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22,一个中年人在朋友圈的196条思考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6732716466061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2022,一个中年人在朋友圈的196条思考

那个吴小明·2023-01-01 10:15
2022,一个中年人在朋友圈的196条思考

2022年我关注的学习主题是“认知”,读了100多本该领域的书,通过对认知问题的探讨,复盘我过去35年的得失,说实话,不咀嚼不知道,很多问题,其实是系统性的,人只有构建一个良性的认知系统,才可能快速进步。 

第二个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时间利用率】,一个人最终活成什么样子,其实是由他的时间利用率决定的。每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但利用率却大为不同。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决定着一个人整体的人生质量。 

下面是我2022年的朋友圈思考整理: 

1、重看了《长津湖》 

感觉如果在决策上遇到困惑,一定要搞清楚是战略的因素还是战术的因素。 

战略讲究的是信息的掌握度和眼光;战术则由资源和组织能力决定的。 

抽丝剥茧,反过来可以解决很多决策困惑。 

2、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还想在网上保持独立思考的话,一定会被骂是个理中客,就是在一件事上全盘思考,既diss左派,又diss右派,都把它们得罪的人。 

3、大海这个生态系统,不同深度生活着不同的鱼类。一个行业也一样,每个层面都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和面向人群。定位的落地,需要想清楚你在生态的那个层面做事,要面对什么样的用户和竞争对手。可以肯定的是,表层是竞争最激烈的,也最不讲规则的,无数的浮游生物在跳腾。 

4、很多人要答案的方式,是把问题修改得更加简单。 

5、成年人之间,最大的尊重的确是不浪费对方时间。 

6、聪明应该是在某一个生存模型里选择最优的路径。而智慧则是寻找和创造更加高级的生存模型。 

7、读完查理·芒格再读富兰克林,充实的人生其实都是平淡如水的,而且会拉得很长,就像咀嚼一块没那么甜的口香糖,但可以嚼很久。 

8、很多决策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逻辑,而是决策者某个时候的一种缓解焦虑行为。 

9、麦克卢汉:“人类曾经以采集食物为生,而如今他们重新要以采集信息为生。” 

10、普朗克:“科学新真理并不是通过说服反对者来取得胜利的,而是因为它的反对者最终都将死去,而熟悉它的的新一代将会茁壮成长。” 

11、把事情做慢,不聒噪,厚积薄发,需要勇气。 

12、你鼓吹什么,就身体力行什么,对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真诚。 

13、你鼓吹什么,就身体力行什么,对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真诚。 

14、有时候别人不认可你不是因为你的观点不对,而是表达得让对方有失身份。思想跟肉体都是一样的,需要华丽外衣来包装,因为大多数人本质都是庸俗的,接受不了表面的赤裸感。 

15、专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尼尔斯·玻尔 

16、一旦确定了对方是“笨蛋”,就要用适合与“笨蛋”沟通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力、执行力、抗压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优秀的沟通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杨天真 

17、世界就像一个江湖,江湖是有偏见的,江湖是讲究政治正确的,江湖是虚伪的,江湖又是各种可能的包容器。用武侠小说的心态来理解世界的运行逻辑,人会淡然很多。 

18、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被连根拔起,然后又随风飘撒,撒到哪里算哪里的。或许,正是在这种不确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传统、家庭和友情才更加渴望。——何帆笔记 

19、重温《天龙八部》,混江湖的第一原则是不得罪人;第二原则是要比那些不讲武德的人厉害。 

20、亲戚这种物种之所以在网上被吐槽,是因为很多人以为用血缘绑定之后就不用维护了。实际上所有的关系,都需要动态维护的,多浓厚的血缘,一旦停止链接和维护,就会渐行渐远。 

21、春晚的节目设计是产品思维,不是艺术思维,产品讲究的是更多用户看得懂,尤其是面对普通老百姓,把气氛造起来就行;艺术则比较苛刻,而且众口难调,鄙视链刻度放哪都不合适,怎么弄都会被吐槽。 

22、老同学见面,涉及催婚催生娃的,基本是因为没话找话,和与老亲戚见面是一样的,没有人在意你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不过是没有别的话题找个适普的避免尬聊而已,实际上也是尬聊。 

23、中国的农村生态,本质上是一个运行荒诞、充满bug的老旧系统。在这个生态成长起来的人,要想过得好点,要么迅速适应这个系统,成为里面的人尖,掌握该系统的话语权;要么就是逃离系统,用外力使得自己强大,再采取降维打击的方式应对来自老系统各种关系的压力。我见过太多的悲剧,都是在系统边缘挣扎的人。 

