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套路+情怀,到头来拼不过一个钱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72187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套路+情怀,到头来拼不过一个钱字

2023-01-05
0 评论 305 浏览 0 收藏 19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现在生活和经济正在恢复正常,各大企业也正在恢复正常运营。便利店团购曾经在特殊时期帮助人们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如今面对复苏的互联网巨头们,小店们还能留住用户,持续盈利吗?本文作者根据一次亲身经历,围绕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gJfrh2FZtEm1LC8tfMV1.jpg

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谁也逃不过的生活。

尤其静待在家中的日子里,更是如此。

必不可少的瓜果蔬菜肉蛋奶,靠不上远在天边的电商卖家。在物流有限的时光中,淘宝商家手里的货,没了快递的配送;社区买菜平台的库存,送不到每个驿站的角落。

于是乎,所依靠的,也只有身边触手可及的一亩三分地。

恰好,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存在一个自有的连锁便利店品牌S便利,近几年,也在社区买菜的浪潮中,做出了一些尝试……虽然没有太显著的成果。

直到又一段物流受限的日子,S便利凭借着本地优势的供应渠道,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营业网点,成为了唯一可以保持供货的买菜平台。

且在这段很有限的时光里,S便利也丝毫没有因为一时风头无二,就忘乎所以,而是快速迭代着功能,扩展着社群,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为本地社区买菜的长期布局,占据一席之地。

短时间看,S便利确实做到了。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登录过它的线上平台;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纷纷进入了它建立的买菜、拼单聊天群;有不少人都尝试过它快速上新的种种功能;大众也在困难的日子里,享受到了它给予的恩惠。

然而,在物流畅通的那一天,S便利却失势了。群里没什么人继续说话,线上下单的人也寥寥无几。

它短时间内取得的一切进步,无论策略上,还是情怀上,或是技术上,都丝毫不逊色于同类平台。却在全面畅通之后,被其他同类平台,用简简单单一个字,轻松击败——钱。

价格重要吗?

当然重要。如果不是为了便宜,人们也不会在双11熬夜奋战;如果不是在意价格,用户手机里也不会拥有那么多的购物平台,用来把价格比个透彻。

但价格,有时候也并不那么重要。终端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往往不是价格最低的产品;很多操弄情怀的品牌,比如手机,比如服装,也经常可以用高价战胜低价。

在这场用户争夺战中,曾占据优势的S便利,是否只是输在一个钱字上?为了应对价格,它所作出的一切套路、情怀方面的努力,又因为什么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

让我们先从S便利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收获,开始看起。

一、挣扎只为更好

1. 扩张社群

在为附近居民区供菜的日子里,能感到最显著差异的,就是S便利微信群的规模,与日俱增。

ImoAMPrlF80vNMdHxj0d.jpg

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独家供应的机会,既是它长期深耕于本地的结果,也是一场意料之外的机缘。而显然,S便利没打算白白浪费掉这段机缘。

借助独有资源,通过以人传人为主的方式,使社群的规模快速膨胀。而膨胀的社群,又能给S便利短期、长期的经营,带来诸多好处。

1)了解用户需求

S便利可以和需要买菜、采买一般日用品的用户高效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反馈。

今天蔬菜销量不佳,是因为前日蔬菜品质不好,导致用户对品质缺乏信心;还是因为用户之前囤积了大量蔬菜,导致需求下降;或是因为特定节日的饮食习惯,导致主食摄入量提高,蔬菜摄入量下降……

同一种现象背后,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原因。而通过社群,尤其是活跃的社群,S便利可以快速了解到用户的真实想法,以便对未来的策略,做出灵活的调整。

2)提高用户粘性

能带来更大效益的,或许是用户粘性的提升。

一个消费社群,群内用户相互交流较少,很难带来真正有效的情感维系作用。

但因为社群的存在,有效入侵了用户的社交娱乐区域,能更频繁的与用户接触,不断起到提醒的作用。让用户在聊天、娱乐的时候,也想起买菜这档子事,从而顺其自然的打开产品相关页面。

