好故事又太不容易。所以我现在倾向的写法是故事引入,然后慢慢转变为我写起来更得心应手的叙述。这么做的原因一部分是和少数派网站调性不合,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的笔力不足、写不出来。如何用文章节奏调动读者的注意力也不是我擅长的地方,这方面如果有人了解,欢迎评论私信和我交流XD

无处不在的 Knowledge gap

写科普文章时,最绕不开的知识差距就存在于我和读者之间。

我是药学专业,和其他人相比有着更丰富的医疗健康知识,对身体和药物机理的了解比他们更深刻。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的机会,如果亲友有了相关的疑问,我就可以用我的专业知识为他们解惑;写文章的契机也正是为了回答一个范围更广、很难在聊天框里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问题。

听起来就像是科普最基本的定义: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然而写文章还是和回答亲友的问题不同。当听众从一两个特定的人,变成了某个标签尚不明确的群体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 这群人想要接受什么知识?
  • 我的表达方式是否足够通俗易懂?

就拿「疼痛」这个主题为例,早在编辑向我约稿之前,我已经从各种角度想过,该从哪里找切入点好好介绍它。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某种疼痛困扰过,受众肯定很广;但问题也是它的内容过于丰富了,从疼痛的分类、原理到各种止痛方法,再到可能会引发疼痛的种种疾病,不一而足。如果全写出来,骗稿费当然是很好的,但很难把握深浅,也容易没有重点,变成一篇流水账。

后来和许多人聊过,渐渐知道了他们不解、困惑的地方,叙述中有哪里说得不够准确。这些谈话聚在一起给了我寻找切入点的灵感,我再由此慢慢确定选题范围。我过去的问答经验告诉我,没有人真正对「是哪些神经递质经过怎样的流程导致了什么样的疼痛」感兴趣,所以疼痛的原理可以略过;会引发疼痛的疾病有很多,它们自身都足以撑起一篇文章,所以不必都放进这篇里;止痛方法作为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天然就比其他内容更受欢迎。但各种药物类型也太多太多。于是最后决定从非处方止痛药入手,它们用途最广、频率最高,也相对安全,介绍起来不必有后顾之忧。

写好初稿之后,也是通过他人的反馈确定还有哪里解释得不够清楚。写作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其他人没有受过类似的训练,文中的某两个词在它们看来只是两个孤立的概念,但在我看来却一眼能看出联系。这完全是因为我受过的教育和训练让我习惯于类似的表达,因此在看到它们的那一刻无需思考,就能直接把它们联系起来,因此没有解释。就像不怎么做饭的人觉得苹果泥和咖喱饭之间应该毫无联系,但只要加一句「苹果能让咖喱的味道更柔和清甜」,人也能够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以,想要找到和读者之间的知识空白,首先可以从身边人提过的问题开始,找到他们好奇的点,往往其他人也会有类似的疑问。从他们的问题,以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找到文章的切入点是最容易的。而他人读过文章的反馈,往往能帮作者找到自己忽视的地方。

我在大三的时候请了三类人审阅我的毕业论文。一类是与我专业相关的同学,揪出文章中出现的专业错误,或着漏掉的最新观点/发现;与我专业不相关的同学则用来帮我找出两点之间的逻辑漏洞、因为过于熟悉而忽视的盲点;最后则是对科研和学术没有了解的家人朋友,看看有没有哪里解释得不够清楚的,需要我补充的。现在想来,这个方法在写科普时也十分合适。

另一个常被忽视的,是其他人与我之间的 knowledge gap。即,对某些药物和症状,读者可能是更接近它们的人,因此对这些病和药的了解就比我从书本中读来的更深刻。

医学领域中,知识、发现与统计学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际体验,个体差异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句话叫「久病成良医」,就是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最初就是用在医疗上。而我毕业时间没多久,工作经验也有限,所以能输出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我之前读过的、学过的,只有一部分是和我的亲身体验相关。

这就造成一个后果:我写的时候会更注重书本知识,因此在看问题的时候可能与其他人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我在构思《服药提醒 App 横评》之前就想过几个用户可能会注意的地方,但当时我最在意的是药片形状颜色、剂型和服药记录,完全是围绕我的身份进行(当时作为半个药剂师);后来听到了别人的叙述,我才意识到药品最小单位、库存和到期提醒、避孕药的独特服用日数,这些可能才是使用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这是我的局限性,但弥补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没法一蹴而就。所以目前来看,解决办法也只有发布之前给别人看看、听听非专业人士、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的意见了。

最后一个想说的是我与其他文章的知识差距。这些差距可能存在于我与其他科普之间,也存在于我和专业的期刊论文之间。

一方面,我不想重复别人写过的内容。就像论文开头必会提及的「本篇填补了哪些知识空白」,我在挖坑下笔之前都会先想想,关于这个主题,我和其他人能否写出不一样的东西?只有当我的答案是「有」时,我才有动力写下去。事实上,支撑我写作热情的很大一部分是「如果我不写,这个世界上就没人能写出来」的信念,哪怕知道每个人写作的视角、切入点、结构、文笔等等都会不同,导致世界上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文章,我也像尽力让我写的东西足够独特。

