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2年底:我对品效合一、消费变化、极简营销的一些思考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571951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2022年底:我对品效合一、消费变化、极简营销的一些思考

2023-01-01
0 评论 2437 浏览 3 收藏 29 分钟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回顾过去一年,品牌们在营销上可谓是花样百出。其中不乏出彩的创意之作,也有名声商业双输的“翻车场面”。2023年,营销推广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本文作者对营销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pxXixDbU2li0Gw6Z2hYg.jpg

年底,发现几个现象:

有位TOC市场朋友,计划让高管参加几个行业大会,来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老板同意了,但是,后来又给否定了。

给出理由很统一,这种大会一下赞助几十万,去后弄个展台,虽能拿到稀稀拉拉的线索,基本都是行业内的人,根本无法转化。

另外,大会有线上直播,看似30分钟演讲带来几万观看,留下一些意向,你还是没法转化,意义不大。

同样,另外一家公司,明年公关预算直接砍掉一半,理由更直接,少做公关传播,不能转化,没有意义;你们公关部最好想一下,怎么把阅读和销量联系在一起,不然就转岗到运营部,做私域。

是不是,觉得很正常?

不难看出,两家公司领导把重要工作放在“转化”上,对当下环境来说不奇怪,但是,很多老板日常开会,还经常把“想提高转化率,品牌很重要,建立高势能,打造影响力”等关键词放嘴边,行动时就不给预算,或很少。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我看来,并非老板对品宣理解不深透,而是「品牌重要」的认知差距上,和团队没有达成共识,无形中增加了执行难度。

其次,前几年企业也花不少冤枉钱做公关,最终除拿到几百万阅读量,什么都没有剩下,这才让,见不到效果的锚定现象(Anchoring Effect)加剧。

怎么解决营销的问题?

我认为有四方面:

  1. 看清楚品效合一偏差在哪里
  2. 搞清为什么做营销
  3. 看到消费者变化,和营销难点
  4. 弄清楚钱到底该花在哪里,怎么做

01 品效合一偏差

老板理解的品牌,有两种,其一“势能品牌”,其二“动能品牌”。

先说前者:

简单讲,用钱在某些关键节点,不停制造话题和势能差,占领价值高地,用户就会认同产品、价值观当中任意部分,然后利用势能优势,不断带动规模。

元气森林,两年内可谓铆足狠劲,从2020年赞助《我们的乐队》,到押注冬奥运,谷爱凌、徐梦桃、苏翊鸣三名运动员外,唐彬森老板更是毫不松懈,各种媒体采访,接地气观点让一线职场人、新锐创业者高度共鸣。

这种整体势能,讲究速度、公关、话题创意,然后把品牌拉倒一定位置和高度。

再说后者:

开始品牌声望在市场中并没有多大,但是,产品销量和规模却发展很快;主要找到客户需求点,依托裂变、便宜、或者稀缺等手法快速渗透市场,然后倒逼认知。

奈雪的茶成立不到6年的公司,通过打造网红茶饮,不断刷新人们对新式茶的认知,从深圳第一家店到现在,在全球开出584家直营店,会员数超3500万。

1-2年内策略很明确,产品做出差异化,让自己奶茶和其他品牌不同,然后频繁用“营销+低价”打造爆款,快速占领市场;完美日子、花西子等品牌都具备其属性。

综合上述,能看出什么?

势能品牌更烧钱,更需要公关打话题,动能品牌更出效果,需要供应链能力,关键在于这两年市场环境不好,降本增效属于首要任务。

于是,就会出现认知偏差。

市场部同事,认为品牌重要在“我要打透,一年需要花多少钱”;而老板考虑,你说的“钱”全砸这儿,万一没效果,怎么办?

换言之,他愿意投入10万、20万,要看到品牌和转化的双重效果,以保证品牌、营销正反馈。

而在公关的认知中,10万,就是用在传播上,可能不会考虑转化,显然意见,大家认知差,出现在「品效合一」和「品销协同」上。

什么意思?