就像有的人总忘记按时吃药,只要在手机里定一个闹钟,就能在闹钟响起的时候,想起吃药,大幅提高吃药的机率。

8mpwbqqfAcsuTqzeb91D.jpg

社群也可以起到这个闹钟的效果,提醒还没买菜的人,可以去S便利的线上页面看看。而不是等着用户自己想起来买菜,再自己选择买菜渠道。

2. 精细服务

在大范围扩展社群、拥有了与用户更贴近的交流渠道的基础上,S便利能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社群里人们提出的需求,可以满足进货,增加品类;便利店内的常备货品,但凡用户需要,可以在很短的响应时间内送货上门;用户存放、代买某些东西,店员也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如果在一线城市中,参与买菜竞争的大厂,脉络遍布,这些事情也能做到。但在这个城市中,社区买菜大厂的工作人员,很难做到高密度覆盖。提供精细化服务,也多指望各驿站的人员代劳。而驿站又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位置,往往同时代理着几家买菜平台,很难针对其中某一家,提供更多超额服务。

在此基础上,S便利就借助本地密布的网点,占据了优势。

3. 线上线下协同

独家供菜的短暂时间里,S便利快速建立了线上下单页面,借助对各个门店的高度管控,清楚掌握每个门店的实时库存、店内客流、员工动态,实现了用户下单后,短则几分钟就能送上门的服务响应效率。

r4Z1YeLfoidBbNpfOvFP.jpg

为了配合社群的推进,S便利又进一步改善了原有的拼团功能,并通过社群重点推送。在物资供应受限的时段里,常规货品常规备货供应,特殊小众化商品拼团供应,不仅降低了供应链的损耗,更让社群以拼团为线索,通过人传人的方式快速扩展。

在极为有限的几天里,S便利并非占着独有的供应地位就满足,而是快速把线上、线下的产品、服务进行更新迭代,从而大幅提高了大众的使用率和满意度,并为恢复供应后长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期待往往与现实存在距离。在恢复供应的短短几天时间里,S便利的买菜业务就开始变得冷清。

二、挣扎又是徒劳

要说失宠的原因,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确实存在的价格差距。

大厂借助更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更低的前端运作成本,能够提供价格更低的货物。

要说在买菜这档子事里,商品单价本就不高,所谓价格差距,很多时候也无非就是几毛几分。

DsdOJUwUu2mcTxWm45bZ.jpg

就像在淘宝上买东西,很多产品也都能搜到价格更低的同款。可即便是常常比价的人,也未必会在价格最低的店铺买。人们做出决策时,也会考虑店铺常购的信赖和情怀,考虑“一分价钱一分货”等因素,不只看价钱。

况且,S便利还拥有着服务更精细、近因高频习惯、特殊时段保供情怀等多方面优势。

但大厂几毛几分的卖菜优势,为什么如此之快的让用户变心?

1. 有限竞争

线上买菜平台,虽然不算少,但相比淘宝上无穷无尽的商家来说,仍是一个渺小的数字。尤其是在三线城市里,选择空间基本也就只有三四家。

竞争有限的情况,就导致了用户有充分的时间和兴趣,进行价格、质量对比,做出更接近最优解的消费决策。

当人们在选购产品时,如果选择的空间过多,就很容易进入决策瘫痪的状态。就像在快餐饭店中,选择吃鸡翅还是吃汉堡相对容易;但在中餐店里,面对着上百个菜品的厚重菜单,很多人会无从下手。

因为,人脑在决策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容纳的信息,是有限的。当这个信息越多的时候,大脑感受到高负荷运作的压力,就会开始烦操,迫切的想要停下来,避免去过多消耗自己的精力、时间。

在淘宝上,筛选某个具体商品,人们不会把所有售卖此商品的店铺都看一遍,时间精力不允许。也不会把自己已经看过的所有店铺,都充分考量一遍,大脑线程不允许。

于是,大脑开始偷懒:相信某个主播,认定他的直播价格最低,就在他的直播间下单;看过三五个店铺,觉得不会再有更优惠的价格,就下单入手;不去看其他店铺,直接在自己最熟悉的店铺里下单;不用试探性的比对不同品牌差异,直接选择信任自己熟悉的品牌……

这些选择其实不算错,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成本。只是具体考量某次消费过程时,人们的消费决策,未必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而在买菜这个战场上,即使有S便利的加入,本地也无非四家平台在争夺,比价空间是有限的。再加上每个平台内部,基本没有同质化产品的自我竞争,用户面对的选项有限。

