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微信支付宝,暗战东南亚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65536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不少互联网企业可能会选择出海以找寻增量市场。移动支付服务领域也有玩家正在走向海外市场,比如微信和支付宝就纷纷将目光瞄向了东南亚。那么在东南亚,移动支付巨头们都是如何布局的?移动支付出海的道路,真的好走吗?

IxfqOQ0Ef4qA6V5m4d02.jpg

“结账扫码”在中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在东南亚,移动支付的普及度还远未达到天花板的水准。

就算是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新加坡,也是在2017年才开始推动移动支付的。

东南亚较高的华人分布比例、和中国较为接近的商贸文化,以及近年来不断开放的数字经济政策,都让其成为不少中国移动支付服务出海的第一站。

但面对本土化的竞争对手,以及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国移动支付“暗战”东南亚的赢家,会是谁呢?

一、移动支付,悄悄打入东南亚

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首的两大移动支付软件,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工具。东南亚,也是这两家移动支付巨头的“重兵布局之地”。

9月20日,主打社交支付和小微商户移动支付的微信支付,拓宽了在新加坡的使用场景。人们可在全岛近万家小贩摊位实现微信支付交易,同时微信支付还向用户推出“新加坡美食打卡”活动,助力“新加坡美食节”的举行及新加坡美食佳肴文化的传播。

而早在2018年,支付宝就已成功接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8个东南亚国家的业务。

不过有东南亚消费者向霞光社表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大中国移动支付软件,在东南亚实际生活的普及场景仍然有限。

经常往返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陪读爸爸阿言告诉霞光社,在他经常去的菜市场、小饭店中,仍以现金支付为主,即使是移动支付,也是以新加坡本地的PayNow为主。

PayNow是2017年在新加坡银行协会(ABS)和当地7家银行支持下推出的本地移动支付软件。据媒体报道,PayNow系统交易量自2019年来持续大幅增长,目前新加坡约75%商家都在使用其通用二维码作为支付方式。

常年在新加坡打工的小龙和李杰则表示,相比小商铺,大型综合商场接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比较多。此外,由于很多华人更偏向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华人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小食阁,也会部分引入这两种支付方式。但是,当地人更倾向于使用PayNow、现金或是刷信用卡。

另外一位经常往返东南亚出差的商务人士晓鹏也表示,中国旅客很多都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因为会有汇率优惠,能省几元到十几元人民币,但是本地居民的覆盖率就低一些。”

根据FIS的2022全球支付报告,现金支付在销售总额中仍占比较高,其中在泰国占比63.4%,在越南占比53.8%。

即使真实使用率和渗透率有待提高,东南亚仍成为近年移动支付出海主场,这离不开政策和人群结构两点核心原因。

政策方面,东南亚各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多在积极推动移动支付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0年,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的《经济复苏计划》,鼓励该国电子钱包的发展;菲律宾则计划数字交易率在2024年达到50%,数字化普及率达到70%。

新加坡在移动支付上的布局更早。2017年7月,新加坡银行协会(ABS)联合几家主要银行推出PayNow。并且,新加坡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NETS推出手机钱包服务NETSPay,该平台支持非接触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等功能。

人口结构方面,东南亚有较多的华人旅客和华人居民,这就让移动支付在东南亚有了基本的人群受众。资深产品经理贝贝告诉霞光社,比起欧美和亚洲其他地区,东南亚的市场和文化结构与中国更为相似。“这也是为什么包括移动支付、新能源、电商等多个行业选择东南亚市场作为突破点的原因。”

二、蚂蚁腾讯,花招不同

蚂蚁和腾讯,虽同时“出手”东南亚移动支付,但在具体“招数”上似乎略有不同。

蚂蚁金服借势阿里这个大本营的电商属性,参与东南亚本地企业的战略投资,用阿里的资源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号召力。

2016年,阿里收购东南亚电商巨头Lazada,此后蚂蚁金服顺势和Lazada旗下在线支付工具HelloPay进行整合,更名为“Alipay”,彻底将支付宝打造成国际移动支付工具。

不止如此,东南亚很多支付公司的背后,都有蚂蚁金服的身影。包括印尼电子钱包DANA、菲律宾电信公司Globe旗下GCash、泰国金融科技公司Ascend Money、马来西亚Touch’n Go电子钱包、新加坡支付公司2C2P等,蚂蚁金服都有参与。

其中,2016年蚂蚁金服和泰国支付公司Ascend Money共同创立的TrueMoney,也被称为“泰版支付宝”,目前已经拥有东南亚多个国家运营电子货币的许可证。