24、这次回家过年,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人要想独立一点,不但要摆脱原生家庭,还得要摆脱原生文化。原生家庭只是一个小单位,原生文化是一片草原,这意味着你可能要跟故乡决裂,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归宿。 

25、一个观察,大多数人喜欢被动,你稍微主动一点,能撬动很多东西。姑且称之为“积极性红利”。 

26、一部老电视剧,胜过十部新电视剧。以前的制作真的太上心了,很多老电视剧都是洞察人性和社会运行逻辑的优质信息源。 

27、冰墩墩是不是真的很可爱很值得拥有,我相信如果没有奥运的炒作,大多数人是无感的,到目前我都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吉祥物手办。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审美和消费行为,是被环境推着走的。 

28、庙里的各种神仙为什么不会人设坍塌?第一,他们是虚拟IP;第二,他们都不说话,一直保持神秘;第三,他们跟人类有明显的界线。 

29、共识瓦解,认知撕裂的年代,似乎只剩下纯正的演员和观众。就是我知道你是演员,我也知道你在演戏,假的,但我依然在意你演得好不好,虽然好不好对我没什么卵用。这就是当今的互联网舆论和用户。 

30、人一辈子都要跟愚蠢作斗争,与自己的愚蠢斗争,与他人的愚蠢斗争,这就是宿命。 

31、专注的本质是取舍。你只能在你的生活与工作中选择少量的事情去关注,才可能表现出专注力。而这些事情对你来说必然是意义重大的,是对你有价值的,是真正值得你关注的。——采铜 

32、“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乔布斯 

33、学习和观察别人的思维模式,比学习别人的碎片经验重要,知识是无限的,没完没了,而成功的思维模式就那么一丢丢。 

34、兴趣的本质是一种可以获得成就感的能力,既然是能力,就得多谈商业价值、少谈情怀,谈情怀更像是面对瓶颈的一种逃避。 

35、看到一大堆情感博主分析大S闪婚是因为恋爱脑,那个女的没有恋爱脑?我觉得忽略了一个重点,就是有钱任性。创过业的人都知道,随便换合伙人或者跟新的人合伙,成本是非常高的,除非你底子厚,折腾得起。 

36、深圳人没啥复利思维,只有复制思维。 

37、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本质是一门“匹配”学。沟通其实就是理解匹配、感知匹配从而认可匹配。 

38、学习就其最本质的意义而言,并不是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而是使我们能够妥善地“应对”世界。———《王阳明:一切心法》 

39、让人看到希望,是榜样最核心的价值,这就是情绪远比干货更有煽动力的原因。 

40、透过别人的体验来理解一件事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实操性比较强的事情,看完别人的观点,一定要实操验证,否则就变成鹦鹉学舌。这也是大多数人,谈到某个陌生的问题,说话一套一套,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 

41、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世界,但大多数人的阅读会被垃圾信息占用和驯化,甄别优质信息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能力。 

42、跟一个人拉开距离很容易,但跟一个人的三代积累拉开距离是非常难的。 

43、认真和不认真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经历是有沉淀的,后者仅仅是经历。越往后越发现,漫长的人生真的是靠沉淀出来的。 

44、很多人到了一个圈子,就会假装自己有某种兴趣,比如某个圈信佛,他也会装着是善男的样子,你让他读读佛经试试?最后都变成了玩手串的。而这个逻辑放在高尔夫圈,就更加典型了....所以人世间大多数的兴趣,本质就是短暂性销售行为。 

45、硅谷王川:“在生意场上,不要低估别人侮辱你智商的决心.....” 

46、“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和“选择性回忆”(selective recall)是人与人之间判断差异性的源头之一。———《噪声》 

47、有时候肤浅不一定真的是肤浅,可能是产品和传播思维。 

48、成熟的市场人一个重要标志是不刻意追求创意,因为很多的创新,其实就是创蠢。 

49、中年男人谈论时事政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手资料,所以容易对指点江山产生迷之自信。认知最大的障碍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投射到读到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口感偏差,稍微读到不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否决掉。而机器算法又推波助澜,慢慢的把你喜欢的内容推给你,久而久之,就形成信息茧房。 

50、认真到极致对待一件事,是开悟的最好办法之一。 

51、一件事要不要做,不在于它值不值得做或者多么有市场,而在于你有没有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的方案。 

52、人的大部分行为,其实是由需求态决定的,比如身材管理这件事,明星可以做到一个月几十斤的增减,可能跟下一步电影有关。普通人讲自律,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竞争或者社交需求在推进的。说白了,用一个更大的诱惑来干掉当前的诱惑。 