于是就有了《尿酸饮食》中「如何补充蛋白质和铁元素」这两节,因为高嘌呤的食物往往也是肉食者食谱中蛋白质和铁元素的主要来源;《更年期》中阴道干涩的解决方法;受社会事件所感,在《避孕》中研究了一个人如何能长久隐蔽地避孕而不被伴侣或 X 光发现;《止痛药》里的局部麻醉剂;《新冠照护》中如何在丧失味觉和嗅觉后健康饮食,

另一方面,我也深知我了解到的知识只是人类智慧宝库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内容等我探索。写科普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让我深入了解了之前不太熟悉的领域,在已知的主题里探索更多未被我发掘的新知识……和写作的过程一样享受。

这些知识的存在也提醒着我,不要因为掌握了一些知识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发现了宇宙的真理,从此就可以不再学习。对我来说,未知的、不够了解的领域还有很多,固步只会自封,保持谦卑、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热度和反馈的焦虑

写科普的初衷是:我想帮助别人。

写科普文章的初衷是:我想把这些知识尽量轻松地传达给更多人。

某种意义上,我的文章也算是做到了这些。平均下来每篇都有一两百人点赞、两三万人阅读,就算取最小值,也有一百个人看过并认可它的内容。试想一下,如果是在现实中我和点赞的每个人都说两句话、解释文章中的问题,一天下来恐怕会累到失声;累积起来的阅读量就更不用说了,恐怕我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人。但我总是忍不住想,这个数字放在人口总数里那么渺小,我写作的水平也没有厉害到影响每一个读过我文章的人,哪怕阅读量到了十万、百万、千万,又有什么意义?又能撼动谁?

虽然平台优势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让我在网络上的声音可以比在线下传播得更远、更久,但隔着网线科普的劣势却是「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我在现实中面对面地解决他人疑惑,就算对面不说话,我也能从眉眼手势里读出对方恍然大悟的表情、领会到他的感激之意。这种帮助他人的快乐很难在文章发布后获得同等的收获,不是每个看过的人都会留下评论,所以我尤其感谢给我留评论的朋友们,是你们让我知道我写的科普是有帮助的、有意义的,值得的。

除了科普我还写过其他类别的文章,但在其他类别上却没有这么强的感受。我写某个 App 如何解决了我的问题,无论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帮到他们,至少我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我写如何做家务、怎么整理衣柜断舍离,成就感在看到家里井井有条的那一刻就涌上来了。

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是,我在文章发布前已经获得了足量的正反馈,我做的事已经切实改变了我的生活;而我科普的那些话题与我的生活没有那么强的联系,写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着「这些或许对别人有帮助」。其他类型我可以写在私密博客里,不给别人看就不会有任何回应的期待;但如果我也这样做科普的话,那就与科普的本意相悖了。

这个问题从开始写科普以来就一直缠绕着我,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完全挣脱。进步的地方在于我已经从去年年初的「救命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肯一定是我写的太烂了才会这样」,到年中的「说真的编辑部还在过我的稿子不会是因为我家其实投资了少数派吧」,最终演变到了现在较为冷静的状态:「至少有 X 人说这篇对他们有帮助,比没人评论好多了;至于其他人,文章发过了就相当于在互联网上留下了痕迹,该看到的迟早会看到,不必在意短期数据……」除了确实感受到文章水平有在进步之外,也是因为我从生活的其他方面获得了类似的成就感填补空白,对反馈的需求也随之降低了。但总体而言,仍然是一个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说,「多读多写多思考」真的有用吗?

我以前是不信的。然而回顾过去一年多写科普的历程,这句话好像并不是毫无根据。是阅读其他文章启发了我对写作技法的思考,在与她人的对照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去年不断地写作,让我积累到了足够的反馈与建议,找到了可以进步的方向,并在一次次写作中把脚下的路踩得更坚实。

虽说全文都在讲科普,但我其实相信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写作的类型。或许是量没写够的缘故,感觉也只有科普文可堪一说。希望我的感悟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我自己能继续坚持写作下去。

2022 年要特别感谢北鸮,不仅帮我审稿,还要天天听我各种吐槽 _(:з」∠)_ 谢谢 Leslie 太太给我的写作建议和传授的科普经验,我学到了很多 XD!谢谢 Lincoln 和 Nick 的信任,即使我一直拖稿却仍对我抱有信任(。谢谢 Clyde、虎哥和 Platy 给我的写作建议,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启发。谢谢!我永远爱你们!!

发过的科普文章(时间顺序):药物剂型服药方式过敏避孕尿酸饮食止痛药猴痘中暑服药 App 横评更年期干眼症流感新冠红心火龙果

推荐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1效率界写法差异的例子可以参见《福格行为模型》和《卡片笔记写作法》。它们的写法有差异,但和我原文描述的那种区别还是不太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