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追求极致,避免完美主义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570138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追求极致,避免完美主义

2022-12-09
0 评论 2152 浏览 5 收藏 9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态度应该是追求极致,但并不是说就是要追求完美。为了区分极致和完美这两个概念,作者以魔兽世界和微信两个案例为大家讲解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XaSF9r7u2raBk1BVuimK.jpg

追求极致是产品经理的题中之义,但极致绝非完美,很多人将这两个词弄混了。完美对应的自然是无瑕,但毫无缺点的产品理论上并不存在。

别怕产品有缺点,就怕产品没亮点。一招鲜吃遍天,产品亮点带来的自然是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感,这样的产品才是我眼中的极致产品。

为了区分极致和完美这两个概念,在本章内容开始之前,举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加以说明——魔兽世界和微信。

业界有句流传颇广的广告语,叫“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略有夸张但大致属实。暴雪公司的产品经理们一向秉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产品信仰,每一次产品发布都能引发业界震动,这一点很像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

魔兽世界是暴雪公司重金打造的现象级产品,甫一推出,万人空巷。“人都去哪里了?都跑到网吧玩魔兽世界了”,这句话虽有调侃的成分,但魔兽世界确实改变了网络游戏的发展进程。

暴雪公司的产品经理们用宏大精美的虚拟世界和引人入胜的游戏机制,几乎将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了当时的极致水平,完美地诠释了“完美”的含义。

当然,这只是狭义上的完美,随着技术水平和网络环境的不断进步,现在再看魔兽世界的最初版本,拿到现在来看依旧存在各种可提升之处。在互联网行业中,完美从技术层面来讲并不存在,彼时的惊艳绝伦,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真正完美的是暴雪公司产品经理们那种打造极致产品的信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信仰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时代变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快,我们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当今的时代格局,即“快得始料未及,变得超出想象”。PC时代的产品们可以十年磨一剑,移动互联网时代却奉行快速迭代法则。

速度跟不上,只有死路一条。在这样残酷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务必将目光从完美转向极致,不要怕产品有缺陷,只要能在某方面做到极致、有能够打动用户的亮点,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就强有力的壁垒。

任何时候,都不要奢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实现完美,能够让所有客户都赞不绝口,一定要学会从“完美病”中脱身。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格鲁夫先生在《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1]一书中有这样的论断:“世界既延伸又拉近,既垂直又水平,既协力又竞争。而时间,不保证任何企业或个人的成就。

上一个小时造就你的因素,下一个小时就颠覆你。无论企业,或是个人,都必须掌握这个节奏,否则,就接受灭顶。”对此观点,我感同颇深。

微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快速迭代,而每一次迭代,龙哥都让世人眼前一亮。语音、视频、图片免费转发,它让传统社交纵深发展;遥控电视、空调、洗衣机,“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愿景正越发清晰地体现;移动支付、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存储,微信成为继PC之后,又一个深刻改变信息入口、影响数亿人生活和工作、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新发明。

每一个版本的微信都有其局限和缺点,但这并不妨碍微信成为一个伟大的产品。如果龙哥和他的产品经理团队纠结于整个产品的一次到位,恐怕早已被其他IM(智能制造)产品取代,现在的微信帝国自然也无从谈起。

甲骨文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说道:“千万不能把产品做得十分完美之后再推出,这样的产品肯定是不能赚钱的。”确实,完美的产品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多,容易错过迅速占领市场的时机。市场永远不会等待你长大,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让产品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某些亮点,给用户带来超预期的产品体验。唯有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用户的极致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生存下来。

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中有很多漂亮女生。在我印象中,这些女生确实好看,但她们好像都是大同小异,大部分人我都记不住。我能记住的是姚晨这样的明星,她不完美但有鲜明特点——有一张朱莉亚·罗伯茨一样的大嘴。

所以,我觉得,产品经理不要想着面面俱到,将什么都做到最好。你只要做出能够抓住用户的一个闪光点,用户就能原谅你的很多缺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观点针对的是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有着天然的基因差别,如果你从事的是硬件产品的开发工作,则需要在现有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做到最好、产品规划和流程最完美。

原因有二:

1. 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

软件产品的使用成本较低,很多软件产品都可免费下载,这就意味着用户的迭代成本趋于零;而硬件产品的迭代成本十分高,每次更新换代都需要用户投入真金白银,用户自然会考虑性价比。

2. 开发周期较长

软件产品的升级周期很短,可能开发团队熬一个通宵即可完成,用户在第二天就能够下载新版本;而硬件产品要想进行更新换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研发到试用再到量产,要打通工业设计、元器件选择、材质选择、质量控制、供应链选择等诸多环节,没有半年时间很难实现。

基于以上原因,硬件产品经理们在研发产品时应尽可能做到当前技术条件下的尽善尽美,至少没有明显的短板和硬伤。否则,你可能无法承受二次开发带来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我的观念:我只是想将我的产品做到极致,这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

与君共勉,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些许会有连贯提升的方式。

本文由 @白板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