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BBA 的故乡,中国汽车如何拿下欧洲父老乡亲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ekpark.net/news/31195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综合报道
11min read

BBA 的故乡,中国汽车如何拿下欧洲父老乡亲

2022/11/30
f55218c86b2b7917f7203210587a1dc5.jpg

一手「订阅」、一手「买断」,两条腿走路。

一手「订阅」、一手「买断」,两条腿走路。

如果给今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总结两个关键词,一个估计是「内卷」,另一个则是「出海」。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 200 万辆大关,刷新了汽车出口纪录。2022 年,近上半年汽车出口已经超过 130 万辆。截至 8 月,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

其中,1-8 月销量中,新能源车累计出口 34 万辆,同比增长 97%,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生力军。

然而,对于中国汽车公司来说,只有把车卖到 BBA 的家乡、欧洲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德国和北欧,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逆袭」。

于是,近两年比亚迪、蔚来、长城等公司,纷纷加码欧洲市场。

74deb65991b29c4b01d722de67de014f.jpeg

蔚来正式开始在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市场提供服务 | 蔚来官方微博

10 月初,蔚来宣布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采取「只租不售」的激进策略,引发了如何出海欧洲的大讨论。

但不到两个月,蔚来在欧盟四国策略发生了大转向,开启了买断模式,中间只相隔了 46 天。

从「只租不售」到「买断」模式,中间发生了什么?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开拓,到底哪一个方式更合适?

从「只租不售」

回归「买断」

蔚来出海的想法由来已久。

从 2015 年成立之初,蔚来便开始在全球建立研发团队,为进入全球市场做准备。2017 年 3 月,时任蔚来首席发展官、北美公司 CEO 伍丝丽表示,蔚来将在 2020 年为美国的消费者推出无人驾驶电动汽车;2018 年 1 月,蔚来首款量产车 ES8 上市不久,时任蔚来 CFO 谢东萤表示,蔚来将于 2020 年进军美国市场。

目前来看,蔚来进军美国的节奏稍微有些延期,但并未放弃。相比之下,欧洲市场则成为蔚来最先发力的海外市场。

2021 年的 5 月,蔚来召开发布会宣布进军挪威市场。彼时,挪威已经成为各家车企的「试验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过 80%。其中,纯电车型渗透率为 60.4%,混动汽车渗透率为 22.9%。欧洲、美国、韩国、日本车企,都已经在挪威投放产品。相比之下,蔚来等中国品牌算是「后来者」。

在出海路径上,相比其他国内车企海外销售以总代、经销等传统渠道为主,蔚来几乎把国内运营的整套体系搬到挪威,主打直营销售和服务模式。

目前来看,蔚来在挪威的销量不如预期。

根据 2021 年 5 月发布的「挪威战略」,蔚来计划两年内在欧洲交付 7000 辆 ES6 和 ES8。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半,距离当初的销售目标还差不少。数据显示,2021 年,蔚来在挪威只卖出 200 辆 ES8,2022 年前 7 个月为 550 辆,在纯电车型销量榜中排名仅为第 35 名。

为了降低客户体验门槛、快速打开市场,蔚来在进入德国等市场的时候,采取了激进的「只租不售」的订阅模式。2022 年 10 月初,蔚来在德国柏林举行了 Nio Berlin 2022 发布会,宣布进军德国、荷兰、瑞典、丹麦四国的市场方案,并一口气发布了 EL7(即国内 ES7)、ET7 和 ET5 三款产品。

其实,订阅模式虽然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是对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市场来说,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模式。

汽车订阅,是介于短租和长租之间的全新选项。德国汽车订阅平台 FINN 创始人 Max-Josef Meier 曾介绍过,汽车订阅与融资租赁和短期租车的区别主要包括几方面:首先是租期,汽车订阅期是介乎于租车和融资租赁之间,以月为单位;其次是里程数,大部分客户会选择每月 1000 公里;再次是驾驶者:每辆新车只有一位订阅客户,订阅期结束后该车就会下架,即一辆新车= 一次订阅 = 一位客户 = 优质的所有权体验。同时,订阅模式的服务以全包套餐为主,包括上牌、保险、折旧、税费和维修等。

根据德国官网,蔚来的订阅模式分为短期订阅和长期订阅。其中,短期订阅的期限最少为一个月,每月订阅费用随时间推移而逐步降低;长期订阅,时间范围为 12 个月到 60 个月,价格固定,且比短期订阅的价格低。以 75 度电池包的 ET7 为例,在德国的短期订阅参考价是每月 1549 欧元(约合 11552 元),长期订阅参考价为每月 1199 欧元(约合 8941 元)。