品效合一是即要….还要,既要品牌,也要转化,难度比较大;品效协同不同,不是在一件事上既要做品牌,又要做转化,而是如何将“这笔钱”最大化分类到公关、效果两类任务上,从而实现协同。

购买股票,你不可能将20万全梭哈在一支上,需要5万买保守派,5万买极大收益,另外10万买稳定性;换言之,老板给的预算,需要平衡。

因此,可以得出前置条件,洞察公司品牌,明年具体要走势能,动能哪条路线,这才是做品牌或做营销的根本,唯有该方面与老板认知同频,才能把预算做均衡分配。

TCrN6m5zxvXqn6rqaTGV.png

以前营销,比较关注怎么做,偏方法论,按照黄金圈法则属于最外层(what)部分,当大家都在做之后,开始关注里面(why)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做营销?

多数人眼里有两种答案:营造有利环境把货卖出去,扩大规模产生更多交易。

但是,古往今来,许多企业在追求流量,金钱的忙碌转化中死去,唯有少数伟大品牌,在锈铜铸就的商业原野上,像玫瑰花一样绽放;这又是,为什么?

西奥多·莱维特早在1960年的《营销短视症》中认为,营销的关键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创造、生产、提供最终消费者相关的一整套活动,来持续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换言之,营销关键在运营。

问题来了,狂投放种草,无形品牌资产虽然洒落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转化效率如何,如果没有转化,我们还要不要投?

其实,我们不妨站在结果看过程,这和陌生人相处一样,从了解、熟悉、建立信任关系、亲密阶段、不断深化一个样,所以,营销的本质是关系经营。

阿里巴巴副总裁肖利华,在一次演讲中公开表示,过去零售思想就是,导购就是导购,消费者是消费者,现在消费者是KOL,导购更是KOL。

也就是,我们不应该仅仅花钱只把客户笼进来,刷流量,而是去服务存量用户,去基于公域平台规则,组织各种活动,想法设法让他们参与进来,甚至为此赋能。

这里面关键在“参与进来”,腾讯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卢青伟对此观点也高度认同。

很多品牌,做短视频投放并没有得到最佳效果,主要因为,还在用传统social那套打法,各平台组合传播,东边找部分KOL种草,西边做做公关。

在抖音TOP品牌打法中,成功的不仅是聚焦单个平台垂直种草,还做共创。

前段时间,货拉拉发起“拉不拉多”舞蹈挑战,明星、KOL在玩,还用话题带着用户玩,感兴趣的自然成为路转粉,然后慢慢培养成核心用户。

这类案例比比皆是,家庭清洁智能品牌追觅,阿迪达斯、巴黎欧莱雅等。

所以说,未来品牌营销,不仅在各大公域平台,筛选用户导私域如此简单,而是“阵地思维、共创思维“,用户全周期关系经营。

企业在哪个平台“获得”新用户,如何保持住用户,继续培养忠诚度和口碑,才是营销本质,也是关系经营的核心。

02 消费发生变化

想做好这一切,首先要认知到,消费者发生哪些变化?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1. 关注实用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可见,消费者购买在消费升级价格先行,品质先行后,一部分群体还是走向理性化决策,也就是同一品类,同一消费者身上,既有消费升级也有消费降级可能。

以美妆行业为例,用户正在从“买贵的大牌,转变为买对的,有共情的品牌”,并且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平替出现,成为白领人群首选。

调查几位女性朋友,他们日常消费水平并不低,尤其在轻医美、护肤保养,穿着层面。

但是,对“菜篮子女包“的看法,却认为,通勤平替性价比高,划伤也不会可惜,正牌适合正式场合,所以会考虑物品本身出现的场景,然后再做决策。

消费分级核心是“落差感”,这里我要揪出需求论(Demand Theory),传统营销需求论是,消费者行为上购买某个产品,它是有需求的,这种需求来源多半是欲望。

然而,大疫三年让多半人足不出户,开始深思内心深处在想什么,想要什么,这造成,完全一味用行为解释心理的方法,解释不通了。

大家开始以“为什么(why)”为中心关注内心,发现自我行为与内心是脱钩的,转变思维后,就变成真实需求用高品质解决,理想需求用平替解决。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维密秀的落幕,ZARA的下滑,像优衣库、无印良品以供应链创新、极简的品牌却持续成长,种种反馈说明,并非是品牌符号价值的趋势,而是由内而外消费者对人生的重新审视。