53、大多数人都会为傲慢与偏见付出过代价。 

54、人是很难拒绝一个用心的人的,人世间很多求而不得,主要还是不够用心。 

55、“认识”和“深刻的认识”,区别还是蛮大的,单纯的认识很多时候只是标配或者走过场,只有“深刻的认识”,才会系统的重视和有方法论地执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健康。谁都认识到健康很重要,但深刻认识健康的人,会系统化管理好身体,并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定期锻炼等。 

56、很多人觉得做某件事重要,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的,而不是因为自身的刚需。 

57、就社会话题而言,视频号+朋友圈合力催化下的社交传播发酵能力,已经达到了当年微博鼎盛时期的状态,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基于微信生态的综合内容消费与传播习惯已经形成。 

58、“读书”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很狭隘的词,尤其是纸质书,效率低、成本高,99%的人藏书不超过100本,这其中读完的又不超过1%。真爱学习,可能要深刻理解“阅读”。“阅读”是不管什么形式的信息,你每天像一个猎人那样,游走在信息爆炸的世界,不断的吸取获取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优质信息。 

59、买错了商品最多损失钱,但学错了知识它会一直脑子里卡着,直到有一天你用新的认知来刷新脑子。郑琼导演谈她的纪录片《出路》的时候讲到一句:“要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面,在这个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的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从这个角度,怎么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对的。 

60、“刚需”和“消费者以为的刚需”的确是两个概念,所以做产品,你要么拥有调教消费者的硬核话语权,要么在“消费者以为的刚需”上,做更多的正向引导。很多牛逼哄哄的产品,都把焦点放在“刚需”上,而没有兼顾“消费者以为的刚需”。 

61、一个项目最节省成本的方法,是在开始之前疯狂的思考。 

62、精子游向卵子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关注旁边的精子游得怎样的,因为竞争对手实在太多了。在一个同行很多的行业,100%的注意力都应该聚焦客户。 

63、很多人,实际上要的不是言论自由,而是牢骚自由。 

64、那些怀念“五四”的人,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大概率其实只是个人力车夫,或者说骆驼祥子。所以“五四”没啥好怀念的,完成这一代人的使命,才是真实的当代青年,虽然世道艰难,我们仍然处在最好的时代。 

65、耐操是走向成长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疯狂往深处和细节思考,认真到极致。 

66、不带情绪的去处理一切,也就是机器人法则,厉害的人最后都活成了人工智能。 

67、在所有的不靠谱因素里面,最可怕的是人,因为人会伪装,真实达成的平衡态和面具达成的平衡态,会容易起冲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平衡态。 

68、刘德华那条奥迪视频,我关注的点是原创没有火但是抄袭火了,为什么?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很多很好的文字创意其实只是半成品,短视频时代,层次丰富的元素和一系列专业运营操作,才可能出结果。 

69、“配套跟得上”很重要,比如你买了个帐篷,就得有防潮垫、野餐桌、移动小冰箱......很多知识付费或者消费,如果你只是学了或者买了,配套跟不上,其实就是买了个寂寞。所以决策之前,要有配套思维。 

70、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以前我觉得是心理问题,现在发现是认知问题,没有体验过,你就可能认为葡萄是酸的。 

71、一些你认为不重要的小问题甚至是小仪式,在别人眼里可能很重要,要赢的别人的尊重,要多点抛开自我的视角。 

72、十年前,微博是最大的创意载体,诞生了作业本、天才小熊猫等网红;七年前,公众号是最大的创意载体,诞生的无数刷爆朋友圈的内容;五年前,短视频平台是最大的创意载体,诞生了代古拉k等网红;如今,引爆内容时尚的是懂宇辉等,说明直播间已经是最大的内容创意内容发祥地,基于直播间做创意内容是未来几年的主流。 

73、一个组织如果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并具备释放人才能力的战略,那这个组织肯定是拥有巨大潜力的,新东方似乎在印证这一点。 

74、江湖的本质是站队,过早站队跟过早的依赖某个圈子,都很危险,因为没有那个高手靠站队赢的,真正靠的是手里的剑。 

75、你那完美的逻辑框架,在别人的逻辑框架里,可能是一坨屎,思维模型也一样,找到差距,是交流和沟通的前提。 

76、很多矛盾看起来都是表面的,但最终还是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余秀华老师的这段爱情,其实是解决不了深层次问题的,所以走不远。两个人的合作,就得摊开来把深层次问题解决,而不是今天吵完明天再吵,最终是浪费时间。 

77、钟薛高的问题,应该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网络情绪的问题。有时候你没有错,但还是要认个错,向政治正确的各种情绪低头,是一种智慧,因为没必要跟闹情绪的人较劲。 

78、俞敏洪老师的回忆录写得真精彩,干货满满,创业成功真不容易,每天都要解决各种奇葩问题,解决了,你活下来,解决不了,你就被干趴。 

79、邓刚、格小格这种钓鱼网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湖南台的综艺,姑且称为短综艺。 