所以,相比在淘宝无数个店铺中筛选最美的价格,用户在买菜平台上比价,就是一件相对轻松、简单的行为。无需消耗大量精力,就能做出一个让自己感到满足、且更接近最优解的决策。

而这种时候,常比别人贵几毛几分的S便利,显然不是那个最优答案。

2. 习惯冲突

在偶然几次的选择中,用户可以进行全平台比价。但天长日久,也没有谁会在每天买菜的过程中,把四、五个平台全都搜索一遍。

于是,在一次次的买菜过程中,人们还是会形成习惯,或者说产生路径依赖——在几次对比中,某平台普遍占优,于是对此平台更为依赖。

虽然各平台间,不会出现价格、品质的绝对碾压,往往是A平台甲产品便宜,B平台乙产品优惠,C平台今天特价,D平台明天划算。

CLlHs3sdPMv3GF41R8Sg.jpg

但在用户一段时间内的观察,也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相对来说,选某平台是更好的选择。于是,用户在繁忙无暇比价的时候,在没有心情比价的时候,就会只看这一平台;在想要买菜的时候,会先看这一平台。形成了习惯性认知。

而有趣的是,在特殊时段前,多数人早已养成了依赖某平台的习惯。而在物资受限阶段,其他平台都无法供应,人们养成了依赖S平台的习惯。当特殊时间过去,各平台供应恢复正常,人们在买菜这同一件事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习惯。

当两个习惯发生冲突时,S便利占据着近因效应,给了它和其他人们已经惯用已经平台同场竞技的机会。只不过越在这种时候,竞争的态势也就越激烈——用户的大脑内,会自然而然进行优胜略汰,淘汰掉那个低效的习惯:

初期,习惯叠加。用户既会看他们惯用的某平台,也会看S便利。因为两个习惯存在细节差异,有不同的提示入口(如在微信聊天时,看到S便利社群的消息,点开看S便利的明日供菜;在清点冰箱的时候,发现需要买菜,点击浏览A平台),有不同的兴趣趋向(比如在A平台经常买白菜,想买白菜立刻想到A,在S便利买过几次不错的甘蔗,想买甘蔗立刻想到S便利),所以两个习惯能在短期同时存在。

中期,习惯优化。用户发现A平台的菜更物美价廉、种类丰富,对自己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于是更少的去看S便利。

后期,习惯淘汰,几乎只看A平台,而不去看S便利。

处在习惯的竞争中,意味着用户对两个不同的平台,都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有着更深入的了解。自然会对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有更深入的认知。

在这种情况下,S便利的套路、情怀,也就更难以掩盖用户对其货品、价格的挑剔。

3. 买菜场景

如果是其他品类的竞争,套路和情怀,或许还是有用的。

但买菜赛道具备它的特殊性,导致通常的套路和情怀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买菜这个场景,本就意味着斤斤计较。在国人多年的消费经验中,无论是跟长辈学习,还是旁观其他人买菜,抑或自己亲身尝试,像抹零优惠、多要两根香菜、拔掉外面不好看的菜叶子等手段,几乎天天上演。所以,当谈及买菜、想到买菜时,人们对价格本就会多几分敏感度。

而且,当市面上的大厂,投入社区买菜竞争中,截至目前,主要的引流手段,依然是主打价格。

doGpVRxYc4jsnIR2PyDB.png

无论是人们对买菜的自带认知,还是尝试线上买菜时的目的,都是买便宜,都是为了省下那几分几毛。因而,那几分几毛的价格差距,就会被无限放大。

再者,小厂费尽心思用处的情怀和套路,大厂也并非没有。甚至很多小厂的手段,也是从大厂那里学来的。

就像恢复供应之后,大厂立刻推出了回归券,也快速上线了多种防护用品,立刻就争夺回大量用户的关注。当不同的运营策略相互抵消,价格的差别反而更被凸显。

mWLxHlKa7PxwagiDCvdc.jpg

价格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时候,价格接近万能。

大厂占据规模优势,小厂在夹缝中拼尽全力,往往也只能分到蛋糕边上的一点碎屑。

但那又如何?在价格无法企及的时候,如果不在情怀和套路上,努力追上、超越大厂的步伐,或许连点残渣,都难以分到吧。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