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蜂巢能源高速叠片技术3.0,0.125秒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eefocus.com/automobile-electronics/52914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蜂巢能源高速叠片技术3.0,0.125秒-汽车电子-与非网

ai.php?filename=970_90@4x-100-1_2.jpg&contenttype=jpeg

关于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如何选择,围绕圆柱、软包和方壳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与此类似的是,在制造层面,锂电池中段电芯装配工序中,叠片技术和卷绕技术也处于长期竞争。

这两种方案是围绕电芯的空间利用率、电芯寿命、电芯制造效率和制造投资这几个关键技术点的不断博弈。

● 卷绕工艺

通过控制极片的速度、 张力、尺寸、偏差等因素,将分条后尺寸相匹配的极片及隔膜、终止胶带等卷成极芯的一种生产工艺。

● 叠片工艺

是将极片与隔膜交替堆叠在一起,最终完成多层叠片极芯的一种生产工艺。

如下图所示,就电池形态来看:软包和刀片电池是围绕叠片工艺来设计和生产的;方形电池既可以使用叠片工艺也能够采用卷绕工艺,而目前中国的主要技术方向还是围绕卷绕为主;圆柱电池作为一种成熟的产品形态,一直采用卷绕工艺。

forward?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sz_mmbiz_png%2FicDRsboO3nzKhThFRicQYyUJuVcLnRD2icCgud7yVpypxHdbpXTnBy9pczuyvumTo0pMDKiccT8Zzm9Tr1mDNJ69OQ%2F640%3Fwx_fmt%3Dpng&s=47fe4b

▲图1.卷绕和堆叠的方案

从中国的技术长期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叠片技术的进步,大量电池企业开始从原有的卷绕工艺逐渐进入叠片时代。这里我们可以看一看蜂巢能源最近发布的一些信息。

Part 1、蜂巢的叠片技术演进

我们首先来看看,叠片技术带来的好处。

从最终电池产品来看,叠片形成的电池产品,能量密度更高、内部结构更稳定、安全性更高和寿命更长。

forward?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sz_mmbiz_png%2FicDRsboO3nzKhThFRicQYyUJuVcLnRD2icCsQ7zplyhMb1ehpoyia2dcybdofpsMibQCuh4B3c4GoXSL3lAdp42JfuQ%2F640%3Fwx_fmt%3Dpng&s=9ef30b

▲图2.叠片的优势

● 能量密度更高

从电芯内部来看,卷绕工艺的卷绕拐角部有弧度,空间利用率低一些,叠片工艺能够充分利用电池空间,在相同体积的电芯设计下形成的电芯能量密度更高。

● 结构更稳定

电池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的嵌入会使得正负极片均会有膨胀,卷绕拐角处内外层内应力不一致,卷绕的电池会发生波浪状变形,进而致电池的界面变差,电流分布不均,加速电池内部结构不稳定。

叠片工艺在电池的循环往复使用中,虽然也会膨胀,但总体来说,每层膨胀力相近,因此可保持界面平整。

● 安全性更高

卷绕下两端极片折弯后涂层材料发生较大弯曲变形,折弯处容 易发生掉粉、毛刺问题。极片和隔膜所受拉力容易出现不均匀、产生褶皱,极片的膨胀和收缩、隔膜拉伸等都会导致电芯变形。而叠片电池受力均匀,在这个角度而言,电池安全性更高。

● 更长的循环寿命

叠片电池的极耳数量较多,电子传输距离越短,电阻越小,故叠片的电池内阻能够降低,电池产热小。而卷绕容易发生变形、膨胀等问题,影响电池衰减性能。

在国内做方壳电池的企业中,使用叠片工艺,蜂巢能源是第一家。2018年进入行业,蜂巢能源就一直倡导动力电池从'卷时代'迈入'叠时代'”;2019年蜂巢能源首次亮相就展示其内部代号为“L600”的长叠片电芯,一期产线已提升至单工位0.6秒/片的生产效率;在当时的规划中,叠片的速度路径是0.6秒/片到0.45秒。蜂巢能源正式投产的二期,建设了首条“短刀”电池量产线,蜂巢Z字形叠片机,已经实现了0.45秒/片。