80、一些年轻人很喜欢通过钻牛角尖来掩盖自己的愚蠢和自卑,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 

81、人一焦虑,就容易犯蠢,喜欢在边边角角里折腾花样,不笃定在主要矛盾的精进上。身边太多这种得了焦虑乱配套综合症的人,能忍就忍吧,2022,谁都不容易。 

82、想到一个新词:【降维沟通】。 

沟通的本质是传达,高效率的传达需要对等的认知,但是你作为一个主动沟通者,是很难让对方跟你一样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降维沟通。很多自媒体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通过降纬沟通,让更大的群体理解和接受。 

83、年纪越大,越觉得人要活得“浑厚感”一点,就是包容、皮实,习惯无聊、复杂和各种乱七八糟,而不是像处女座那样,啥都很分明、清澈甚至非黑即白。人之所以焦虑、自卑和犯傻,很大程度是通过表面感知把别人想得太完美,跟自己一对比,啥玩意。 

84、短视频其实是一种信息表演的艺术。 

85、罗敏和董宇辉这件事,可以这么理解:就像一个口碑不太好但特别能搞钱的微商头子,来到一个真正做事的大V社群里疯狂发红包,以为这样是很有智慧的行为,结果被踢出群了。玩套路一定要降纬玩才玩得转,你升纬玩就是班门弄斧了。 

86、认识一个人的关键点在于看懂他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是由他话语中的词汇决定的,见多识广和通透的人说话词汇量非常大而且表达游刃有余,贫乏的人只能在一些模糊的概念里生搬硬套。 

87、人一辈子最值得做的事情:要么是留下点作品,要么是操盘过一些项目,也就这样了。历史就是做过这两件事的人书写的。 

88、当年的公众号十万加刷屏,如今变成了视频号十万加刷屏,社交传播的逻辑似乎一样,内容底层也一样,就是带情绪的故事。 

89、国与国之间要不断通话,重申一些共识,其实人与人之间也一样,要不断的用暗示来重申,我们价值观一致,利益一致,关系没变,否则没法一直保持稳定的关系。比如恋人之间,要不断的问对方,你爱不爱我.....用国际关系来看人际关系,脑子会更加清醒。 

90、运动员其实才是最内卷的,一个行业就成就那么几个人。但有一点,运动员的目标非常清晰,所以他们只需要解决努力和技术的问题,而我们很多人做事,最大的问题不是做事本身,而是目标不清晰。 

91、不要违反人性,其实就是不要妄想改变苗头,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苗头,就是他(她)最真实的状态,所以要通过苗头来做决策,而不是通过你幻想的真善美来思考事物。 

92、“活明白”其实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打开自己,系统洞察社会的底层运行逻辑,基于人性找到运行密码。 

93、躺平不是不折腾,而是不瞎折腾,中年男人适合躺平是因为这类人群是瞎折腾的高危群体。所有的压力都在推着你要做点什么,最后就变成了为做而做,而不是为了落地而做。 

94、面子和情绪,都是表层的东西,“会做人”从技巧角度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累积实力,由此衍生了利益杠杆。最典型就是国际关系,你要是实力不行,多有面子多大情绪,别人也不会正眼你一眼,因为最终决策是底层算盘决定的。 

95、很多人之所以讨厌“大道理”,是因为目光所及付不起践行“大道理”的成本。摩西选择出埃及的前提,是他算过要付出多少自由的代价。 

96、认真和专注,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资源和能力。人如果在能力圈之外做事,是无法认真和专注的,清晰搞清楚自己的能力圈是做好事情的前提。不少具有工匠精神的朋友,死磕某个板块看似很厉害但一直没法突破,是因为整个盘没法补全某个能力短板。 

97、“要结果”是非常理性的行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要的不是结果,可能要的只是“情绪”。 

98、“肤浅”其实是一个条件反射式决策的结果,人需要深刻,就得有足够的时间、信息和资源,才能支撑行动上的彻底性。 

99、一个人的思维模型,很大程度会受制于他的圈子,但是优质圈是非常小非常少的,大多数人会在普通圈里捞信息,导致混圈子混得越开,信息茧房越严重。从这个角度,优质圈永远是稀缺的。 

100、以偏概全是阻碍认知的重要武器。比如前两天雷军演讲,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他的起点是别人的喜马拉雅,但就算这么说,也不应该否定他励志的成分。如果我们只是着眼于人家起点高,而忽略他的努力,我们就陷入了非满足某个条件就躺平的状态,那会丧失很多人生的可能。 