理解这点,就理解了分层本质,我们不能用单纯行为去推测需求,而是找到用户内心渴望的,和理想的矛盾点。

2. 圈层明显

分层背后代表消费圈层,品牌偏好上,小众化和大众化并存,年轻一代对国货小品牌有强烈兴趣点,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搜索,尝试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

以我为例:

几个月前居然为颜值付费,购买一款电动剃须刀“有色(YOOSE)”,产品核心竞争力有两点,”设计与颜值“,并且好奇心驱使下,我还加入其品牌社群。

之后查阅该公司公开信息,该品牌在2021年抖音上曝光次数超1.3亿,在小红书曝光量超3100万,诞生一年GMV超3亿,大部分群体居然是95、00后。

另外圈层也表现在其他赛道,《消费者报道》推出的《2022年企业Z指数报告》中,国潮服饰领域,安踏指数居然高达98.6.李宁位居榜单其二,高达97.1。

美妆行业,Z时代消费者(45%)最常购买的国内新锐品牌(如花西子),朋友推荐,社交需求,和跨界联名是选择的主要原因。

兴趣运动也同样,今年下半年,当半个朋友圈都在晒露营、滑雪、陆冲、飞盘,浆板时成为部分新中产们的”社交货币“。

这说明什么?圈层本身是身份标签,亦或者对价值观、文化的认同,其代表着消费表达,消费社交,消费悦己,在此逻辑上,商品价值最大化实则是消费群的颅内价值。

2IEiD19gvbOMX6kkxa9Y.png

3. 心理价值

M(M-Form Society)型社会中,明显观察到”焦虑感“上升趋势;这种感觉,不同于2016年知识付费风潮的崛起(当年是投资热、钱多、需求更多),现在是相反。

随着预期5年内供给侧转型,技术升级,中产人群担忧被取代的焦虑感,随着社会不稳定性增加更显著。

过去,大家觉得无忧无虑的90后,现在已经30多岁,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回头一看,自己也将成为承受巨大压力的三明治(上有老,下有小)一族。

身边人而言:

大厂一起上班的朋友(运营、市场人才),前几年,根本不担心工作问题,今年开始明显感觉心理压力,以前干的不爽立马换,现在换找不到,求稳还要不停内卷。

裸辞更可怕,两条路径可选:

一是,做自媒体(视频、图文)成为博主,做咨询服务,但业务少之可怕,没有存款的人,根本不足以支撑家庭开,二是开店做线下品牌,最终陷入流量窘境,想躺躺不了,想卷卷不赢。

这背后,对知识焦虑变的更加严重,以前怕自己不懂落后,现在人人表达且产出知识,疫情又让这种忧虑感变多。

反过来说,大众人群心理感知度在发生变化,真正为消费者减轻或解除焦虑的创新,才能带来价值,它未必是知识,而是为中产阶级塑造新的价值观,理念(如,认知到满足感,重新定人生成就等)。

03 营销三大难点

种种变化背后,意味着品牌再使用传统营销手段,打法,将会失灵,那么,具体有哪些难点?

1. 爆款难度增加

这段时间,我见过服务大厂的一些social供应链公司,抓耳挠腮想出圈创意,与如何把握内容尺度问题。

一位头部人士反馈,以往事件营销、话题综艺很容易适得其反,大家开始往生活,周边事件靠拢。

生活标签上,用户关注时长大部分停留在,我的生活必须品有哪些?是否便宜、快递什么时候发货、感冒药能不能买?如何提高身体免疫力等问题上。

大家更渴望一定的知识收获和提升建议,而不是带着“科普+产品功能卖点”的内容,并且软植很容易激怒消费者。

行动标签上,“焦虑、宅、针对性躺平、松弛感、内耗、不反抗、刘畊宏女孩、自我提升、60分父母、冥想”成为关键词,背后折射出,大家渴望消除低价值感,重找生活的主动权。