12e30634ebbe34b2d55a538af7524658.jpeg

蔚来 ET7 | 蔚来官方微博

其实,在出海的中国车企中,蔚来并非是第一个采取订阅模式的公司,但只有蔚来采取「只租不售」。比如,领克、极星、名爵、爱驰等品牌,同样在海外采用了整车订阅模式。

2020 年 9 月,领克公布欧洲战略,随后便通过「订阅模式」进入瑞典、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截至 2022 年 9 月,领克「订阅制」欧洲会员已经超过 15 万。订阅模式的收入已占到领克欧洲市场零售额的 90% 到 95%。

除了跟蔚来类似的月费订阅模式(550 欧元/月),领克在欧洲还推出了直接购买和「车分享」模式。订阅的会员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汽车在闲置时,分享给其他的会员使用并获得收益。

据了解,领克的「订阅模式」,不仅仅包含按月付费提供使用权的单一模式,其中包括了 4 种实用方式:直接购买、月费订阅会员、免费会员、B2B(公司直接采购)。

其实,蔚来只租不售模式刚推出时候,就有很多争议。国外许多潜在用户都对「只租不售」的模式存在意见,表示蔚来在租金并不便宜的前提下,应该向用户提供买断使用的权利。

e928fd564b2e71bfe956afcfdd51b486.png

蔚来车型在各国售价 | 来源:极客公园制图

最终,蔚来在 11 月 21 日正式在德国、瑞典、丹麦、荷兰四个国家开启了买断模式。根据蔚来最新公布的售价,丹麦价格最高,随后是荷兰、瑞典,德国价格最低。以 75 度版 ET7 为例,在丹麦的售价为 77.21 万元,在荷兰和瑞典的价格为 62.84 和 62.21 万元,德国价格为 60.67 万元,这比国内售价(45.8 万元)高 30% 到 70%。

这远高于蔚来 ET7 对标宝马 5 系。据了解,今年初宝马在德国上调旗下车型的售价。其中,涨价后入门版宝马 520i 的起售价达到了 5.37 万欧元(约合 39.88 万元)。

蔚来采用全球统一定价,售价的差异主要是欧洲各国的税费和运营成本不尽相同。目前,挪威不属于欧盟,电动车进口零关税,不需要缴纳购置税和增值税,所以价格比较低,跟国内差不多。相比之下,德国、荷兰、瑞典、丹麦这四国个人购车税收偏高。欧盟用户在购买中国生产汽车产品时,需要缴纳 10% 的关税,同时还需要缴纳 20% 到 25% 左右的增值税。其中,丹麦和瑞典增值税最高,达到了 25%,荷兰为 21%,德国为 19%。

底层逻辑变了?

相比之前宣布「只租不售」时引发的大讨论,蔚来此次推出买断制的关注度并不高。在公告中,蔚来也只是解释称是「因为欧洲用户强烈的买断意愿」。

那这是否意味着蔚来的出海策略发生了大转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来分析下蔚来海外面临的格局,以及其一系列动作背后的逻辑。

以德国市场为例,拥有全球顶尖的造车巨头,供应链完善、销售网络强大,且有根深蒂固的品牌影响力。作为欧洲市场的「后入者」,蔚来等中国车企普遍面临着海外供应保障不足、内部基础能力欠缺、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产品技术「水土不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制约其全球化的进程。

那要如何通过营造与众不同的体验,讲好品牌故事?不同于总代、经销等传统渠道,蔚来「剑走偏锋」,在登陆欧盟四国时,采用了只租不售的订阅制。

4f79b10bfac07b6e5f08ee1d2904bbc3.jpeg

瑞典首座蔚来换电站于瓦尔贝里正式上线 | 蔚来官方微博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曾表示,从长远、体系角度来说,蔚来在欧洲四国推出「订阅制」是经过长期的深度思考。围绕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终极底层角度上来看,车最终会变成一种服务,车加上服务的订阅模式实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才能做成。

从更层次的角度来看,汽车订阅是车企由传统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必然产物。在过去 50 年间,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消费行为、消费心态的变化,围绕用户体验正在涌现新的商业模式和用车模式。

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在欧洲 D、E、F 级主流高端车市场中,订阅、租赁等使用权市场占到近 60% 的市场份额。到 2030 年,欧洲和美国的订阅市场可能达到 500 万到 600 万辆的订阅数量,占新车销售的 15%,价值 300 亿至 400 亿美元,其中欧洲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订阅市场。

除了消费趋势的支撑,蔚来推行订阅制是根据税费和用户习惯来进行的。相比挪威的零关税和低运营成本,欧盟的关税(10%)和增值税(20% 到 25%)要高不少。如果中国车企们选择出口产品到德国,则需要面对关税,在价格上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也不具备优势。

同时,跟国内汽车消费以个人购买为主不同,欧盟汽车销量中公司车占比超 50%,是欧洲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的新车市场中,个人、公司、汽车经销商、汽车制造商和租车公司是主要的上牌主体。其中,公司上牌量占总上牌量的近 60%,甚至有些欧洲国家的会达到 70% 以上。所谓「公司车」,指的是企业中作为公共使用的车辆或个人员工使用的车辆。