101、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态度,是个人价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超越自我时,既需要通过克服外部世界的障碍来实现外在超越,也需要通过达到内在的身心和谐来实现内在超越。而外在和内在,是会相互影响的。——王石 

102、过多解析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懂你的人一定懂,不懂的话解析其实就是掩饰。 

103、市场是对环境的洞察,组织是对人性的洞察,文化是对两者的洞察。 

104、人生要容忍尴尬,容忍混乱,容忍缺陷,因为完美的状态只有在电视剧里出现。看《乔布斯传》,感觉一切乱糟糟的,但依然做了很棒的成绩。 

105、很多行业,跟婚姻一样,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出来的人是经营不好的,想进去的人是远处看看感觉挺不错的。 

所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你要不要进来,要不要出去,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你要搞清楚,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在进去之后,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而不是为了进去而进去。或者进去之后,完全搞不好,又灰溜溜的出来。 

106、脱不花在《沟通的方法》里,提到左晖的一句名言:“直言有讳",很有意思,就是“有话要直说,但方式要恰当”。翻译成人话就是:可以直说,但也要照顾情绪。 

107、知识付费这个圈,能赚钱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成为头部,大家公认的那种,很多人都愿意买单;另一种是挂着知识付费噱头的【副业包工头】,整合一些网络知识,聚拢一群人,一起做项目。学习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缓解焦虑,这就是人性,只不过缓解焦虑的形式一直在变。 

108、比信息茧房更可怕的,是“圈子茧房”,很多人老是固守一个圈子,思维模型都定了,信息获取严重不足,从这个角度,想提高认知,要像渣男一样不断换圈子。 

109、任正非如果没说,大家还觉得这是模糊趋势,但他一说,大家好像就笃定了。大道理就是这样,重要的不是道理有多正确多犀利,而是说的那个人,人最终是被人影响的,而不是观点影响。 

110、成年人的很多问题,大多数是选择了但又不肯付出代价的问题。 

111、感受力很重要,这玩意比较难量化,但感受力厉害的人,对细节和颗粒度的捕捉非常到位,而感受力差的人,活得非常粗鄙,作品粗鄙,行动粗鄙,甚至处理关系也很粗鄙。 

112、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是两回事,很多人喜欢基于想干什么来提意见,但没有基于能干什么来做方案。 

113、贾浅浅写的那玩意,的确也算是诗,当然很多网友可能写得更好。但不同的是,人家就算是垃圾也能出版,这就是区别。任何行业都不单纯的拼才华。资源、人脉、爹都可能是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认清这个事实,一个人才前进得更理性。 

114、能吸引人的内容,都摆脱不了这三个魔咒:“有情绪、有干货、有故事。”回来路上听歌,发现好听的歌就两种:故事+情绪,或者干货(心声)+情绪。 

115、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避免一颗老鼠屎落到汤里,不如关注一锅汤如何在掉进了老鼠屎还能喝。你足够强大,就能稀释人生的缺点和瑕疵,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稀释掉。越牛的人,稀释力越强。 

116、人是怎么变得油腻的?就是不相信一个东西,但又为了某个层面的利益应付着。所以油腻是一种不真实、不认真、不真诚的拧巴状态。 

117、减少苦难,比增加幸福更重要!——冯唐 

118、朋友圈里,关注戈尔巴乔夫的人不多,关注稻盛和夫的人不少。两个同时代的人,一个改变世界,一个改变了几个行业,为什么待遇如此之大?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后者可触达性强,跟工作容易形成关联,前者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符号,只能活在历史书里。 

119、稻盛和夫的很多话,其实孔子也讲过,就获取智慧而言,大多数人希望追求标新立异,而忽略对朴素道理的参透。不同厨师炒的菜的确源源不断刺激人类的新鲜感,但就营养而言,永远是那几样: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少量微量元素。 

120、《隐入尘烟》里这对老实人夫妇,其实就是二舅某个侧面的电影版本,在没得选的情况下,选择了勤劳,选择了相互扶持,选择了彼此温暖,最后还选择了相对体面的方式离开世界。这是人类在严酷的环境下,对尊严的幻想,现实中可能没那么体面。 

121、“相信”之所以变得很难,是因为判断力的缺失,很多知识被泛滥的观点搞乱了,导致认知成本增加,判断难度自然增加,“相信”变成了抽奖,默认套路化成了常态。 

122、家长群是这个世界上最活跃的付费社群,付完费之后,每天积极配合老师做好交付,对老师有求必应,各种拍马屁,要填啥资料立马填,要听网课随时安排,还有粉头自发组织维护群秩序。这说明一个问题,学习这件事,只要不用自己学,都很积极。 