而腾讯则更多从业务角度入手,开展自己的布局。

2018年,腾讯稍晚于阿里入局东南亚,拿到马来西亚第三方支付牌照;2021年,微信支付获得印尼批准在当地运营;今年9月,微信支付进一步融入到新加坡万家小商贩中。

从不同的战略不难看出,蚂蚁金服和微信支付将延续其最核心的支付场景——电商与社交。

在这点上,移动支付行业从业者魏静更看好蚂蚁金服的策略。她认为,移动支付自最开始诞生就服务于电商,先有线上购物,再有移动支付,之后才在国内较快地发展,并延伸覆盖到出行、饮食等等线下与场景。“因此我始终认为,有阿里这个电商大本营做支撑,蚂蚁金服以战略投资方式渗透到东南亚的电商平台,这是发展东南亚移动支付的极好策略。”

相较而言,腾讯主打的“社交支付”,似乎在东南亚更难突破。

参考国内微信支付的使用数据:据艾媒咨询统计,在低于50元的支付场景,超过70%用户会选择微信支付;而在线上大额支付时,则有超过60%用户会选择支付宝。

不难看出,微信支付在国内以小额、当面交易为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腾讯支付在东南亚也会选择小型餐饮行业来布局。

然而,目前东南亚的小额线下交易仍以现金为主,这样的支付习惯让微信支付的进一步渗透更加艰难。

微信支付在国内另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场景——发红包,则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据霞光社接触到的东南亚消费者反馈,当地居民并没有发红包的习惯。

相较于电商的普及和更具兼容性的市场需求,“社交支付”这个场景似乎充满了“中国味”。这让腾讯能够迅速分食移动支付的国内市场,却也让其在东南亚市场拓展中稍显“水土不服”。

三、支付出海,道阻且长

不论是入局更早的蚂蚁金服,还是稍晚入局的微信支付,在东南亚都不得不面对三个方向上的众多本土竞争对手:

首先,是各国银行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推出的电子钱包和数字银行。

比如,新加坡电信Singtel旗下运营着电子钱包Singtel Dash、菲律宾电信Globe Telecom推出了电子钱包GCash、由印尼电信Telkomsel以及4家本地银行在印尼推出的被称为“印尼国字号电子钱包”的LinkAja。

其次,是东南亚本土互联网公司所孵化出的支付服务。

比如,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和Gojek,都推出了打车支付服务GrabPay和GoPay。电商平台Shopee推出了ShopeePay、有“越南版微信”之称的Zalo推出ZaloPay… …未来,本土的电商、外卖、旅居等平台也有可能孵化出更多自己的支付平台。

对此,资深产品经理贝贝认为,支付宝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本质是因为其作为支付工具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电商平台的付款需求,而东南亚本土企业孵化出的支付服务,会是未来国内两大巨头的强劲对手。

第三,则是本土数字银行。

以数字银行政策较为先进的新加坡为例,今年6月,绿地金融旗下的绿联国际银行(Green Link Digital Bank)成为新加坡首个正式投入运营的数字银行。9月,网约车巨头Grab和新加坡电信Singtel合作推出专注于零售市场的数字银行——GXS数字银行。

对于移动市场的本土化竞争,贝贝认为,用户选择移动支付工具最核心的需求是安全,因而本土工具在这方面大概率会比外来工更具有先天优势,这种天然亲近感在消费者心中很难被突破。

上述陪读爸爸阿言就表示,自己在新加坡生活了六年,如今移动支付几乎都会选择PayNow,核心原因就是认为“本地推出的支付软件总是更安全”。

而另一个挑战国内移动支付行业深入东南亚的因素,是移动支付与金融数字化的政策。

“移动支付所收集的数据涉及到本地用户的消费数据和金融数据,关于这些数据的处理,以及整个移动支付市场化的进一步政策都取决于当地。”贝贝说,这也是国内移动支付行业在东南亚不得不面临的变数。

诚然,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的增势确实令人欢喜。根据伦敦金融公司Boku和数字技术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合作发布的2021年移动钱包报告,东南亚是全球电子钱包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的电子钱包使用量增长超过311%,预计到2025年使用量将超过4.4亿户。

不过,这样的增速也有东南亚市场原本数字化支付基数较小的缘故,增速并不可以一直保持。在市场增速天花板越来越近、竞争对手逐渐增多,以及政策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支付出海谁能笑到最后,目前还言之尚早。

作者:沙拉酱;编辑:麻吉

来源公众号: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看见新经济的万丈霞光。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霞光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