这一切,恰恰更考验洞察力,以及对科普类内容的产出,但传播中还不能太过借势,生产不必要空洞内容,更适合打品牌,而非转化。

EucnWqECknDXi1maklqp.png

2. 渠道名词琐碎

一位零食公司市场负责人表示,最头疼的并非用户不好维护,而是渠道、名词,根本学不过来,从私域到公域、从公域到全域,从全域又到数字化工具引入,转型,处处是危机。比如:

抖音的营销场、内容场、中心场、5A人群、搜索优化、鲁班、巨量引擎、巨量千川、抖+,电商罗盘;淘宝的三宝一券(店铺宝、单品宝、搭配宝、优惠券)。

小红书的专业号、品牌合作、薯条、惊喜盒子、定制贴纸、火焰话题、搜索彩蛋、短信提醒、原生落地页;快手的磁力聚星、磁力金牛,快手粉条。

还不含起量,螺旋起号、卡直播广场、顺爆连爆、直播间流量层级,互动率、UV价值、达人相似、各种引流,利润爆款等各种专业术语。

你会发现每个平台都有一套推广方法论,但是,老板愿意多尝试,而尝试背后,团队找不到专业人才就还得自我学习,最终,预算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走了弯路。

企业服务工具就更多,各种SCRM软件、营销自动化、财务管理等帮你打造数据、内容资产,说的花里胡哨。

弄明白后发现,原来仅是加个好友,发个朋友圈,在线协同表格,对部分公司而言似乎并不需要如此繁琐,老板也常因为各种额外商业信息,徒增烦恼。

3. 营销组合太多

一方面,“总想玩个花样,结果却是伪需求。老板,经常在微信群发别人公众号推文,有一图流,反向操作爆梗,创意海报,然后就在大群中说,你们也想想如何做”,一位新媒体朋友谈道。

你不落实,日后追踪就会挨骂,你落实后发现此需求是“老板需求”,还让大家转发朋友圈,看似狂欢实则陷入知识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中,这一切似乎和用户并没多大关系。

其次,推广上,老板总想干票大的。

认为“钱没有带来10倍效果”是团队或人不行,花几十万投抖音转化小,或公众号做品宣后,就会说,竞品为什么做的那么好,我们这么差?

其实,面临的营销环境很复杂,你看到别人的一招制敌,可能是最后一招,前面投入大量沉没成本都没看到。

另一方面,跨界组合、反差营销、节日营销常常让市场部措手不及;很多B轮以下公司,没有全能型人才和全年规划可能性,但老板经常看到别人家节日吹嘘,就“临时起意”要做。

当“半瓶子不满”与“似懂非懂”的人结合,加上“临时抱佛脚”,有时再找外脑支持,出来的结果,不尽人意才是预期范围。

除此外,还有更多繁杂琐碎问题,那么,在营销过程中,我们到底该关注什么?以保证外部渠道和内部运营双向兼并?我认为应该回归商业本质。

04 回归极简营销

前几天,刘强东在高管会上的一句话:你们不要给我那么多新理念、新词汇,要回归商业常识的五要素(产品、价格,服务,成本,效率),我非常赞同。

越是繁琐时代,营销越要回归“极简主义”,具体什么是极简主义呢?

简单讲:你的资源有限,不能每个框里都放萝卜,得”以少剩多“,营销并非全面发展,平均用力,而是在关键点上着力,调动所有资源将营销做到极致,所以,营销该关注什么?

1. 客户细分和目标客户选择

你可以想想,为什么每次打开天猫、抖音、小红书商城看到的推荐产品页,都不一样?不是所有客户都是你的客户。

客户细分(CustomerSegmentation),就是用一个或同时几个维度来将客户分群,就像拿一把刀把一个完整的生日蛋糕横向和纵向切若干刀,最后看到的每一小块蛋糕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客户分群(segmentation),可以按照地域、年龄、可支配收入、性别、家庭角色、对某个产品关注度筛选;目标客户选择,就是从所有子客户群中,只选择部分作为主攻目标。

用户细分得遵循一定原则,早期客户受限于数据和技术,大多在CRM中进行,因为只有在CRM中才可以获得用户消费、标签、画像信息,你按照等级积分、忠诚度、会员卡进行区分。