123、执行力强的前提,是对目标有清晰的画面感,就像米开朗琪罗面对一块石头,心中已经有清晰的大卫雕像。很多人看起来力大如牛,各方面能力也很强,但是对目标的画面感非常模糊,自然在执行过程中举步维艰。为什么军人的执行力强?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此刻存在的理由就是拿下对岸那个碉堡。 

124、行走江湖,35岁之前主要靠能力,通过锤炼做事的方法论便可获得;35岁之后就得靠能量了,这是需要积累和运营的结果。活成能量体,才可能组织个人之外的力量创造更多的可能。 

125、《隐入尘烟》的男主马有铁,骨子里就有悲剧基因的,他不敢对抗、不敢吵架,没有翻脸能力。要知道,在严酷的底层社会,佛系只会加速悲剧的到来,《三体》里有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为什么老实人这个词越来越被大家鄙夷,因为老实人缺乏活力,只剩下一层道德外皮。一个人如果不敢爱、敢恨、敢要、敢冲突,是很难活出自己的。 

126、粽子几乎常年都卖得不错,很多早餐店都有卖,月饼却季节性非常强,中秋过后几乎没人吃了。这说明一个问题,过于仪式感和包装的东西,会丧失本来的价值。 

127、大多数资源整合式的合作,最后都以“敷衍”式推进不了了事,根本原因还是价值交互感不强,你想薅羊毛,基于人情社会,人家不好拒绝,但也不会做好,一通下来浪费了所有人的时间。所以人要识相,你如果搞不清楚对方的积极程度,盲目推进,就是个笑话。 

128、【信息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认知,一个人要提高认知,需要构建一个相对优质的信息环境,比如公众号看什么,APP刷什么,圈子那些群置顶,书应该读那些。 

只有搭建一个开放式高质量的信息获取环境,才可能最大限度跳出信息茧房。 

孟母三迁其实也是努力打造优质信息环境一个案例,买好点的房子,加入好点的圈子,都是在推进优质信息环境的建设。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迭代认知,是因为朋友圈、社群、甚至经常刷的短视频、新闻资讯,已经形成了一片信息贫民窟的环境,这种环境之下,天天只有情绪、段子和鸡汤,最终会把人磨成一个没有思考和判断力的存在。 

129、明星开演唱会,基本没有什么新歌,比如昨晚的刘德华演唱会,就是翻唱,像复读机一样,今天在这个场合复读,明天在那个场合复读,居然每次都爆满。好的内容和产品,不是天天推陈出新,而是打磨好之后,成为经典,然后结合不同的场景换不同的包装能持续卖得出去。 

130、“选择大于努力”,很多人喜欢拿这句话给自己不努力找借口,其实,“选择”的质量,也是努力的结果,你不努力掌握更多优质的信息,根本没有选择可言。 

131、什么叫可沟通?基于技巧和情商的沟通其实就是妥协和拖延,真正的可沟通是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最后把所有人拉到一个共识圈。那些没法把大家拽到共识圈的沟通,只能叫通气,是没有结果的。 

132、幸福这个东西,跟观念和社会观念有关。 

比如要生男孩这件事,如果你的观念里认为一定要生,而你又没生到,那就非常不幸。更不幸的是,周围的人也认为要生,这样对你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只是生孩子这件事,包括结婚、买房、身高、各种看得见的攀比,都因为自身和社会落后的观念,造成很多人非常“不幸”。 

人要活出自己,除了提高认知迭代自己的观念,还得拥有对抗社会陈旧观念的能力。比如你很穷,还没结婚,导致你无法逃脱一个以结婚为终极目的的环境,而且在里面没有话语权的话,你就会活得很尴尬。 

133、年轻的时候做事一定要挑选最卷的赛道,精力最充沛的阶段就应该在水流最湍急的地方锻造自己。因为越往后越卷不动,只能整天想着捞偏门。 

134、解锁流量密码的前提是得读懂一个生态的语言表达系统。 

微博的语言是强互动的,公众号的语言是强煽情的,抖音的语言是强娱乐的,快手的语言是强土味的,视频号的语言则装腔味十足。 

135、“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的,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阿玛蒂亚·森 

136、马未都把人讲得很通透,人作为一种生物,差不多到了20岁左右,就停止生长了,接下来的80年,其实就是维持活着的状态,从这个角度,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健康,维持稳定态。 

137、如果你不是天才,一定要学会随大流,跟着潮水走,机会更多,而那些搞另类的,一般都是天才干的事,而且机会少,成功率很低。 

138、英国女王其实是就是国家鼓励师,也是国家吉祥物,就像程序员鼓励师一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产生巨大的积极情绪价值。 

139、跑步的时候可以慢一点,但不要跌倒,因为重新爬起的话跟别人的距离拉开太远了。 

140、中年男人,都想活成《天道》男猪脚丁元英的样子:天天不干活,喝茶听音乐玩手串,不经意间对股市指点江山,还有小迷妹带着崇拜之情送上门....... 