公司车广受欢迎,是因为对雇主和雇员来说,公司购车是互惠互利的做法。公司批量采购汽车时,相对于私人,购车成本更低。公司以汽车给予员工奖励,相较于货币奖励,有利于节省员工个人所得税。

总体上来看,只租不售是蔚来权衡出海目标、建设难度与投资回报做出的选择。

在欧洲搭建一套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的成本非常高昂,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还需要在当地进行耗资不菲的营销推广,产品适应性改进等。这也意味着,短期之内蔚来在欧洲市场的投入,很难收回成本。在这样的早期阶段,如何用较少的运营成本,不断验证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在财务处理上,相比传统的销售模式,订阅模式可以把车辆的成本作为长期应收款项延期计入,这更适合尚处于大幅亏损的蔚来汽车。目前,无法估算蔚来在德国的运营成本,但可以参考采取类似模式的领克。

此前,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国际(欧洲)CEO 魏思澜表示,领克这套模式在欧洲的运营成本是普通主机厂的三分之一。

虽然蔚来在只租不售的基础上,增加了买断模式,但其底层逻辑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不过是只租不售模式太过激进和超前。这种探索精神还是很值得肯定的,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成熟市场的本土化探索,其意义要远超短期内的销售数字。

摸着丰田和现代「出海」

从成立之初,蔚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据李斌介绍,蔚来的目标是在「2025 年为全球超过 25 个国家和地区服务」,「2030 年要跻身世界前五」。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蔚来已经做了很多布局,比如在匈牙利布局能源工厂,建换电站、充电桩;在柏林设置创新中心,验证智能化、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此外,在服务和产品使用上,蔚来将在汉堡、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城市建设蔚来中心与蔚来空间。

那蔚来在 2030 年能实现这个目标吗?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来看,汽车出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没有一招制敌的绝招。通过创新模式,或许会带来短暂的差异化优势,但真正的挑战是形成包括研发、整车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物流、金融在内的体系化能力。

最近 50 年的历史中,有很多车企都在尝试国际化,但真正成功的只有日本丰田和韩国现代。他们基本上都花了二三十年,才真正在欧美市场站稳,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的顶尖汽车制造商。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有石油危机、美日贸易战等历史大机遇,在内部他们也全面改进了自身的销售体系,调整产品策略,扩大销售网络,完善物流系统。

81c1df0a9a72c6bf95e99d4f17c635bb.jpeg

丰田新款卡罗拉上市 | 视觉中国

其中,长期霸占全球销量冠军的丰田,是从 1949 年开始探索海外市场。但直接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期间,丰田利用自身在燃油效率的优势,推出更多紧凑型汽车,扩大在美国销量。1975 年,丰田在美国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售出 31.8 万辆车,位居进口品牌的第一位。

相比丰田,韩国现代开启国际化的时间要晚了 20 年。1976 年,现代汽车开始出口,初期先以整车出口和设立海外销售机构为主,之后建立 CKD 工厂(Completely Knocked Down,以全散件形式作为进口整车车型)或技术转让中心。

随着 80 年代美日贸易战,美国大幅削减日本汽车的进口数量,市场存在空缺,为现代汽车进入美国提供了契机。现代汽车以相对高质量低价格的优势,在与南斯拉夫尤高和日本铃木的竞争中胜出。到 1990 年,现代汽车在美国出口累计达到 100 万辆。

在国内车企中,国际化做的最好的是上汽集团。

早在 2000 年,上汽召开全球化工作大会,全面部署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全球经营战略。目前,已形成研发、整车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物流、金融等「全价值链」出海。

2022 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出口数量达 51 万辆,位居汽车出口「龙头」位置。

从全球来看,汽车出海主要有两种策略:丰田汽车选择了「由难到易」的策略,率先突破进入门槛高的成熟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能力,对其他市场形成「降维打击」。

相比之下,现代汽车则采用更为谨慎的「由易到难」策略,首先突破壁垒低、优势强、需求简单的市场,如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地区,准备充分后才稳稳挺进欧美发达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车企走的都是「由易到难」策略,将南亚、南美、东欧、中东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作为「出海」目的地,主打性价比,产品力较弱。

随着汽车向新能源的转型,中国产品在续航能力、内饰设计、车联网功能方面具备了差异化优势,所以蔚来、上汽、比亚迪、小鹏和等车企纷纷进入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同时,随着整体产品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品牌向上是自主车企的重要主题。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多数车企渴望摘掉「性价比」的帽子,开始向高端突围,细分市场与电动车赛道成为未来的竞争热点,希期在海外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与更强的盈利能力。

相比日本和韩国,中国国内市场巨大,自主品牌前期主要以本土市场作为战略重点,海外市场以探索为主。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在全球提高,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中国车企加快了全球化步伐,由「试水」转变为「战略布局」。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车企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发力,推动全产业能力在海外的布局。短期内,可将重心放在构建和巩固本地合作生态,长期看,仍需推动价值链环节的海外建设。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