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蜂巢自主研发的高速叠片技术3.0,采用极片热复合与多片叠融合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在效率方面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实现了0.125秒/片的叠片速度。这就使得整体的中段工艺得到了简化,单位占地节省40%以上。同时,效率和精确性的提高,也解决了隔膜褶皱、对齐度不良等缺陷控制与监测痛点问题。

forward?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sz_mmbiz_png%2FicDRsboO3nzJdfSdp72uP1rc2GxyINwpMsiaWHVXiboQibW7062F1ufYaJjqP281ZAHYpEQqVRyy9ShjL7sNWkLaJg%2F640%3Fwx_fmt%3Dpng&s=87c058

▲图3.叠片技术的规划和实现

Part 2、高速叠片和短刀方案的搭配

叠片工艺和短刀方案是如何搭配起来,这个也需要来追溯一下。

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L600叠片磷酸铁锂电芯,长度约600mm,已在蜂巢能源常州金坛工厂正式量产下线——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循环寿命超过4000次,快充0-80%SOC,充电时间小于45分钟。这种电池以前因工艺原因,在生产过程中一直受叠片效率相对较低的影响。但通过设备集成——在叠片设备上多片同时切、同时叠,实现了更简单机构的高效产出,在单机设备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效率提升超过200%。这就使得短刀电池的设计和高速叠片的配合实现了很好的“化学反应”。

forward?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sz_mmbiz_png%2FicDRsboO3nzL1NUzibibIfE8U6iaXHp2TQFuaZN5t1JgI5vnOYGzmyChGaFBj4GgtIn24vSbHM1y39Vjy1NVTiar2ZQ%2F640%3Fwx_fmt%3Dpng&s=510165

▲图4.短刀电池序列

目前蜂巢能源是全部转向了“短刀”电池序列,在这方面能看到的好处主要体现在设计层面,比如体积能量密度高、可以作为结构件做CTP,降低成本,易于散热,安全性好。

而从“短刀”的适配性,也确实通过L300、L400、L500和L600,存在多个不同的尺寸长度合理,能够适配80%以上的乘用车,还能在不同应用环境下使用。在之前,主要的瓶颈在大规模生产阶段。通过这次工艺的导入,生产工艺也更好实现,做到更高的良品率。这是通过集成化的技术来实现的,集成了极片放卷、裁切、叠片CCD在线监测、热压功能,缩短了极片卷料到叠片之间的片料转运,降低极片裁切到叠片间的加工精度差,大幅提升了良品率。

在这里,我们也在思考,短刀为什么与叠片技术的搭配堪称完美呢?

我们能看到,刀片的设计不太适用于卷绕工艺。从实践来看,卷绕的长度不能超过300mm。目前量产的卷绕工艺支持的电芯长度在280mm-300mm,而这个尺寸形态目前是方壳的主要覆盖范围。

通过工艺设计,蜂巢的叠片工序的对齐度精度是±0.3mm,而叠片速度0.125秒。短刀电池的技术优势和制造成本优势更加明显,高性能的短刀电池与高效能的高速叠片技术结合,这套解决方案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Part 3、技术方案展望

圆柱、方壳、软包的发展方向,还是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各自有优势。

从目前的技术场景来看:

● 圆柱:4680标准化,卷绕,单个电芯的制造速度再提高,使用场景拓宽。

● 软包:往短刀和长刀过渡,使用叠片是具有更大优势的。

● 方壳:如果保持现有的尺寸,继续使用卷绕是合理的选项;但发展成方壳叠片过渡尺寸,成为短刀和长刀后,会自然地采用叠片工艺。

forward?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sz_mmbiz_png%2FicDRsboO3nzKhThFRicQYyUJuVcLnRD2icCZFBO44BEasA3Z2Fu7MbAxvIUbxpJbSlcicaEsQF76xlHgzdSfX2ka3A%2F640%3Fwx_fmt%3Dpng&s=4c25f9

▲图5.不同的技术路线的选择

综合制造效率和成品率来评估两种技术路线:

● 潜力最大的是卷绕大圆柱,最主要的围绕成熟工艺开始导入干电极的工艺,我们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 发展最快是叠片随着蜂巢能源在叠片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中航、亿玮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的持续跟进,中国的电池企业都朝着超级叠片+刀片电池方案开始设计,这块的潜力最大。

● 发展走向平稳是卷绕:方壳卷绕保持现状,我们也看到了在原有的产能建设方面,这条路线是最大的。

小结:电池企业围绕工艺选择要做取舍,但是走势越来越清晰,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动力电池TWh大规模制造时代是每个电池企业不可回避的点,谁能做好这点,就能在动力电池成为大规模标准化产品阶段找到自己的立足根本。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