141、你如果疯狂的,歇斯底里的去做一件事,别人会看到的。笃定的背后,其实是努力和坚持的结果。 

142、阿米巴模式的核心,不是模式本身,而是稻盛和夫这个人,自己带头卷。 

说白了,你建立一套游戏规则,不只是让别人玩的,自己也要玩。如果你自己不玩,那就是PUA。这是为什么国内很多人玩不转阿米巴的原因。 

143、庸俗是每个人的生活常态,享受庸俗才会过得更有人味。 

144、带女儿来商场,在抓娃娃机店里遇到两个十二三岁的小伙子,应该是专业玩家,不停的转悠,十几分钟就抓了十几个娃娃,他们跟我说,抓娃娃的第一步是找到处于合适位置的娃娃,所以要不断转悠找到合适标的。其次娃娃的状态很重要,最好是侧躺着的;还有就是娃娃的大小和毛发也是影响是否容易被抓住的因素。即使这样也有失手的时候,但能做到不亏本。我跟他们学习了一会,成功说服他们低价卖了一个给我,我女儿不会抓的情况下也得到了一个娃娃。这个经历,像极了创业和资本的游戏。 

145、很多女人之间的友谊,以交换秘密开始,以泄漏秘密结束。很多男人之间的友谊,以合作项目开始,以互薅羊毛结束。 

146、如果一个人突然喜欢反复研读孔子、老子、王阳明、曾国藩等人的思想,还读得津津有味,说明他真的到中年了。 

147、听一个人讲话有没有分量,看他为这句话付出了多大成本。我大多数都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说话的时候没花太多时间成本来论证。好的意见,都是有成本的。 

148、直播真的是这几年最大的创业坟场,但也的确是一个没得选机会。 

149、今天采访了一个律师,律师的思维很有意思,就是啥事都往最坏的结果想,然后推导出现在怎么提前避免各种潜在风险。这种思维让人很有安全感。 

150、1.0的思维和5.0的思维区别蛮大的,很多外行的人在进来一个新行业的时候,用的都是1.0的思维,而内行的人已经是5.0甚至6789.0的思维,这种差距很难竞争。 

151、越来越讨厌“创新”这个词,因为人类的基本刚需一直没有变,只是变了满足形式而已,大多数所谓创新,都是自欺欺人,跟打着爱情的旗号去公园相亲一样。 

152、一知半解,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 

想透做绝,是很多人成事的秘密。 

153、很多时候,抬杠只是为了争个面子,抬杠者自己心虚得很。 

154、人在每一个阶段,能够有一个互补的认知相符的小团体是非常幸运的,所释放的能量可能会影响一生甚至一个时代。 

155、信息爆炸带来最大的问题是,注意力被分散,理解深度不够,人就像一群浮游,在水面上碰撞。 

所谓构建认知壁垒,就是专注,然后驱动自己潜到深处。 

156、有育儿焦虑的人,大抵自己都过不好,然后希望通过下一代来实现逆袭。其实,你自己过好了,孩子都不会太差。 

157、一个人如何确保自己是开放性的?那就是深度搞清楚那种自己不喜欢的模式还做得很不错的理由。所谓封闭性,就是对牛逼的事物乱下标签,一言蔽之,然后没有深究真实原因。 

158、高速公路上,如果每个人都想要超你的车,你就得反思下自己开车的速度了。 

159、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是他们祖辈甚至祖先努力的结果。 

160、内卷就是你明明知道十一出门会堵死,去某个景点都是人,去网红店打卡体验非常差,但还是去了。内卷就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为数不多的选项里赌运气。 

161、很多人真的像茶叶一样,为了融入环境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显得非常干瘪。只有少数人能泡发自己,活得淋漓尽致。 

162、有一种权力叫双标权,只有老大才拥有,国际博弈中,美国为什么经常使用双标权,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力量支撑他的自洽。职场中,老板的双标权最大。 

163、认知质量,是由两个能力决定的。第一是认知的深度,比如一个行业的优质信息,你能不能进入核心圈,进不去就意味着深度不够。第二是对认知盲点的覆盖程度,以为摸透一个窝就能抓到全部的鱼,其实你可能忽略很多窝。 

164、椰树集团的直播间延续了品牌的调性,我没看出有啥性暗示,至少在抖音生态算比较正常的,专家说这么做“没创新吃老本”。其实恰恰好的广告策略,就是把老本给吃好,大多数创新,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所以对传统企业来说,能像椰树那样在布局线上的时候能做到一脉相承,已经很牛逼了。 