现在SCRM产品完全可以解决,但面临一个问题,品牌在推广前没有拿到具体画像怎么办?这时,每家头部平台对应都有数据分析罗盘。

智能清洁家电品牌追觅用一年时间,完成智能清洁领域超级品牌之路,3月份起盘时基于数据分析,认知到内容消费审美后,用明星、KOL等各领域达人做推广,发话题。

让大家产出各种内容,撬动整个抖音C端用户,最终销售持续霸榜三个月,人群增长规模达1.2亿,总的来说,营销布局可以拆分三个部分:

  • 自传播(以6大品牌账号矩阵为主,传播主张,沉淀客户)
  • 他传播(产品评测、垂类达人生产内容)
  • 我传播(亲子,宠物等生活类垂类达人渗透种草)

这种方法,一方面帮企业解决内容生产问题,另一方面放弃传统social式均衡营销,和低价逻辑,用阵地打法,从数据开采到培育、筛选、转化一条龙解决。

NSooOuq8EfkM20YkXqbh.png

2. 用什么打法塑造高说服力

其一,营销是品牌一个工具,因此在长尾商业模式下,要建立长尾定位,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也叫独特消费主张。

这个方法,本质强调产品和服务在什么场景下,提供什么价值,一般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潜意识印象,可以先想想,自己品牌是否具备“一句话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做什么”。

其二,品牌之锚,也称为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打法;元气森林和瑞幸咖啡在起盘早期有相似之处,找到对标品,通过公关方法拉起消费者心中的位置。

经济学上讲,成本就是放弃最大价值,锚定就是让他人的商品和服务成为机会成本,而你为选择结果负责,在自己的优势和竞品劣势间建立屏障。

其三,同理心,生活方式塑造,应该是诸多品牌年内容营销转型,重中之重。

围绕的分级客户,他们生活消费、兴趣等关键词,是否可以从向内求(why)角度进行挖掘,可以是正向情绪按摩,也可以是负向情绪释放。

关键点在于角色转化,品牌要从生活/生存/生产角度检视自己提供的价值方案,把说教式改成合伙人(Partner)。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目前进入协同关键期,要把推广思维,转化成“拥抱思维”和达人一起成长,毕竟很多达人以前可能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对产品、商业敏锐性更高。

如果借力大平台,发起相关挑战,全年最好聚焦在几个内容大方向上,反而更能塑造颅内价值。

I8qfdQQ3BEb3dEIiKTsj.png

3. 到底选用什么渠道

我见很多老板、市场部都困惑此类问题,假设你一年只有300万预算,最佳办法是筛选完客户群体后,看他们具体活跃在哪个平台。

若是抖音,你就把三分之二精力放在此,另外的三分之一用于种草小红书、公众号等渠道做品宣使用,有些公司总想讲究均衡,这是不可取的。

还有些单品牌为了销售,京东、天猫、抖音、自有私域商城全开,认为可以带来自然流量。

结果是,每个平台都需要一名同事负责,最后哪个都没做好,人力成本和推广成本白白被浪费掉。

千万不要被大品牌推广方式所迷惑,你能在各种平台,节日时看到各种营销话题百花齐放,不代表你就能玩的转;当自己有足够实力时,再进行边界扩张才是稳固之道。

客户群、说服力、渠道,是极简营销的根本,这三者悟透,运气应该不会差。

假设供应链有优势,类似于茶饮品,一年可开设几十块爆品,按照动能逻辑聚焦在一个平台变着花样玩,你总能为品牌复利留下资产。‍

总结一下:

营销本质,是关系经营。

  • 用户心理正在从需求为中心,逐渐转移为需要为中心,营销难点在爆款难度大,渠道琐碎,方法论太多。
  • 极简营销先找到“细分目标客户”,可通过大平台数据罗盘分析,设定好锚定,打法并非知识传播,而是共创生活方式塑造。
  • 渠道不在多,在精,用阵地思维经营品牌,预算2/3深耕一个平台,1/3用在社交种草,公关传播找到你的关键节点,来一波。‍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