165、站在三楼看问题的人永远理解不了站在七楼的人的想法,如果你在某个方面与别人有分歧,最重要的不是争论对错,而是搞清楚你是否真的站得比别人高。 

166、很多人很喜欢“简单粗暴”这个词,但是能简单还可以粗暴做到的事情,会非常内卷。比如海天酱油,就是简单粗暴式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但这件事过后,估计更多人会喜欢“简单精细”。 

167、“隔行如隔山”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当你真觉得你跟那个行业隔着一座山的时候,你可能永远不会看到山那边的风景。 

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认知模式; 

人生观决定一个人的关系策略; 

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资源分配。 

169、一个行业是有信息阶层的,处在不同食物链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型。只有把各阶层的思维模型都熟悉一遍,才可能清醒看懂一个行业。 

170、一个很残酷的现象,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会早当家,但一般会晚成熟,物质的匮乏严重消耗了注意力和社交力,直接影响人生体验和优质信息的获取,从而导致认知的减弱和固化。不要把成熟理解为责任和担当,成熟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洞察。 

171、“状态”决定一个人有没有吸引力,人活着就是追求一种美好的状态。 

172、信心的本质是看见或者预见,你看不见又没法预见的话,是不可能有信心的。 

173、对大多数人而言,就算知道大环境变了,也是没有最优解的,唯有面对,做好小事。 

174、你给别人建议时,要想清楚对方能不能执行,如果不能,建议就变成一种炫耀。 

175、找榜样很重要,很多人之所以有能量,是因为找对了榜样。榜样不是偶像,而是一种可触达的人生状态。 

176、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把自己的时间换成一个个优质经历,优质的经历是快乐的、有价值沉淀的、有意义的。纵观人的一生,大多数的经历其实都不是优质的,比如睡觉、无聊、没事做、经历无意义的痛苦。所谓成长,就是每天努力把时间换成优质的经历。 

177、辨真假、掂轻重、知深浅,是当代人面对泛滥信息最应该修炼的能力。 

178、避免无效社交的前提,是要见到“货真价实”的人,这年头,在社交场合里能见到货真价实的人也挺难的。 

179、电视剧看多了你就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得了主角的病,但却只有配角的命。 

180、打造IP的本质是把自己产品化,产品成一个别人要不断“吃你”或者“用你”的存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三个要素:生态位、可量产的内容和服务、滚雪球式口碑效应。 

181、很多东西,所呈现的价值是多维的,不能基于看到的价值一棍子打死。比如有人说研究星座没价值,还神叨叨的,问题是,它是社交利器,但凡跟聊天,尤其是女性,你只要懂点星座,话题就很容易打开。易经、命里也是这么个道理。 

182、普通人在大问题上真的没啥判断力,只能跟着感觉和情绪走,所以有些内容和观点,不必太当真。 

183、“一见面就问你的谋生方式的人,本质是在计算对你的尊重程度。”-----这话居然是罗素说的 

184、人需要被理解,但不应该想着被理解。 

185、人性就是抛弃道德、法律、文化和规则之后的本能选择,人性是一切关系的底层逻辑。 

186、大多数人的认知缺陷是“吃过猪肉,但没见过猪跑”,也就是消费者思维,对产品的品鉴似乎头头是道,但让她做出来会一脸懵逼。比如吃猪肉的时候能说出这块肉有一股淡淡的阿尔卑斯山奶香味,但如果她来养,连猪草和鱼饲料都分不清。 

187、发现很多事情就像车刮蹭一样,第一次的时候很心疼,多刮几次就无感了。 

188、什么叫中年危机?就是哪一棵树都不好爬,但又想爬很多的树,结果一棵树也没有爬上去。 

189、成熟的本质是充分社会化,摆脱巨婴就是完全社会化,教育最大的问题灌输知识忽略社会化,很多小镇做题家,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化不足。 

190、人间一切关系,好就是相互成就,坏就是相互消耗。很多时候,能撸别人看似很聪明,实质很愚蠢,因为毁坏关系的同时,也损失了信誉。 

191、在热水里加温水,其实是拉低热水温度的,但很多人会觉得那是占了便宜。 

梅西得冠之后,天天出门游街; 

我得冠之后,在家里昏睡三天。 

193、武志红说:自我成长,不是走向完美,而是走向真实。 

194、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做计划的猴子。-----《纳瓦尔宝典》 

195、就人而言,最大的缺点是喜欢用别人的缺点来掩饰自己的缺点。 

v2_12f61339d4df42faa4ddd8ff8b01bb45_img_0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号榜”(ID:haorank123),作者:第二秘书,36氪经授权发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